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有天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有天庭-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袁氏背弃王命,还勾引胡虏进攻中原,这可是逆德呀!如今将军已经归属曹公,却不尽全力,两头观望,只想坐观成败。恐怕到逆德者亡时,第一个掉脑袋的就是将军您呀!”

    一句话点中心事,马腾才害怕起来。傅干接着说:

    “不过这正好到了将军立功的时候,现在曹公全力与袁氏对抗,顾不上河东郭援。但如果将军出兵,内外击之,必能断掉袁氏一臂,解掉河东之急。而曹公必定感激将军,将军的功名就无可限量了。”

    于是,马腾终于定下决心派马超率万余军进援钟繇,这是27岁的马超在正史中第一次正式出场。得到马超援军的钟繇,判断出郭援刚愎好胜,必定恃勇强渡汾水,定下趁郭援渡水将半时攻击的计策。

    马超只是策略的实施者,不过也算是勇不可挡。战斗中虽被流矢所中,仍坚持作战,麾下的庞德则亲斩郭援。此战一举歼灭郭援,而南单于也投降,解掉河东之危。

    东汉建安十(205)年,曹操派张既说服马腾出兵围剿张晟等人,不久,响应高干的势力都被马腾歼灭,这一年马超29岁。第二年,没有后顾之忧的曹操亲自攻下壶关。

    六,归顺而有保留,留下祸根。东汉建安十三(208)年,平定河北的曹操踌躇满志进位丞相,为了去除南征的后顾之忧,准备收复马腾。

    此时由张既游说马腾解散部队,移居许昌。马腾迫不得已答应,但是仍然有些犹豫不决。张既见状就大造声势,写信给马腾将经过的几个县,隆重准备接待事宜,又命令沿途俸禄在二千石以上官员出城郊远迎。

    无奈之下,马腾只好答应,而后被封为九卿之一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当然曹操不会让马腾掌管此等实权,而是将马腾举家迁徙至邺城,包括他的两个儿子马休、马铁。

    但马腾的部队并没有随之解散,而是由32岁的马超统领。马腾到了邺城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作为了。

    七,马超弃父反叛,祸起萧墙。东汉建安十六(211)年,曹操认为一味的姑息西凉军阀,对关中名义上的控制并非长远策略,于是派钟繇进剿张鲁。

    据魏略载,当西凉各部得到这一消息时,韩遂正在西讨张猛,而马超等已经商量好造反,等到韩遂回来,马超对韩遂说:

    “钟司隶任超使取将军,关东人不可复信也。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此话说得相当露骨,怪不得后来马超到汉中时,有人暗中指责他连父母都不爱。当时阎行劝韩遂不要与马超共事,韩遂说:

    “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这样,抛子弃父的韩遂马超共同起兵,其余小军阀以韩遂资历最老,所以推举他为都督。

    随后,曹操采用了贾诩的离间计,导致西凉军全无斗志。曹操先以轻兵对付了一阵,等到西凉军士气疲乏之时,才投入精锐骑兵进行致命打击。

    结果成宜、李堪当场战死,韩遂马超远遁凉州,杨秋北奔安定,程银、侯选南入汉中,梁兴逃入蓝田。

    东汉建安十七(212)年正月,曹操返回邺城,而夏侯渊包围梁兴并将其斩首。五月,马腾在邺城被夷三族,仅有马岱从邺城逃出来。

    八,最后,说说董承的血书事件。据史志(三国志先主传)有记载:“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演义和这里说的基本上一样,但是这里面比演义里少了一个人,少的就是马腾。

    因此,在三国历史上马腾根本就是不什么重要的角色,更不要说象演义里面描写的那个忠义两全的汉末忠臣烈士了!

    非要说的话,也无非是一个普通的诸侯,一个过场人物罢了,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自私猥琐的军阀、贼子、逆臣。

    马腾为什么会被严重粉饰呢?很明显他是沾了他儿子马超的光,而马超则因为是罗大忽悠的扬蜀抑魏情节被神化了。

    由此可见,李陵也算是被罗贯中小小蒙蔽了一把,当然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等到李陵与马腾接触之后,必然会有所辨别。(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五一六章 “纸上谈兵”赵括的后代

    (全本小说网,。)

    p@??(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手机阅读,m。taiuu。com

 第五一七章 官渡、赤壁与西凉的孽缘 上

    (全本小说网,WWW。TAIUU。COM)

    于是三人来到马、韩军营,请求加入马家军,打着解救皇帝的旗号(实际上是为自己前途着想),向李郭联军挑战。

    这是失落的士大夫阶层的悲哀,他们以为投靠一个势力,等该势力掌权后就会重用他们,他们也不想想,在官场已无任何利用价值的他们,凭什么让马、韩联军胜利后重用?

    凭什么保证他们自己不会像李文侯一样被干掉?其实他们不蠢,只是在权利利益面前,大多官僚士大夫的眼光都短浅如鼠目寸光。

    李郭联军也许在地理上占有优势,总之,马家军失利,而那三个做着白日梦的失意官僚,全部被宰掉。李傕“宰相肚里能撑船”,表示愿意与马家军尽弃前嫌(实际上他也没有足够实力去追击),反而任命马腾为安狄将军,任命韩遂为安降将军。

    对于李催而言,事情结束了,但对马韩二人来说,战斗才刚开始,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两人马上又在西凉开始凉州派第n次火并。

    别看马、韩二人关系密切,并且还共同经历过不少战事,在利益面前,即使是父子兄弟都未必可靠,更何况两人无任何血缘关系。

    战斗越来越激烈,情绪最激动的是韩遂,他认为老马有一百个对不起他,干脆把马腾的老婆和几个孩子杀死。于是马腾决定跟韩遂老儿血战到底,但光有决心不行,两方谁也无法吃掉谁。

    西凉的两大土匪正混战期间,中原的主人曹操正在抓领土内的经济建设,蓄积国力和更强的敌人作战,因此对遥远的西凉也无法顾及。

    但是在官渡之战时期,严峻的形势,使曹操发现西凉势力必须要拉拢,于是让钟繇负责对关中地区的所有战略。

    钟繇的智谋不亚于荀文若,但是很多人尤其是网络论坛专家评论却对他忽略,人气不高,甚至连一部分的历史书籍都不把他排入曹操的智囊团中。他本来不属于曹操阵营,而是在长安担任黄门侍郎。

    在192年12月,当曹操派兖州从事王必到长安见皇帝时,李傕本来不愿意让曹操得到利益,正是钟繇的建议下,李傕才改变意见,使曹操与朝廷初步建立了关系。

    196年迁都时候,钟繇也一起来到许昌,从此正式为曹操效命。

    钟繇的“谋己”并不无耻,从古代到现代,为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而跳槽的事件屡见不鲜,不能善用人或者无法用人的人(比如当时的汉献帝)注定是历史弱角。

    钟繇的谋略,很快发挥作用,马腾和韩遂虽然没和解,但是现在是站在曹操这个同一面旗帜下,双方都暂时忍耐,都表示愿意效忠朝廷(其实是曹操政权),并且送儿子来当人质。

    这种战略后来起到很大的效果,官渡之战期间,马腾虽然没有直接出兵帮曹操,但至少也没有帮助袁绍。并且钟繇在曹操关键时期送了约两千匹战马以及关中物资,为曹操解除了很多苦难。战后,曹操将钟繇比喻成萧何,这种表扬并不过分。

    马腾虽然暂时服从于曹操,但时刻都不安宁,他在袁尚领导时期,企图响应高干和郭援的呼吁,在背后于曹操作战,并且还得到了匈奴的呼应,一时间,形势对曹操再次不利。

    钟繇马上派手下政治高手张既再次策反马腾,一面做为文职人员竟然亲自带兵,攻打在平阳的匈奴部队,表现出了一定的军事水平。

    马腾还有一点政治头脑,觉得支持曹操相对更有前途,于是反而帮曹操打郭援,使钟繇部队更快的逼降匈奴单于,这是曹操和马腾的第一次联手。

    第二次联手是在205年,高干再次叛变时,马家军接到曹操命令,镇压响应高干的张晟部队。做为回报,曹操再次派高手钟繇和凉州刺史韦端出马,去调节马腾和韩遂日益紧张的关系,并且任命马腾为前将军,槐里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