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巨大的压力,让钱小风迅速的成长了起来,短时间内忘记了山子的阵亡,渐渐的拥有了成为一名排长的水平。

    再一次针对日军遗留的反对派的作战中,老班长不幸阵亡,排长许福则身受重伤,虽然最终保下了性命,但是许福却不得不面临着以后必须要依靠拐杖生活的现状,自那之后,许福便离开了部队,钱小风只知道老排长是回了陕西老家,但是具体的位置他却不太清楚,而且老排长走的时候也特意的交代过,不准人透漏他的消息。

    所以,连一场欢送仪式也没有举办,许福就这么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带着满身的伤痕回了老家。

    之后,钱小风成为了排长,两年后,也就是在调回国的前一年,钱小风升任了上尉连长,调回国之后,部队便开始了休假,钱小风先是到陕西跑了一趟,寻找了当地的武装部门,并且找到了关于许福的记录,但是却没有找到许福本人,记录上只有许福的地址,并没有领取补助金的记录,也就是说,自打回到老家之后,国家的补助金许福是一分钱也没有领。

    而到了许福的老家之后,钱小风也没有见到许福,但是听村里人说,许福到外面做生意去了,具体怎样谁也不知道。

    苦寻无果之后,钱小风这才转道回了老家,他看到了山子娘的颓废,整日里恍惚无神的坐在家门口,每过来一个人,便要抬头看上一眼,口中不断的念叨着山子的名字。

    孙月娥没有嫁人,还未过门便成了寡妇,即便孙月娥有着让人无法拒绝的美貌,但是除了一些年纪大点的光棍汉以外,年轻一点的也没人愿意娶她,用老人的话来说,那叫不吉利。加上孙月娥一直对外宣称要为山子守丧三年,三年内不提出嫁之事。

    这个可是急坏了孙家,钱家这边也觉得很对不起孙月娥,毕竟人家还是黄花大闺女一个,就这么成了寡妇,让人很是内疚。

    恰巧钱小风探家,钱家便找到了钱小风,跟他商量了这件事情,而钱小风的父母本意是要拒绝的,毕竟不吉利,加上钱小风如今还在部队,但是还没等钱小风的父母回话,钱小风就答应了下来。

    在部队里呆的久了,战场上也经历了不少的生与死,在这方面钱小风还是看的很淡的,什么克夫不克夫的,运气不好的话,子弹就是盯着你来的,躲都没地方躲,所以钱小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外界的言语,而他也不想看到钱家的内疚,孙月娥的命运就此坎坷一生。

    但也仅仅只是答应了下来而已,因为守丧期还没到,孙月娥更是谁的话也不听,所以在探亲时间到了以后,钱小风便直接返回了部队。

    回到部队之后,钱小风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机,原来他们的营长升任副团长,钱小风被任命为了少校营长,然而仅仅过了六个月之后,也就是刚上战场两个月,第八军遭遇了严重的挖人浪潮,钱小风自然也在被挖之列,但是钱小风却没有选择离开。

    后来团长被指定到了其他部队担任副旅长,副团长成为了团长,钱小风再次被火速的提拔为了副团长,兼任一营营长。这个提拔速度很快,但是在战争时期又是很正常的,到处都是缺乏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军官,所以钱小风的晋升速度并不算特别的离谱。

    而在十二月,也就是一个半月以前,六零六团团长被调任六零二旅副旅长,钱小风再次得以晋升一级,成为了六零六团中校团长。从军六年,钱小风从一名普通的士兵转变成为了一名中校团长,晋升速度之快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钱小风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会晋升的这么快,所以,钱小风取消了自己所有的假期,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钻研业务,研究战术与指挥。

    而从军六年,钱小风也只回过一次家。

    刚刚接到的家信,孙月娥已经决定了要嫁给他,但也有两个条件,她希望钱小风不要干预她跟山子的事情。虽然两人并没有夫妻之实,也没有什么感情,但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孙月娥还是严于律己的。

    另一个是希望钱小风能够尽快的回家举办婚事,她不希望山子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

    而如今的钱小风,已经从二十岁的大小伙变成了二十六岁的大龄未婚青年,虽然军中跟他情况差不多的比比皆是,但是在军队以外,这种情况却是很少见的,而孙月娥也从二十一岁等到了二十四岁,现在就是想嫁,也找不到什么好人家了。

    而此时的钱小风,却为难了起来,如果是两个月前,那么他还能够回家,但是现在,马上就要过年了,过了年之后,部队肯定会进行大范围的军事行动,这个时候身为团长的他,又怎么可能走的开?

    百般思索之下,钱小风只能写了一封信回去,希望孙月娥和家人能够理解。(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61:俄军要打辎重队?

    (全本小说网,。)

    钱小风暂时将个人的事情丢到了一边,战争时期,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考虑这些?比起那些已经战死的战友们,他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已经是足够幸运的了。

    而话又说回来了,以前大仗的确挺容易死人的,但是现在,死亡的概率已经极大的降低了,不说战场救护什么的,就是从两军的对比上就能够轻易的找出答案。

    俄军的装备过于单一,步兵手中只有一杆步枪,而且还是老旧的型号,部队里的重机枪数量也并不多,虽然平时的时候看起来不缺弹药什么的,可是打起来之后就能知道他们到底有多么的缺乏弹药了,炮兵如今已经被中华帝国给打的抬不起头,而后方支援的炮兵也很难冲到前线去对步兵提供支援。

    因为中华帝国在俄军的后方安插有大量的侦察兵,一旦发现俄军炮兵的踪迹,要么立即呼叫炮兵轰炸,要么呼叫坦克部队进行突袭,让俄军炮兵在没有抵达战斗位置之前就先完蛋。

    俄军被压制的苦不堪言,那么反过来,装备多样化,制式化的皇家陆军取得优势那也是必然的。

    统一的毛瑟98a步枪,03式自动步枪,单兵手雷,一个班的火力基本上已经做到了近中远的三层覆盖,再往上还有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以及60毫米迫击炮,这种火力配置,又有几支部队能是他们的对手?

    好吧,即便这样还不够,那么再来点炮兵,装甲兵呢?所以,现在的形式就跟几千年的匈奴打汉朝一样,在拥有绝对的优势面前,一打一个准,而汉朝想要反击,就只能先稳下来,然后大力发展自己的骑兵,之后才会具备与匈奴人决战的机会。

    不过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加上某些因素的影响,所以这个时间可能并不会太久,估计要不了几年,俄国人就会拉近双方间的差距,但是在那之前,中华帝国也有绝对的实力去拿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但那只是理论上的结果,真正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可不会去考虑那些理论性的数据,他们只希望能够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这样就不用在去死更多的人了。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从自身上去把握机会。

    在上层不断的督促以及率领下,部队每天只要闲下来,就会去商量关于战术方面的问题,外国人讲究什么人权,假期,但是在中国,这种概念却并不怎么深,当兵吃粮,拿钱卖命,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让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而当兵还能享受有薪假期,即便一年只有一次,对于他们来说那也是赚了的。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数千年来而屹立不倒?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钱小风没有因为自己的私事而将部队的事情丢下来,而是继续一头扎进了临时改造的办公室里,研究着接下来的战斗安排。

    ‘轰……’

    一声轻微的爆炸声响忽然传来,整个营地内瞬间愣在那里,紧接着,一名名士兵迅速的带着武器,穿戴整齐的列队集合。

    枪声,炸弹声,便意味着命令,刚才那声爆炸声响,是他们的制式武器迫击炮所发出的,在炮弹声响的第一刻,今天值班警戒的部队已经及时的赶了过去,其余的部队只需要准备好,然后等待命令即可,至于他们集结的地方会不会遭到敌人的攻击,的确有这种可能,但其实影响并不大,方圆数公里都是他们的部队,敌人也很难打到他们这里,而外围的部队是严禁集结的。

    钱小风也是从办公室里迅速的钻了出来,看到驻守在这里的一个营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钱小风的心也稍稍松了些。

    “团长,一二三营遭到了俄军的围攻,敌军数量很多,但是战斗的意志不太明显,感觉好像是要引诱他们主动攻出去。”一名通讯兵急忙从电报室跑了出来,将刚刚收到的电报递给了钱小风。

    三个营同时遭受俄军的攻击?钱小风猛然一愣,他的六零六团是按照三角阵形进行布阵的,钱小风率领着团部和四营驻扎在正中间,无论哪个方向出现了问题,四营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支援过去。

    这几乎就是个铁桶阵,但是同样的,四营也将被锁死在里面,除非敌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

    但是停战了几个月,俄军这段时间以来还是比较低调的,即便是双方有发生过战斗,但那也是小规模的战斗,很快就会结束,像这种同时发动多处战斗的事情更是从未出现过。

    而此时年关将至,难道是俄军不想让他们过个好年?可这样也没必要同时围攻三个营,如果换做钱小风是对方指挥官,那么最理智的办法应该是不定时,不定点的对六零六团发起袭击,且不要求获得战果,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击便撤,这样只需要坚持上十天半个月的,六零六团必然崩溃。

    同时派出大量的部队去围攻三个营,这帮俄国人到底想干嘛?引诱部队主动出击?俄国人傻了吗?还是俄国人聚集了一个旅或者一个师的部队打算吞掉他们这个团?

    等等,钱小风忽然间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年关将至,皇家陆军历来有一个传统,无论各地驻军的物资是否充盈,在年前的一个月内,后勤方面总是会给部队运输一批过年物资,这些物资里跟平时的物资差不多,但是香烟和酒水以及肉类要更多一些,同时,在这些过年物资中还有家乡寄来的信件,今年钱小风的信件是一名探亲的老乡直接带过来的,所以并没有跟这些信件一起寄过来。

    难道俄国人是盯上了这批物资?那么,俄国人并不是在引诱他们主动攻出去,而是在佯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派出另外的部队去截获辎重队,以获取俄军最紧缺的物资。

    俄军的物资自打新西伯利亚丢掉以后就从没富裕过,加上铁路沿线不断的被破坏,这也导致俄国不得不将有限的运力优先保证作战物资的运输,所以,粮食也相对应的减少了一些,各种生活物资就更是几乎断绝了运输。

    这种情况下,俄军盯上他们的物资也并不稀奇,而且,按照先前师部的通报,似乎在这两天就会有辎重队过来。

    “立即联络辎重队,询问他们的位置以及情况,另外回复一二三营,固守不出,等待命令。”钱小风迅速的命令道。

    “全部回屋里去,做好保暖措施,武器装备不要离身,随时准备作战。”钱小风又对着已经集结好的四营大声的命令道。

    此时的外面差不多有零下二十多度,即便是穿得再厚,在外面待久了也会浑身发冷的,而在这个冬天,除了必要的训练以外,部队基本上都是待在屋内的,每个屋里都点有一堆拱火,虽然不能保证温暖如春,但至少也要比外面暖和的多。

    现在情况还不太明朗,就这么让部队一直待在外面,要不了多大一会儿,将士们就会被冻僵,像这种天气情况,一般情况下是避免室外活动的,但必须要室外活动的话,那就不能停下来。

    吩咐完之后,钱小风也一头钻进了电报室,等待着对方的回应。

    几分钟后,辎重队回了封电报过来,他们距离六零六团大约还有三十公里左右,预计会在天黑之前赶到六零六团驻地,幽默的辎重兵甚至让他们多准备些热水和棉被以及足够的屋子来招待他们,因为这次辎重队里为他们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电报一切正常,但现在的正常并不能说明什么,或许俄军正在某个地方等待着辎重队的到来。钱小风紧接着让电报兵给对方回了封电报,将这边的情况以及他的猜测告诉了对方,同时又有些不太放心,告诉对方他会派一个营过去接他们,在部队会合之前,要让他们保持警惕。

    但是让钱小风没有想到的是,辎重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