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冯国璋,在收复帝国南疆,西藏,台湾等地方屡立奇功,故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驻日军总司令曹锟,在中俄战争中指挥部队屡建奇功,被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

    帝国皇家海军总司令叶祖因建设海军,使海军重新崛起有功,故被晋升为帝国海军元帅。

    帝国皇家海军副总司令萨镇冰因率军击败日本联合海军,并将其重创,故被晋升为帝国海军元帅。

    军部一口气连发两封通电,而最后一封更是一口气宣布了七个人被晋升为元帅,元帅,那是什么?那是代表着军人最高级别的军衔,帝国从建立到现在,一共七年多的时间了,将军级别的一共有三百多人,上将级别的也有二十多人,但是元帅却始终没有一个。

    很多人在中俄战争结束的时候就猜测到了,全程参与了战争的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很有可能要出现两个元帅,而第三集团军虽然参战比较晚,但是贡献也很突出,所以也有出现元帅的可能性。

    但是后来这件事情却没了音讯,上面压根就没提过要晋升元帅的事情。但是在收复台湾之后,却一口气晋升了七个元帅。

    如今再将这份通电名单摆在一起看一看,似乎有那么一丢丢的奇怪,比如,所有人的立功时间都很早,被晋升为元帅似乎也很正常,但为什么要拖到现在?而且单从这上面来看的话,他们似乎都是在等冯国璋。

    收复南疆,收复西藏,这些功劳虽说也足够被晋升为元帅,但是跟其他人比起来,这点功劳总感觉有些不太够,但是在加上收复台湾,那就没话说了。

    恩,转眼再一看,除了驻日军总司令曹锟和海军总司令以及副总司令这三个人以外,其他的四个元帅好像都快成光杆司令了好像。

    不对,冯国璋的实力最强,好歹人家手中也有几百万的预备役部队。再看看其他三人,实力最强的可能就只剩下了第三集团军的武羊,西部防线目前主要是由武羊在负责,虽然抽调了大量的精锐部队,但是那边至少也有三分之一的部队还是参与了中俄战争的部队。

    而且经过几年的训练,新补充过去的军队其实也并不弱,只是缺乏实战检验而已,真打起来的话,几个月后就会是一支不弱于他们前辈的强军。武羊手中现在大约有五十多万的部队。

    而第二集团军武自诩手中有将近四十万的部队,其中主要以新兵为主,同样的也被部署在西部防线。

    第一集团军可就惨了,主力部队被抽调的只剩下了一个第二军,第二军的军龄是中华帝国陆军当中除了第一军以外最古老的一支部队,而第一军又担负着首都的安全,并不在外征战,所以第二军的名声要远远的超过了第一军。

    除了第二军以外,手中也只剩下了三个预备役军,这些是在主力被抽走之后重新调过来补充的。

    而算来算去,似乎也只有第四集团军最悲剧,所有的部队都被抽走了,旗下现在连个骨干军都没有了,现在的局面,要比当初组建第四集团军的时候更悲剧。

    然而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军队内部却又是接连接到了几封通电,首先是武羊被改任为第四集团军司令官,并且从第三集团军中抽调一个军作为骨干,对第四集团军进行重建。

    然后就是由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将唐狮担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授上将衔。

    一系列的人事调动与晋升,忽然间毫无征兆的席卷全国,就连对军队不太了解的民间,一时间也是纷纷攘攘。

    当然了,主要的功劳要归于那些媒体,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且经的事情也比较多,加上有文采,所以在将这一番人事调动摆在一起进行对比之后,在联想到国家并未宣布,但是却让军部给透漏出来的台湾问题。

    瞬间的让人意识到,国家这是要跟日本全面开战了。

    好吧,事实上早就全面开战了,都打到人家本土了,而且还差点拿下了北海道,这还不叫全面开战吗?

    其实这些媒体判断的也不错,这一次的确算是全面开战,因为跟这一次的战争规模相比,之前的北海道只能算是局部战争。

    这次可是要在九州岛进行登陆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甚至会直接登陆本州岛,如果运气再好一些的话,兴许一个意外就拿下日本也不是不可能。u(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20:收割中国人生命的防线

    (全本小说网,。)

    6月4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远处的天边,红白相间的火烧云正在迅的生着蜕变,日本九州岛的南部地区,阿久根附近的登6场。天籁小说。』2

    日军已经在此准备了两个师团的兵力,一个师团被部署在一条长约两公里的海滩海岸线上,这里是九州岛最适合登6的场所之一,长达两公里的沙滩,背后是阿久根和和泉两座平原城市,地势一览无余,几乎没有任何的山川河流,敌军在此登6之后,便于迅的展开部队进行攻击。

    阿久根附近的这座海滩平日里是日本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金黄色的沙滩,感受着东海北上的海流冲刷的力道。不少谈情说爱的青年情侣,中年夫妇,甚至是老年人,总是喜欢到这里来来散步,感受着潮起潮落,朝阳升又落。

    但是最近一个多月,这座海滩却被封锁了起来,大量的日本6军进驻于此,他们在滩头上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永久性的工事就不要想了,日本很缺少这些材料,也压根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他们准备这些永久性的工事。

    所以这些滩头阵地依旧是以土木结构为主,但是日军深知中国人火力的强大,所以在工事上面可是一点也不敢偷懒。

    与以往的土木工事相比较,阿久根滩头阵地的这些土木工事稍微有些特殊,从外表上来看,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的工事痕迹。

    日本人近期动用了大量的平民投入到工事的构建当中,不过这一次,日军的准备还算是稍微的有些充足。而最大的功劳,还要归功于中国人临时改变了登6场,所以才让这里的日军得到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去修筑这里的工事。

    在两个师团,四万多名日军,以及动员了二十万百姓,共二十四余万人的努力之下,经过一个月多一点的努力,他们终于在三天前完成了这里的工事。

    滩头阵地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比滩头的地方高出大约三米左右的第一道阵地,这一道高达三米的阵地是日军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所用的泥土,全部来自于阵地后方大约三百米左右的平地。

    第二道阵地位于第一道阵地的后方,大约十米左右的位置,但是高度要比第一道阵地高了大约三米。

    这两道阵地总共高约六米,宽约二十米,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工程,可不是个小项目,整整二十四万人,没日没夜的干了差不多三十七天的时间才刚刚完工。而在完工的那一刻,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松了口气。

    如果中国人敢在这里进行登6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后悔的。

    没错,这里的环境的确很适合登6,没有比这里更加适合的了,因为只要能够击溃滩头的日军,他们就可以迅的向九州岛的内部进行推进,而一旦登6,他们只需要向东南方向推进不足一百公里,那里就是鹿儿岛军港,占领了那里,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取得了整个战役初期的胜利。

    但是日本人又何尝不知?但是同样的,深知如此的日本人,也并没有选择放弃,因为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于是,这才有了目前的这道防线,被日本人称之为收割中国人生命的防线。

    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两道防线位于一座主体上面,就是用泥土一点点的去堆积,然后用夯木砸实,在三米的高度上,开始制作一个长约三米的斜坡,并且在中间混杂了大量的碎石用于固定主体的硬度。

    然后整个平台就是平整的地面,所有的射击孔,全部被木头制作而成的正方形射击孔所充当,上面覆盖有半米厚的泥土,同样是夯实了的,即便是迫击炮砸在上面,也不一定能够破开日军的防御。

    在后方六七米左右的位置,开始出现了第二道相对陡峭的斜坡,依旧是夯实的泥土,在第一道阵地后方十米,高三米的位置,以同样的方式组成了第二道防御阵地,两道阵地一前一后,形成了一座巨大的立体交叉火力。

    虽然射界因为工事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实影响也并不大,当敌人离开射界的时候,日军就会放弃这个射击孔,转而转移到阵地的上方,卧倒在那里继续射击,而这个时候敌人的炮火基本上也已经失去了作用,除非他们不怕干掉自己人。

    而两个师团,近四十挺重机枪的火力,全部都集中在了这两道防线上,平均每五十米就有一挺机枪,而且一高一低,相互交错,一旦让这四十挺机枪起疯来,下面就是有再多的部队也难以施展开。

    虽然比起中国6军的机枪而言,日本的这点机枪数量就有些不够看了,但是要考虑到,这是在一条宽约两公里左右的登6场上,四十挺机枪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

    而敢让日军将这里称之为收割中国人生命的防线,仅仅只是依靠这点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战,加上北海道那边打的那么惨,日军现在也很有自知之明。

    所以,他们为接下来可能会进攻这里的中国人准备了更多的礼物。

    比如说目前这道阵地的主体,所用的泥土全部是从后方三百米左右的位置挖出来的,那么相对应的,后面的位置一定会出现一个比这个主体更宽,更深的沟壑,而沟壑的一端,连接着的是一条连接着东海的河流的入海口处。

    此时此刻,这条河流距离这条沟壑之间,只有一道约五米宽的泥土阻挡着,而且在这里,也被日军布置了大量的炸药,绝对可以保证一次性炸开这个缺口。

    一旦中国人成功的突破了阵地,当他们打算从坡度并不陡峭的沟壑中越过去的时候,日本人就会将这里引爆,用水来干掉这些中国人。

    除此之外,阵地的北侧,有一个拐回来的小山,那里距离最近的沙滩只有三百多米,也就是说,日本人只需要在那里布置上几挺机枪,那么等到中国人离开登6艇,正在朝着滩头阵地进攻的时候,这几挺被部署在他们身后的机枪,就可以与滩头阵地上的机枪进行前后夹击。

    而这个位置几乎可以攻击到整个滩头地区,稍微远一些的地方也不要紧,他们可以在南部地区也部署几挺机枪。

    至于机枪从哪来,自然是从其他的师团那里搞过来了。滩头防守是重中之重,一旦丢了滩头,日军想依靠自身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击败中国人。

    所以,两个师团的四十挺重机枪被部署在了两道防线上,一个师团的二十挺机枪,被分别以十四和六部署在了北部和南部的侧后方,用于攻击登6的敌军。

    另外还有一个师团的二十挺机枪被部署在更远一些的地方,那是为了防止敌军突破之后,日军出现溃败的。其实也就是打算依靠这些火力稍稍的阻击一下敌军,不要让他们推进的太快。

    两公里的防线上,被布置了整整一个师团的兵力,一万六千名战斗兵,一万五千多条步枪,外加四十挺重机枪,北侧则是部署了一个大队的兵力以及十四挺机枪,南部同样是一个大队的兵力以及四挺机枪,剩余的一个师团则待在那道沟壑中。

    一旦敌人冲了上去,需要进行肉搏战的时候,他们可以在三分钟以内支援上去,尽可能的快将敌军赶下海。

    中国人的装备是很先进,但此战他们是登6作战,一次性投放的部队人数是有限制的,这也就是日本人的优势所在。

    所以,这里的日军根本就不怕,甚至他们恨不得敌军能够选择他们这里作为登6地点,也好让中国人好好的尝试一下被打败的滋味。

    当然了,日本人既然已经开始摆正了他们的姿态,那么像之前的一些高傲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在出现了。

    即便是日本海军,现在也依旧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

    既然6军已经修建了如此完善的工事,那么海军提前阻拦似乎已经失去了效果。于是乎,海军也是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战斗方案。

    即海军提前出港,在登6场附近进行游戈,但是不提前参战,等到敌人投放两到三批登6部队的时候,由岸上对他们出讯号,然后海军在强行突袭敌军舰队。

    反正日本海军数量少,敌人的舰队肯定会很庞大,日本海军这次也没指望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