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5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奋力开弓,瞄准即将冲到面前的对手,十步的距离,根本就看不清箭矢的轨迹,想要躲是难上加难。

    弓弦声起,那人猛地侧滚躲箭,就在这时,全场的目光集中在斛斯万善手上:箭还在,而弓弦不过是空放。

    那一瞬间,张定和只觉得脑袋一片空白,弓弦空放对弓的伤害很大,所以正常来说没人会如此糟蹋一张弓,而斛斯万善如此使诈,就是为了骗得对方身形不稳。

    临场应变,真是绝了!

    电光火石间,斛斯万善再度开弓,对准那刚起身的士兵:如此近的距离,又是刚起身到一半,已经不可能躲得掉了!

    我赢了!

    箭离弦的瞬间,斛斯万善心中说道,然后他看见对方以一种奇怪的姿势前倾,竟然就堪堪躲过那近在咫尺的一箭。

    这怎么可能!

    斛斯万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后回过神来,探手从箭壶抽箭要亡羊补牢,然而对方动作比他还快,弓还没拉开,便已从身边冲过。

    “好!!”

    叫好声如潮般涌来,掌声随后响起,现场所有人向这一场精彩的对决喝彩,斛斯万善还没回过神,拿着弓原地发呆。

    “本领不错,差点就被你得逞了。”

    那士兵走上前来笑着说道,大口喘着气,将面罩取下,露出一张年轻的面庞,“新兵?我看你上过战场吧,不知如何称呼?”

    “洛阳斛斯万善。”

    “好身手!在虎林军好好干!寡人看好你!”

    “多谢。。。呃?”

    斛斯万善差点噎着,对方居然自称“寡人”,那么。。。

    “大王好身手,末将佩服不已。”

    数名将领走上前来,向着宇文温行礼,方才那一幕他们都看到了,原以为根本躲不过的一箭,宇文温居然就躲过了。

    张定和与麦铁杖等新兵,看着面前为众人环绕的宇文温目瞪口呆,他们只是从传言中听说过独脚铜人,没有当面见过其本人。

    什么决战西阳之巅,什么嗜吃人肉、强抢民女,没想到居然是身手如此矫健的年轻人,近在咫尺的那一箭,常人根本躲不掉,这位西阳王居然真的躲掉了!

    “大家来投虎林军,寡人很高兴,斛斯万善的箭术了得,而麦铁杖的身手也不错,还有张定和,以及其他几位,都是有些本事的。”

    宇文温看着面前的新兵,掩饰不住兴奋之情:“其他人也不要灰心,只要好好训练,数月之后,同样会有一身好本领!”

    “大大。。。大王,在下不知道是大王亲临,方才多有得罪。。。”

    斛斯万善要行礼谢罪,被宇文温扶住:“斛斯万善,你的箭术不错,日后在战场之上,可要保持今日的水准!”

    “还有大家也是,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日夜苦练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在战场上立功么?对不对!!”

    “大王说得对!!”

    众人齐声说道,每逢大比武,西阳王时常上场比试,所以大家对这位的身手是衷心佩服的,别将田正月见着将士们越聚越多,赶紧扯着嗓子喊道:

    “莫要看了,继续继续,不要误了比赛。”

    待得大家散开,他正要到一旁布置相关事宜,却被宇文温一把揽住。

    “大王有何吩咐?”

    “扶着寡人,动作不要太明显。”

    “啊?”

    “方才寡人表现如何?”

    “大王有如神助!”

    “助你个头,拍马屁如此生硬。。。寡人是扭着脚了!”

    “啊??”

 第六十二章 希望

    常言说得好:莫装逼,装逼遭雷劈。(全本小说网,https://。)宇文温对自己的身手很有信心,因为单刀破弓玩得太溜,所以最后玩脱,扭了右脚。

    虽然没有拉伤韧带什么的,但再想上场装逼是不行了,宇文温收起心思,在各个比武场地巡视,和将士们一起喝彩叫好。

    他昨日傍晚刚回到西阳,今日一大早便赶到军营参与大比武,不满足于做看客,还亲自上场比武,正是所谓的“众乐乐”。

    宇文温如此亲近将士,一是他历来如此,二是另一个原因:在安陆坐镇的日子里,他居然长膘了,虽然只是一点点,但让宇文温颇受刺激。

    东汉末年,寓居荆州的刘备惊觉自己因为太久不骑马,居然“髀肉复生”,想到自己一把年纪却未能建功立业,不由得黯然神伤。

    如今宇文温事业未成居然长膘,更是无语凝噎。

    虽然坐镇安陆是理所当然,但宇文温发觉自己似乎不经意间懈怠了,在安陆的日子里没怎么高强度健身,武艺似乎也有些生疏。

    这是个危险的征兆,如今的宇文温没有资本懈怠,所以回到西阳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军营,找回那种枕戈待旦的感觉。

    多年的经验加上充分的训练,让军中各种比武项目对抗性十足,单对单的比武结束,接下来是小队间的对抗,所谓三人成群,三人小队是混战中最常见的单位。

    三刀牌对三长矛,刀牌手的压力立刻增加,因为随着人数的增加,长兵器的协同配合,能够让其威力剧增,这也是长矛/长枪结阵的优势。

    而要破阵,精锐的刀牌手是必须的,故而以长枪阵见长的虎林军,同时强化矛与盾、攻与防,刀牌与长矛、长枪的对抗,是日常对抗训练的必备项目。

    小队间对抗,比单打独斗激烈得多,鼓声之中,看着场内攻防不断变化的刀牌和长矛,宇文温心中感慨万千,花了这么多的心血,他的兵,越来越强了。

    这样下去才有希望!

    乱世,有兵才是王道,能打才是活下去的保障,看起来高贵无比的郡王爵,不过是色彩艳丽的羽毛,手中有兵底气才足。

    还是那句话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当年,没有兵权的周国宗室,身份高贵又如何?面对磨刀霍霍的杨坚,只能无助的走上刑场引颈就戮,没有兵,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

    有了兵但打不了胜仗,这样也不行,刚去世不久的丞相尉迟迥,当年拥兵数十万,占据了齐国旧地,若是就此割据建立国家都可以,起兵反杨那叫一个声势浩大。

    原本的历史里,尉迟迥以逸待劳,在邺城迎战朝廷大军,结果却是兵败自杀,其余将领打不了胜仗,被逐个击破,落得个“尉迟迥之乱”的结局。

    现在的历史轨迹已经出现了大幅的偏差,但日后会不会出现“宇文温之乱”的结局,那是谁也说不准的。

    要有兵,要能打胜仗,不光自己能打胜仗,还得麾下各部将领能打胜仗,否则就会和当年楚汉争霸的楚霸王一般,在不断胜利之中走向灭亡。

    光是主帅能打没用,还得有能打的大将,承担各个战略方向的重任,若是需要主帅四处救火,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他手里有这样的人才么,有,史万岁就是其一,但这样的人还是太少,所以手下将领还得磨练,八年时间不长不短,远没有到可以松懈的地步。

    宇文温身兼数职,所以手里的军队也分成数支,作为黄州总管,他可以指挥州郡兵;作为柱国大将军,他可以指挥府兵;而作为西阳王,他还有王府卫队。

    加上自行招募的虎林军,宇文温手上共计四股军事力量,若是领兵出征,这几支军队必然会面临协同作战的局面,届时领兵将领相互间的信任很关键。

    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各军将士之间的了解:友军很强?那么到底强到何种地步?友军很弱?那么会弱到何种地步?

    大军作战,有的队伍是作战主力,有的负责侧翼支援是偏师,有的是预备队,有的负责保障粮道,有的负责守卫后方退路,所以必须相互信任,多股才能凝结成一股。

    宇文温是这几支军队的核心,但不可能事事亲为,平日里的调度、协调,需要各部将领的合作,所以需要时不时“互动”一下,增进各自间的了解。

    即便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相互间久不走动关系都会生疏,更何况是互不隶属的军队,所以时不时的对抗比赛,是促进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

    因为要有奖励,所以每季度的大比武十分烧钱,但宇文温都撑了下来。

    就像他苦苦支撑起黄州的局面,一撑就是六年有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进入良性循环,最终获胜的希望越来越大。

    场地边,新兵们正观看比武,见着长矛折断、盾牌碎裂的场面频繁出现,不由得冷汗直流,这种强度的对抗,已经不是他们能参与的了。

    时不时有人被钝头长矛捅中,直接被捅得凌空后倒,嘭的一声听起来都让人觉得痛,而那些身手矫健的刀牌手,孤身突破三根长矛的拦截,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麦铁杖仔细看了看那些长矛手的身材,琢磨着自己能否突破,对方身着铠甲,步伐却很灵活,出矛的速度如同闪电般,自己根本就没多少机会。

    真要上场,他力气大,可对方力气也不小,论起身手灵活,这帮牲口也不比他迟缓,如果是在战场上遇见这种士兵,麦铁杖觉得自己除了同归于尽,基本没有别的选择。

    有过从军经历的张定和,看着场上那些疯狂刀牌手,愈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对方破长矛的表现就像疯狗一般不要命,他在想自己若是长矛手,能撑上几个回合?

    对抗中,夺矛与反制的情况时有发生,双方较劲的结果是硬生生将长矛掰断,这种强悍的表现,以他的手臂力量来说根本办不到。

    这不是一两场对抗才出现的情景,张定和看了多场比赛,发现对抗双方都是身手了得,这说明参赛的各支军伍,都有许多强悍的士兵。

    就连通常被认为是战斗力偏弱的州郡兵,亦有身手不凡的士兵存在,所谓一叶知秋,张定和从这场比武中,看到了西阳王麾下黄州军的实力。

    难怪,难怪西阳王能够击败卫王杨爽,火烧广通仓,立下许多大功。

    看了看身边的斛斯万善,两人相互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之色:投虎林军没错,有希望了。

 第六十三章 帮手

    西阳王府前院书房,王妃尉迟炽繁正和王府长史李纲交谈,尉迟炽繁此次从邺城回西阳,不但给府里亲眷带了礼物,还帮李纲捎带了家书。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李纲有二子,均已成年,在别处任职所以未随同李纲到西阳来,而他还有一个不是女儿的女儿,在邺城托尉迟炽繁送信。

    清河公主宇文氏,是故齐王宇文宪女儿,当年宇文宪及其子被天元皇帝以谋反罪杀害,剩下一名幼女无人敢收留,是当时的齐王府佐官李纲收养了她。

    在李纲的保护下,宇文氏躲过了风风雨雨,长大后又得李纲做主,嫁做人妇,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和养育自己的李纲虽无血缘关系,却情同父女。

    一年多前,周国收复失地,宇文氏回到了宗族怀抱,被册封为清河公主,与丈夫到邺城定居,时不时入皇宫,陪伴堂弟天子宇文乾铿聊天。

    她没有忘记李纲的恩情,所以经常写信给远在西阳的恩人,如同女儿向父亲问安一般,当然还有不少礼物,都是拜托西阳王妃尉迟炽繁带回西阳的。

    李纲一向注重礼节,所以当面向王妃致谢,而尉迟炽繁顺便和对方交谈起来,希望他能够继续匡正自己丈夫的“不良言行”。

    “李先生,大王事务繁忙,分身无术,幕府的日常运行,还得多靠先生监督。”

    “王妃言重了,此乃下官本职。”

    “大王有时突发奇想,会有些不寻常的举动,妾等无法劝阻,还得靠先生劝谏了。”

    “王妃请放心,下官义不容辞!”

    ‘也只能靠你了。。。’尉迟炽繁心中无奈叹道,虽然宇文温对她宠爱有加,但这位的倔脾气一上来,她可是拉不住的。

    不是说宇文温不讲道理,而是他一肚子歪理,还一套一套的,尉迟炽繁是说不过,杨丽华也不行,萧九娘更是别提了,所以有了硬骨头的李长史,那真是久旱逢甘霖。

    “李先生,大王时常与那郑译饮酒,妾劝了多次都不管用,还请先生劝谏一二。”

    听得王妃有所托,李纲捻了捻胡须问道:“王妃可知汉高祖与雍齿故事?”

    “知道,可是大王也走得太近了。”

    “此事确实容易让人诟病,不过依下官之见,大王似乎知道分寸,想来杞王也是乐见其成吧。”

    “是么。。。”

    连李纲都如此说,尉迟炽繁稍稍放心,她的舅公(家公)想要收拢人心,所以善待反正的祸国奸臣郑译,这是最好的示范,但夫君却和这种人交往,她就怕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