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该有的伪装也还是要有的,比如那三百台拖车,后面就用木板作为支架,又用帆布将整个车斗围了起来,不掀开的话,是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的。

    而坦克乘员则吃喝拉撒都在车上,好在他们也已经习惯了,而且每天晚上也会停下来半个小时给他们处理这些东西。

    而一台拖车则是配备了三名驾驶员,部队只要有车,培训足够的驾驶员还是很容易的,毕竟现在的还没有多少汽车,车辆内部的配置又不高,当然,其实也不低,毕竟还有一个暖风呢。

    至少在冬天开车的时候,不大一会儿的功夫,整个驾驶室里就会暖洋洋的,比起后面的坦克,不知道要舒服了多少倍。

    而暖气这个配置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在发动机的后方安装了一个可以吸气的风扇,风扇则连接着管道,当打开风扇的时候,将热气吸入管道,然后输送至车厢内,虽然效果并不怎么理想,但也绝对不差,甚至比点个炭盆还要暖和一些。

    一零三师全员两万七千余人,而他们的三百六十台坦克虽然只到位了三百台,但是卡车却已经是全部到位了。

    足足有三千辆卡车,这是个什么概念?一台卡车就按七米计算,三千台卡车连在一起也能拍成一条长达二十一公里的长龙,这么大的动静,即便这是在国内,想要瞒过有心人的耳目也是不可能的。

    而这一次选择在夜间出发,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基地进行保密,至于白天,那个就算了,车上配备了三名驾驶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日夜不停的转移。

    而已目前卡车的速度,在算上车队协同,就按每小时三十公里的时速来计算,理论上一天也能够走个七百二十公里,然后在除去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际上一天大约也能够走个五百公里左右。(经常上高速的人知道,开到一百二十公里的时候,一个小时后会发现,或许只跑了一百公里。)

    而按照这个速度,如果一路上没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他们将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预定战位,这若是放在以前,那是绝对不敢想象的,但是在有了大量的卡车之后,却成为了正常形态。

    当然,最心疼的就是王思锐了,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石油,光是训练就用去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估计这一仗打完之后,帝国的油料就要告急了。

    而本来王思锐是不打算开采国内的石油的,与俄国开战,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抢夺俄国的石油。但是考虑到一旦坦克投入战场,会引起欧美各国的恐慌,到时候帝国想要在购买石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便下令开发了大庆油田,至少也要保证装甲部队和后勤部队所需要的油料。

    有这么一支车队,数千辆卡车,白天黑夜不停的移动着,浩浩荡荡的,成为了中华帝国国内的一道风景线,虽然帝国竟然有了那种不用马拉着就能跑的车,这足以让国民兴奋的了,可是消息却是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传开了。

    而洋人又怎会忽略这一重要的信息?不过,洋人顶多也就是听说了而已,却并没有能够见到这支传说中的车队。

    而对于英法美德四国的解释,那是帝国正在向东北地区囤积战略物资,帝国打算与俄国开战了,并且邀请各国组建观摩团前往东北观战。

    而洋人也是立即答应了这一请求,原本他们的确是想要观摩的,但是现在谁还有心思去观摩啊?他们就是想搞明白,那传说中的数千辆卡车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可就太重要了,如果他们也有这么多卡车的话,那么以后部队的移动能力岂不是更强?后勤压力岂不是会更小?

    总之,对于战略意义来讲,卡车是及其重要的一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391:都想当赢家

    (全本小说网,。)

    连续六天的行军,一零三师的两万七千余名将士也仅仅只是感觉到有些疲惫而已,以目前的身体状况,只需要休息上一天的时间,便能够彻底的恢复过来。

    而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体验到摩托化军队的好处,整整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他们仅仅只用了六天的时间就赶到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至少也需要二十天的时间,虽说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军队总是在不停的行军,坐在卡车上的将士们也是摇摇晃晃的,而且还要遭受冷风的袭扰。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坐车的感觉还真是挺不一般的,虽说后面坐的有些想吐,但那种感觉也比坐马车强的太多了。

    士兵们不停的在检查着自己的装备,他们已经抵达了前线,已经抵达了边境,在前往这里的时候,他们路过了大庆,在那里,他们得到了大量的油料补给,至少,可以保证一零三师将来的油料不受影响。

    而为了支援者三百多台坦克侦察车能够发挥出最强实力,上面特意调来了三十台油料车,加上一零三师本就有的五十多台油料车,一时间,油料补给的问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们就守着油田呢,即便油田的产出无法满足全军需要,补给这三个师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国家也在这里投资了好几年的时间,同样的也秘密的积攒了不少的油料。

    再说另一方面,俄国人在得知中华帝国调兵北上的消息之后,国内集团也是瞬间大哗,更有不少人开始反驳尼古拉二世的决定,事实上,俄国国内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计划出兵东北,在俄国人的意识里,东北地区已经是他们的领土了。

    但是尼古拉二世却认为时间才是俄国最好的朋友,每拖一天的时间,俄国的实力就会强大一分,所以,尼古拉二世调派自己的亲信别佐勃拉佐夫接手远东事物,将原本负责远东的维特调走。

    历史上,因为日本人意识到了俄国人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强大,深深的感觉到,如果战争爆发的越晚,对于日本人来说胜算就越小,而当时日本人背后站着的是英、美,而俄国人背后站着的是德、法。

    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一世英国人用利益绑架了德、法的话,怕是他们也仍旧会跟历时一样,站在俄国人那边。

    当然,虽然历史出现了一丝丝的偏差,但事实上这个偏差却并不大,德国人依旧为东调的波罗的海舰队加煤,法国依旧表示愿意遵守俄法同盟条约,虽然,暗地里德国和法国都做出了对俄国不厚道的事情。

    但是说白了,他们无论是跟俄国人,还是跟中国人,有的只不过是利益关系而已,中国人虽然眼下能够给他们的利益更多一些,但此时列强所需要的确是殖民地,随着王思锐的登台,列强已经不可能再从中华帝国拿走一块殖民地了。

    而一些经济合作,德、法两国也是比较被动的,殖民地是干什么的?就是用来搜刮民脂民膏,倾泻国内挤压商品的,现在中华帝国购买的都是那些紧俏货,虽然是提升了两国的经济,但是对于那些积压货来说却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所以,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904年年底的时候,英法德美四国与中华帝国达成默契之后,法国人便秘密的联络了俄国人,并将这一情况转报给了俄国人。

    而尼古拉二世仍旧跟前世一样,虽然对手从日本人换成了中国人,但是尼古拉二世仍旧觉得俄国人准备的并不充分,仍旧希望以时间来换取俄军的战斗力。

    于是,俄国人一方面假装不知,另一方面则秘密的增加远东军团的实力。

    而能够成为列强的,又有几个是蠢货?即便是被外界称之为野蛮人的俄国人,他们就真的很蠢吗?

    英法美德故意引诱中华帝国与俄国为敌,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吗?虽然俄国与中国本就是世仇,俄国侵占了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种大仇,远比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仇更大。

    所以,中俄一战,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尼古拉二世也不傻,他很清楚,中华帝国也同样的很需要时间,而俄国人也是需要时间,三年的时间,是足够他们准备好一切的。

    而尼古拉二世甚至早就已经做好了打算,这一次,俄国人绝对不打第一枪,一定要把这个机会让给中国人,然后,俄军在反攻中国,趁机占领整个东北,甚至更多的土地。

    这样的话,英法美德等国即便是知道了也无话可说,是他们先侵略俄国的,而不是俄国人先侵略他们的。

    总之,英国人希望能够利用中国人去将俄国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同时让中国人给予俄国人重创,让他们没有能力再去染指远东,没有能力再去跟英国人在远东争锋。

    而法国人秘密的与俄国人联络,出卖情报,难道英国人就真的不知道吗?英国人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中国和俄国人在远东拼个你死我活,这也正好符合了英国人的利益。

    所以,英国人还真就找不出一个能够说服自己去制止法国人的理由。

    而法国人倒也干脆,等中国人和俄国人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就是法国人插手远东的最佳时机。至于英国人,中国那么大一片土地,你一个国家吃的下吗?法国人的要求也不高,能有两三个省给他们就可以了。

    至于德国人,虽然名义上他们依旧占领着山东,可实际上山东却并不属于他们的控制范围,中华帝国也在山东将德国人的利益压缩的很严重,德国同样的也需要拿回远东的控制权,那是德国在远东唯一的殖民地,他们也不想就这么丢掉。

    更重要的是,德国人希望通过这场战争,将英法俄美四国的注意力也全部吸引到远东,从而好让德国可以在欧洲获得更大的发展。

    至于是否能够拿回山东,德国人其实已经并不在意了,他们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去得罪中国人的,毕竟下半年之后,将有一百多万支步枪从远东运往德国,届时,德国便基本上完成了陆军装备的储备,只需要一两年的准备期,德国就能够暴起发难。

    就先让英法两国得意一会儿吧,再过几年他们才会发现,原来他们在外面搞的风风火火的,看似很有面子,但是德国人却要掏空他们的老窝了。

    美国人的想法就更加简单了,美国人数次想要插手远东,虽然中华帝国给了美国人不少的好处,也允许他们的工业进入中华帝国。

    但在列强这个圈子里,俄国人和法国人却是三番四次的拒绝美国人插手远东,德国人则是表态需要郑重考虑,英国人干脆就是不反对也不支持。

    而美国人看起来也没有必要去为了一片殖民地而去得罪中华帝国,毕竟中华帝国给美国带来的经济帮助还是很可观的。

    所以,美国人在跟中国人做生意的同时,转而将目光转移到了日本人身上,他们也希望培养一下日本人,然后在远东地区给俄国人,中国人,以及英国人和法国人制造一些麻烦,让他们不要忽略掉美国的声音。

    各国都有各国的想法,但唯一的共同点在于,每一个国家都希望看到中俄两国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好从中获利。

    而两个当事国方面,俄国人如今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他们也已经知道了中国人将会在开春以后发起战争,所以,俄国人已经秘密的在中俄黑龙江边境地区秘密的囤积了三十万军队,而表面上,那里却只有区区数万军队,一旦驻扎在边境的皇家陆军发起战争,一天之内,全部的三十万军队将会立即发起反击。

    俄军在推演的数次之后,甚至已经做出了保证,他们有绝对的信心,在战争爆发三天后,将战场转移到中华帝国的黑龙江。

    而中国人这次也必将偷鸡不成蚀把米,至于法国人传来的情报,俄国人则是选择性的忽略了。

    中国人的第一集团军拥有三十多万兵力,又怎么可能只投入十多万兵力去进攻?所以,俄国人是按照第一集团军的总兵力去准备的,可以说,这一次俄国人是非常的小心,也正是因为这些兵力,加上蒙古人的保证,俄国人才有必胜的把握。

    甚至,为了准备这场战争,俄国前前后后更是动用了数百万人来准备,三十万俄国远东军中,光是火炮就准备了两千多门,虽然大口径的火炮数量并不多,但却也及其适合远东的地形。

    而三年的时间,也让俄国人早就有些摩掌擦拳了,俄国人在远东更是囤积了三十万军队一年都用不完的物资,在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俄国人还有什么理由会失败?

    只不过,人人都觉得自己算计的很准,保准自己会占到最大的便宜,难道中华帝国就是傻子吗?列强凭什么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