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强击机,主要用于对地支援,以消灭地面敌军为主,可以是步兵,可以是炮兵,也可以是辎重队等,只要是地面目标,就都在它的攻击范围之内。

    轰炸机这个是战斗轰炸机的另一个版本,但不同的是,它没有战斗机那种战斗的能力,甚至有时候都无法自保,这类飞机执行任务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要有战斗机的护航,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地面重要目标进行轰炸,而一艘轰炸机所携带的弹药,至少也有数吨重。

    战略轰炸机,它的速度,弹药携带量,防御能力,破防能力要比轰炸机更强,可单独执行远程轰炸任务,比如我们从这里起飞直接去轰炸日本本土,除了战略轰炸机以外,其他的飞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最后就是运输机,这个有比较多的用途,可以运输陆军物资,也可以直接搭载步兵,未来不排除直接空投步兵到敌后战场进行作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55:底蕴

    (全本小说网,。)

    任何一所军校,在学校开课的第一天,永远都不会有人去跟你讲你应该如何去做,遇到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处置这类科目。

    在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堂课讲的是什么是步兵?参谋学院的第一堂课则是什么是参谋?炮兵则是什么是炮兵,海军那边也是同样的,甚至就连特种部队,虽然那并不是军校,但是一旦通过选拔,那么进入特种部队之后的第一天,就会有人告诉你,什么是特种部队。

    空军现在也依旧如此,他们的第一堂课,便讲的什么是空军,空军目前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没有人有过这方面的经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运作,而在以往的时候,基本上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实践去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你会很清楚哪些地方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地方又是无所谓的。

    只有通过了长时间的积累,让你有了经验之后,之后在做起这种事情也就得心应手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底蕴,底蕴是看不见的,是摸不着的,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的,它可以帮助你迅速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而没有底蕴的国家,只能摸着石头一点点的过河,也许在你这里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是在其他国家却需要两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够做到。

    中华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的强大起来?就是因为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底蕴,王思锐的到来,为他们带来了后世先进的理念,他知道什么地方是需要加强的,也知道什么地方是必然要被淘汰的。

    王思锐用三角战术,班排战术,取代了当代的集群冲锋这种只能依靠人命去堆积胜利的战术,王思锐用大量的重机枪,取代了己方在防守和进攻方面的弊端。

    王思锐很清楚装甲兵在未来战场的作用,所以,自打一开始,他就在开始谋划着装甲部队的组建,他知道无线电技术在军事以及民事方面将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所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将特斯拉挖过来,他知道在无线电之后,是无线电通话技术,所以他为特斯拉划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虽然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但是却可以保证他们不会走上任何的弯路,保证只要研究成功,就必然能够取得巨大的作用。

    王思锐也同样很清楚空军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所以几年前便秘密的培养了这批人才,并且在国外进行了先期的试验。

    王思锐知道未来几十年内,战列舰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所以他给列强挖了个坑,提前放出了无畏舰的情报,引诱他们将精力放在无畏舰上面,而中华帝国自己却开始研究起了飞机,未来只要飞机能够胜任战场环境,那么列强花费巨大代价建造的无畏舰将会成为最好的靶子。

    这些东西在后世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放在现在,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底蕴,因为这些东西是全世界历经几十年的摸索才最终总结出的经验。

    或许在某些方面,王思锐知道的并不详细,甚至一点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大方向,作为一个上层者,他只要掌控好大方向就可以了,这就是底蕴,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强大起来的底蕴。

    课堂上,听着王林讲述的内容,数百名学员有些摸不着头脑,现在就连飞机是什么都还没搞清楚的他们,又怎会理解什么是侦察机,什么又是战斗机呢?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迷茫的,甚至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王林到底讲的是什么?但是上面既然有了这个安排,那么肯定是有用的,先不管理解不理解,暂且先将讲的这些内容记下来再说。

    而前期的文化学习成果,在这个时候已经体现了出来,学员们可以自己去进行笔记的记载,甚至可以发散思维去思考,去讨论。

    “目前飞机工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外还远远没有意识到飞机在军事方面的用途,到目前为止,各国的飞机大多数是用来竞速和表演用的,而皇帝陛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遇见了飞机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所以在国外秘密的组建了飞机科研所,到目前为止,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并不算很突出,但是也并不算小。

    皇帝陛下列出的各种机型,科研所也只研究出了四种,一种是陆地侦察机,一种是水上侦察机,另一种是战斗机,最后一种则是伪战斗轰炸机。

    目前国外的飞机时速普遍在一百公里每小时以下,而基本上所有的飞机,全部都是木质结构,这种结构无法抵御强大的冲击力,如果速度过快,那么将有极大的可能导致飞机直接解体。而对付这种飞机,一般你只需要注意两点即可,瞄准他的机身和两侧机翼中间靠内部分狠狠的打就行了。

    而我们的侦察机速度已经达到了二百公里每小时以上,速度是他们的两倍,如果你没有弹药了,在确保自己是安全的前提下,还想将敌机击落该怎么办?

    那就狠狠的追着他,死死的咬住,逼迫他去做出一些非常规的规避动作,让他的飞机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方有可能会出现解体的情况。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的飞机结构也并不十分安全,目前我们仅仅只能做到在木头外围包裹上一层铁皮,用来加固飞机的机身,还做不到完全以钢铁来制造飞机,所以这一点日后你们也需要注意。……”

    王林不停的讲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是将飞机的情况详细的讲解了一遍,途中穿插着一些注意要领,虽说这些地方之后还要再讲一遍,但现在也就算是个预热吧,让他们暂时有个了解再说。

    飞行员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而除了大量的理论之外,他们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只有当他们达到了飞行课时之后,才基本上具备了服役的实力。

    而在空军学院里,规定的飞行课时为三百个小时,而这三百个小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每天都能够飞行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也需要三百天的时间才能够做到,况且目前也没有那么多的教员,每个人每周能够飞行一个小时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而事实上,真正掌握飞行技巧,可以独自飞行的,基本上只需要十多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就可以了,在天上其实还真没什么大事,主要的难度便在于起飞和降落。

    但是放在现在这么个情况下,只要不是在航母上起降,陆地上就更加没什么问题了。现在根本就没有飞机跑道,对于机场的要求也远没有那么严格,其实只需要一块相对平整,简单进行过硬化的场地就可以,甚至必要的情况下,不需要硬化也可以进行紧急的起降。

    这也是后世电影中看到那些机场内一次性起飞十几架飞机的原因,只要场地足够大,一次性起飞一百架也不是问题,当然,也没人会去搞那么大的场地。

    关于这批飞行员的培训计划,其实全部是按照侦察机飞行员的计划进行培训的,目前其他国家还没有军用飞机,短时间内他们的任务是尽快的培训出能够单独执行任务的飞行员,然后送他们到战场上去历练,反正又没有敌人能够威胁到他们,训练好起降就可以了,空中稍微练一下,然后上战场上练去。

    没有对手就是这么任性,除非飞行员自己出现失误,否则的话,利用实战去培训飞行员,效果还是很理想的,而等到别的国家也想这么干的时候,他们的战斗机飞行员基本上就练的差不多了,到时候会让敌人体会到这么做的后果的。

    现在科研所那边正在紧张的对飞机样机进行着改造,他们需要尽快的制作出一批教练机,以确保学员能够尽快的进入实践训练过程中去,而前期的飞行训练,也需要科研所里的几名拥有大量飞行经验的人员去担任教官的角色。

    毕竟目前整个国内也就只有他们这个科研所里有飞行经验,这第一批飞行员除了他们以外,其他人也担任不了这个职位。

    而科研所那边近期也会一直关注着这边,他们将会从这将近五百学员中挑选出十名学员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就将飞行教官的职位移交给他们,毕竟科研所的任务是研发,而不是去教导学员该怎么去驾驶飞机。

    所以,科研所那边的任务还是很重的,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去浪费在这上面,更何况,下一款的飞机将会是钢铁材料制造的飞机,目前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也都需要他们去一点点的解决。

    不过还好,因为在智利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研究出了几款飞机,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稍微进行一下改动即可,不要求性能有多么的先进,因为他只是款教练机,能够培训出飞行员即可,所以这个对于科研所来说也并不算难。

    ps:感谢书城书友辉的支持!感谢简东的支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56:教练机

    (全本小说网,。)

    吕梁西部约百里的上空,一架双翼飞机正在空中翱翔着,地面上的百姓有些目瞪口呆的抬起头,满脸的惊讶,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这一切,满怀着震惊,但是却没有人来跟他们解释那到底是什么?

    不过好在这里以山区居多,附近的居民也并不算多,大多数都是常年居住在这里的山民,与外界根本没有太多的联系,即便是看到了飞机,这个消息也很难被传出去。

    大约一个小时后,位于吕梁以西的基地内,这架飞机缓缓的降落在了临时的机场内,这座机场并不大,甚至不能够使五架飞机同时起飞,但是用于测试飞机还是足够用的。而在山区找到这么一块平地还是很不容易的。

    飞机稳稳的停在了机库内,这里同时也是这架飞机的检修点,一座临时搭建的伪装物,根本就防不了炮弹什么的,所以,这只是个样子工程。

    但即便是样子工程,也没人敢小看这里,因为经过几十次的试验,中华帝国的第一款教练机基本上已经定型了。

    而这款教练机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原本他们以为有飞机的制造经验,直接对其进行小范围的改造就行了,但是改造过后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最终不得已之下,只能重新设计了一款双座飞机来充当教练机。

    而这款教练机并没有刻意的去要求速度和性能什么的,他的时速只有一百五十公里不到,远远达不到侦察机和战斗机的标准,但是拥有双座,双操控的控制平台,却是教练机必不可少的。

    杨森和彭家楼满脸轻松的从教练机上跳下,实验了几十次,从最开始的心惊胆颤,到现在的普通平静,他们两个人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款教练机,并且随着试飞,为教练机提供了数十条改进的建议,这才最终有了这款飞机。

    而这一次的试飞,是这款教练机的最后一次试飞,接下来,将会批量的进行生产,并且交付给飞行学校进行使用。

    而那个时候,杨森和彭家楼两人也将充当起教官的角色,由他们两个来为飞行学校训练出十名合格的教员,然后再由那些教员去教导学员进行飞行。

    飞上天空,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在地面上,你永远也体会不到在空中翱翔的那种感觉,从高处俯览着整个地面,那种感觉,根本就形容不来,每每升上天空的时候,心中总是会有种莫名的激动感,而乘坐着自己设计和制造的飞机升上天空,那种感觉会更加的奇妙。

    如果不是杨森和彭家楼两人的调离报告被打回的话,他们两个绝对会义无反顾的一头扎进空军,去成为一名飞行员,驾驶着战机在敌国的上空翱翔,战斗。

    “飞机有没有什么问题?”总工程师钱进一直呆在基地里,在飞机挺稳的那一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