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天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有天庭-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罪臣知罪!罪臣愿伏法认罪,都是罪臣一人的错,还望陛下饶恕罪臣一家老小。”

    文武百官们蒙逼了啊,一个个傻了一般,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而李陵以及汉献帝刘协、董卓本人、甚至吕布等几个被李陵控魂的人,则明白发生了什么!

    双簧!

    李陵通过皇帝刘协与董卓,再演一场戏,汉献帝刘协需要杀董卓正朝纲,并立威天下,警告地方诸侯门阀。

    董卓则是自愿的,去死也“甘之如饴”,他的郿坞也不要了,只求赦免一家老小的性命,李陵当然要成全他了,这样他也心里过得去了。

    身为现代人,他可不想动不动就牵连三族九族的。同时,董卓自愿赴死,并率手下军队向皇帝投降,换得李陵的承诺,给他董家留下血脉。

    这比买卖挺划算,李陵想也不想便答应了,然后今天就让董卓出来伏法认罪了,并努力让手下军队向朝廷向皇帝向李陵投降,而不是四分五裂,然后祸害地方。

    要知道,董卓这样做也是挺知足的,不管他怎么想他都必死,何必牵连家人呢?即便皇帝不灭他满门,朝堂上的敌人,也要灭他全族。

    而吕布便是其中一员,而历史上,也正是吕布杀了董卓,然后带人还杀了他全家,三国写道:

    董卓入朝,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

    肃不应,推车直入。

    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

    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

    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鼓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后人有诗叹董卓曰:“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

    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

    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吕布至郿坞,先取了貂蝉。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

    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卓母亦被杀。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斩首号令。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由此可见,董卓自己死的可怜,肚脐还被点了灯不说,他的家人也是不分老幼,悉皆诛戮!

    而现在有李陵作保,董卓只要一个人死,家里的财产虽然保不住了,但是家人的性命倒是无忧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九三章 陛下勿忧

    (全本小说网,。)

    “是个人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还是死了好!”

    这是李陵心神附在汉献帝刘协的身上,瞧着跪在下面的董卓,发出的感叹。想想转眼之间,就在问出“董卓你可知罪”之前,董卓还是那么高高在上:

    自拜相国,封郿侯不说,还给自己“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在朝廷中的权势如日中天。

    而且董卓仗着军权的威势,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婬妇女。

    又如,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设置令、丞。

    董卓性格残忍,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除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

    指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甚至将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园林之中。

    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听说洛阳变故,故至洛阳,董卓非常厌恶他,派兵将其劫杀。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而来,董卓更是直接让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以断绝桥瑁等反董联军的政治企图。

    ……

    然而眼下呢?早脱了鞋子,扔了佩剑,不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了!而且也不敢和皇帝一起尊坐玉阶之上了,直接改为跪伏在下。

    “董卓不是败在自己没本事,而是败在太嚣张,有句话似乎是对董卓量身定做:上天想要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李陵感慨道。

    董卓之败,是败在这几件事不该做。第一件事是婬乱宫廷。在汉代,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宫廷是饱读儒学的大臣的精神寄托,也是天下秩序的象征,打破了这种秩序,就是对朝廷的极大亵渎,大臣们自然就有重立秩序的欲望和冲动。

    第二件事是轻言废立。自古轻言废立是天下之至不祥,这样做肯定会受到文臣集团的极力反对,人心自然背离。

    第三件事是屠戮皇室,诛杀大臣。太后和废帝都敢杀,其他人岂不更是鱼肉,出于自保,大臣们也要想方设法弄死你。

    同时,这件事这些又都为各地诸侯起兵制造了天大的借口。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天怒人怨,董卓不死都不行。

    李陵指挥汉献帝刘协,当场答应了董卓的请求,但是同样有要求,方留他家人一命:

    “董卓,倘若你死了,手下的兵马就会大乱,如若你能做到让他们和平投降朝廷,并能掌控住,你将功赎罪,除你之外,留你全家性命!”

    “陛下勿忧,请容罪臣将手下兵马详细介绍一下:罪臣原本入京只带三千兵马……”肥胖的董卓,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讲道。

    《资治通鉴》中明确说“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人。”也就是说董卓入京,不过三千兵马。

    董卓原本带入京城的兵马只有三千,却凭借这三千人夺取了朝廷最高权力!这就不得不佩服董卓奸诈多谋了。

    当董卓进京之时,正是朝廷大乱的时候。唯一可以控制董卓的大将军何进已死,而掌控禁军的十常侍也全被杀死,在京城当中拥有一定兵力,可以和董卓抗衡的有两个人。

    其一是此时担任西园新军八校尉之首的司隶校尉袁绍。面对董卓在京城横冲直撞,选择了沉默。

    骑都尉鲍信从泰山招募了一批军队回来,请求袁绍出面消灭董卓,鲍信说:

    “董卓拥有强大的军队,他必有异心。如果不早作打算,日后就会被其压制。现在董卓的军队刚刚到达,还比较疲惫,希望将军率领我们去突袭他!”

    可是,袁绍本来就是向何进提出召集天下诸侯进京的人,此时他是最不可能反对董卓的。何况董卓手中到底有多少兵马,袁绍不清楚。不是有十成的把握,袁绍此人不敢轻动。

    其二是当时担任执金吾的丁原。在演义中丁原是并州刺史,有的版本是荆州刺史,并州在现在的山西太原等地区,靠近洛阳,荆州则远在两湖,并州更为可靠。

    但是作为并州刺史的丁原却带在中央,还是有些所不通。历史上丁原的真实官职是执金吾,是秦汉时期保护京城和皇宫的重要官职,常备部队在两万以上。

    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董卓进京之后,满朝大臣只有卢植和丁原敢公开反对。卢植一向看不起董卓,而且卢植本是大儒,很少计较个人的存亡,考虑的更多的是国家大义。

    而丁原是京城警备司令,手握精锐,当然不惧董卓。

    然后董卓和李儒等人,煞费苦心经营了一个骗局,为自己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

    董卓刚入京城,还只是有些专横,并没有直接就废掉少帝,只靠眼前的三千人马根本不能动手。于是董卓每隔四五天,命人在半夜里悄悄帅军队出城,第二天早上大张旗鼓的进城,人人都以为凉州兵马又来了,整个的洛阳城中没有一个人发觉了。

    袁绍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由一开始的不愿反董卓,渐渐变成了不敢反董卓。一直到董卓要废掉少帝,才公开反对董卓。

    少帝可是何进和袁绍拥立的。而董卓废掉少帝,一手遮天,在这样的中央朝廷,也注定没有前途,于是袁绍选择了逃离,到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发展去了。

    而董卓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到处活动,四处收编原来何进的部下和十常侍的禁军。于是西园新军和十常侍的禁军都在董卓手中了,只有三千人的董卓也逐渐掌控了中央大权。

    当然,在掌握收编了何进部下、十常侍禁军之后,董卓还调来五万西凉铁骑。虽然人数不多,但谁都不敢小视,因为这五万铁骑的意义非同小可。

    当时东汉朝廷内忧外患,国内部队主要分为三类:中央禁军、地方驻军和边军,其中最有战斗力、最精锐的就是长期和游牧民族作战的边军,其中以董卓的西凉边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

    董卓手下还有一股重要势力,那是在吕布杀了丁原夺了并州集团兵权投靠了董卓才有的。同时,董卓的兵力大增,同时董卓收服了群龙无首的数万禁军,因此势力急剧膨胀,手下兵马十几万,占了天下精兵的半数,所以谁也奈何他不得。(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九四章 杀人夺权之始

    (全本小说网,。)

    由此可见,董卓麾下的军队,一分为三:一是原何进部下、十常侍统领的禁军,二是董卓先后从凉州征调的五万西凉铁骑,三是吕布杀了丁原后夺得的并州兵马。

    原何进部下、十常侍统领的禁军这个最好解决,他们本来就是朝廷的军队,李陵借皇帝之口,再从董卓那里收回来,比较容易。

    而吕布杀了丁原后夺得的并州兵马,这个也相对好说,并州兵在丁原死后就一分为二,其中一部跟随吕布的,都是他的嫡系。

    而这部嫡系,在董卓麾下和凉州兵矛盾重重,如今董卓自愿伏法就首之后,李陵以汉献帝的名义,封其官,完全可以招揽过来。

    至于剩下的五六万凉州兵,这部分相对难以掌控,但是根据历史李陵还是比较有把握收服的。历史上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死后,王允企图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且计划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凉州百姓听到王允想解散凉州兵的风声后,便到处传言,说王允要杀掉所有凉州人,一时之间,整个凉州人心惶惶,一片惊慌。

    凉州兵将领本来就成了惊弓之鸟,对自己的前途深感忧虑,当他们得知王允要削夺他们的军权,解散凉州兵的消息后,更是惊慌。

    后牛辅也被杀,影响很大。牛辅是董卓的五虎将之一,更是五虎之首。在董卓麾下“五虎将”中,最受董卓器重的毫无疑问是女婿牛辅了。

    刘备麾下有“五虎上将”,曹操麾下也有“五子良将”,甚至连袁绍麾下都有“四庭一柱”,董卓自然也有他的“五虎将”的存在。

    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卓麾下众武将中的第一心腹,但是能力就很一般了,曾经出征讨伐白波军,结果失败了。

    在众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董卓派牛辅带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到陕县同朱隽作战,也许是因为段煨兵力不足,总之,牛辅接管了段煨的军队,可见牛辅在董营的地位肯定在段煨之上。

    董卓被杀时,牛辅别屯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能力算是达到了二流武将水准吧。

    后来,牛辅营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牛辅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出逃。胡赤儿等人谋财害命,于途中将其斩首送往长安。

    在董卓与牛辅被杀之后,李傕等人乞求王允赦免,被拒绝,于是拥兵自重。王允在这里可是出了昏招了,水平还不如吕布。

    就因为王允的一意孤行,李傕等人归来时无所依托,本欲解散部队逃归家乡,又怕仍得不到赦免,恰逢武威人贾诩当时在李傕军中任职,便对李傕说:

    “听长安人议论说欲诛尽凉州人,各位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事情如果成功了,则奉国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奉国家以正天下,其实就是和董卓一样,挟持汉献帝,此计不可谓不毒。

    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到处说:

    “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