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1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明德初年起,历经十余载、许多学者的努力,《北齐书》、《梁书》、《陈书》已有初稿,经吏员誊抄,上呈御览,待得有司校核无误,便可正式成书,刊行天下。

    之后,还会有《北史》、《南史》问世,向世人表明,南北对峙的旧时代已经尘埃落定,天下一统的新时代开始了。

    萧九娘摩挲着这本手稿,只觉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她已经陪伴宇文温三十多年。

    一切,似乎发生在昨日。

    “怎么了?发什么呆呢?”

    说话声传来,萧九娘见宇文温看着自己,笑道:“没事,看着史书,感慨时光飞逝。”

    “可不是么,一转眼,孩子们都长大了。”宇文温说完放下书,让萧九娘坐在身边,端起茶杯,品了几口,说:“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只说这点,朝廷就必须修史。”

    “《诗经·大雅·荡》有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我看着手稿,看着看着就无法自拔。。。“

    宇文温开始长篇大论,今日他看《梁书》手稿看得入神,不是要做学问,而是要用这个王朝的兴衰来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梁武帝萧衍,是梁国的开国皇帝,他算是萧氏齐国的远支宗室,年轻时,是齐国的一员大将,两次参与抵御北魏大军的南侵,立下不少战功。

    然而齐国政局不稳,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于是萧衍等到了机会。

    一如这个时期权臣上位的套路一般,萧衍一步步向目标接近,最后代齐建梁。

    当了皇帝的萧衍,励精图治、政绩斐然,汲取齐国灭亡的教训,重用、亲近宗室,梁国国力快速增长,而这个时候,北方强敌魏国却开始走下坡路,国内矛盾日益激化,南北之间的实力差距正在明显缩短。

    到了魏国爆发六镇之乱时,北方一片混乱,而这时的梁国,看起来如日中天,克复中原的大好前景似乎越来越光明。

    然而梁国最大的问题在于,萧衍活得太久,太宠宗室了。

    人老了,曾经的雄心壮志即便还在,也没有精力去实现,萧衍沉迷佛教,以至于梁国上下佞佛,有钱粮不去整顿军备、改善民生,而是用来修佛寺、铸造佛像,捐香火钱。

    大量佛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占据大量田地,还发展无数信徒、雇佣佃农耕种寺田,而这一些田地、佃农,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一文田租、服一天劳役的。

    国家的税收大幅流失,萧衍却沉迷于佛教大兴的盛世幻想之中,他优待宗室,甚至多次任用宗室为北伐主帅,然而这些宗室全是废物,接连战败、损兵折将,却都得到皇帝的宽容。

    就在萧衍沉浸在国富民强、北虏内战迟早要完的喜悦之中时,一个瘸腿的东魏叛将,带着八百残兵仓皇南下,遣使送上降表,乞求大梁皇帝庇护。

    这叛将姓侯名景,据说他的降表抵达建康台城的前一天晚上,萧衍梦到自己收复中原、统一天下,次日得了这降表,不由得激动万分,只当自己的梦要成真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虔诚礼佛的萧衍,并未得到佛祖的庇佑,而他善待的宗室们,出卖了他。

    大家都希望“老头子”赶快死,自己好上位,不仅宗室相互猜忌,就连萧衍的子孙也相互攻伐,他被叛军围在台城,援军要么作壁上观,要么迟迟未到。

    变成阶下囚的萧衍,临终时自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宇文温反复说着这句话,语气越来越重,萧九娘甚至感受到了些许杀气,不由得心中不安。

    宇文温合上手稿,却没将书放到案上,反倒用食指顶着,开始转书。

    一边转书一边“嘿嘿”冷笑。

    萧九娘见着这位如此模样,心中愈发觉得不安。

    “我,听说。”

    宇文温忽然开口,语气不善:“有人说,武帝当年灭佛,激怒了佛祖,所以英年早逝,死后下地狱。”

    萧九娘听了这话,不寒而栗,后背凉飕飕的。

    宇文温宛若自言自语般继续说:“武帝因为灭佛所以不得好死,好,很好,那为什么,诚心礼佛的另一个武帝,也不得好死?”

    “这个问题,我一定要好好问问天下高僧!”

    《梁书》初稿完成,天子看过之后,对于崇佛、敬佛的梁武帝居然落得如此下场感到不解,想问问,为什么佛祖不保佑这位皇帝,不保佑大建佛寺的梁国。

    一篇文章,需要一个楔子来引出正文,而《梁书》的初稿,就是这个楔子。

 第五百三十三章 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年末将至,新年越来越近,家家户户都在筹备年货,准备过个好年,邺城里一片喜气洋洋,然而对于皇后尉迟炽繁来说,气氛有些不对。(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此刻,她坐在殿内靠窗的位置发呆,今日阳光明媚,但她心情不好,眉头紧锁。

    前几日,太史丞傅奕上表奏请天子废除佛教,也就是“罢佛”。

    尉迟炽繁是佛门信徒,当然不希望建德年间灭佛一事重演,但她也知道一旦崇佛过度变成佞佛,会对国家造成恶劣影响。

    然而,眼下全国各地并未有佞佛的风气,朝廷严格控制各地寺庙及僧人数量,未经官府许可,不仅不许新建寺庙,甚至连扩建寺庙、新铸佛像都不行。

    与此同时,百姓出家,也得有官府许可方能剃度,出家之后须持度牒,方才是“合法”的僧人,若寺庙收容无度牒的僧人,一经查实,寺庙必受重罚。

    除此之外,官府对寺庙的田地、产业数量进行限制,超过限制的田地要缴纳田租、户调,为寺庙耕作田地的佃农,同样要承担朝廷的租庸调。

    可以说,自明德元年以来,朝廷已经对佛寺加强管理和限制,虽然没有禁止百姓信佛,没有强令出家人还俗,但历经将近二十年的“限佛”政策,已经让许多寺庙无力养活过多僧人。

    所以,当今天下不仅佛寺数量、规模受限,还有许多僧人还俗,所谓的“佞佛”根本就不是事实。

    这种情况下,忽然有人跳出来,上表请求天子为江山社稷着想,行“罢佛”之事,让尉迟炽繁觉得有些蛮不讲理。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当面问问太史丞傅奕,如今天下到底哪里有佞佛的情况,信佛怎么了,怎么就祸国殃民了。

    而这不行,因为她辩才不行,万一落得个词穷的结果,只会贻笑大方。

    确实有这种风险,因为就在昨日,虔诚信佛的中书舍人萧瑀,就和傅奕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争来争去,差点演变成冲突。

    傅奕声称,来自西域的佛教,没有君臣父子之分,还用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恐吓无知百姓,骗取钱财,又声称追寻前生罪过,窥求来生福报,以至于有些坐牢的人还在狱中诵佛,以求免罪,真是荒唐。

    傅奕又说,自从三皇五帝以来,华夏不曾有过佛法,君明臣忠,所以年祚长久。

    佛教于前汉传入中原,直到后汉明帝时才开始有寺庙,但当时的朝廷严令禁止百姓剃度,只许西域来的番僧讲解佛法。

    直到永嘉之乱后,中原板荡,主庸臣佞,政虐祚短,佛教由此兴盛起来。

    正如人身体虚弱才会被外毒侵体一样,佛教是“趁虚而入”。

    同样是落水着凉,身体强健的人不过咳嗽几声,而身体虚弱的人就会因此染上肺病,不治身亡。

    傅奕认为佛教之所以大兴,就是因为中原身处乱世,再没有朝廷能够对其加以限制,所以才有机会迷惑人心。

    而极其信奉佛教的君主,如梁武帝(萧衍)、齐襄帝(高澄),生前特别的信佛,却没落得一个好下场,所以天子当引以为戒。

    若天下百姓都想着出家为僧为尼,成日里诵经拜佛,国家岂有不亡之理?

    对此,萧瑀进行了激烈的反驳,然而驳了许久,居然驳不倒对方,以至于气急败坏之下,发了诅咒:“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之所以有地狱,就是为你这种人准备的!”

    其实就是诅咒对方死后下地狱。

    能说出这种话,可见当时萧瑀有多愤怒,然而辩论辩不倒对方,就只能放狠话,实际上有些失体统。

    不过尉迟炽繁觉得萧瑀这句话说得好,说得解恨,但光靠诅咒没用,事情没那么简单。

    无风不起浪,之前默默无闻的太史丞傅奕,忽然跳出来请求罢佛,必然是揣摩上意,所以甘为马前卒。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宇文温,是宇文温又开始“搞事”了。

    前不久,史官编撰《梁书》、《陈书》、《北齐书》完毕,将初稿上呈御览,宇文温看过之后,忽然有感而发,在不同场合向不同官员感慨,说为何梁武帝那么崇佛,却落得如此下场。

    皇帝质疑梁武帝萧衍崇佛却没得好下场,言下之意就是对佛教颇为不满和,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尉迟炽繁知道太史丞傅奕不会是唯一一个跳出来请求朝廷罢佛的人。

    尉迟炽繁陪伴宇文温三十多年,当然知道这位不信佛,甚至对于佛教有些负面看法,以至于平日里说起佛教,经常说一些轻佻的笑话。

    什么“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还经常调侃,说某些寺庙之所以能让女信徒求子如愿,无非是和尚们亲自肉身布施。

    虽说确实有某些败类败坏佛门清誉,但尉迟炽繁觉得这是极个别现象,正如不能说黄州有人作奸犯科,就把黄州所有人都说成人渣那样,几个败类做坏事,怎么就能扯到佛教祸国殃民呢?

    然而她可说服不了宇文温,现在宇文温一旦对佛教又产生敌意,真要做出灭佛之事,谁也拦不住。

    尉迟炽繁信佛,所以害怕夫君得罪佛祖,导致出现意外,她之前就听过流言,说当年武帝(周武帝宇文邕)之所以会英年早逝,就是因为灭佛导致佛祖震怒。

    所以流言说武帝死后下地狱,为生前所作所为赎罪。

    她不想宇文温出意外,更不希望宇文温死后下地狱,所以不希望灭佛一事重演,然而她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夫君。

    正纠结间,一个人影宛若鬼一般无声无息“飘”了进来,之所以说“飘”,是因为那人双脚明明不动,身体却能够移动。

    如此诡异情景,惊得尉迟炽繁脑袋一片空白。

    定睛一看,却是宇文温来了,因为穿着制作精良的滑轮鞋,所以才能做到无声无息的“飘进来”。

    以为自己白日见鬼、吓得心都要停跳的尉迟炽繁气得不行,却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跟了进来,再仔细一看,却是孙子宇文旭。

    原来是宇文温带着孙子玩轮滑,爷孙玩得高兴,直接就从外面“溜”进殿里,尉迟炽繁见着孙子激动万分的模样,哪里还气得出来。

    宇文温认为小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所以他的儿子们都有快乐的童年,现在轮到孙子,也该快乐起来。

    所以宇文旭玩滑轮鞋玩得及其娴熟,跟着祖父在殿内转来转去,动作灵活,如同一只小鸟欢快的穿梭在林间一般。

    两人和尉迟炽繁打了招呼,很快便“溜”出殿外,即便是门槛,也无法减缓两人移动的速度。

    尉迟炽繁见着宇文温离去的身影,忽然眼睛有些湿润。

    她不想宇文温得罪佛祖,以至于英年早逝。

    地狱,是为罪大恶极之人所设,宇文温不该在其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地狱所设,正为是人(续)

    翌日,皇后尉迟炽繁在行宫召见英国公杨济,杨济因为如今领了差遣,负责美洲作物果玉米的栽培工作,所以人称“玉米使”。/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其实杨济一开始被人讹传为“御米使”,后来经过解释,大家都知道了“玉米”一词。

    然而因为带回来的美洲玉米其“真容”过于磕碜,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一作物在中原的栽培前景。

    尉迟炽繁知道玉米,其实她对玉米不感兴趣,今日之所以召见杨济,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先是大概问了一下玉米的情况,得知这种原产于美洲的作物耐旱,又能在山地种植,做惊讶状。

    又问起有司如何选育玉米,以及选育玉米的成果最快多少年能够看到,一番感慨之后,话锋一转:“英国公,不知佛家典籍里,是否记载着玉米这种作物?”

    杨济即便不是人精,也和人精差不多,听到这里,当然知道皇后想说什么,但他不好装聋作哑,必须做出正面回应。

    “回殿下,微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