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10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宇文温身边并没有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谋主,他身边的“自己人”当中,史万岁擅长打仗,军略出众,但涉及政治好像不太灵光,不可能做谋士。

    来护儿类似,其他将领更不用说,至于许绍、郝吴伯、郑通,前两位太年轻,还需要历练、积攒经验,郑通年纪大些、思路活络,却同样需要历练、拓展视野。

    其他人,是不错的循吏、良吏,却不能成为宇文温的谋士。

    毛遂自荐的王頍,是个很好的人选,宇文温认同对方的能力,但当前阶段,宇文温的思路没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所以王頍无法为他谋划出合适的策略。

    因为宇文温的想法,不是“传统”谋士能够理解的,王頍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唯一能和他“谈古论今”的杨济,同样需要历练,如今在岭表当广州总管,负责主持一方大局顺便开拓地盘,所以现在宇文温摆脱不了用脑过度的困境。

    门外传来脚步声,随后是敲门声,那是值守的侍卫说某人有事禀报,宇文温示意对方带人进来,侍卫告退后,房内只剩宇文温和不速之客。

    宇文温示意对方坐下,见其不敢坐,笑了笑,开口问:“事情办妥了?”

    “回郎主,办妥了。”

    “见到胙国公了么?”

    “见到了。”那人说完,补充一句:“郎主,胙国公气色不错,只是看上去有些睡眠不足的样子。”

    宇文温闻言点点头,又问:“胙国公如何说?”

    那人答道:“胙国公什么也没说。”

    “是么?”宇文温用右手食指敲着书案,沉吟起来,没有说话,那人等了一会,小心翼翼问:“郎主,若无吩咐,小的先行退下?”

    “嗯。”

    待得房中只剩自己一人,宇文温停止敲书案,起身来回走动了几个来回,再度坐下。

    他命令潜伏在邺城的王府侍卫执行绑架任务,邺城的负责人冉阿让亲自指挥,将宇文温的岳母和小舅子顺利“请”到安全屋住下。

    这个消息,冉阿让派人冒险从邺城送到黎阳关,最后传到宇文温手里,速度很快。

    而他马上写亲笔信一封,让人连夜出发,送到郑州许昌,把这一“好消息”送到岳父尉迟顺手中。

    宇文温在信中陈述利害关系,劝尉迟顺投降,承诺保岳丈一家周全,能做个颐养天年的富家翁。

    虽然岳父没有回他话,没有表态,但宇文温知道,对方没有太多选择。

    在外领兵的大将,一旦失去朝廷信任,要么被夺兵权,身首异处或者被人押回国都等待处置,要么奋力一搏,来个先发制人阵前倒戈,带着大军投敌。

    若带不动军队投降,就只能自己仓皇出逃,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无论许昌那边接下来上演什么戏码,获益的就只有宇文氏这一边。

    这就是宇文温的计策,挑动政治斗争来解决军事问题,现在,他的岳父尉迟顺,已经身不由己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临阵易帅

    夜,宇文温躺在榻上发呆,这几日很关键,他翻来覆去睡不熟,索性不睡,琢磨起当前局势,顺便等等看有没有着最新消息传来。全本小说网,HTTPS://。m;

    之前,他遣使送劝降信给岳父尉迟顺,希望能够以一种代价较低的方式解决郑州的敌军,但岳父没有给出答复。

    现在已经过了一日,依旧没有消息传来,宇文温有些纠结,所以不停琢磨自己的计策是不是有缺漏,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原因就在于目标人物的身份有些特殊。

    如果是算计别人,宇文温可不会夜不能寐,只是如今算计的是自己岳父,他要尽可能保住对方的性命,正因为有了顾虑,才会睡不着觉。

    其实,宇文温并不是非得保住岳父性命,但必须极力避免一个可能,那就是对方若死了,自己可不能沾上直接关系,否则家宅难安。

    但凡有可能,就要保得岳父性命,那是最好的结果,宇文温就是念及于此,才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办法,派人和对方联系,给对方一条退路。

    尉迟顺迟早要被夺去兵权,在此进退两难之际,有一条退路可选,那总是好的。

    至于之后事态如何发展,宇文温觉得没有什么悬念,围绕郑州大军的兵权,尉迟顺和蜀太上妃王氏必然爆发冲突,而冲突的结果无论是什么,对于宇文氏一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因为临阵易帅导致军事失败的例子,自古以来比比皆是。

    战国时,齐国和秦国合称东、西二帝,齐国国力强盛,一时风光无限,却被燕国上将军乐毅合纵攻齐。

    乐毅联合赵、楚、韩、魏国与燕国一起攻打齐国,花了数年时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打得齐国就剩莒和即墨两座城池。

    齐将田单守即墨,乐毅久攻不下,便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

    眼见着齐国就要完了,燕王去世,继位的太子和乐毅素来不和,田单便趁机使离间计,使得新燕王把乐毅换掉,让其心腹骑劫当主帅,乐毅知道情况不妙,逃亡赵国。

    骑劫不是田单的对手,很快便被田单以火牛阵打崩,随后燕军连战连败,田单趁机收复失土。

    燕王临阵易帅,导致功败垂成。

    战国晚期,秦国攻赵国,此时的赵国历经长平之败,国力大幅衰退,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人心惶惶,但赵军主帅是名将李牧,在其指挥下,赵军连败秦军,形势转好,士气大振。

    眼见着李牧不好对付,秦军主帅王翦想了个计策,他派人潜入赵国国都邯郸,贿赂赵王近臣郭开,让郭开“帮个忙”。

    郭开当年就阴过赵国名将廉颇,暗中作梗让赵王以为廉颇老了不堪用,如今收了敌国贿赂,驾轻就熟散布流言蜚语,污蔑赵军主帅李牧、副帅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

    昏聩的赵王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人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李牧见着秦军就在眼前,知道临阵易帅必然要完,他问心无愧,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交出兵权,结果被赵王设计捕杀。

    赵王临阵易帅,李牧死后数月,秦军便攻破赵国国都。

    所以,两国交战时,若敌军主帅很难对付,己方可以换个思路,既然在战场上打不败对方,那就想办法使反间计,让对方主君将其换掉就行了。

    这种计策是为反间计,就是要离间敌国君主和大将的关系,来个借刀杀人,或者让对方临阵易帅,导致军心不稳、使得己方有机可乘。

    这种计策投入小、见效快,但苍蝇不叮没缝的鸡蛋,欲行反间计,得对方君臣之间有隙,宇文温知道敌方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先前,蜀王尉迟惇死,按说最合适的继位人选,应该是尉迟惇之异母兄尉迟顺,然而最后继蜀王位之人是尉迟惇的幼子,如此一来,尉迟顺的处境就颇为微妙。

    尉迟顺和蜀太上妃王氏并非亲生母子,自古继母不待见原配之子女,身为后妈的王氏也不例外,她和继子的关系向来都不好。

    那么现如今手握重兵又屡次抗命不北撤的尉迟顺,在王氏看来就是一个拥兵自重的危险人物。

    尉迟顺在尉迟家族里有很大的声望,是小蜀王的最直接威胁,王氏自然要提防尉迟顺铤而走险,所以控制其妻儿是必然选择,但当尉迟顺的妻儿失踪,就会让王氏坐立不安,随即风声鹤唳。

    接下来必然会铤而走险,临阵易帅抢兵权。

    这就是宇文温要的机会,若尉迟顺是路人,他乐见许昌大营来一场大内讧,到时候争夺兵权的双方势力两败俱伤,他和宇文明就可以渔翁得利。

    然而尉迟顺是宇文温的岳父,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万一让尉迟炽繁以为是宇文温用计“借刀杀人”,那可就不妙了。

    宇文温纠结的就是这点,他可以狠下心不管尉迟顺的死活,但必须把自己从可能的“尉迟顺之死”一事摘出来,所以要给岳父一条活路,若对方投降,即便是落荒而逃跑来喊救命,他都要救。

    如果对方失心疯要为家族殉难,死了就死了,宇文温没义务陪着对方疯,反正给过活路,事后也有说辞去安慰尉迟炽繁姊妹。

    若是尉迟顺不知好歹依旧和他对着干,那么战场上可是没有翁婿之情的!

    想到这里,宇文温心里舒坦许多,他觉得自己只要问心无愧、仁至义尽,即便尉迟顺死了,他也能坦然面对尉迟炽繁和尉迟明月,有办法把姊妹俩说服。

    或者睡服?

    脑海里忽然浮现出在涡阳时的旖旎场景,宇文温有些失神,揉了揉眼睛后准备睡觉,就在这时,一旁传来敲门声。

    宇文温一个激灵翻下卧榻,手里多了一把气手铳,听了一下动静,他先将手铳别在腰间,随后让对方入内,见着侍卫带着一人进来,宇文温心中一动。

    待得侍卫退下,宇文温发问:“许昌大营那边如何了?”

    那人听得宇文温发问,赶紧回答:“郎主!许昌那边出事了!”

    “仔细说,慢慢说!”宇文温很淡定,示意对方先喝一口茶,捋一捋思绪,组织一下语言。

    他现在驻军的位置,在许昌东北三百多里,同时威胁着许昌和荥阳,手下细作现在从许昌回来复命,若许昌有变,己方大军随时可以做出反应。

    那人喝完一杯茶,开始汇报:“郎主,小的几个奉命潜伏许昌敌营,观察胙国公动静,今日一早,大营生变,邺城来使宣旨时忽然发难,把胙国公拿下了!”

    听得这个消息,宇文温先是一愣,随即脱口而出:“胡扯!胙国公已知邺城有变,哪里会不做防备,任由来使拿下?”

    “尔等莫不是道听途说,被人糊弄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临阵易帅(续)

    面对宇文温的质疑,那人急得接连摆手,以肯定的语气解释:“郎主,这可不是假的,今日一早,大帐发生的事情,许多人都看到了,小的也看见了!”

    宇文温思索着,没有催促对方解释,而是自己消化着刚听到的消息。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细作,是主将的眼睛和耳朵,其所见所闻,会对主将的判断造成直接影响,正是因为如此,细作一旦被敌人布置的假象迷惑,也就会连带着误导己方主将。

    刘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唱筹量沙”,就是典型的欺骗战术。

    檀道济率领的宋军缺粮,又被敌人围困,军心惶惶之际,檀道济让人在军营里堆起沙子,再把粮食铺到沙堆上,造成粮食堆积如山的假象。

    然后故意松懈营防,让魏军细作得以轻易潜入军营,看见这些“粮山”。

    檀道济生怕演不像,还让士兵装模做样称量粮食(沙子),量一次就唱出数量,以便让魏军细作听得清清楚楚。

    细作果然亲眼看见、亲耳听见,溜回去禀报己方主帅,主帅得了军情,认为宋军不缺粮食,必然会固守待援,于是麻痹大意。

    檀道济瞅准时机,连夜敌前撤退,溜之大吉。

    欺骗敌军细作,进而欺骗敌军主帅,宇文温一直提防这种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所以对于刺探军情的细作,他的要求是汇报时必须把看见、听见的事实和自己的猜测分开,不能误导主帅的判断。

    也就是用词要严密,看见敌人在称量一堆疑似粮食的堆积物,那就如实禀报,既然没有亲手去摸那堆东西是不是粮食,便不能直接说对方在称量粮食。

    若敌军一千兵马离营向东而去,东面百里是某某城,如果没有更具体的证据,禀报军情时就只能陈述事实,不能说敌军一千兵马往东面某某城去了。

    总而言之,事实是事实,由事实得来的推测不该由细作当成事实说出来。

    宇文温对细作的要求很严格,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为他刺探军情,细作不但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消息说出来,还要把如何看到、如何听到这些消息的细节说出来。

    将获得消息的方式给出来以供参考,才能让主帅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判断细作看到的、听到的所谓事实,是不是别人故意透露出来的“事实”。

    宇文温派到许昌潜伏的细作,花了一番功夫才在敌营潜伏下来,这些人全都经过“专业培训”,所以心思缜密,不是一般细作可比。

    此次赶来报信的人,代号“鸢六”,和同伴一样,对于西阳王的要求很清楚,待得西阳王让他说出细节,便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道来。

    尉迟顺如今被邺城伪朝廷封为安固郡王,西阳王当然是不认这名号的,所以依旧称呼岳父为“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