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第一帝国-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宫相争,朝堂无安!”王思锐说道。

    李鸿章惊愕的看向王思锐,有些不相信这句话竟然是从王思锐口中说出来的。

    但是王思锐说的却又针针见血,让人不得不信服。

    如今的朝廷也确实像是王思锐说的那样,两宫相争,朝堂无安。

    太后需要的是听话的,老实的,没什么太多想法的。只要能够守住满清的江山,保证国内的稳定就行了。

    而皇上需要的是有才能的,有想法的,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

    可两宫相争,胜利的只能是手段更加老练的慈禧太后,而皇上那边的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心气十足,但却手段欠佳。

    所以,在光绪失败了以后,聚拢在他身边的人才不是被杀的就是被贬的,没有一个得到重用的。

    “你既深知此道理,又为何要绽露锋芒?”李鸿章继续问道。

    李鸿章的意思很明显,既然王思锐已经知道了他的未来,又为什么要这么卖命的去杀敌报国?

    与其满腔热血的与敌战斗,最终非但未能封疆拜侯,反而被朝廷尽数处置,与其如此,倒不如偏居一偶,依靠着手中的势力霸占一方,做个土皇帝岂不快哉?

    “满人靠不住,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万万汉民被洋人像杀猪一样的屠杀,民族之大难,我不上谁上?”王思锐语气沉重的说道。

    话音里颇有些无奈的感觉,给人一种失落,悲凉的感觉。

    “此话绝不可再讲!”李鸿章厉声提醒道,旋即改变了话题,他知道,若是继续讨论下去,怕是会引起王思锐更多的不满情绪。

    而李鸿章虽然也是汉人,也很同意王思锐的想法,但是他却很清楚,那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如今唯一能够让汉人稳定生活下去的方法,只有尽可能的在朝廷站稳脚跟,然后去为汉人争取更多的利益。

    稳定的生活,这才是汉人最想要的生活。

    “我见你手下的部队全部装备了日本人的武器?而且还有不少的重机枪?”李鸿章问道。

    如果王思锐的部队装备的万国牌步枪,那么李鸿章自然不会这么问。

    但是所见之处,到处都是日本的三零式步枪,而且在每一座城门处都有至少两挺重机枪。

    现在他们所在的军营内,更是有不下十挺重机枪。

    对于重机枪,李鸿章可是有着很深的印象的。这种东西,即便是朝廷也无法承受大批量的装备,而王思锐这个临时起家只有几个月的部队却装备了这么多。

    加上京城早已被洋人扫荡一空,钱财也都不见了踪影,这也让李鸿章的心里面多多少少的有了一些的怀疑。

    当然,如果王思锐没有先前的谈话,李鸿章倒也不会怀疑到他。但是现在,李鸿章有绝对的理由去怀疑,京城内的财富,至少有一部分被王思锐给拿走了。

    否则依他的财产,根本就无法支撑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要知道,军队打仗那可是拼命的,没有高额的军饷,只是放空炮的话,谁会去给你卖命?

    要说王思锐就是开空头支票去骗着部队打仗,这话恐怕连个傻子都不会相信。

    “缴获了一批,前前后后大约有两千支左右,从洋人那敲诈了几挺重机枪。又从日本人手里抢了四百多万两银子,然后就找洋人的军火商人买了几千支步枪和五十挺重机枪。”王思锐稍稍改编了一下。

    反正钱是从日本人那里抢来的,他们从哪搞到的那我就不知道了,再说了,打仗朝廷不给钱,难道还不准我自己想办法?

    至于城内那些被洋人收刮起来的金银财宝,早就被王思锐给掩藏了起来。

    不然前一段时间为什么要营造出一种城内还有大量残敌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要掩护转移这些金银财宝。

    需要转移哪里的金银财宝,就在那个区域内放空枪,做出战斗的响声来,让百姓不敢露出头去看外面发生了什么。

    至于那些金银财宝在哪里?还在京城里,甚至就在他们目前所在的这座军营里,不然王思锐傻了,将这么多的兵力部署在这里,别看表面上只有十挺重机枪,其实暗地里还有不下十五挺重机枪。

    而这座军营始终都有两个营的部队在驻守,对外则宣称休整。

    李鸿章点了点头,虽然王思锐大大方方的承认了,但他却并不相信真的只有四百万两银子。

    但李鸿章却并不想去追究什么,毕竟王思锐不是直接从自己人手里抢的。那些银子是被洋人给抢走的,他再从洋人手里抢回来当军费也没什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反正李鸿章是没打算揭露王思锐的这件事情,就当是对他的补偿吧。

    “打完这场仗以后,你有什么打算?”李鸿章继续问道。

    “打算?卷款逃命呗,一百多万两银子,也足够我过完下半辈子了。”王思锐一副认命的样子。

    “唉,去美国吧,我在美国有些路子,倒也能够保你平安。”李鸿章说道。

    “中堂大人,国外再好,也不及家乡半点,与其去万里之外的美国,倒不如去与国土相隔的香港,至少在那里还能见到家乡人,什么时候风声不紧了,也还能回国探望一番。”王思锐回答道。

    李鸿章点了点头,近是近了点,但不管怎么说,香港也算是英国人的地盘了。而李鸿章与英国人的关系也还算不错,安排王思锐去香港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朝廷在香港那边也是有一些势力的,若是王思锐去了香港,李鸿章就得花费一些力气,去劝说朝廷不要动用那些力量去对付这个对国有功的功臣了。

    “也好,就去香港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一一七章:我有一个皇帝梦

    (全本小说网,。)

    再说完了去香港以后,李鸿章剧烈的咳嗽了几声,但很快便被强行压制了下来。

    朝着王思锐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而等王思锐离开之后,屋子里便传来了一阵更加剧烈的咳嗽声。

    听着屋内的咳嗽声音,王思锐无奈的摇了摇头。

    其实李鸿章早在几年前就有些身体欠恙,原本李鸿章是已经打算退下来的,但无奈接班人还没有选好,加上朝廷那边不肯放人,所以也就只能硬撑着。

    历史上李鸿章实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去世的,可以说是死于疾病,但也可以说是被气死的。

    李鸿章在晚年的时候没少受洋人的欺负,虽说表面上洋人还是很尊敬这位晚清重臣的,可实际上这里面的苦也只有李鸿章更清楚。

    离开?那只是弱者才会选择的方式。

    而且,王思锐也压根就不相信清廷会轻易的放过他。

    功高盖主,可不仅仅只是离开了京城就没事了的,只要这个人还活着,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他振臂一呼,便会有无数人站起来响应。

    而朝廷的做法,无疑等于是在王思锐的心里面扎了一根刺。

    对于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若是肯就这么妥协,那他还为什么要选择待在这里去跟洋人拼命?只是为了那所谓的朝廷吗?

    十二月二日,随着寒冬的到来,京城的天气也越来越冷了起来。

    屋子里,到处都是点燃的火盆,士兵的身上也只有几件单衣,很是单薄。

    对于部队的冬装问题,王思锐也很是头疼。

    首先,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花和布匹,其次,城内的裁缝铺里面的存货也并不足以供应这么多的军队。

    更重要的是,王思锐表面上的军队只有三千多人,而实际上只是京城内就已经驻扎着近万部队。

    虽然亦劻和李鸿章临时受命王思锐组建军队,将军队的规模临时扩充至两万。

    但是这些多出来的部队是没办法立即拿出来用的,在一个,新招的部队里难免会混入一些奸细,一个新兵团那边的奸细都还没有完全查出来,若是等以后再去查的话,难度恐怕就要大的多了。

    一间小的会议室内,王思锐与李鸿章的幕僚刘学询对立而坐,此次刘学询是代表李鸿章前来与王思锐商议扩军事宜。

    而历史上的这个时候,刘学询已经隐退了,但因为王思锐带来了蝴蝶效应,刘学询此时仍待在李鸿章身边。

    而因为李鸿章前面已经与王思锐进行过谈话,而且两人也达成了一致,所以这一次李鸿章也不便继续出面。

    至于亦劻,他就更懒的出面了,最近一段时间亦劻都是深居简出,难得露上一面,也不知道在家做什么?

    李鸿章的意思很简单,他希望王思锐能够在短期内,最好就在这几天,将京城的军队扩充至两万,或者更多。

    但是同时,李鸿章又不希望这些军队的指挥权落入王思锐手中。

    虽然他很看重王思锐,但这并不代表就会支持王思锐去做某些事情,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李鸿章还是不会去触及的。

    这时候,李鸿章便将与王思锐谈判的这件事情交给了他身边的幕僚,刘学询。

    刘学询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倒是不如那些名人,但实际上刘学询的作用却要超出了那些历史名人。

    刘学询与国父是同乡,两人也早就认识了。并且在七年前,便带着国父去拜见了两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的哥哥),并联合广州名流登报赞扬国父。

    五年前,国父创办农学会,刘学询与他组织的师生很快便加入,至于这个挂着羊头卖狗肉的农学会,实际上是革命策划机构。

    刘孙逐渐的形成了隐秘的搭档,刘出点子,出钱,国父组织行动。

    后来,刘学询说动清廷同意招抚国父,而去年刘给上面写了一封保荐信,称加保总理才堪大用,万不宜任其浪迹海外。

    广州起义之前,刘孙密会,国父便想让刘学询出任起义领袖,但被刘学询拒绝。

    可以说,此刻坐在王思锐对面的这位李鸿章的幕僚,实际上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革命家之一。

    只不过,这个革命家却始终有着做皇帝的美梦。

    “朝廷寓意明显,不知贤弟有何作想?”刘学询饶有兴趣的看着王思锐,心中暗暗的打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不得不承认,王思锐的能力已经打动了刘学询。

    此时此刻,刘学询正在考虑着如何才能招安王思锐。到时候,有他刘学询的点子,王思锐的军事才能,相信不久之后,他们便能够推翻清朝,让他荣登九五。

    王思锐连那洋人都能打的过,更何况朝廷那些腐朽不堪的军队?至于孙,至少在刘学询看来,他的作用并不如王思锐。

    当然了,王思锐很年轻,这也正是刘学询看中的一点。年轻人嘛,比较好忽悠不是?只要先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王思锐,到时候许他一个兵马大元帅的职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必王思锐很快就会臣服于他。

    当然了,如果真的有那一天的话,刘学询绝对会比现在的朝廷做的更加过份,他绝对会在即将成事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杀掉王思锐,然后在封他一个异姓王爷。

    “只要民族不再受苦受难,我一人受些委屈又当何妨?朝廷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受命便是。”王思锐笑了笑,很是直接的说道。

    王思锐虽然对于刘学询并不太了解,但是他的一些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

    对于这样一个恨不能埋伏到海底的革命前辈,王思锐只能敬而远之。

    用王思锐的话来说,老子自己心里都还有着一颗帝王心呢,除非傻了才会去帮你实现帝王梦。

    “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既然贤弟已然任命,那为兄也就不再多言,一切随缘吧。”刘学询略带一丝失望,但却并没有绝望。

    因为他知道,朝廷是绝对不会放过王思锐的。而那个时候,才是他招揽王思锐的最佳时机。

    紧接着,两人谈论了一些关于扩军的问题。

    而王思锐则急于为部队解决冬装的问题,所以一时间两人也并没有谈到一起。

    最终,在经过一个时辰的谈判之后,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

    将部队扩充至两万,其中的一万归王思锐指挥,一万归朝廷直接指挥,不过所有的兵力,都需要由王思锐来整训。

    至于部队的冬装问题,这个由朝廷来解决,十日之内,两万套棉衣棉裤会被送到军营当中。

    借着这个机会,王思锐再一次的扩招了七千人的部队,将表面上的军队总人数扩充至了一万,而多余的那七千人,则被王思锐隐藏在京城各处,甚至连日常的巡逻,也都临时的交给了那三千兵力。

    一时间,被公开的那三千兵力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