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强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血强宋-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今官家虽说不喜兵事,但是掩不住其好大喜功的本性,本来政事一向懈怠,这个时候也对北伐局势关乎得紧,不管是老种相公还是童贯,但有所想,都是能在第一时间直达天听。

    举国上下,对战事胜利呼之欲出,天时地利人和,大宋这边都是占了上风,若是再拿不下燕云,也忒没用了些……

    吴玠这个时候,只是想将这个消息快些送到老种相公的面前,以老种相公行事之老辣,定然能够在第一时间布局,将胜利局面彻底抵定。

    这燕京,还不是稳稳的落在了俺们的口袋当中?

    朝中局势如何变化,他们厮杀汉是管不着的,谁胜谁负都无关紧要,俺们只是想好好的打赢这场战事,策勋三转,荣归故里,总不能让数万弟兄白死了。

    ……

    张浩之这个时候依旧还在赶往易州的途中,比起老种相公行事,童贯整整慢了一日,说到底,还是童贯排场太多了,生了大事,本该自家立即做出决断,甚为大军统帅,这个时候本来就应该有所警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偏生还召集一番幕僚宣赞好生议事。

    本来老种相公得到的消息就已经是早了童贯,等到童贯大事决议,又是晚了半拍,纵然是张浩之行事算得上极快,毫不拖泥带水,这个时候也已经是晚了。

    不过此时此刻,张浩之却是没有丝毫的慌忙之意,虽然他出发的时间自然是极其的早了,但是耐不住行军的辛苦,骑马也是不习惯,一路之上,都是信手游缰,缓慢前行。

    杨凌实在是太小看这个时代的官僚主义作风了,张浩之如此行事,不过就是料想,北伐大军都是在某家宣帅手中掌控,这杨凌难不成还能翻了天不成?总归是要归于宣帅帐下听用的,如若不然,此人今后哪里还有好果子好吃?这个时候如果是站错了队,恐怕一生都难有出头之日。

    更不用说,宣帅对于自家人一向都是厚待,杨凌此子如果识趣,今后总是会保送他一份大大的前程,想到此处,张浩之心中便是大为开怀,仿佛此次出行,正是理所当然的大功到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七章 招揽(六)

    (全本小说网,。)

    杨凌虽然屡立奇功,但是究其根本,最大的弱点便是毫无根基,若是其本身就出身西军将门,自然有人会提拔为其靠山,张浩之不会这么有恃无恐,说到底,这样一个毫无后台之人能得到宣帅的赏识提拔,已经泼天的恩赐。

    张浩之一行人来到易州城中,已经是日暮时分,当然张浩之进城之后便是先遣了一人前去通报,童贯宣帅行帐之下便是如此,虽然大部分时候行事都是极其稳重,也跳不出瑕疵,可是做派排场始终是大了一些。

    杨凌收到消息之后便是准备出迎,先前与吴玠所言不过是戏言,官场之上将就的是即便是政见不同,但是绝对不会打脸,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试想,童贯若是遣使前来,杨凌却闭门谢客,拒之不见,童贯哪怕是与杨凌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这个梁子在今日也就结下了,童贯脸面何存?

    即便杨凌眼下风头正劲,可是与童贯这个庞然大物比起来,自然是极其的弱小,虽然说各路城防都是要人手,而且哨探人马也站了不少,即便如此,杨凌依旧是抽调了除了数百亲军精锐在州衙之前整待。

    此时的杨凌已经褪去戎装,一身便衣迎候在大门口,杨凌的亲军有一部分是白梃兵,有一部分是以前西军各路人马编制而成挑选出来的,还有极少的甚至是常胜军之中编管而出,总之都是百战余生,久经战阵之人,就这样两厢站立之下,肃杀之气充斥其间。

    这些兵马就这样半跪在侧,全军上下,没有一个对其不是打心底里佩服,能够指挥这样一场夺城战事的少壮派指挥官,其果断的性子,令得下首众人都是深深的敬畏。

    此时此刻,杨凌虽然说已经不穿那沉重的盔甲,但是举手投足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气度,已经是将麾下数千男儿折服。

    易州夺城,当日厮杀虽然是只是在黎明短短的一会儿,但是一寸土一寸血,就在那东门狭窄的瓮城之处,起码就堆下了不下数百具尸首,杀到最后,纵然是久经沙场的厮杀汉,也忍不住手有些发抖起来。

    杨凌从衙门之中迈步而出,这个时候,便是一声笑骂道,“都跪着干什么,全都起码罢,不就是一个宣赞前来,有什么打紧,唤你们前来,不过就是因为晓得宣帅中人排场甚大,给个颜面,各自两不相干,某家已经选了老种相公,这个时候再说其他已经是不多说了,今后不管是打甚硬仗,总归是要将你们锻炼成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将来燕京城头,说不得某杨凌也要在上头刻下杨凌到此一游的字迹。”

    杨凌说到此处,在场的众将士都是爆发出一阵哈哈的笑声,就在此时此刻不远之处,张浩之的队列已经缓缓而来,牙牌车马,一应仪仗都是齐全,这个时候杨凌也忍不住正了正身形,在场将士也是止了笑声。

    张浩之下了马儿,这个时候纵然是四肢无力,走路也有些蹒跚不稳,但是依旧是官威不减,“某乃宣帅行衙赞画张浩之,何人乃是杨凌?”

    杨凌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他奶奶的熊的,老子就活生生的站在这里,周遭将士都是清一色的戎装靠边战立,除了我长得这么帅以外,还有啥人能叫杨凌……

    杨凌看着张浩之穿着青色官服,戴着乌纱璞头的文官,被人簇拥着而来,就是当先问了一句话就再也没有说什么,便是等着杨凌回话而已。

    “在下便是杨凌!”杨凌长长的作了一揖,纵然是张浩之此番前来已经白跑了,这个时候不能缺了礼数。

    随着张浩之前来的还有几个胜捷军,与杨凌麾下的军汉之中,也已经是有些熟了,这个时候,张浩之一路进城,已经是得知老种相公已经差人来过了,当下也不露声色,似乎已经猜到了几分。

    张浩之身边胜捷军军官已经大呼:“这是俺们宣帅府中的赞画,此番前来,就是为了入城宣慰将士!”

    站在一旁的雷远文,这个时候却忍不住心里骂道:“不就是前来分些功绩,说得好听,这等前线血腥味都是极重的地方,这些文官平日连来一趟回去都得换身衣服,这个时候却是来凑什么热闹!好在俺们老种相公已经抢先一步,杨大人依附了老种相公,总归是老种相公给出极重的对待,这功劳都是俺们弟兄拿性命拼出来的,却是都门大头巾都是想分一杯羹。”

    张浩之的政治嗅觉也是极其敏锐的,这个时候,周围将士的眼色他如何让看不出来,当下心中就是暗暗咒骂,老种小种狡诈如狐,手脚也恁快了些!这一番抢夺功勋便是要和俺们宣帅死磕到底了,这杨凌也非是可靠之辈,就在如此紧要的关头,竟然就这般倒向了老种,小种。

    张浩之自认为自己的动作已经是极为的快了,可惜的是,种种桩桩凑在一块儿,还就这样被老种抢先了一步,看着杨凌已经是难以争取到了。

    张浩之想到临行之前童贯的嘱托,便是忍不住心里拉不下脸来,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某且问你,老种相公是不是差人来了?”

    “确有此事!”杨凌未作丝毫的隐瞒,只是坦诚的相告。

    张浩之忍不住便是对杨凌喝问道,“北伐三军,号令之下,只听宣帅一人而决,老种相公亲自差人前来,又是什么道理,此处边关,又没有大军在侧,怎能轻易动作?到了最后,总归得宣帅稳重部属,派军前来接手易州防务,然后再派人接洽,老种相公,这般行事,怕是不好吧。”

    杨凌却也是打起了太极,“嗨,这些事情我怎么清楚,兴许是老种相公麾下的哨探,不知道怎么回事,兴许是这人生地不熟的,一不小心迷了路,就到了某这易州来了,来都来了,都是友军,俺们也不好不招待一碗茶水,张宣赞,你说是不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八章 招揽(七)

    (全本小说网,。)

    杨凌这一番油滑的说辞可谓是使得张浩之恨得牙齿直痒痒,此子……不按套路出牌,完全就是耍流氓!

    张浩之忍不住拂了拂衣袖,最后终于是道,“如此本官自然是无话可说,某这里宣帅已有方略示下!”

    杨凌听罢,也是半鞠而下,周遭将士更是半跪于地,见到此处,张浩之这才恢复一丝从容之色,“杨凌所部赖有功于社稷,易州大功闻道三军,无不振奋士气,鼓舞人心,应谨守易州,待我大军赶至,运转于此,为官家收复幽云……”

    ……

    张浩之前来,杨凌对其派头只是视若不见,一应用度,都是周全到了极致,张浩之也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来,这就是在这个时节而已,张浩之也不敢对杨凌轻易发难,即便是杨凌此时此刻已经是明显的占到了老种相公一边,逗留两日之后,张浩之也只得灰溜溜的回返雄州去了。

    老种相公虽然是被童贯所压制,可是其北伐大军都统制官衔依旧是活生生的摆在这里,运转调动,即便有所局限,起码径源军一部是指挥得动的,至于小种,或者是姚古等部西军将士,虽然心中都是想着老种,可是行事之下难免绕不开童贯,双方又不愿意直接撕破脸皮,到了那一步这样可就是不死不休了。

    大宋立国以来,虽然朝堂士大夫之辈也有政见不同,党派之争,但是说到底,真正做到绝处的还是很少,一般都是将对方斗到贬官,降级便作罢,苏东坡够惨了吧,可是终其一生,最多也不过是被降海南为官,大小也是个官,不会有性命之虞。

    北宋政争一般都是不甚严重,不过就是御史言官弹劾官员,一时间也算得上政治清明,党争变得激烈还要从王安石变法说起。

    王安石变法在整个大的历史潮流上来说,是毋庸置疑的正确之举,变法所实施的条例,对老百姓是极有好处的,从苏轼苏东坡此人前后的变化便可以管中窥豹,苏东坡本来最初是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

    作为反对变法的刺头,王安石当时身为宰相,是一定要打压的,所以苏东坡被寻了由头,贬到地方,可是到了地方之上,苏东坡渐渐的了解到了民生疾苦,也看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可取性,所以又提倡起王安石变法。

    可是正在苏东坡转变思想之后,宋哲宗元佑元年,司马光为相,尽废神宗、熙宁、元丰间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苏东坡又被贬官,他便开始了一生的起起伏伏,三起三落……

    到了宋徽宗当朝,蔡京为相,勾结宦官独专朝政,蔡京为了自己把持朝政,就给反对他的司马光等三百零九人扣上“元佑奸党”的帽子,在德殿门外树立“党人碑”,上面刻写三百零九个党人恶名,昭示全国。

    本来王安石变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反对者也不过是政见不同,谈不上真正的谁对谁错,可是变法就这样被利用,成为了党争的工具,一时变得肮脏而不可闻,被刻上党人碑的官员,重者关押,轻者贬放远地,非经特许,不得再进入汴梁中枢。

    党争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但从这里,政争开始变得激烈,文官开始不折手段,将一向挂在嘴边孔孟之道践踏得体无完肤。

    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的权力就这样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到了宋徽宗赵佶这里,朝中大事官家要么不过问,过问之时便是一锤定音,绝对不允许,也不会有其他声音的出现。

    可是士大夫之辈的实力就真的这样被削弱了吗?我看没有,在面对武臣的时候,他们依旧忌惮如初,不论对错,这个时候态度变得出奇的一致,合力打压,显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实在是难以想象,日后杨凌入了中枢汴梁是会多么的举步维艰。

    老种相公和童贯也是如此,虽然是彼此都看不过眼,但是也不会到捅破最后那一纸的地步,所调动的也就是径源军本部,这个时候,径源军兵马已经是动了起来,起码半数都是在运转了,杨凌的告身也被种师道请了下来,虽然都门那边的蔡京老公相已经被童贯王黼一党斗得贬斥在家中养老,可是蔡京经营政事堂到如此局面,说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也丝毫不为过。

    其残留的势力根深蒂固,任谁看了都头痛,也不是王黼一党能够一时间拔除的,都门中人,只要不是存了心要拖沓,办事效率自然是极高的,大宋冗官众所周知,官员是很多的,这个时候,老种基本上一句话的事儿,杨凌的官位便升了起来,不低,兵部左司员外郎,从五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