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抬头望了望天,此时的风向正好刮向东面,风力也并不算大,只能说是微风,这种天气,又是在夜间,这让华春勇想到了一种可能性,但是却又有些不太敢确定。

    但是一想到停靠在鹿儿岛的那九艘主力军舰,华春勇便猛的咬紧牙关:“用t弹!”

    t弹,真正的名字是特种弹,但是为了防止引起外界的恐慌,所以在军队的内部又为他们起了一个内部代号,t弹,意指特种毒气弹,再具体一些的话,那就是芥子气。

    1822年,德斯普雷兹发现了芥子气。

    1866年,德国人迈耶首次人工合成了纯净的芥子气,他发明的合成方法至近(现代)仍是芥子气重要的合成方法之一。他刚开始以为试验中的不适是相关人员皮肤过敏,但后来的动物实验中让他意识到了某种危险。

    历史上直到一战末期,为了打破战场上的僵局,芥子气才被大范围的投入到战争中。

    而在此之前,一战中使用的毒气弹只有三种,一种是德军早期型的催泪瓦斯乙基溴,这也是目前为止德军在战场上正大量使用的毒气弹,随着战争的推移,德军对于催泪瓦斯乙基溴的使用频率已经越来越低。

    因为材料稀少,后方的补给根本就跟不上使用,所以这也迫使德军不得不将有限的毒气弹用于最近要的战斗中。

    目前德国方面正在加紧研究替代品,也就是氯丙酮。英法联军此时也才刚刚研究出了第三种毒气,光气与氯气的混合化学武器。

    1905年,中华帝国通过驻德使馆,秘密的在德国人迈耶当年的合作伙伴手中买到了完整的芥子气的合成方式,然后便在国内的西部地区进行试验,随后在1908年开始秘密的进行了大量的生产。

    虽然在生产制造的时候中国人毫不含糊,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王思锐却是谨慎至极。芥子气不同于以往的毒气,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毒气,说白了只需要一个带有过滤系统的面具就能防御,但是芥子气却不同,首先它是无色无味的,根本就不可能提前察觉到。

    其次是它那无缝不钻的恐怖穿透力,单凭一个简单的面具,是根本无法防御住它的,甚至会加快士兵的中毒。

    1909年下半年,在确定了即将进攻日本本土之后,王思锐这才下令将芥子气下发到基层部队当中,不过距离他们登陆日本,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接触到芥子气大约十个月的时间了,在这十个月里,平均每一周都会进行一次毒气演练。

    而对于芥子气的使用,也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首先是能够动用它的,必须是师一级的部队,当然了,也只有师一级的部队才配备有一个连十六门75毫米步兵炮的特种作战连。

    好吧,其实就是普通的炮兵,只不过这个连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他们在平时的时候发射普通的炮弹,在有必要的时候,他们也有能力去发射毒气弹,而其他的炮兵连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

    虽然已经尽可能的限制了芥子气的使用,但是为了防止师级部队胡乱德俄使用芥子气,所以关于芥子气的使用,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在使用之前,必须要得到战区司令部的同意才可。

    也就是说,华春勇想要使用芥子气对对付鹿儿岛的日军,就必须要得到登陆作战总指挥游博泰的同意。

    在心中好好的思索了一番,华春勇终究还是没有听进去参谋长的劝说,亲自编写了一份电报内容,让通讯兵将这份电报发给指挥部那边。

    在等待指挥部回应的同时,华春勇这边也并没有闲着,他知道,他的申请将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被通过,而他要做的就是,尽早的做好准备,然后等到天黑以后,趁机发射芥子气,然后静静的等上一个晚上,明天早上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走上去接收地盘了。

    所以,华春勇给下面的部队下达了两条命令,一条是全线推进至日军防线三公里的位置,另一个命令是天黑之后,立刻准备特种作战。

    意思也就是说,等到天黑以后,全师必须按照以前训练的要求去做好毒气战的准备工作。

    在推进至日军阵地前三公里的时候,五十一师士兵开始就地修建简单的防御工事,这也让对面的日军大大的松了口气,刚才可真是吓死他们的,还真的以为中国人打算趁夜进攻呢,不过现在看来,至少他们又多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准备。

    而在电报发出去将近一个小时以后,华春勇也等到了来自指挥部的回复,回复只有四个字,严密执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55:芥子气

    (全本小说网,。)

    特种作战,对于每一个中国士兵来说都不陌生,当然,那些刚刚走进新兵营,兵龄在两年以下的士兵另说。更新最快

    中国并没有像国外军队那样,先是配备催泪瓦斯乙基溴,而是直接配备了更先进,更难防范的芥子气,而对于芥子气的防备以及治理,中国人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如果是大量的吸入芥子气,那就另说了,以现在的医学手段,还远远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而作为作战士兵,他们也都学习过在战场上应该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方法。比如说,在充满了芥子气的战场中作战的时候意外的被人割破了衣服,使皮肤裸露在外接触到了芥子气该怎么办?

    对于在充满了芥子气的战场上作战结束的士兵又该怎么处理,这一点上中国方面早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在下达命令的同时,华春勇也派出了两个营的部队,到后方大约五公里左右的一条小河那里进行后期的处理工作,其实就是搭建帐篷,然后修建几座供水渠道,将河水先引进到一个大的蓄水池内,然后在蓄水池内添加进去大量的草木灰,作为第一道清理程序。

    然后在进入到第二个池子内,里面是大量的肥皂水,紧接着是第三道池子,里面是煤油,第四道池子是酒精,在这四个池子内待足二十分钟的时间,然后就可以走到河流的下游,在里面痛痛快快的洗个澡基本上就没事了。

    至于他们的衣物等,这个自然会有专用的池子来清洗,毒气战虽然用起来很爽,可是战后的防护工作也很重要,不然的话,自己这一方的士兵也会遭受到芥子气的伤害的。

    尹佳修建完了阵地,然后开始逐个的检查自己班士兵的防护工作,钢盔下面带有一个帽子,这是防止芥子气透过钢盔上的透气孔以及与脑袋之间的缝隙接触到头皮的,同时也保护了后脑勺不分不受芥子气的影响。

    然后是一个全封闭式的防毒面具,除了后脑勺下半部分没有防护以外,整个面部以及脑袋,下颚等地方均有防护。后脑勺下部则是交给了套在内部的帽子出处理,然后戴上钢盔,在脖子里系上一条特制的围巾,其实就是一条厚厚的围巾,材质并非纯针织,而是添加了一些特殊的原料,使布料尽可能的不透气,据说原理是采用了油布的制作方法,里里外外的覆盖了三层,以防止其中的一层破裂所带来灾难。

    然后就是衣装必须要整齐,该扣的扣子一定要扣上,带上特殊的长筒手套,一端直达手肘下方的黑色手套,其内部镶嵌了五层跟围巾相同材质的材料,外部是针织的,然后再将袖口放下,将袖口的扣子扣紧,以防止空气从袖口进入。

    下体就不用多说了,军靴可以很好的保护脚部不受影响,裤腿无一不是塞入军靴内部,然后用绑腿在靴子与腿部的结合处紧紧的扎紧。

    至此,一个全副武装的防毒战士就已经武装完毕了,接下来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走上被芥子气充斥着的战场了。

    检查完整个班的装备,确认无误之后,尹佳这才在班级战士的帮助下穿上了自己的装备,这种装备其实可以自己穿,但是检查必须要让别人来帮忙,特别是身后那些看不到的地方,万一要是没有检查到,那可就真的遭殃了。

    只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所有待在前线的一万余将士便已经‘全副武装’,不得不说,在这样的天气里,打扮成这副模样,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很怪异,而且在这样的包围下,仅仅几分钟的时间,浑身上下便有种燥热的感觉。

    要知道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与上海南京等地同纬度的鹿儿岛,在这个时候的气温已经达到了将近二十五六度,当然,此时的上海等地的温度已经差不多接近三十度了。

    日本气温低的原因就在于四周环海,海面上的气温上升并没有那么快,所以日本的气温低完全是被海面上的温度给带低的。

    不过即使如此,这种武装时间久了也很让人难受,原本他们只是穿着一件单衣长袖,现在连背包里备用的两套单衣长袖也都直接套了上去。加上带上了防毒面具,视线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白天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影响,更不要说是在夜里了。

    不过为了保命,就是给他们弄几条被子搭上去也没人会多说什么。

    芥子气的厉害,他们可是亲眼见识过的,而对于这种极度危险的武器,部队在训练的时候也并不只是靠着嘴巴去传说,而是要让他们亲自进入到充满了芥子气的毒场内亲自体验,然后习惯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个流程,并且深深的记在心中。

    当然,试验场内自然不可能有人去做标本的,那里会被提前放入一些猪牛羊鸡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当他们进入之后,看到那些动物的惨状之后,对于之前的种种怨言也瞬间消散的一干二净,这时候他们更是恨不能穿的再多一些。

    晚上八点钟,一个炮营的炮兵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此时此刻,炮营也同样是全副武装,而且他们的阵地上虽然不能说是灯火通明,但是在阵地上也是点起了不少的拱火用来照明,而在外围,则是有一个团的部队在守护着。

    因为运力的不足,原本配备了一个炮兵团的五十一师,也只能将这个轻型炮兵营给带了过来,其余的三个炮兵营,其实是两个辎重营和一个重炮营,他们将会在之后的时间里被送往日本,而少量的卡车,则承担起了辎重以及炮兵的搭载任务。

    一个炮兵营,四个炮兵连,64门75毫米的步兵炮同时发威,其中的四十八门火炮发射的是正常的炮弹,那个特种作战连则是混在炮战中悄悄的去发射芥子气,以防止日军发现问题。

    这个倒不是担心被日军抓住把柄,事实上使用毒气弹在这个时候是很正常的事情,被限制毒气弹那是一战后的事情,他们怕的是日本人在发现问题以后提前逃跑,这样的话,毒气弹岂不是白打了?

    炮弹一颗一颗的越过前线将士的头顶,在黑夜中滑出一道道火红色的亮光,然后迅勐的扑向对面的日军阵地,紧接着在日军的阵地上迅速的爆炸开来。

    因为白天的时候已经知道了日军的阵地在那里,所以夜间的时候,炮兵们也就直接锁定了日军的阵地位置。

    而此次炮兵营执行的战术是两个连的炮兵对日军阵地进行攻击,一个炮兵连进行掩护,在日军阵地的后方大约五百米左右的位置进行分散攻击,中间空出的坐标则交给特种作战连去负责,毒气弹会穿插在敌军阵地后方大约几百米左右的位置。

    毒气弹爆炸所产生的声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仅仅只是一声闷响,如果距离稍微远一些,不仔细听的话,根本就不会怀疑这是毒气弹在爆炸。更何况还有三个连的炮兵进行掩护,巨大的爆炸声早就已经将毒气弹爆炸所产生的闷响给淹没。

    而之所以不直接将芥子气打入炮弹爆炸的正中央,其实这还是不想被日军发现,以免日军提前跑路。

    理论上芥子气的潜伏期在液态状态下为2…6个小时,蒸汽状态下为6…12个小时,而经过高温转变成蒸汽之后,芥子气将更具有腐蚀性,所以实际上,接触到芥子气的敌人,往往会在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便发生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直接死亡。

    当然了,芥子气是以炮弹的方式发射出去的,事实上即使没有其他炮弹的助燃,就炮弹爆炸本身的温度也足够他们变成蒸汽状态,

    炮火持续了整整大半夜的时间,几乎是将整个鹿儿岛市都给轰炸了一遍,甚至连码头,停靠在水面上的那五艘军舰也是他们的攻击目标,日军的舰炮倒是想要反击,可事实情况却并不允许他们反击,因为日军军舰的弹药余量也并不多,他们还要将弹药留到中国人正式发起进攻的时候再去使用。

    对于日本人来说,将宝贵的弹药用在攻击敌人的小口径火炮上,那完全就是浪费。再说了,日本人其实还想着能够缴获这些火炮来补充他们的火力呢,又怎么会轻易的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