《混在北宋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北宋末年- 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种师道听闻王爷如此说,也是一惊,知道人家这是硬将功劳往自己扯到了自己头上,也是苦笑一道:“若是论军功,这首功当然非唐君和郭药师等众将士莫属啊。”

    众将校听了也是纷纷点头。

    “王爷殿下,种统制,我会马上让人将战报传回雄州,让宣抚使大人报去京城。”童师闵道。

    赵楷和种师道点点头,正欲结束这次谈话,突然想起,这事先不知情的种师道现在都变得知情了。那远在雄州同样被在鼓里的童老贼呢,想想此时那老贼定会因为被蒙在鼓里而心有怒气。赵楷和种师道相视一眼。种师道终于道:

    “要说这次攻取燕京的首功,当然非宣抚使大人莫属,若不是他故意与辽人议和,借机麻痹辽人,而又暗中授予将士们突袭燕京城的话,这燕京城自然不会如此快如此顺利的收复。”

    “好,将统制大人的话记下来”童师闵吩咐记写的军师道。

    这情景也直看得唐十一目瞪口呆,不过这多少也在意料之中,心想这样也好,现在不光郓王事先得知此事突袭,就连种师道和童贯也得知了,自己和郭药师私自行军之事也就因此给完全淡化掉了。现在赵楷对唐十一的看法提高的不止一个档次,以前只以为这神奇少年天生就是为创造奇迹,化不可为可能的。可从攻取燕京城的整个过程中,唐十一的所思所想,特别是极具前瞻性的所谓“维稳”工作,简直是神来之笔啊。一方面果断的军事镇压,同时又施以各种怀柔政策,这一手软一手硬,双管齐下之策,可谓是运用得恰到好处啊。

    “奥,本统制听说唐将军在河东路攻取三州时,战后的维稳工作就做得很出色,果然是名

    第二天,出征各路的将士纷纷有捷报传来,营州、平州、顺州、景州等地先后被宋军顺利攻取。和事先预料的一样,燕京城的失守和皇帝耶律淳宣布投诚宋人,对这些重镇守军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军事统帅耶律大石和萧干先后出逃,这些防备力量本就十分空虚的所谓军事重镇,根本没有做出象样的抵抗,就一哄而散的一哄而一散,要么就是宣布投降了。

    只是北进长城要塞的两路宋军进展不顺利。

    长城各要塞中以居庸关最为险要最为易守难攻而又最为重要。

    王渊的大军的自然将居庸关做为了首攻之地。

    而耶律大石也率令数千残兵败将退守到了居庸关,就象前面提到了那样,他想到了一条毒计,打算先凭险要关卡给来犯宋军以沉重打击,然后再派人去向金人献出关隘,以引得金军前来,而自己这边则趁机抽身而出,留下宋金厮咬去。

    这王渊率军赶到到居庸关前,看着关上密密麻麻严阵以待的辽军士和遮天的辽军旗,也是心慌慌啊。

    王渊看辽军没有一丝慌乱的迹象,心想这与理不符啊,你们特么的都城都被我们攻取了,皇帝也成了我们的阶下囚,你们这些辽兵没说快点跑路,守着一孤零零的破关隘有鸟用啊。

    难道是这里的辽军还不知道燕京已破皇帝已被俘?王渊想想只有这个可能了,于是派人在关外喊话。

    发现没用,辽军根本不为所动。王渊也没底气了,于是勒令大军就地驻扎,没有命令不准妄动。

    直到杨志率一万精骑轰然赶到,并带来了种统制立即出兵攻取各要塞的命令,王渊才整军列阵,与稍事休整的杨志部对居庸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虽然耶律大石想凭借险要地形给宋军以沉重的杀伤,好出出胸间怨气,但无奈手下将士连战连败,丢了都城皇帝也被俘了,这些军士们都感觉象是突然失去家园的孩子似的,哪还有拼命的决心和意志啊。

    很快,除了耶律大石带来的部属作战还英勇外,其他原驻军象样的抵抗了一阵后,看宋军攻势实在凶猛,主要是觉得就算守住也没有任何意义,于是毫无斗志的这部分驻军很快溃散,丢下耶律大石部争相去逃命了。

    耶律大石看到这情形,也是气得胸都要炸了,可也无可奈何,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高地被宋军攻取,自己这边形势危急。耶律大石当即派快骑跑去北部金军营地,就说辽京城已为宋人所取,我们愿意献出要塞。

    这居庸关往北数里外就是辽军的一个小军营,由于金军主力都跑到西北大草原追辽国皇帝去了,所以留在此处的金军兵力有限,仅有千骑。

    驻守在此处的金军首领是千夫长大挞不野,此人是渤海人,生得高大雄武,更有一身惊世蛮力,是一名冲阵杀敌的好手。此人从一名普通的牧羊人,因战功累升为百夫长、千夫长,在后来南下灭宋时,因战功卓越升至万夫长。

    大挞不野听说辽军突然要献出要塞,也是本能的不信啊。以为是有人在跟自己开玩笑。不过当见到前来的辽军时,听说燕京已被宋人攻取,也是给惊得不轻,这才有点相信辽人献要塞是真的。

    不过,大挞不野虽然是个粗人,但粗中有细啊,也是想不通,自己这些人对辽国来说可算是灭国之敌啊,辽人会这么好心来献要塞,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最终,不管是真是假,不管辽人打的如何主意,大挞不野决定亲率千名勇士去瞧一瞧看一看。

    不过,当大挞不野小心谨慎的行军至居庸关前时,发现险要之处已经多为宋军攻取,而犹在独自苦撑的耶律大石站得高看得远,看到辽军旗帜时,马上下令形势危急的部众们撤退。

    于是,王渊部和杨志部以损失两千余人的代价攻取了居庸关。

    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大挞不野,意识到这就是金人在玩自己的,不过也深感可惜,看样这辽人南京已失是真的,早知如此,自己这边就先下手了,可惜现在这要塞竟为宋人夺去。

    而刚刚攻取要塞的宋军上下,远远看到辽军旗帜,也是大为紧张。不过布置好防守后,却发现金军已经退去,这才松了口气。

    杨志和王渊松了口气的同时,深知必须迅疾出兵,赶在金军之前攻取其他要塞。

    很快,两人留下五千兵马做好防守的同时,又分兵数路,分别去攻取其他数个要塞。也多亏了此时传媒严重落后,数路宋军才赶在金军之前攻取了松亭、榆关等要塞。

    北长城各要塞被宋军攻取的捷报传到燕京,又和其他各部攻取各地的消息一并传回了雄州,并由童贯整理后再飞马传向了京城。

    除着燕京周边地区的先后收复,西军算是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自信,恢复了往日的勇武强悍。

    当然,这多是建立在辽人失去抵抗意志的前提下取得的。但这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西路军正在疯狂的蚕食着燕云故土,而随着收复领土的日益增多,这版图越往北和东发展,很自然的,宋军与金军相领相望之处也在日渐增多。长城一线自不必多说,就边东部和东北部,随着宋军的疯狂出击,将大片领土收归襄中,而与金军的地盘也算然的接壤了。

    地盘越抢越多,如此大好形势,自然让宋军上下兴奋不已,说是有点飘飘然也丝毫不为过。

    而金国方面对此形势明显预估不足,也给了宋军以机会。因为不久前,宋辽还处于胶着状态,而且两国又传出了议和,金国方面自然对宋军突然攻破燕京并乘机夺取大片地盘应备不足,再加上驻守在燕京周边的金军数量有限,所以眼看着宋军迅速攻取了大片领地。

    大片领土纳入控制范围,以种师道为首的前敌总指挥,也是加紧与众将商议布防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新夺取的又紧邻金国的边境要塞地区,更需要的调派重兵把守。而且还必须留出一支数量足够的主力以备不则。

    如此一来,十数万宋军兵力就有点捉襟见肘之感。童贯只好从河北路的当地驻军中抽调一些兵马补充到燕京地区。虽然这些部队战斗力低下,但毕竟相对西路军来说更熟知当地情形,童贯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燕京及周边地区如此之快的收复,自然完全出乎童贯意料之中,兴奋之余,老贼没忘重赏各部将士。童贯亲自率领留守雄州的近万胜捷军和五千老亲兵,押运大批粮钱布帛来到燕京城。

    童贯召集各部将士,亲自主持了盛大的赏赐活动。然后又大肆犒赏全军。

    在热闹的晚宴上,童贯与众将校一起,把酒言欢,先是说了一通祝酒词,三碗酒过后,大手一挥,任将士们放开了吃。

    全军将士那是一个兴高采烈,几乎是人人立有战功,人人有赏。当然立功最大得赏最多的还是攻取燕京城的大军。

    唐十一和杨可世、萧灼等将与其他部的高级将领们在大堂内,在座的有童贯、种师道、赵楷等一帮核心高层。

    现在童贯已经完全了解到攻取燕京城的整个过程,自然少不了对唐十一和郭药师等主将又是一番点名表扬。不过,表扬的同时,童贯心里说实话是不舒服的。因为老贼把持大宋军政大权二十年,向来强硬强权习惯了,现在突然冒出几个如此胆大包天之人,竟敢瞒着他谋划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老贼若是心里不恼怒不窝火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好在这次顺利攻克燕京,又接连攻取如此多的要地,童贯自然不会再提这次私自行军,何况自己在上报京城的奏章中也言明了,此次军事行动就是自己运筹帷幄的结果。

    唐十一自然也从老贼看似热情但声音透着冰冷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自己这次行动是触了老贼的忌讳了。但也没多想什么,毕竟觉得自己虽然是私自行动,但随着攻取燕京等地,受益最大的就是这童老贼。所以倒也不担心老贼会干出什么过河拆桥的事来。

    唐十一等将受童贯的褒奖之后,又被传去了郓王一桌。

    郓王客气的敬了几位劳苦功高的将领两杯酒,诚恳道:“众位将士的英勇和为大宋做出的卓越贡献,本王不会忘记。”又指了指身边一员英气勃勃的年轻小校道:“来,我给你们介绍,这位是岳飞,也是咱们大宋的好儿郎,你们认识一下。”

    燕京城外,救郓王于危险的那名无敌小将,正是眼前的岳飞。事后,郓王设法找到了这名救得自己性命的年轻军士,通过交谈,发挥其谈吐俗,对其也是越发赞赏。心里已经有了提拔重用之意。

    话说这岳飞已经成家立业,并了大儿子岳云,本在老家务农的,忙闲时习枪射箭,一身好武艺远近闻名。也是突然得知大宋要收复燕云,于是热血青年岳飞就报名参军了。又碰巧被划到了王渊部,更碰巧的是随郓王驰援燕京城,于是就有了被郓王带在身边,亲自介绍给一帮高级将领了……

    “小的岳飞,见过各位将军。”岳飞连忙起身,对着唐十一他们施了一礼道。

    众将看是郓王介绍的人,自然也点点头算是回了礼。毕竟在众将面前,眼前这名小军士还不值得自己大惊小怪。

    可当岳飞这两个字一冒出来,唐十一耳边仿佛响起了一个惊雷。岳飞?卧槽,难道是那个名扬后世的民族英雄。不会这么巧吧?唐十一给惊得张大了嘴巴,定定的看着眼前这个英武非凡的年轻人。

    “唐君,你怎么了,难道你认识岳飞?”郓王看唐十一看向岳飞的惊讶目光,不由疑惑地问道。

    “啊,岳……”听到郓王问话,唐十一才反应过来,差点脱口而出,岳统帅的威名如雷贯耳,末将怎么会不知,可话到嘴边连忙改口道:“奥,真是巧了,末将在梅谷堡时也有一名军士名叫岳飞,所以一时失态,让王爷见笑了。”

    “啊,这么巧?这么说了,你们梅谷堡的那个岳飞和这个岳飞长得很像了?”郓王问道。心想这军士间重名的多了去了,只是名字相同,你小子就能如此惊讶。

    “是的王爷殿下,若不是细看,末将差点就将这位兄弟当成……呵呵,真是太像了”唐十一信口道。

    “奥,还有这事,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位岳飞去你部做名副将吧。记住,你小子可要把人给本王带好了,若是出点什么差错,本王拿你是问。”赵楷直接道,还不忘叮嘱一番。

    卧槽,听到这里,唐十一又傻眼了,心想不会吧,这民族英雄岳飞突然之间冒了出来,竟又以如此狗血的方式加入自己的麾下。

    “怎么,你小子不乐意?”赵楷看唐十一的表情再次震惊起来,淡淡地道。还以为是自己突然把一名普通军士安排到这小子的队部里为副将,这小子有心理抵触呢。

    “啊,末将求之不得呢,岳将能加入我们部绝对是我们的荣幸啊,欢迎岳将军加入我们部。”唐十一再次回过神来,连忙热情道。绝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