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这是老夫近日来想出来的两个办法,诸位若是还有其他法子,不妨也说出来,咱们一起商议一下,选个最合适的法子出来。

    不过老夫刚得到消息,以冯华符为首的汉军第五军先锋部队已经抵达盐城,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清军毫无抵抗之力,照此进展,最迟三日,汉军便可陈兵江北。”盛宣怀说道。

    作为这次会议的发起者,盛宣怀自然是要先说出自己的见解的。

    当然了,作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人,王思锐又怎会对其不管不问?

    其实今天参加这个会的代表,所有人都早已与王思锐进行了秘密的接触,而这个会只不过是想要统一一下南部商人的口径。

    一旦王思锐彻底的收拢这些商人,那么南部的那些省份将会失去一大笔财源的收入,如此,缺钱少粮的南部各省,又怎会是汉军的对手?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商人,自身的实力又岂是看的?

    能够将生意做到今天这种地步的,除了需要有超人的商业眼光以外,还必须要有宏远的政治眼光。

    而原本他们还在纠结到底是从还是不从?

    只是现在,随着山西被收复的消息传来之后,汉军的行为也在逼迫着他们尽快作出决定。

    要知道,山西多山,且道路崎岖难行,商队正常情况下的行进,想要穿越整个山西也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

    若是赶上天气不好,一个月能走出山西就算是好的了。

    而汉军却仅仅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闪电般的收复了山西。

    经此一役之后,对于汉军的实力,更是让这些商人稍稍的有些忌讳了起来。

    而五日前,陈兵河南、山东两地边境地区的第四军、第五军两个军共计二十余万人几乎同时南下,据说河南那边的第四军因为得到了两个师的补充,现如今已经占领了汉口,如果不是缺少渡船的话,怕是已经占领了整个武汉三镇。

    而第五军也并不比第四军慢多少,毕竟第四军是从信阳出发,距离武汉并不远。

    相比较于第四军的神速进军,第五军却是真正让这些人担忧的对象,毕竟第五军可是直接朝着上海扑过来的,也由不得他们不担心。

    “或许我等可以寻求洋人的庇护!”一人忽然开口道。

    “不可,此举不妙,大为不妙!”徐润站起来否定道。

    徐润年仅15岁便随叔父前往上海,19岁便获准入上堂帮账,24岁便升任主账,不久之后接任副买办。

    随后更是以惊人的手笔,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做之事,迅速的积累起了大笔的财富。

    如果非要给徐润安个门派的话,那么他是属于地产派的,没错,就是靠着房地产起家的。鼎盛时期,上海每十家店铺便有一家与徐润有关系,或是直接控股,或是与他人联合控股。

    而徐润能够在这个年代便依靠着房地产,自然有远超常人的眼光。

    “那汉军王思锐历来仇恨洋人,从庚子国难时期便能看出,之后虽与洋人相处还算和睦,可那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依鄙人所看,我们投靠了洋人或许会保一时平安,可一旦等他统一了全国,最迟三五年,便是我等的末日。

    眼下洋人只能依靠舰船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可是在陆地上,王思锐的汉军却不是清军,他们不仅打败了联军,更是单独打败了两个师团的日军,而两个师团的日军意味着什么?甲午之时,他们可是占领了整个东北的。以王思锐的傲气,我们若是投靠洋人,必将会死的更快。

    且,一旦我们这么做了,也必将遭受万人唾弃,恐怕就是死了,也找不到一处葬身之处。”徐润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其实徐润又何尝不知?他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甚至在收到王思锐要捐爵的消息以后,便在家中准备了十万两白银打算捐爵,只不过因为汉军还没有到上海,他也没办法将十万两白银带去京城,所以这件事情也就暂时放了下来。

    以徐润那刁钻的眼光,又何尝看不出汉军的强盛?

    若仅仅只是兵强那也就罢了,可是徐润听闻,在京城那里有一座规模甚大的工业园区,里面尽是军工产业,这才是徐润觉得王思锐最可怕的地方。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武器弹药,那么汉军一时半会儿的就不会没落,而王思锐又手握北方五地,军队的军饷是不会缺少的。

    有钱,有枪,有人,有地,徐润实在想不到王思锐要怎么作死才能失败?

    “润立兄言之有理,此处也正是老夫担忧所在,唉,大清气数已尽呐……”盛宣怀叹了口气,说道。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若是在场的诸位还不明白的话,那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徐润已经为他们分析了投靠洋人的坏处,并且阐明了王思锐的厉害之处。而盛宣怀也及时的作出了表态,那么其他人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做了,毕竟王思锐也是派人秘密的找过他们的,现在有人主动提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ps:感谢大军2016兄弟的支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244:第一个投降的地区

    (全本小说网,。)

    很显然,王思锐并没有主动的去作死,反而是给了那些南方的总督们作死的机会。

    短短半天的商议,这些南部最有权势的商界大佬们便达成了一致。

    其实也不能说是速度快,主要还是因为王思锐前期已经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劝降,加上汉军近几年来的强势表现,加上也有不少人曾经去过汉军统治之下的地区经商。

    他们观察过那里的百姓,观察过那里的商业。

    无论是百姓也好,商人也好,亦或者作为尚未投靠的商人也罢。

    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目前王思锐统治之下的区域,才是百姓最理想的生活区域,是商人们最理想的经商天堂。

    尽管在那里他们可能不会得到任何政策性的支持,他们也得不到任何官府的支持。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以他们目前的实力,只要想做,没有官府的支持,仅凭着正当竞争,也不是那些小商小贩们能够抗衡的。

    换句话说,之前的王思锐还需要借助清廷的虎威来发号施令,做出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来。

    反观现在呢?当王思锐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清廷的虎威甚至还不及汉军的威名更加有效。

    这句话用在他们这里也是相同的道理。

    在确认了要投靠王思锐之后,一帮大佬们又商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大军过江的事情。

    这个可不是小事,不仅仅要考虑大军如何过江,同时还要保证大军的后勤辎重问题。

    虽说粮草可以在江南地区就近补给,他们这些商人们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可汉军的武器弹药,那就是他们束手无策的了。

    不过好在盛宣怀手下有不少的内河货轮,倒是可以解燃眉之需,只是这时间一久,怕是也会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意。

    ……

    兰州府,随着山西的‘陷落’,近日来陕甘地区也开始人心惶惶,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一传十,十传百,汉军的威名不仅仅传到了陕甘地区,甚至连汉军的仁治也传遍了整个陕甘地区。

    不少百姓纷纷私自前往山西寻找汉军,希望汉军能够尽快的挥兵陕甘地区。

    而这股情绪不仅仅只在百姓中蔓延着,就连军队中也开始蔓延着一股投降的想法。

    百姓希望汉军尽快的占领陕甘地区,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忍受现在政府对他们的剥削了,他们看到了隔壁的山西百姓在汉军治理下的生活。

    虽然并无太大改观,但至少粮食可以按照正常价出售,百姓不用担心随时会有莫名其妙的税款降临在他们的身上。

    更是有不少的百姓毅然从军,拿着每个月二两银子的军饷。

    据说,新兵训练期结束以后,一部分训练刻苦,成绩优秀的士兵会进入军队服役,而那时,他们的军饷将直接翻一倍。

    而那些没有被选入部队服役的新兵也不要紧,他们将会转为预备役服役,每个月拿着三两银子的军饷。

    一个月的军饷,就差不多够他们活大半年了,这样的好日子谁不想要?

    钱,影响了陕甘地区的百姓,也影响到了陕甘地区的清军士兵。

    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同样的都是兵,为毛人家一个还在新兵营的士兵拿的军饷都能比自己多?

    而且,自己还要忍受被克扣军饷的悲剧?

    悲观的情绪迅速的蔓延着,百姓无心生产,军队无心训练,一些军人甚至已经开始密谋举城投降。

    当然了,听说靠近山西的那几座城里的守军,已经将县令给抓了起来送给汉军,并且举城投降,而那些士兵也都得到了善待,每个人都拿到了不少的赏钱。

    而这条消息也重重的刺激了其他地区的部队,而汉军在控制了十多座陕西的县城之后,也开始淡定了下来。

    不是他们不想立即控制陕西,而是目前的兵力已经不够了。

    原本山西的第三军再控制个陕西还是游刃有余的,但是自从被调走了两个师的部队以后,第三军的兵力就有些见拙了。

    两个师要负责整个山西的防务,一个师则是充当了新兵教官,负责训练那些招募的新兵。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池投降,武羊一时间也有些控制不住了,急忙向北平的王思锐发去了电报,请求援兵。

    王思锐更是百般的郁闷,这刚从山西抽调了两个师,刚刚投入到战斗中,这边山西的兵力就不够了,而且还不是因为打仗。

    但是对于那些主动投降的县城,王思锐又不能不要,而一旦一座县城投降,汉军久久未至的话,届时城内必将会发生骚乱,更严重的甚至将会影响到汉军的声誉。

    无奈之下,王思锐只好从京畿地区和直隶地区各自抽调了一个预备役师临时补充进山西,希望这两个师的投入能够满足那里的需求吧。

    兰州府的一座小屋内,几名身着军服的男子聚在一起低声的商量这什么,门外还有几名放风的士兵。

    “大哥,咱们要不要先去跟汉军联络一下?让他们派点人过来支持一下咱们?”一名军官担忧着说道。

    “最近的汉军也在千里之外,这一来一回至少二十天的时间就没有了,到时候万一嵩蕃发现了怎么办?咱们不就没了富贵的筹码吗?”被称为大哥的军官说道。

    “大哥,我可是听说汉军军纪严明,违反了军纪的少说也要砍头的。”另外一人说道,似乎是有些犹豫。

    “屁话,哪支军队军纪不严明?就是我们违反了军纪不也照样要被砍头吗?汉军那都是讲给百姓们听的,真要是犯了事,只要不是引起公愤的,怎么说咱们也算是自己人吧?加上有这么大的功劳,他们敢砍咱们吗?”

    “不行,我觉得咱们还是不能把赌注全部压在汉军身上。我看不如这样……”一名军官低声的说着,其他几人眼睛忽然放出一道精光。

    “甚好!甚好!如此甚好!”其他几人纷纷同意道。

    “不过咱们也不能做的太过了,那嵩蕃当了三年陕甘总督,也攒了不少的钱,咱们只拿一部分就好,到时候汉军要是一文钱也没拿到,必定会起疑的,咱们能不跟汉军翻脸还是不翻脸的好。”

    “成,到时候咱们兄弟几个每人拿个一两万两银子就行了,剩下的都给汉军,这样他们也就没什么说的了。”

    “小六,你带着人负责去搜那些钱。老马,你负责总督府的外围,别让其他人靠近,老田,你和老王带人去将城内满人屠尽,我带人杀进总督府,记住,一个不留!”

    这几人正是陕甘总督嵩蕃的心腹,其中被称之为大哥的是总督府的护卫统领,而另外三人则分别是兰州城的守军将领,只要这四个人达成了一致,那么在这兰州的地盘内,是没有人能够逃出去的。

    当天夜里,这几位带领着重兵包围了总督府,按照预先的分工,各司其职。

    随即,陕甘总督府内杀戮声四起,到处都是痛苦的呻吟声,当然,还有一些另外的呻吟,就不做详细描述了。

    杀戮很快便停了下来,因为总督府的护卫大多数都已经叛变了,少数抵抗的也只是杀了几个叛军以后便难以支撑,被砍倒在地。

    一些军官更是被允许进入总督府享受一番,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天亮,尔后才将总督府内那些刚刚被他们轮流宠幸过的女人们杀光。

    而此时,那几人当众宣布嵩蕃叛国,他们要替朝廷除奸,并且返回朝廷的怀抱。而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