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50章 阳谋对阳谋

    (全本小说网,。)

    “原来如此,这就是科举啊!”刘廷在皇宫里面来回的踱步,看得出来此刻他真的很兴奋。与此同时在下面奏报的孟建,还有一盘作为参谋的申夜,却在默默的等待。

    其实别说是刘廷,申夜也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个所谓的科举制度,将真正意义上改变大汉的用人方针。不过要普及科考,同样要有很苛刻的条件。

    首先就是要有足够的学院授课,另外就是最大限度的扫盲。没有足够的学生基础,就算开设科举,最终也不过是让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光明正大的进入朝廷罢了。

    其次便是后续的钱粮,李明还真是财大气粗,一口气拿出了那么多的钱粮,支援那么多的考生。换做是他们,怕就拿不出那么多了。拿得少,会让考生心寒,毕竟爱国不能当饭吃,待遇不好说不得别人还会以为,朝廷并不重视他们,也不重视教育。

    “这是一招阳谋!”刘廷尚未发话,申夜也不得不站出来,“我们就算要准备科考,没有五年的时间办不下来!”

    刘廷不傻,尤其申夜在他发话前就站出来,他自然会继续思考。最后明白了,这是一个阳谋,朝廷越晚举行科举要完蛋,太早举行也会完蛋。

    “李明他们怎么就办下来了?”刘廷顿时皱起眉头。

    “臣捋了捋,李明是在六年前,也就是辛未年开始印书,大量的廉价书籍充斥在市场之中。三年后,江东地区识字率从不到三成提升到六成,会稽书院进一步扩建。又过了三年,经过六年的累积,寒门甚至普通百姓出身的读书人,比例再次提升,再加上这次科考针对全国,有不少外来的世家子弟充斥其中,三个阵营互相牵制,李明居中获益,是以他举办的科考,才能毫无顾忌,甚至有了那么多的考生,完全可以进一步补充教育人手不足的问题,这样三年后的科举,只会变得更加正规。”申夜就这几年收集到的情报回答道。

    “就算是李明,也花了六年时间,才做到这一步!我们这边,也要花费六年,只是若超过三年不举办科考,怕是要寒了不少百姓的心,相反,世家那边怕也会有点意见。”申夜最后总结道。

    “说道他们,今天就有人提议,要让朝廷也举行科考,不能让李明专美于前,你猜猜是谁提议的?”刘廷冷哼一声,“杨彪,又是那个杨彪!”

    “这个微臣调查了一下,真正提议的是王允,杨彪只是被推出来而已。对于杨彪来说,若能促成此事,他在世家之间的名望会大大提升,自然也愿意当这杆枪!”申夜回道。

    “李明,一场科考,你也能这样搅风搅雨!”刘廷顿时气炸了。很想发泄一下,随即意识到孟建还在,于是故作冷静,让他下去。

    孟建自然也意识到,继续呆在这里也不妥当,于是告辞离开。

    “现在怎么办?那些三公九卿就等着我们开科,结果你跟他们说要等六年,他们也不傻,岂能不知道我们的打算?李明是怎么让下面的世家服帖的?”刘廷也觉得头痛。

    “开,科举必须要开!朝廷缺人,不过需要一个准备期!”申夜想了想,“或许一年,或许两年,我们是朝廷,开科举自然是要全大汉子民一起参加,否则就不像话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规模大,那么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多,比如住宿,比如考场和考卷等东西……对,我们甚至可以对外宣布,在此之前可以考虑进行一个‘模拟科考’。简单来说,就是先针对大江南北张贴宣布此事,明年三月开考,划分好世家和寒门之间的比例,确保有一批寒门士子。同时鼓励办学,我们粮食不多,但钱却有不少。

    如此混了一年,可以拖上三年。三年内逐渐将国子监进一步改制,并且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反正我们有钱,不过代价也很明显,估计我们三年内,无法对外攻伐。”

    “世家子弟必然会云集,如何吸引寒门子弟,尤其是那些有才华的寒门子弟,甚至是普通的百姓过来参考?又如何,控制正所谓的比例?”刘廷有点想不明白。

    “这个简单,只需要派遣我作为主考官,同时安排两个绝对忠诚于陛下的臣子前去监考即可。孟建都不清楚他们是如何阅卷的,那么我们如何阅卷,还不是看我们的?”申夜略有得意地说道。

    “内部操作……可行吗?泄露出去,以后还有谁来考试?”刘廷有点担心。

    “李明那边难道就么有问题?不少在考卷里面写他坏话的,都被他剔了出去。考我们的科举,若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剔出去又如何?”申夜笑了笑,他可是专门派了十几个人,在考卷里面谩骂了李明一番,果然这些人都落了榜,只是如此也算是给了他足够的借口。

    想了想,又补充了句:“待遇方面却必须要向李明那边看齐,至少要持平,否则的话,别人怕会说我们朝廷小气。李明不是说,他是为朝廷做试点的么?既然如此,三月份考试之后,多发一些学籍册出去,并且告诉那些学子,大汉全境通兑!”

    “哈,到时候这帮考生,都过去李明那边领补助,李明的脸色一定很精彩!”刘廷闻言,当即拍手叫好。

    说到就做到,两人商量好了之后,开始迅速行动起来。第二天的朝会上,刘廷就科举的事情做出答复,结论就是:大汉需要科举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明年三月份,将举行一次‘模拟科举’,三年后转为正式科举。

    杨彪没想到刘廷居然那么快就答应,只觉得里面有可疑,只是如今只能见招拆招。

    大量的士卒开始离开长安,向大汉所有州郡出发,把朝廷的旨意传递出去。一个月后,大江南北,很快就传出消息,朝廷认可楚公的科举考试,不过对考试结果进行保留。

    同时,明年三月会在长安举行一场‘模拟科举’,合格者得到的学籍册,全国通用。

    一时间,本来在为明年三月份童生试做准备的考生们,顿时打起了主意。毕竟在李明这边,得从童生开始当起,但如果去朝廷那边……更别说,全国通用的学籍册,听起来也高大上一些。

    “通告下去……”李明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也被刘廷的手段恶性到了,“朝廷的学籍册我们这边也认可,不过想要兑换补助,必须要在当地定居这点不能改变!”

    “哈哈,这下却是要让朝廷,偷鸡不成蚀把米了!”郭嘉笑吟吟的说道,朝廷的反应,到底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只是全国通用学籍册这点,的确有点恶心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1章 余孽的消息

    (全本小说网,。)

    和李明这边不同,袁绍那边是坚定不承认学籍册的合法性,认为科考是‘歪门邪道’,‘孝廉制’才是正道。不是他目光狭隘,也不是他看不到科举的意义,只因为他没选择。

    袁阀的存在,本来就相当于各大门阀世家的‘盟主’,这个盟主等得久了,自然发现结果麾下重要的军政职位,都被世家大族把持。

    可以想象,若是举行科举,未来所有被录取的只能是世家,寒门根本不可能出仕。反而用孝廉制,或许还能收获几个寒门士子来平衡一下。是以就他的实际情况而言,孝廉制远远比科举制要实惠得多。

    “主公……楚公那边已经承认了大汉颁发的学籍册,不过附带条件是想要领取补助,就必须要在某地定居,凭借着户籍和学籍册,才能在当地的县衙里面领取补助。如今天下过半都认可学籍册,我们若不认可,怕以后寒门士子,就都要流失到他们那边。

    属下以为,我们不妨学习楚公,这样也能留住治下的寒士。”田丰某天谏言道。

    “就算留下又能如何?我们这边读书人本来就少,世家为了避免寒门和他们抢科考名额,对寒门的提防也比以前严重许多。如今我们若要举行科考,那么结果九成九以上都得是世家子弟合格。若不举行科考,就算我们认可学籍册,看不到希望的学子们,到底还是会去长安或者宛陵参加科考,结果也没什么区别。”袁绍叹了口气。

    田丰看着袁绍意兴阑珊的样子,自然清楚他的无奈。顿了顿,继续谏言道:“如此主公可以把用人的重点,放在军旅方面。这部分要突破世家的阻挠比较容易,毕竟上战场厮杀是要牺牲的,也不是所有世家子弟都会想要进入军伍之中。

    我等不妨先放弃治政这一块,把侧重点放在军方。听闻楚公那边,专门派遣有文化的学子进入军中,作为‘监军’。我们不妨也以‘监军’的名义,培养寒门士子,直至达到一定规模,然后再徐徐图之,如今天下三分,任何一点小错误,都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内部绝对不能乱起来!”

    袁绍闻言,顿时眼前一亮,点头说道:“嗯,为今之计,的确只能这样了!”

    他身边也有阿谀奉承之辈,不过所幸还有如同沮授和田丰这样的铮臣。这是他和袁术最大的不同,关键是他越来越发现,铮臣的好处。

    公元198年3月,第二次童生试,或者说是第一次正式的童生试开考。准备了几个月,来自各地的考生,在各县进行考试。去年秋季,中了秀才的考生,也有不少被各县的书院聘请为教师,有些已经超过了四十岁的秀才,为了家计也接受了朝廷的聘请。

    其实在书院的藏书阁里面,就放置了不少的书籍,他们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倒也是双赢的结局。三年后累积了足够的知识,他们便会真正的出征。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把一批批人才送入官场。

    “书院草创,不过规矩已经定了下来。既然你们官办书院读书,那么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这里虽然不收你们的学费,但书籍的费用,还有住宿伙食开销还是要支付的。家里贫困的,向我这边申请,审核之后会安排你们去做勤工俭学,自己去赚钱养活自己。”书院的院长在第一天与入学的童生们交代,这是上级交代下来的,毕竟书院也不能全部都靠朝廷来养着。

    同时也是希望,让这些没什么人脉和能力的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学到一门技术或者接触一下社会,以后若是超过年纪还没有中举,至少可以找份营生混口饭吃。

    “你们会在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学习。你们大多已经过了启蒙阶段,所以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实际应用的能力。治政和数算方面是必然会教导,人文地理,还有工匠行商,甚至是农业方面的知识则是选修,你们可以学也可以不学,这个看你们有多少时间和多少兴趣。毕竟涉及这部分的课程,在治政方面也会介绍一些重点。

    楚公说过,一个官员如果不懂治政和查账,不懂风土人情,不懂化解民族矛盾,不懂得开拓经济,改善农业,只懂得沉溺经学的研究,那么恭喜,你适合的是去当个学者,绝对不适合当一个官员!”院长看向学生们,缓缓说道。

    “学生谨遵教喻!”学生们顿时为止肃然,纷纷回应道。

    “今年八月有院试,如果你们自认水平已经足够的,可以直接去考。就算你们考上了秀才,依然可以在书院学习三年,所以书院支持有能力的考生,去考秀才试。毕竟换了秀才学籍册回来,你们家庭也能宽裕不少。”院长继续提醒道。

    “是!”学生们纷纷回道。

    各地的书院大多都是这样教导学生,真正头痛的是郡守,今年秋季参加院试的学生绝对不会少,他们说不得要提前几个月去准备。好在考卷都是全地盘统一,郡守不需要费脑出题,当然也别指望能特别优待某个考生。

    所有考卷都是直接用暗卫的人押解,哪边泄露了考题,那么主要责任人固有一死,全队也要被罚。是以押解过程中,暗卫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甚至分成明暗两组进行护卫。

    不过相比今年的院试,李明更关心的是八月份的武举试。会稽军校已经开设五年,而宛陵军校也开设两年,每三年都有一批军中精英前去进修,当然也会在社会招生。

    三年苦学为了什么,自然是这一次的武举,在军中能走多远,就看这次。同时李明也打算完善武生选拔制度,如同童生一样,安排进入军校就读,并登记造册,发放学籍册。

    到了五月份,第一次武举已经初步完成了准备,后续便是把这个框架进行完善。

    就在这个时候,彭虎那边传来消息,他们探知到了南越国余孽,也就是第三天王三尾狐的消息。根据驻守‘朱崖’郡的垦殖部队带回来的消息,大概是在二十天前,半夜有一支船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