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级部队则配备了四门75毫米两用炮,和四挺08式通用机枪,以及四门迫击炮,组成了团属火力连。

    这样的火力配置,就是遇见了一个坦克连都不怵他们,如果让第一师和中国陆军任意的两个师对抗,在火力方面都能完全的碾压。

    但所有人都知道,03式自动步枪太消耗弹药了,短时间内根本就没办法全部应用,第一师的编制其实是王思锐心中关于未来军队的构造,但也并不排除组建几个这种装备的师作为王牌部队来使用。

    但是关于第一师的实战,却是一直都在准备的,不过等到真正列装的时候,那六名配备了03式自动步枪的普通士兵,他们的武器将会改为即将定型的半自动步枪。

    短时间内,将所有部队都换装03式自动步枪,步枪的产量倒是能跟上,采用了流水线式生产,加上极其简单的组装和强大的兼容性,如果全面停止1898a款步枪的话,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用来改装生产线,然后其产量就可以超过现在的1898a步枪的产量。

    还是那句话,步枪是不缺,缺的是子弹,弹药工厂也在不断的扩充,设备什么的倒是好说,可人员方面却有着严格的要求,不是随便来个人培训几天就能上岗工作的。

    而即便是产量能够跟上,运力也未必能够跟上,卡车的应用极大的缓解了后勤兵的压力,可是部队里到处都是吞弹大户的话,后勤兵的压力还是要比以前更大的。

    后世的班排战术为什么那么流行,各国都运用的那么六,其根本原因在于部队人数少,便于隐藏,突破性强,同样的配备了先进装备的一个班,在火力方面并不占劣势,甚至还能够呼叫空军或者无人机来帮忙,这么强悍的后勤和战斗支援能力,为什么还要去玩古老的人海战术?

    为何不将一个营,一个连的花费用在一个排,一个班的身上,然后走精兵政策,让这一个班,一个排的人去完成一个连,一个营才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听起来有些无稽之谈,也有些不太现实,但是理论上的确是可行的,而且也能够减少军队的人数,减轻国家的负担。

    第一师现在的编制基本上就是终极编制,是可以用上一百年的编制,这里面有着许多朝前的设计理论,在那些东西没有出现之前,也很难会被人发现,但是不要紧,别人不知道的,咱可是都很清楚呢。

    皇帝对第一师的关注程度可是远超常人之所想象的,第一师基本上就是皇帝的心头肉,也是帝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但就是将这支帝国最强的部队临时的划分到了驻日军司令部治下,原本应该是欢天喜地的一副局面的。可无论是曹锟还是蔡锷,两人却并没有任何的一丝兴奋的表情。

    第一师固然强大,可是对于他们来说,限制也是非常大的。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的战斗任务,他们就必须要做出改变,并且让其他的部队配合第一师的计划。可问题在于,他们压根不知道第一师到底有什么计划?他们的真正战斗力又是怎样的?对于第一师,就连曹锟和蔡锷这两个高级军官都所知甚少,这接下来的任务又该怎么安排?

    如果安排的战术不符合第一师的要求,那又该怎么办?曹锟和蔡锷可不会真的以为第一师这个御林军就真的是他们的手下,对于这个师,他们两个谁也不敢胡乱的去指挥。

    情急之下,两人只好向中京讨要关于第一师的相关资料,以及他们接下来的作战安排,不了解这些情况,蔡锷两人根本就没办法制定作战任务。

    而且曹锟两人也隐隐的感觉到这次的登陆日本战事好像总感觉有些不太顺,登陆短短几天的时间,计划便被接二连三的改变。虽然改变作战计划也是战争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作战方式,毕竟你面对的是人,而不是木头,敌人不可能按照你的计划去进行,他们总是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去抵抗你,就好比你像尽了办法去打败他们一样。

    虽然总体上这几天的战事发展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偏差,唯一的偏差就是日本人悄然无息的登陆了两个师团的兵力,而三七一师猝不及防之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日军增兵,这是司令部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可是对于那种神出鬼没的增兵方式,司令部还是很讨厌的,他们喜欢看到的是爆露在自己目光下的增兵。

    但是日本人不傻,他们的指挥官大岛义昌甚至很聪明。

    函馆,早上八点钟不到,战斗刚刚开始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战斗的进展很让大岛义昌满意,但是对于部队的损失大岛义昌却很不满意。

    负责正面进攻的第三师团,在战斗开始的半个小时内便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之后又折损了差不多将近三千人,现如今的第三师团,也仅仅只剩下了七千人左右。

    跟随在第三师团身后的二十七师团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因为前面有第三师团的人去当炮灰,所以他们的损失大多数都是因为炮击和刺刀战,二十七师团只损失了大约不到四千人。

    第三十九师团和第十七师团因为执行的是绕后任务,缺乏通讯手段的日军没有能够及时的联系上这两个师团,所以当他们按照原定计划抵达战斗位置的时候,却发现入眼的竟然是满满的日军,冲上去一问这才知道,狗日的中国人撤退了。

    无奈之下这两个师团继续从侧面紧紧的跟随着,最后才向三七一师发起了攻击,然而早已有准备的三七一师也并没有让这两个师团占太大的便宜。

    双方之间你来我往,互有损失,但整体上日军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然而还没等侧面的两个师团站稳脚跟,三七一师便开始突防了。

    连续的奔跑了几个小时的三十九师团瞬间被打懵了,强大的火力瞬间在三十九师团的进攻阵地上撕开了一道缺口,然后大量的三七一师部队顺着这道缺口逃了出去。

    当然,在战斗中撤退,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便是训练精锐的中国陆军,也绝不可能毫发无损的撤出来。

    最终的结果就是,负责殿后的一个营步兵被日军全歼,但是呢,阵地上又埋设了大量的炸药,有一个士兵就负责这些炸药,等战士们阵亡之后,日军冲上来的时候引爆这些炸药。所以,数百日军也紧跟着这个营的中国陆军殉葬。

    当消息汇报道大岛义昌这里的时候,大岛义昌的第一个反应便是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收缩防线。

    现在战场上这个位置不利于他们防守,仅有的部队也根本无法防御这么大的地方,有太多太多的漏洞可以让敌军直接打入他们的内部。

    而且这一次三七一师的撤退,让大岛义昌感觉有些奇怪,虽然防线被突破了,但三七一师可是强军中的强军,即便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的战损比例也始终保持在1:3以上。

    这个是此刀战的战果,如果在算上之前的伤亡数据的话。第三师团伤亡八千余人,第二十七师团伤亡三千余人,第十九师团伤亡一千余人,第三十九师团本来是没多少伤亡的,但是三七一师将突防的地点选在了三十九师团那里,所以三十九师团的伤亡大多数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大约伤亡了四千人左右。

    此战只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日军的伤亡数字为一万七千余人,一个师团的兵力就这么报销了。而中国人的损失呢?前前后后加起来,连带上最后殿后战死的那个营,三七一师此战共损失三千余人,也就是报销了一个团的部队,干掉了一个师团的日军。

    伤亡比例大约在1:5,这个数据还是比较靠谱的,当然,如果没有后面的此刀战去拉低了这个比例的话,仅仅依靠着攻坚战,估计伤亡比例会更加恐怖,甚至有可能达到1:10,甚至是20,30这样的数字。

    三七一师为什么要撤退?这成为了大岛义昌最关注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们如果殊死一战的话,是有可能拉着这四个师团同归于尽的。

    逃的那么彻底,那么干脆,会不会是为了给我们造成一种不敌的假象,引诱我们到他们的伏击圈内,然后以更小的代价去干掉这四个师团?

    恩,三国里说了,兵不厌诈。额,好像还有穷寇莫追,这个好像不太应景,还是兵不厌诈吧,一定是这样的。

    自以为猜透了三七一师战术目的的大岛义昌,严令部队打扫战场,然后收缩防线,等待下一步的命令。(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584:欺人者;人皆弃之

    (全本小说网,。)

    欧战爆发已经十个半月的时间了,相比较于亚洲战场的平静,平淡,欧洲战场上可谓是打的一团火热,欧洲大陆,到处都是战场,到处都是废墟,战前得到了中华帝国的装甲技术的德军,在战场上可谓是所向披靡,打的英法联军节节败退,接连丢失了大部分法国的领土。

    德国在战争前期的时候,爆发出的战斗力让整个欧洲为之一颤,甚至连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都大吃一惊。

    德国人在一个月内便打到了法国的首都巴黎,法军凭借着巴黎的防御工事以及建筑物进行了节节抵抗,德军一时间损失惨重。

    可是当德军将坦克开进到巴黎市内之后,战局便再一次的发生了转折,原本僵持的战场,因为突如其来的钢铁洪流而发生了改变,法军即便是依靠着建筑与防线作为依托,也依旧无法跟钢铁洪流进行抵抗。

    一时间,英国国内一片沉默,英国人和美国人联合在美国加紧研制坦克,同时,英国国内也正在进行着坦克的研究工作,他们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测试,每当一台坦克下线之后,就会被直接送往战场,然后在战场上去勘测数据,然后去修改。

    凭借着一代又一代的坦克被消灭在战场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英美两国联合研制的坦克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也再一次的展现在众人眼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美国人便生产了一个坦克团的新式坦克,并且在1910年的2月份,也就是战争爆发之后的第八个月,将一个坦克团的坦克送到了法国战场。

    德国陆军横扫一切,但是德国海军却只能苟延残喘,在英国海军的压制下,德国海军基本上失去了所有的活动区域。

    随着越来越多的坦克加入到战场,刚刚开始了十个半月的战争,便陷入到了僵持之中,双方的坦克军团你来我往,相互夺城,相互战斗,相互损失,又在各自不断的补充着损失。

    德国海军为了弥补军舰方面的不足,脑洞大开的组织了一支空军部队,利用飞机携带大重量的炸弹,然后自上而下的去攻击英国人的军舰,刚开始的时候,英国海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但是等英国人反应过来之后,在军舰上加装了大量的防空武器之后,德国人的空战战术的作用被极大的限制了起来。但即便如此,这种战术也是给德国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战斗方式。一时间,大量的飞机被投入到战场上去攻击敌方的军队,就连陆军也忍不住的开始打起了空军的心思。

    但是总体上,目前的欧洲战场局势依旧处于僵持阶段,双方都有保命的家底,又都没有能够一举摧毁对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股新的生力军成为了双方集团拉拢的对象。

    打过架的人都知道,当两个人势均力敌的时候,随随便便的来上一个盟友,哪怕这个盟友的实力不如打架的两人,但是在两人的共同夹击之下,对方落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因为德国没有跟俄国开战,加上俄国现在也是一片的内乱,就算是结束了内乱,一两年之内也没有参战的资本。所以德国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此时此刻的压力都不算大,加上意大利,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盟友,德国在军事实力上面还是隐隐的压制了协约国一头的。

    而英法方面则就显得比较孤单了一些,英法两国的盟友并不多,他们依靠的美国,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此时的美国更像是一位游走在战场上的商人,不过他们只做英法两国的生意。

    战争虽然开始了十个半月的时间,但是美国人却在这十个半月的世间里赚的盆满钵满的,国内一些原本已经死掉的企业也更是死灰复燃,失业率正在迅速的下降,各种工厂更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开工也难以满足需求。

    英法两国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要将美国人拉下水,但是美国人也不是傻子,这种战争财这么好赚,为什么放着大把的钱不去赚,反而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去参加战争呢?在一个,美国国内反对战争的声音也是比较高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