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止遇到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没钱,没枪,没人,这就是列宁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而这些种种原因汇聚在一起,导致了莫斯科无法全力的去应对前线的战事,而这分心的唯一后果就是,导致前线的俄军部队越来越被动,损失越来越大,局面越来越不受他们的控制。

    中京,在接到消息之后,王思锐也是立即将王士珍以及其他的几位幕僚给召集了过来,他总感觉近期似乎要有大事发生。

    俄军偷袭前线驻军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算什么大事,尽管被偷袭的不只是六零六团一支部队,其实在当天夜里,光是遭到俄军偷袭的驻军就有十七个驻地,不过俄军的偷袭无一成功,只是丢下了数千具尸体和伤亡了数百名皇家陆军将士之后便匆匆离去。

    “因为某些原因,所以我们情报部门暂时无法确定这十七起偷袭事件是否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偷袭计划。但是根据我们先期掌握的情报资料以及此次俄军偷袭的计划来推断,俄军应该是大范围的缺少物资补给,所以他们不得不偷袭我们的驻地,希望从我们这里获得他们急需的物资。”马三如简单的说着,当他得知几个小时前前线竟然有十七个驻地被偷袭的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但是却没有办法,他的情报部门在俄国前线的情报力量实在是太弱了,而且这还是自身的硬伤,属于硬件设施的缺漏,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弥补。

    “自从新西伯利亚战役失败之后,俄军在那里丢失了大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竟然让我们的前线部队解决了三个月的生活所需,所以俄军缺乏物资这是显然易见的,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通过今晚的事件,倒是给我们一种怀疑的假象,那就是目前俄军依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这其中又有一个疑点,我们的特种部队最多只会去破坏前线部队之后二百公里范围以内的铁路,如果俄国真的动心思的话,那么依靠铁路来保证前线部队的物资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前线部队汇报说,俄国人的火车并不算密集,但至少每天也能见到五六趟列车进站。如果每天进站的这些列车中,有两趟运输的是俄军紧需的生活物资,那么俄军将不可能面临这个问题。

    所以,现在俄军给我们的一个假象就是,他们一直在源源不断的接收着物资,但这些物资却并不是生活物资。而且从俄军频频主动出击的举动来看,这种猜测似乎也是合理的,但莫斯科那边真的是这么想的吗?”徐世昌疑惑道。

    关于这个问题,因为缺少情报的印证,所以徐世昌也跟着纠结了很久,根本摸不清楚俄国人脑袋里到底想的什么?明知道前线最缺少的是粮食,是过冬物资,难道这个时候后面还会不顾一切的往前线运输弹药吗?

    这一点很难让人理解,如果是他们的话,那么十二月份的那道命令已经证明了一切,中华帝国的选择是让部队停止前进,固守待援,而不是冲出去去跟敌人拼命。

    “如果是莫斯科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呢?”一直呆在一旁从未开口的杨士琦忽然开口道。

    他也一直在考虑俄国最近到底都在干些什么?可是战场上所表现出的一切,那都不是一个列强应该干出来的事情,而思来想去,唯一的结论可能就是敌人的内部自己出现了问题,但具体是哪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个目前杨士琦还不曾得知。

    有可能是俄国内部也短缺粮食和过冬物资,也有可能是前线部队隐瞒了战情,莫斯科那边并不知道前线真正缺少的其实是各种物资。也有可能是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听着杨士琦的提醒,王思锐忽然一愣,下意识的想到,历史上沙俄是在一战中覆灭的,而导致沙俄覆灭的原因就是国内各种矛盾爆发,而引发矛盾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沙俄贸然决定参与战争,从而导致前线损失惨重,这才激起了各方的矛盾,从而让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抓住了机会。

    原本王思锐是没打算往这边想的,毕竟现在距离沙俄覆灭还有九年的时间,但是王思锐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历史已经被改变的跟他记忆中的历史完全不同。

    而现如今的中俄战争,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亚于一战时期对俄国的冲击,那么随着前线的战败,对俄国内部所产生影响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莫斯科要分心对付其他的因素,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对付战争的话,那么一切也就说的通了。

    现如今布尔什维克已经成立,列宁主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也已经失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是否会提前进行第二次武装起义?

    这世上是没有什么事情不会发生的,只要你敢想。

    “或许,沙俄即将倒台了……”王思锐语气清淡的说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468:停战的底线

    (全本小说网,。)

    “或许,沙俄即将倒台了……”王思锐语气清淡的说道。

    “什么?”王士珍等人猛然一愣,一副吃惊的表情道:“这不太可能吧?沙俄怎么说也是一流列强,我们现在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还远远未能伤及沙俄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倒台吧?”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大。”王思锐极为肯定的说道。

    虽说现在的历史早已经被改变的面目全非,但那仅仅只是相对于中国本土以及国际形势而言,其实各国内部的局势改变的其实并不算大,当然,这个也是分情况的,比如说德国,他们的改变就较同时期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历史上的这一时期,德国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强大,他们也没有坦克等。

    俄国虽然也被王思锐这只蝴蝶煽动的改变了一些历史轨迹,但实际上改变的也并不算太多,因为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独裁,他的这种性格也就注定了不太可能受到外界太大的影响,那么,一旦跟历史上类似一战的情形差不多的战争出现,那么沙俄内部也是极有可能发生跟历史上一模一样的事情。

    列宁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虽然后世在国内给予列宁的评价很高,但是在王思锐这里,他评价一个人并不会带着主观的观念去判断,二是要综合考虑。比如二战时期的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其实王思锐对他的评价也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虽然墨索里尼在国际舞台上有点类似于小丑的角色,但是墨索里尼若是没点手段的话,能把意大利搞成他的独裁吗?所以说,只要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只要是在这个国家有威望,有权力的,王思锐都未曾小看过他们任何人。

    而列宁就在历史中推翻了沙俄,虽然也有些摘桃子的嫌疑,但是毫无疑问,由列宁组建起来的苏联,在日后那可是个绝对的超级帝国,只不过这个超级帝国迷失了自己,根本找不清楚适合他的发展线路,所以才会落的那么一副结果。

    但是,如果此时列宁,在加上俄国国内的那些不稳定因素都跳了出来呢?沙俄会不会提前完蛋?若是仔细的去想一想的话,还是有极大可能的。

    可以说,沙俄倒台,这个已经成为必然,而在沙俄倒台的过程中,中华帝国肯定会占到大便宜的,但是这个便宜到底有多大,能占到什么地步?这个就要好好的考虑一番了。

    毕竟王思锐也不想推倒一个独裁专制的尼古拉二世,却扶植起一个不受控制,且战争潜力巨大的苏联。那样纯粹的就是作茧自缚。

    “陛下,难道俄国国内真有什么不稳定的因素?”王士珍微微有些震惊,沙俄的实力虽然不怎么强,但毕竟是个老牌帝国,曾经又给予了中国那么大的军事压力,现在好好的说他就要倒了,一时间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的。

    “不稳定的因素肯定是存在的,但这股力量到底有多大?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尼古拉二世的独裁专制,轻视工农阶级,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为他敲响了警钟,但是很可惜,尼古拉二世并没有觉悟,反而依旧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在加上我们双方之间的战争,又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或许,在俄国民间早就已经对尼古拉二世很不满了。这时候只要有人站出来表示要推翻沙俄,那么我想成功率应该会很大的,而一旦这股反对势力取得了优势,那么当下沙俄政府高层不免会有人选择叛变,就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他们也要这么干。所以,沙俄会不会倒,唯一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这个人会不会站出来?”王思锐眺望着远方,说道。

    王思锐的评价很中肯,没有任何偏激的理由,甚至所有人都找不出反驳的借口。

    当年中华帝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就是跟王思锐说的一样吗?汉军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张之洞等人为了避免各自辖区遭受战火,便与王思锐签订了协议,只要达到条件,那么几省之地便直接并入王思锐旗下。

    虽说张之洞他们没有为他们自己考虑,但是出发点却是为了当地的百姓,而张之洞虽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他在两湖的威望还是极高的,即便是王思锐也不敢去跟他硬碰硬。

    这个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在其他各省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到战火的袭扰之后,唯独两湖地区没有遭受任何的战火,虽然改名换姓了,张之洞也下台了,但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很感激他的,一旦朝廷想要拿张之洞开刀,那么就要先考虑到两湖百姓的反应。

    好在张之洞本人也深明大义,并没有借助着自己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去做些让朝廷下不来台的事情,而朝廷的一些政策,在两湖地区也毫无阻拦的可以推广开来。加上张之洞年岁已大,基本上也没几年的活头,只等张之洞过世之后,再等个几年的时间,朝廷基本上就已经能够彻底的控制两湖地区了。

    当然,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张之洞依旧还活着,但是朝廷通过几年的努力,也至少取得了一半百姓的信任,或许会随着未来的发展,也许在明年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张之洞敢这么做,俄国人会这么做吗?恐怕那些高官不一定会这么想吧?

    所以,王思锐的说法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陛下,您指的是列宁?”杨士琦再次开口道,王思锐曾经不止一次的提起过列宁这个人,甚至还通过中华帝国驻德大使秘密的与列宁取得过联系,这些事情杨士琦都是知道的,杨士琦只知道王思锐在国内的布局安排,在国外的他还真的不太清楚。

    “对,就是他。”王思锐点了点头,“沙俄是否会倒台,很大程度上要看列宁推倒沙俄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但是此人身性极为谨慎,轻易不肯冒险,除非能够让他看到明朗的局势,否则的话,他宁肯待在后方摇旗呐喊,隔空指挥,也不会麻利的站出来。”

    恩,想王思锐这种敢杀到前线去跟敌人火拼的皇帝,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几个,而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又有几个敢这么干的?而即便是开国皇帝,敢上前线的其实也没有几个。

    列宁待在后方隔空指挥也纯属正常,而且这样做其实也是有利于指挥,毕竟一个经常上前线的高层,虽然能够激励士气,但那也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一旦他死了,那整个政党就完蛋了。

    “要想沙俄倒台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做两步即可,第一步是命令部队加紧攻势,在前线给俄国制造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暗中协助列宁,给他提供武器装备,甚至可以为他提供军饷,或者战术指导。但问题在于,沙俄倒下之后,我们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好处?而如何才能够将我们的利益最大化?”杨士琦提问道,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必须要确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然后便以这个底线去做整个计划。

    “目的还是那个,必须要彻底的占领秋明。”王思锐立场坚定道。

    现在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离秋明大约不到八百公里左右的位置,上千公里都推进了,难道还差这八百公里吗?况且,王思锐可是很清楚秋明油田的储量到底有多大的,说白了,王思锐之所以会答应英法等国进攻苏联,其根本目的就是因为王思锐看上了秋明油田。

    多的不说,只要他能够将秋明油田拿到手中,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未来一百年,甚至两百年内,中国都将不会为石油的问题而发愁。用一场战争去解决未来几百年卡在国人脖子上的链锁,对于王思锐来说还是很值的的。

    “如果部队恢复攻势的话,最快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的占领秋明,慢则半年。”徐世昌想了下目前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战况做出了一个大致的推算,虽然未必准确,但起码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