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2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俄军数量,恐怕要比昨天的俄军人数更多。

    两天进行两场战斗,且规模一场比一场大,虽然能够锻炼部队,但却不得不说一句,这对于部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即便是在战场上,也要考虑到劳逸结合的问题,战争,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就好比现在,如果他们下令部队迅速推进,直接展开战斗的话,那么他们甚至可以保证,在下午四点钟以前就发起战争,但是这样又有什么用?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最大化的杀伤敌人,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果每一次都这么冲动,那么或许几场大战之后,一零三师就要打道回府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没有拼下去的实力了,辛辛苦苦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如果算上预备役的话,这支部队每一个兵的兵龄都在两年以上,难道刚上战场几天的时间,就要毁掉训练了两年以上的成果吗?

    “补给能不能跟的上?”李运昌紧紧的皱着眉头,今天一整天他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昨天因为是刚出发,所以补给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今天,随着部队的推进,补给虽然依旧没有问题,但是每次补给的时间却是延长了几个小时的时间。

    虽然这是战争进程必须要经过的事情,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但是李运昌却是不得不重视起这个问题。

    现在只是他的一零三师,大概明天的时候,第一集团军第六军的十八师,四十一师,四十三师,四十六师和五十师,也就是第六军的全部部队,加上预备役第九十七,一百五十三师和二百师共计八个步兵师将会陆陆续续的进入俄国境内。

    虽说那些步兵的问题不是他考虑的范围,但是一零三师也必须要考虑到步兵的问题,总不能不管后面的步兵,他们装甲兵一股脑的埋头往前冲吧?这样的话他们能推进多远?与步兵超过两百公里的距离,他们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而这些步兵可是还没有完成机械化的,就连后勤,现在也只是半机械化,就这都说的有些多了,其实真正配备的卡车,也就只够四分之一使用的量。

    一旦推进的距离太远,那么整个西线的近二十万军队的补给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而且,经过昨天的战斗,也让李运昌深深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依靠一零三师的话,冲锋陷阵,击溃敌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歼灭敌人就很难了,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要想打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仗,胜仗,就必须要依靠身后的步兵来帮忙才行。

    如果能够在博尔贾一战消灭更多的俄军的话,也就等于是把俄军拉到他们的优势区内进行决战,一旦战胜俄军,那么他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建立前线的补给基地,对于后面整个战斗还是很有帮助的。

    “目前来说补给是没有问题的。”黄建斌并不清楚李运昌的打算,中规中矩的回应道。

    “那好,命令部队,今天只推进二十公里,然后就停下来。另外联络一下第六军,看看他们的部队到哪里了,催一下他们,如果有可能的话,直接将火车开到俄国,在博尔贾附近下车,给俄国人更多的时间,尽可能的将更多的俄军吸引到博尔贾,我们在这里跟他们进行一场决战,尽可能的多消灭一些俄军,为以后的进军铺路。”李运昌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决战?是不是太早了一些?”黄建斌惊讶道。

    决战在战争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每一次的决战,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一场战役,双方所投入的兵力,也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而获胜的一方,将奠定胜利的优势,好比战国时期的秦赵长平之战,一战坑杀了赵国四十多万军队,这也导致了赵国在未来几十年内都恢复不过来,最终导致灭国。

    他们在博尔贾策划一场决战,虽然不会起到长平之战的效果,但是也至少可以保证,决战胜利之后,他们将取得以博尔贾为中心,方圆数百里之内的绝对控制权。

    但是,战争才刚刚开始,俄军在这里到底有多少军队都还不确定呢,再说了,俄军会这么傻乎乎的跟他们进行决战吗?如果战争还没有开始的话,他们明目张胆的屯兵边境,那么的确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俄军过来,但是现在,俄军还会过来吗?

    特别是经历了昨天的战斗,俄军一个师都轻易的被一零三师大约一个旅的部队轻易的击溃,并且伤亡过半,有了这个案例,俄军会这么快的就决战吗?

    如果换做黄建斌是俄军指挥官的话,他一定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放弃土地,以空间换时间,然后在俄国境内深处,尽可能的拖长一零三师的补给线,等准备好了以后再去进行决战,至少那样胜利的希望会大一些。

    “越早决战,对我们就越是有利,而我们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去寻找俄军,显的有些太过无厘头了,倒不如摆正了姿态,摆明了身份,吸引更多的俄军过来,然后在反过来干掉他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06:这仗不好打7/12

    (全本小说网,。)

    博尔贾四面环山,而博尔贾小镇位于平原丘陵地带,典型的草原风格,但是平原的面积相对较为狭小,基本上无法驻扎太多的部队,四周又是以山脉为主。

    虽然那里的山脉并不高,但是就平原的面积来说,这里并不适合进行大兵团的作战,特别是装甲部队的大规模作战。

    一座又一座高高突起的小土包,遮挡了坦克的视线,阻挡了坦克火炮的射界,反而有利于俄军炮兵进行覆盖式的轰炸,一旦俄军提前锁定坦克部队的动向,对坦克部队所在的区域进行无差别攻击,那么坦克部队的损失将会是惨重的。

    贾四焕穿着厚重的棉大衣,身上搭着一件足以遮挡全身的白布,若是放在家乡,就是打死他也不会这么穿的,因为只有办白事的时候,后辈们才会这么穿,说白了,这就是一块孝布,但是在这里,贾四焕却不得不这么穿,白色的披肩,能够让他与这冰天雪地融为一起,只有这么打扮,才能让他更加贴近博尔贾而不被俄军发现。

    身为装甲侦察团的一员,贾四焕没有其他的选择,而在接到命令之后,贾四焕也只能带领着自己的装甲侦察车前往这一区域进行侦察。

    老实说,他并不建议在这里举行决战,除非他们能够先一步敲掉俄军的炮兵阵地,为坦克部队扫除障碍。

    但是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现在不是后世,环境还没有什么污染,所以,趴在一座小高地上的贾四焕,借助着望远镜,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几公里以外的情况。虽然看的并不清楚,但是至少他能够确定,在那里,是有着驻军的。

    一队俄国军队正缓缓的朝着贾四焕所在的小山坡走来,显的并不怎么着急,在距离贾四焕还有差不多两公里的时候,贾四焕悄悄的离开了这座临时的栖身之地。

    一路上毫无障碍的返回了土坡下藏在哪里的装甲侦察车内,驾驶员迅速的启动了侦察车,直接返回了后方。

    贾四焕的侦察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他需要将这里的情报汇总起来,然后上报上去,等待着上层的命令。

    脱掉不算太厚的手套,贾四焕将双手直接放在了车底位置突起的那里,那是装甲侦察车发动机所在的位置,就跟后世早期的面包车似的,位于驾驶员与副驾驶的身后,但是装甲侦察车因为缩短了车距,所以这个突起的小铁包便位于两者中间稍微靠后一点的位置,侧着将两只手放在上面刚好。

    因为侦察车并没有熄火,所以那里的温度还算不错,短短一分钟左右的时间,贾四焕便觉得双手恢复了知觉,那种感觉很爽,终于有点做人的感觉了,虽然这么形容很不恰当,但事实就是这样,在外面的时候,他们甚至都觉得自己就要死了。

    手上恢复了温度,加上车内是封闭的,驾驶位前方也有一块玻璃与外界隔离,加上发动机的余温传进驾驶室内,车内的温度要比外面高上不少。

    贾四焕从车上取出了一只小本子与一支钢笔,有些不太流畅的在上面记录着自己侦察到的情况。

    当然,写字不流利并不是因为贾四焕不太会写字,而是双手还没有彻底的恢复过来,现在顶多也就是勉强能够拿起钢笔。

    “情况怎么样?”驾驶员一边驾驶着侦察车,车子迅速的朝着大部队所在的位置跑去,一边问道。

    狭小的视线,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的确很不适应,但是等适应了以后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现在又没有太多的车辆,到了人群里慢一些就是了,而部队里也都知道这车的视线不怎么好,所以大家见到它的时候,都是自动的离得老远,除非他停下来,否则没人愿意靠近。

    “俄国人的确要在这里汇集,我并没有看到博尔贾城的影子,但是附近的郊外,却至少有近万名士兵,而且这些士兵似乎刚到不久,也并没有扎营的打算,应该是还要进行二次的部署。另外我还看到了俄国人的炮兵,大约有一百门火炮左右,这些火炮并没有像传统的炮兵阵地那样布置,而是分为了数个区域,并排摆成一排,四周堆砌了大量的冻土,炮口几乎是平行的,应该是借鉴了昨天那场战斗的经验,打算用这些火炮来对付我们的坦克。”贾四焕一边写着记录,一边说道。

    因为没有具体的地图,所以贾四焕只能粗略的估计一下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以自己为中心,在笔记本上画上一副简单的草图,并且在草图的下方做出了注释。

    “这么说的话,这场战斗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很不利的。”驾驶员皱着眉头说道。

    用火炮来打坦克,这是目前唯一能够抗衡坦克的办法,至于另外一种办法,虽然要比火炮打坦克更靠谱,但是放在现在这种环境下,那是最不靠谱的一种方式。

    当然,如果他们有挖掘机械的话,那么倒是可以采取第二种方式,即挖一座深坑,然后用木棍树枝什么的挡在上面,再用雪来覆盖在最上层,做成一个类似陷阱之内的壕沟,等坦克通过的时候,会直接陷进去。

    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干掉坦克有些不太现实,但是却可以让陷进去的坦克无法参与战争,如果运气好的话,他们甚至能够俘获一些坦克。

    但这里是冻土地带,想要挖坑根本就不靠谱,所以,恩,也就那么回事了,俄国人只能学习昨天那样,用火炮平射来攻击坦克。

    但这个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火炮的口径越大,平射的要求就越多,而且俄军大多数火炮压根就不支持平射,在一战以前,又有哪个国家支持火炮平射的?难不成拿火炮当机枪用吗?

    事实上,尽管俄国人在这里部署了上百门火炮,可是真正具有威胁的,却并不多,甚至大多数火炮是以负仰角的方式安放的。就是将火炮的后部翘起来,尽可能的让炮管平放,这样别说是命中率了,搞不好的话,一炮过后正座火炮都会跑的没影。

    但是贾四焕却并不知道俄军的具体情况,他只看到了有那么多的火炮,还有那么多的俄军正在进行部署。

    “的确,如果不能解决掉俄军的炮兵的话,我们的坦克会很被动的,而我们的优势就是坦克,一旦坦克无法占据优势,那么步兵的伤亡将会很严重。”贾四焕点了点头。

    先前的时候还没什么,但是通过昨天的战斗,再加上刚才的侦察,贾四焕越来越觉得似乎装甲部队也应该配备一支炮兵部队,至少也的配备一个团的炮兵,而且还必须要是口径在一百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

    这样的话,一旦遇到了敌人的炮兵,那么己方的炮兵就立即攻击敌方炮兵,为坦克扫除一切障碍,说实话,用坦克去攻击敌人的炮兵阵地,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甚至是一个很蠢的选择。

    但这是编制上的漏洞,大口径的火炮部队,全部被编到了炮兵部队,就连步兵,他们配备的大多数也只是75毫米口径为主的步兵炮,主要是用于步兵支援型战斗,要想火力压制的话,还得去依靠炮兵部队。

    贾四焕很高不明白,上面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样的编制到底好在哪里?况且,在战斗的时候,炮兵不还是要临时的归参战部队指挥?一支部队两套领导班子,时间久了难道会不出现问题吗?

    恩,时间久了的确是会出现问题的,但是,下面的人却不知道王思锐此举的真正含义。最开始的时候,连75毫米口径的步兵炮也属于炮兵部队管辖,那是因为军队火炮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