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下方的王士珍也看的一愣一愣的,很是不解皇上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难道他清楚这其中的缘由不成?

    “对,是日本内部自己出现了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又是无法弥补的,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只有投降者一条路可走。”王思锐勐的说道。

    其实摆在日本面前的问题,也同样的出现在中华帝国的身上,可以说现在两个国家在这一方面所面临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日本的问题完全是自找的,而中华帝国的问题则是无法避免的,这个只能通过时间去改善,但好在王思锐还很年轻,三十岁出头,怎么熬也能熬到膝下的皇子成长起来。

    而日本却不同,日本皇室本就属于近亲结婚,所以日本皇室的后代自幼便体弱多病,到了明治天皇这里,虽然生了好几个儿子,但最终也只有皇太子嘉仁一个活了下来,其余的几个全部幼年夭折。

    而这个嘉仁,也就是史上的大正天皇,在任何一个国家,像嘉仁这种情况的皇子都是不可能登上皇位的,事实上如果明治天皇有的选的话,他也同样不会选择让嘉仁登基。

    事实上明治天皇更看重的是他的孙子,也就是嘉仁的儿子,裕仁。

    裕仁一改日本皇室体弱的传统,而且聪明好学,很得明治天皇的喜爱,如果明治天皇能够熬到裕仁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他一定会选择传位给裕仁。

    但事实却并没有按照明治天皇的想法去发展,因为中国人的入侵,导致了明治天皇的病情加重,而战败的消息更是接二连三的传来,气疯了嘉仁,气死了明治。

    而明治天皇心中很清楚,一个时而疯癫的嘉仁,根本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即便是一个正常的嘉仁,也很难是中国那个年轻皇帝的对手。而裕仁如今还小,也才刚刚过了九岁的生日,如果这是一个和平的时期,那么他还有机会慢慢的去发展,可是现在,让一个对政治一窍不通的九岁孩童去跟一个强大的帝国为敌,他又怎会是对手?

    明治天皇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君主吗?显然不是。

    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办法,走完了一生的明治天皇,心中也很清楚,继续顽强抵抗,固然能够让外界看到日本人的决心,可那又怎样?中国人在他们的心中地位更加重要,日本人最多也就是博得一些同情分罢了,对于大局来说,根本毫无紧要。

    而中国人又在前线不断的屠戮日本的士兵,平民,这让明治天皇感觉到了害怕,他害怕如果继续抵抗下去的话,有朝一日日本人会被杀光,以中国人的决心来看,这种情况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发生。

    所以,综合考虑之后,明治天皇还是选择了投降,反正他也是个将死之人,日本的荣耀是他带来的,现在日本的耻辱,也就让他一个人带走吧。

    当然了,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日本的军力问题,虽然日本得到了美国的军援,但是军援现在也都还没有踪影,而日军丢掉阵地的速度又很快,加上海军的全面溃败,美国海军又没有能力全程保护,如果中国人选择击沉这些运输舰,那日本又该怎么办?

    说白了,日本是个赌徒性质的国家,一旦发现有利可图,他们会比谁都跑的更快,可一旦发现无利可图,甚至有可能要搭上自己的性命,他们又会比谁都更加紧张。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又可以看作日本人这是只对强者弯腰的表现。

    “陛下,臣还是有些不解,难道是日本内部想要篡位?所以明治天皇不得不以这种方式来保住皇室的地位?”王士珍仍旧有些迷茫,仅以目前的情报,是并不足以让王士珍判断出更多的问题的,他只知道嘉仁身体不好,但却不知道嘉仁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而且王士珍之前也曾经了解过,嘉仁似乎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摄政了,这等于是为他扫清了登基的障碍。

    “呵呵,明治天皇一死,日本皇室便青黄不接,皇太子嘉仁固然可以登基,但明治却对他没有任何的信心,反而,明治更看好他的孙子,裕仁。”王思锐呵呵一笑,解释道。

    “对于一个疯子,敢把国家交给他,那才是日本真正的末日。而裕仁今年也不过九岁,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重任。”王思锐继续说道。

    明治天皇固然可以启用摄政大臣,但那样做也有很大的弊端,比如数十年的光阴,会不会让这些顾命大臣心生歹念?如果在这数十年间,这些顾命大臣一心一意的想要推翻天皇,取而代之,那么年纪轻轻的皇子又有何能力去阻止?

    亦或者,明治天皇又怎么敢保证,他任命的顾命大臣一个个的都很忠诚?既不会心生歹念,又不会屈服于中国人呢?

    所以,对于明治天皇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降,然后在战后的谈判中,力求保住日本皇室,而只要皇室还在,哪怕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那也要比灭亡了强很多,起码他的子孙不会流落人间,成为那一具具饿死的尸骨,成为那一个个在乞丐碗里抢饭吃的流民。

    在这一刻,明治天皇是自私的,他也没有办法不去自私,儿子靠不住,孙子还太小,而自己又即将死亡,这样的局面让他很难去安排,即便是和平时期也无从下手,更不要说战争时期。

    同样的,明治也很清楚,将日本交给中国人,那么日本皇室必然会安然无恙,哪怕是为了安抚日本的平民,中国人也不会动日本的皇室,可一旦交给了日本人,那么等待着皇室的,就只有人头分家了,而这也是落魄帝王家的标配,从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幸免的。

    权力为他们带来极度风光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险。

    “那我们就接了这投降诏书?”

    “接,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接收,一切胆敢抵抗的,格杀勿论,另外,办完明治的丧事之后,日本皇室全体成员全部都要来中京。”(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665:向英国发难

    (全本小说网,。)

    当日本正式递交投降书的消息在次日国内的各大新闻报纸头条上出现的时候,瞬间举国欢庆,国内的鞭炮商也更是笑容满面,因为日本的投降,导致国内家家户户,包括工厂店铺也都纷纷放炮欢庆,这也等于是给鞭炮商们又制造了一个春节以外的销售旺季。???

    而国内高兴的也不仅仅只是鞭炮商们,各行各业当中并不乏头脑精明的商人,帝国打败了日本这个强敌,他们自然高兴,但高兴总不能当饭吃,而既然投身商场,自然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

    于是乎,国内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够见到为庆祝日本战败而打折,促销等字样的标语,而紧接着,又有商家开始频出奇招,凡是家中有现役军人,或因伤退役军人的,只要能够拿出证明来,到店即可领取一份精美礼品,消费享受折上折。

    按照这个折扣算下来,商家们在这场活动中一天所赚取到的基本上也就只是个辛苦费,当然,这个辛苦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或许这是他们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但是对于商家们来说,跟以前的利润相比较起来,这点钱还真的就是个辛苦费。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赔本,又能小小的赚一笔,更重要的是,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店铺打广告,吸引人流。

    庆祝与赚钱并不矛盾,一时间,国内也是掀起了一阵消费浪潮。至于这种大手大脚花钱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国内这个民风淳朴的年代?完全不用担心,趁着现在打折,谁还不会算账?现在不买那才是傻子呢。

    而经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帝国财政部也瞬间兴奋了起来,因为随着国内短期内消费数量的增加,财政部又将收到一笔大额的税收,这对于财政吃紧的财政部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与国内的欢腾不同的是,对于日本投降这件事情,世界各国也是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与担忧。而最为头疼的,必然是美国人无疑。

    因为美国人就在不久之前才决定了要对日本进行军援,结果第一批军援都已经上路了,第二批军援也已经运到了码头,只等船只回来就可以装船出发,这个时候你却告诉我日本投降了,有这么玩人的吗?

    而除了美国人的这笔投资将会打了水漂以外,更严重的问题也还在后面。比如说,当这批军援靠岸的时候,他们却发现等待着接收军援的并非日本人,而是已经完全控制了日本的中国人。

    那么也就等于是美国人直接自投罗网,一头扎进了中国人的怀中,并且告诉他们,这批物资是美国用来支援日本的。

    中国跟日本开战,美国却在后面暗暗的捣鬼,这件事情一旦让中国人拿到了实际的证据,将会在国际上引起什么样的轰动?不用想美国人也很清楚。

    原本美国人是希望利用这批军援来帮助日本拖延住中国人的,让他们始终无法从日本抽身出来。

    但是现在日本投降了,中国刚刚发起的战事就已经结束了,而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也并没有什么损失,他们的实力还在,原先为攻打日本而准备的物资依旧还堆积在那里,那么一旦美国人撞在枪口上的话,中国人甚至连准备的时间都省了,直接就可以出兵去攻打美国。

    当然了,攻打美国本土是不太现实的,毕竟距离太远,中间还隔着一个太平洋。但是攻打美国的殖民地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比如说,距离中国本土并不远的菲律宾。

    所以,对于美国人来说,眼下最要紧的任务便是将还未抵达日本的船队给拦下来,让他们禁止靠近日本,以免被人给一锅端,同时给美国带来巨大的麻烦。

    在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之后,威廉二世假惺惺的派德国驻华大使穆默送来了一份贺电,并且再次邀请中华帝国加入同盟国集团,一并对欺压着整个世界的协约国集团发起反抗,向他们说no。

    王思锐依旧是延续了以往的策略,只是感谢了德皇的祝贺,并且再次用拖字诀将这件事情给拖延了下来。

    英国人在得知德国人再次得到了中国皇帝王思锐的召见之后,一时间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躁的团团转,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递交了拜见申请。

    最终,在三日之后,也就是6月22日的时候,英国驻华大使萨道义接到了皇帝王思锐的召见函。

    “尊敬的皇帝陛下,我代表大英帝国国王乔治五世以及千万英国国民向您道贺,恭贺您和您的帝国赢得了这场正义的战争……”萨道义说了一大通官面上的话语,听的王思锐有些昏昏欲睡。

    原本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于一个多月前去世,乔治五世顺利接位,成为了新的英国国王,英国的情况要比日本稍微好一些,至少他们有个可以值得托付的接班人。虽然乔治五世依旧对于这场战争毫无头绪,甚至是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但是为了英国,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接受。

    而中华帝国,依旧是乔治五世需要大力拉拢的重要盟友,在这一点上,乔治五世与他的父亲爱德华七世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而在爱德华七世病重的那段时间里,负责跟美国以及中华帝国联络的就是乔治五世。

    当然,美**援日本的这件事情,其实也正是乔治五世想出的办法,并且亲自在幕后进行的操作。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日本人竟然会败的这么快,以至于彻底的打乱了乔治五世的布局。

    原本按照乔治五世的想法,中国人既然选择了拖延,那就给他们一个抽不出身的理由,让他们深陷日本战场,这无疑是最好的结果。虽然这样有可能让英国人也得不到中华帝国这个盟友,但至少也保证了德国人也同样的得不到这个盟友。

    而英国人背后起码也还有美国这个盟友,虽然战场上依旧处于劣势,但勉强也还是能够支撑下去的。

    原本这只是一场正常性的会晤,但是打败了日本之后,这也就意味着中华帝国在亚洲地区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被正视的对手。虽然听起来有些狂妄,但实际上就是这样。

    英国人被牵制在欧洲战场,根本无力顾及亚洲,而对亚洲有野心的日本如今也已经败了,美国人距离太远,他们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即便现在就开始做准备,按照美国人的个性,起码也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够帝国做很多事情了。

    所以,王思锐早在接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谋划着帝国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了。帝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什么也不缺,但实际上王思锐却很清楚,还有一样战略物资帝国是很缺少的,那就是橡胶。

    而东南亚地区又是产橡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