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的考核标准是,军官必须要会用汉语进行描述,而士兵也必须要会说汉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刺激朝鲜士兵学习汉语,李熙更是祭出了一个全新的大招,即汉语水平,是除军衔以外,唯一一个与军饷挂钩的考核。

    汉语不过关,就要扣军饷,在这种刺激下,朝鲜士兵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学习汉语,经过半年的时间,虽说写还有些困难,但是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基本上已经不成问题了。

    平日里教官也会教他们一些汉语,比如在汇报情况的时候,用汉语该怎么说。

    虽然很不标准,但是认真听的话,也还能够听懂。

    “张营长,借一步说话!”蔡锷拉着张英坤走到了一旁。

    对于朝鲜军的礼貌问题,蔡锷,乃至整个皇家陆军都是很满意的,他们除了团长以上的军官,会按照军衔去对待皇家陆军官兵以外,自营长一下,见了皇家陆军的军官,管你是尉官校官还是将官,统统称之为长官。

    在态度方面,中华帝国这边对于朝鲜军是没的挑的。

    来到第一集团军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蔡锷也渐渐的适应了朝鲜军的恭维,但内心深处却是一点也未曾放松。

    他只不过是个实习的准尉参谋而已,只有当实习二字去掉之后,他的军衔才会被晋升为少尉。

    虽然有些对不起他日本留学的经历,但蔡锷对于这种军事体系还是很有信心的,平时不搞特殊化,战时论功行赏,人人都有升官的机会,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这里,军人不必为了升官升职而去绞尽脑汁的行贿上级,对于皇家陆军的将士们来说,最好的行贿,就是立功,表现越好,长官就越是喜欢你,就越是照顾你,升官升职的机会也就越多。

    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部队里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每一个都在绞尽脑汁的去钻研正当业务,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如何才能够不强大?

    本来蔡锷是不用亲自过来的,但是此事非同小可,蔡锷被曹锟亲自安排到了这里,负责与后续的朝鲜军进行接触,并且告知他们各自的任务。

    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实习准尉去做,这在常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张营长,司令部也很清楚战士们的辛苦,如果有选择的话,司令部宁可让战士们在这里休整一夜,等到明天再去渡江。

    可是现在情况出现了变化,前线的战局超出了司令部先前的准备。这么跟你说吧,那片山林里不知道藏了多少的日军,今天白天,我军已经与日军战斗了一整天的时间,将战线推进了将近二十公里。

    但是我军毕竟人数有限,眼下看来兵力还是足够的,可我军已经侦查到了,在更远处,还有更多的日军藏在那里。

    所以,司令部更改了原先的作战计划,具体新的作战计划请恕我无法告诉你,但你可以放心,你的部队今晚只需要在推进个十公里左右就可以了,那里应该会遇到我军部队。

    到了那里之后,你们可以休整一整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一整天,你们都将不会得到太重的任务,部队将会以恢复为主,主要的作战任务还是由我军负责承担。”说到这里,蔡锷又低声的说道:“这件事情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今晚就让战士们好好的休整一夜吧,过了今晚,以后谁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再有这种机会?”

    “什么?那里有更多的日军?他们怎么会全部来到这里呢?”张英坤极为震惊道,有些不太敢相信。

    “是啊,我也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将数千日军赶到了二十公里以外,今天有一个营深入敌后四十公里,在那里发现了更多的日军,所以才更改的计划,我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

    好了,张营长,尽快带着部队过去吧,早一些过去,你们能够休息的时间就多一些,这在以后的战斗中,将有可能会救你们一命。”蔡锷继续说道。

    “是,长官!我这就带部队过去。”话都说到这里了,张英坤就是再傻也知道了蔡锷的意思。

    很显然,对面的日军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暗地里也不知道藏了多少,仅仅只是依靠着皇家陆军,那是远远不够的。

    即便这些朝鲜军抵达之后,短时间内无法发挥出战斗力,那么也能够吓一吓日本人,让他们不敢轻易的去进攻。

    至于后续的部队,自然有蔡锷亲自去通知。

    而蔡锷不让他将消息告诉手下士兵,张英坤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就是蔡锷不说,他也不敢轻易的将这件消息透漏出去的。

    一是担心部队得知了消息之后,会心生怯意,导致军心不稳。另一个是今天白天,他们营里出现了逃兵,准确的说,应该是出现了日军的奸细。

    万一暗中还有奸细该怎么办?万一被日军得知了他们这边的情况,结果作出了相应的改动,又该怎么办?张英坤还指望着这一战能够建功立业呢,他还没想死的太早。

    但是不管怎么样,张英坤至少也要将为什么还要继续行军的理由透漏一些给士兵的。

    而张英坤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后续部队即将抵达,他们必须立刻渡江,然后在朝鲜境内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进行布防休整。

    有了这个基础,张英坤很轻易的带着部队再一次的出发了,好在这一次只有十公里的路程,而且过了江就是他们的祖国,士兵们忍一忍还是能够熬过去的。

    到了那边以后,自然有士兵去安排他们的营地,其实就是划了一片区域给他们,告诉他们待在这里休息就可以了,至于布置警戒什么的,这个朝鲜军自己去负责。

    一直到次日天亮,第五师基本上已经全部渡过了鸭绿江,而一夜没有休息的第五师,同样的向前赶了十公里的路才被允许休息,而第五师的师长则被喊到了司令部,曹锟亲自向他交代了一些事情,并且配备了一台无线电台给他。

    不过这个电台依旧是由皇家陆军掌控的,曹锟这边派出了两个班的战士负责保护这台电台,而因为这个班主要的任务不是作战,所以每个人身上都携带了十枚手榴弹,一旦遇到情况,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彻底的摧毁这台电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332:战争

    (全本小说网,。)

    九月份的朝鲜,白天与夜间之间的温差已经是相当的大了,加上山林环境,使得昼夜温差更是有些难以让人接受。

    六十师一万五千余官兵蜷缩在一颗颗大树之下,这个夜晚,对于他们来说,过的很不好。

    冷空气就像是不要钱似的,从四面八方而来,肆意的侵袭着这些士兵,而他们的物资,却还在江边,六零六团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也仅仅只能够保证这一万五千余名官兵的口粮,能够保证他们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吃上一口热饭。

    至于衣服被子什么的,这些都还在后方,最开始作战的时候,部队压根就没想携带这些物资,毕竟大白天的,温度也差不多将近三十度,一件长袖军装便足以应付,加上身上的战术背心,在白天的时候,很多士兵都不得不将袖口卷起来乘凉。

    可是到了夜晚,一件单薄的军装,却是无法阻挡那些冷空气的袭扰。

    没有平坦的道路,没有合适的运输途径,六十师的辎重,全部是六零六团以马车,牛车等方式运过来的,而六零六团又无法全部去运输粮食,他们还必须要运输大量的弹药,以确保前线拥有足够的弹药。

    皇家陆军自汉军时期,便始终秉承着独立作战,独立运输的风格,即以师为单位,下属两个旅六个团,其中五个团为作战团,一个团为辎重团,两个旅又分为主力作战旅以及辎重协助旅。

    其实说白了,两个旅各自拥有三个团,但是有一个团,需要承担起辎重运输的任务,而这个团的标配是两个战斗营,两个辎重营。

    辎重营只配备步枪,战斗营则配备双倍的迫击炮以及重机枪,等于是将辎重营的重火力给分配到了那两个战斗营里去,真要是有人截击辎重部队的话,那么敌人所面临的火力,并不比主力部队差。

    据说,集团军部打算向皇帝申请为每师增加一个团的兵力,以每师两旅七团为正式编制,其中辎重团归师部直属,负责全师物资的供应。

    关于这一点,王思锐不是没有考虑过,他也知道这样做会让旅级部队之间相互看不顺眼,但是没办法,一个团的部队去保障五个团的物资本就有些难以应付,若是再增加一个团,辎重团就不要休息了。

    所以,在辎重卡车配备部队之前,王思锐是没打算同意这份申请的。

    而将辎重部队集中化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余下的一万五千名官兵,那可是纯粹的战斗部队,是实打实的一万五千人。

    放在日军那边,一万八千人的部队里,起码有四千人左右的辎重部队,在人数方面,皇家陆军还是有优势的。

    可不管上面是怎么考虑的,但现在是在战场上,战局突发多变,这才开战刚刚一天的时间,混乱的战场局势,便将曹锟先前制定的方案给毁的面目是非。

    部队多推进了五到十公里,虽然看起来并不算多,但是对于辎重部队来说,那情况可就大为不同了。

    原本就十公里的路程,现在增加到了十五至二十公里,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现在跑两趟,就会占据计划跑三趟的时间和物资数量。

    而这么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前线一万五千余名官兵就这么苦苦的挨了一夜冻,为了确保部队的隐蔽性,夜间甚至连火都不敢生,做饭都是在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做的,然后再派部队过去将热饭菜抬过来。

    王耀武站起来活动了下身子,一夜的休息,让他多少恢复了一些体力和精神。

    昨夜睡的并不怎么好,但昨夜的休息质量,却不是他参军以来最差的。以前在训练的时候,那是十月份的东北,不准点火,每人只能穿着夏装,他们需要在山林中进行三天三夜的战术拉练,那时候的日子才真叫一个苦,现在好歹他们还有长袖,还有个战术背心,怎么说也比以前多了几块布不是?

    战场上,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洗漱,因为这里没有地方可以让你去洗漱,大多数士兵,醒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活动一下身体,然后找个地方方便一下。

    然后,整理自己的装备,在拿着饭盒去打饭,再然后,一天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饭盒是个长方形,四周稍稍有些弧度的铁缸,高约十厘米左右,长七八厘米,宽度有五厘米左右,打开之后,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下面的主体,就是十厘米的长度,另一个则是三四厘米高的小盒子。

    也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这只饭盒王耀武已经使用了两年的时间,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生锈。

    走到打饭点,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过对于这种流水线式的打饭方式,速度还是很快的,按照王耀武的经验,顶多几分钟的时间就会轮到自己。

    果然,三分钟后,便轮到了王耀武打饭,王耀武先将身上的一个长方形布袋丢给了最后方的一名炊事兵,然后从第一个位置开始打起了饭。

    一碗虽然并不怎么热的大米粥,水和米基本上一半对一半,然后在向前走,另一名炊事兵掂起勺子将一勺素菜放进了小盒子内,再然后,另一名炊事兵将半勺子荤菜添加了上去。

    王耀武及其熟练的将小饭盒累积在了大饭盒上面,上面有设计好的卡槽,只要不跌倒,不剧烈运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掉的。

    此时,最开始丢过去的那个长方形布袋也被炊事兵装好了,就摆在那里,里面根据王耀武的经验,里面应该装了两张厚厚的烙饼,如果不出意外,这将是他今天的午餐,如果战事进行的激烈的话,甚至有可能将会是他一整天的干粮。

    一手端着饭缸,下方提着干粮袋,然后走到最后方的箩筐那里,自己拿了两个馒头,打饭的工作算是搞定了,接下来只需要自己找个地方吃饭就可以了。

    虽然条件有些艰苦,但却不得不承认,皇家陆军的伙食还是比较不错的。

    平日里训练的时候,每两日必见一次荤菜,打仗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就是早餐见荤,每天都是这样。

    所以,皇家陆军的士兵可以抱怨训练太累的,但是却从未见有人抱怨过伙食不好的。

    就好比王耀武自己,当兵的时候体重只有一百斤,身高一米七五,典型的电线杆身材,而两年过后,体重就已经增加到了一百四十斤,而且还练出了一身的肌肉,足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