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天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有天庭-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兔死狐悲,有兵权的蹇硕死了,他们现在更是随意被何进拿捏的主,常常听闻袁绍等人劝谏何进杀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你来我往,两方斗争开始趋于白热化起来,张让等人虽然手中无兵势弱,但他们早就在何太后身上做好了功课,得何太后力保,于是两方僵持下来。

    这时袁绍又对何进劝说起来,这便是著名的董卓之乱的开始:

    “您可以征召四方英雄之士,率兵来京师,借他们之手诛杀阉竖,这样就不容太后不从了。”

    何进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比如主簿陈琳就劝阻说: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闭起眼睛捉麻雀’。像那样的小事,尚且不可用欺诈手段达到目的,何况国家大事,怎么可以用欺诈办成呢?

    “如今将军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权,龙行虎步,为所欲为。这样对付宦官,好比是用炉火去烧毛发。只要您发动,用雷霆万钧之势当机立断,发号施令,那么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很容易达到目的。

    “然而如今反而放弃手中的权柄,去征求外援。等到各地大军聚集时,强大者就将称雄,这样做就是所谓倒拿武器,而把手柄交给别人一样,必定不会成功,只会带来大乱罢了。”

    这时候许多地方已经是不服汉朝天子,就跟半个周天子吉祥物一样,因此各地大军到来,不是尊王,是称雄来的!

    典军校尉曹操听后说:“在宫中服务的宦官,古今都应该有,只是君王不应该给予大权和宠信,使他们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既然要惩治他们,应当除去首恶,只要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至于纷纷攘攘地征召各地部队呢!假如要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事情必然会泄露,我将看到此事的失败。”

    侍御史郑泰也劝谏说:“董卓为人强悍,不讲仁义,又贪得无厌。假如朝廷依靠他的支持,授以兵权,他将为所欲为,必然会威胁到朝廷的安全。您作为皇帝国戚,掌握国家大权,可以依照本意独断独行,惩治那些罪人,实在不应该依靠董卓作为外援!而且事情拖得太久,就会起变化,先前窦武之事的教训并不久远,应该赶快决断。”

    尚书卢植也认为不应当召董卓,何进都不接受。郑泰于是辞职而去,告诉荀攸说:“何进是个不容易辅佐的人。”

    何进的僚属王匡与骑都尉鲍信都是泰山人,何进让他们回乡去召募军队。又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成,让武猛都尉丁原率领数千人进军河内郡,焚烧黄河的孟津渡口,火光直照到洛阳城中。这些行动都以消灭宦官作为口号。

    于是何太后大为恐惧,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罢免回家,只留下一些何进所亲信的人守在宫中。诸常侍、小黄门都去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

    何进对他们说:“天下动荡不定,只是由于厌恨你们。如今董卓马上就要来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去!”

    袁绍劝何进乘此机会一网打尽,以至再三申明理由,但何进不许。袁绍又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

    何进的密谋因时间太长,泄露了不少。宦官们感到恐惧,想改变局势。张让的儿媳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她叩头请求说:

    “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全家回到家乡。想到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我愿再入宫侍候一次,得以暂时见到太后,趋承颜色,然后退到沟壑,死也没有遗恨了!”

    这位儿媳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于是何太后下诏,让诸常侍全都重新入宫服侍。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何进入长乐宫,奏告何太后,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四八章 乱起

    (全本小说网,。)

    张让、段珪等商议说:“大将军何进自称有病,不参加先帝的丧礼,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入宫,这是什么意图?难道窦武事件竟要重演吗?”

    于是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人,手持武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长乐宫嘉德门内。

    然后对何太后说:“现在大将军征召各路军民进京,要诛杀我等,望太后垂怜。如果能够幸免一死,我们情愿归田养老。”

    何太后说:“你们可以到大将军府去请罪啊,我会为你们说话的。”

    张让等人说:“如果到大将军府,我们哪里还能保命啊!万望太后降下手诏,宣大将军进宫,我们在宫里向他请罪吧。”

    何太后同意了,当即下手诏宣何进进宫议事。

    何进得到诏书,不假思索,就要进宫。

    何进手下的主簿陈琳劝谏说:

    “太后此诏,一定是出自十常侍的阴谋。将军千万不可前去,去必有祸。”

    何进说:“太后宣我,有何祸事?”

    何进潜意识中认为太后是自己的亲妹妹,绝对不可能对自己不利,而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宦官,又怕他们何来?

    袁绍再次出来劝谏,说:“现在宣召外力诛杀宦官的消息早已经走漏,宫内已经非常危险,将军为什么还要亲入险地,进宫议事呢?为什么不早作决断呢?事久必变啊!”

    何进说:“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他们又能有什么变化呢?又能变到哪里去呢?”

    在一旁曹操认为袁绍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帮腔说:“我觉得,必须先把十常侍叫出来,将军您才可以进宫去。”

    何进笑道:“你这真是小儿之见!我现在执掌天下的大权,十常侍又敢拿我怎么样?”

    袁绍还是不放心,说:“主公您如果一定要进宫,那么,我就和孟德一起披坚执锐,带着甲士五百,随身保护您吧。”

    袁绍等人护送何进来到长乐宫前,黄门传旨说:“太后在禁宫深处,要和将军商议国家大事。持兵器者,不可轻入。”

    袁绍曹操等人因此都被挡在门外。而何进则旁若无人,昂首挺胸,直入后宫。到了嘉德门外,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大声呵斥何进为什么对他们苦苦进逼,不肯放他们一条生路。

    何进这才发现大事不妙,但已经来不及了,十常侍安排下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将何进砍为两段。

    另有一说是十常侍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何进入宫,坐在省。于是张让等人责问何进说:

    “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不也太过分了吗!”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杀死何进。

    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为什么何进的部下袁绍曹操陈琳都看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何进却熟视无睹呢?为什么袁绍的多次进谏何进都听而不闻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了。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参与实验者都被灌输了一种信念。这种信念是研究者故意编造出来的错误信念。但后来,当研究者揭开真相,以期参与实验者能够彻底否定掉最初的结论时,却发现,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的正确的信念,而还有高达75%的参与实验者顽固地坚守原来的错误信念。

    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信念固着效应”,也就是“首因效应”的一种极端情况。当最早输入的信息在内心形成了一种解释后,就变得根深蒂固,不可变更了。而且,这种解释会独立于最初推论出这种解释的信息而独立存在。即使最初的信息被证明是虚假或错误的,人们也仍然坚持他们自己归纳出的解释是正确的。

    就何进而言,当初十常侍对着何太后的苦苦哀求就是一种最初的信息。何进根据这一“首因”而得出了自己的解释:自己手握重权,十常侍只不过是他面前摇尾乞怜的丧家之犬,根本不可能对他形成什么危害。

    当这一信念固着之后,任何与之相反的劝谏,尽管事实俱在,也不能让何进对他最初的信念产生怀疑。

    这就是袁绍苦苦劝谏也不能说服何进的真正原因。何进就这样满怀自信,走向了断头路。对于太过自信的人,只有失败才能说服他们。

    何进部下的军官吴匡、张璋在皇宫外,听到何进被杀害,打算率军入宫,但宫门已关闭。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

    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他们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尚书卢植手持长戈站在阁道的窗下,仰头斥责段,段惊恐害怕,于是放开何太后,何太后从窗口跳下,得以幸免。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袁绍与何苗等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且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中说:“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何进部下都流着泪说:“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于是吴匡就率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何苗,把他的尸体扔在宫苑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四九章 摄魂刘辩

    (全本小说网,。)

    于是袁绍关上北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而被误杀。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有的士兵爬上端门屋,向宫内冲击。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等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刘辩、刘协等数十人步行出门。夜里,到达小平津。

    皇帝所用的六颗御玺没有随身带上,没有公卿跟随,只有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而且说:“你们如今还不快死,我就要来杀你们!”

    于是用手中的剑砍死数名宦官,张让等又惊又怕,拱手再拜,又向刘辩叩头辞别说:“我们死了,请陛下自己保重!”

    于是投河而死,至此,十常侍之乱结束。

    在这段历史之中,曾经的刘辩可谓是窝囊至极,先是被十常侍裹挟,后来更会被董卓控制,可谓悲催至极。本来这不管李陵什么事,但是谁让他娶了一个好媳妇——唐姬呢!

    李陵也算是“爱屋及乌”吧,既然要保护唐姬,拯救这有情有义的美人,自然不愿她再受一点欺凌。而刘辩则算是沾光了吧!

    不过,这一切之前,都要先把唐姬纳入皇宫为妃。由于唐姬不是皇帝的正妻皇后,其实就相当于妾,是没有婚礼庆典的,先是赐册封诏书与玺印,然后宠幸就完事儿了,更可怜的是纳妃时,连喜服都不能穿,那是皇后才有的的待遇。

    当然,也有先宠幸后册封的,无伤大雅。

    许多时候,当太子或者皇子的时候就有正妻,当皇帝之后直接加封、赐印就好,这个的婚礼之前办过了,肯定不能再办一次。

    前面皇后死了,后面选人继任,因为地位较前两者低,直接加封赐印,连婚礼都没有,因为是继后。

    现在刘辩登基为汉少帝,是有正宫皇后的,之所以又纳妃,其实是皇家历来的习惯,充实后宫,早日多多开枝散叶!

    皇帝留下子嗣,江山才能稳固!这是家天下的弊端!

    “轩曜垂象,闺廷列位,助宣阴教,取则上玄,爰从古昔,寔惟通典。惟尔会稽太守唐瑁长女唐莺,地胄高华,质性柔顺,训彰礼教,誉表幽闲。作俪藩闱,实惟朝典。是用命尔为帝妃,往钦哉!”

    小黄门宣读册封诏书道。

    “臣、臣妾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专门送女入京的唐瑁与被封为帝妃的唐姬,领旨谢恩道。

    只有不想下跪而远在一旁窥视的李陵,注意到唐姬表情一苦。

    一入皇宫深似海啊,想来唐姬是深知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