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斌继续解释道:“因为魏忠贤是靠蒙蔽和欺瞒先帝而获取先帝宠信的,他以这等无耻下作的手段获取了先帝的宠信,甚至权倾朝野,只手遮天,这就给其他官员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既然可以靠蒙蔽和欺瞒皇上获取信任,获取权力,谁还会去辛辛苦苦做事,兢兢业业执政,博取那么一点功绩来获取皇上的信任呢,蒙蔽和欺瞒皇上谁不会,只要够无耻,够下作就行了!所以,朝臣中选择此等手段的人越来越多,无耻下作之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一天到晚不管国家安危,不顾老百姓死活,挖空心思想着怎么用无耻下作的手段去欺瞒皇上以获取皇上的信任,从而权倾朝野,只手遮天。党争从此也没了底限,大家比的不再是功绩,而是谁更无耻,谁更下作,谁更不要脸,谁更没人性!“

    朱慈烺闻言,仔细想了想,又不解的问道:“东林党好像不是这样的吧,师傅你刚不是说他们都被残酷的折磨致死了也不愿背上受贿的污名,他们如果无耻下作不要脸,又何必在乎这么一点虚名呢?”

    张斌思索了一下,随即点头道:“东林和阉党的确不一样,他们至少不会违背人性和道德的底线,为了争权夺利而丧失人性。他们以标榜的是礼仪道德,无耻下作不要脸的事情他们基本上做不出来。”

    朱慈烺闻言,征询道:“师傅,那我以后能不能重用东林党呢?”

    张斌坚定的摇头道:“东林党同样不能重用。”

    朱慈烺不由好奇道:“为什么呢,他们标榜礼仪道德,应该不是坏人吧?”

    张斌耐心的解释道:“他们的确不是坏人,但是,他们并没有救国救民之能,一天到晚就会耍嘴皮子,动笔杆子,是拯救不了大明的。标榜礼仪道德并不是救国之道,盛世的时候是可以标榜礼仪道德,让大家都遵纪守法,好好做人,但是,乱世的时候,标榜这些是没用的,建奴会跟他们讲礼仪道德吗?阉党会跟他们讲礼仪道德吗?说句不好听一点的,当初帝师孙承宗如果不讲礼仪道德,真的按魏忠贤污蔑的那样,率军回京清君侧,魏忠贤能斗的过他吗,阉党那帮无耻之徒再无耻,再下作,再不要脸,在数万明军将士面前有用吗?他倒好,魏忠贤欺瞒先帝,让先帝下了道旨意就乖乖退回辽东去了。他回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劝先帝不要被魏忠贤蛊惑吗,结果,魏忠贤靠蛊惑先帝让他退回辽东,他真退回去了,有没有脑子?知不知自己要干什么!“

 第八卷 第八十二章 治国之道

    治国,能依靠东林党人吗?

    他们或以道德礼仪标榜自己,或以清正廉洁为荣,或宽厚仁慈,或嫉恶如仇,的确是一帮君子。//全本小说网,HTTPS://。)//

    但是,崇祯朝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乱象频现,君子救不了这乱世!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乱世,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君子。

    聪秀绝伦,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能挽国家之危亡,救黎民于水火,方为真英雄。

    东林党人是君子,但是,君子并非英雄,品德高尚是君子,为国为民是英雄,君子注重的是自我修养,只能成就自己;而英雄的成就是救国救民,英雄才能救这乱世。

    张斌正是这样一位乱世英雄,他并不是只讲礼仪道德,对翩翩君子他能讲礼仪道德,但是,对无耻下作之人,他能比人更无耻下作!

    他如果处在当时孙承宗的位置,绝对会兴兵清君侧,别说是魏忠贤了,就算是皇帝,敢虐杀自己的亲友,他都不会坐视。

    你敢耍流氓,我能比你更流氓,你敢耍无赖,我能比你更无赖。

    魏忠贤这种地痞流氓被他逮手里,能把人家翔都虐出来,还跟人家讲道理,甚至讲礼仪道德,有毛病啊!

    这就是东林党人救不了大明的原因,跟地痞流氓讲道理,人家能把你翔都虐出来!

    当然,英雄并不需要自我标榜,英雄功成之后自有世人传颂,张斌也不想跟朱慈烺解释这些什么君子与英雄的理论,这些解释起来朱慈烺也不一定懂,英雄自有他来做,而朱慈烺只需做一个好皇帝就行。

    他紧接着教导道:“烺儿,你要记住,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兴亡,主宰着亿万黎民百姓的命运,凡事都需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不可凭自己的心性草率从事,不可凭自己的喜好任用朝臣,更不可听信谗言残害忠良,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天下黎民的福祉。“

    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头道:“师傅,我记住了,这个,国家到底怎么治理呢?”

    治国之道,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在摸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者方法各有不同,要把这些全解释清楚,恐怕几天时间都不够,而且,张斌也不是对所有君王的治国之道都有研究,全面论述肯定的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治国之道,要怎么跟朱慈烺说呢?

    他想了一阵,终于想明白了,治国之道千千万,他也说不完,那么,就按最有利于自己的来,他教导朱慈烺不就是为了朱慈烺能按他理想中的方法治理大明吗。

    他想让朱慈烺怎么治理大明呢?

    这个其实很简单,参照后世,提倡民主,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国富民强。

    他大概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即便郑重的道:“治国之道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有各自的体悟和方法,可谓千变万化,要一一分析,那不知道要说多久,师傅只能从根源上跟你说。《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你首先要清楚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因为有了老百姓,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王,所以,治国之本就是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老百姓过得不好,国家就不得安宁,如果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那这个国家也无法维持下去。“

    这个倒不需要张斌做太多的解释,因为这时候的大明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老百姓因为天灾人祸所以造反了,再加上外有建奴之祸,整个大明已然风雨飘摇。

    朱慈烺重重的点头道:“嗯,师傅,我知道了,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那么,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张斌想了想,随即分析道:“要想知道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要先知道老百姓为什么过的不好。老百姓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丰衣足食便可,我大明立朝之初老百姓的日子就过的比较好,因为那时候大明地广人稀,平均每户都能有五十余亩地,除去吃喝税赋还能有结余添置衣物,所以大明是盛世接着盛世。但是,后面大明人口日渐增加,而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却在日渐减少,到了现在,平均每户人家才十余亩地,多生几口人就饭都吃不饱,如果遇上天灾,再碰到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那更是活都活不下去。“

    这个也好理解,因为大明现在就是这情况,但是,有一点朱慈烺却不理解,他疑惑道:“师傅,为什么大明的土地会日渐减少呢?”

    张斌连连摇头道:“不是大明的土地在减少,而是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在减少,因为大多数土地都被极少数人吞并了,这土地的总量不会多也不会少,他们吞并的越多,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就越少。“

    老百姓的数量在不断增多,他们手里的土地却在不断减少,这样下去大明迟早要完蛋,朱慈烺就算年纪再小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些人是要断大明的根基啊!

    他咬牙切齿道:“是哪些人在吞并土地?”

    张斌尴尬的看了他一眼,随即咬牙道:“烺儿,有些话我本不当说,但是,有些事情你却必须知道,不然,恐怕累死都治理不好大明。吞并大明土地的就是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外戚宦官和官绅地主,大明土地约有一千万顷,而皇室宗亲手里的就不下六百万顷,公侯勋贵、外戚宦官和官绅地主手里的土地不下两百万顷,剩下两百万顷还有一百多万顷是屯田,真正在老百姓手里的还不到一百万顷,也就是说每个老百姓手里的土地还不到一亩,而一亩产量最多最多三石,一个老百姓一年少说也要吃六石粮,你知道吗?“

    朱慈烺闻言,惊骇道:“怎么可能,皇室宗亲才多少,怎么可能占如此多的土地?老百姓一年才半年有饭吃,怎么可能活的下去!”

    张斌摇了摇头,郑重的道:“烺儿,你应该知道万历朝给潞王的封地就是四万顷,福王的封地是两万顷,而他们就藩以后还利用自己亲王的身份不断兼并土地,现在,一个亲王名下最少有十多万顷土地,多的甚至有几十万顷,一个郡王手里少则上万顷,多则上十万顷,他们下面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现在,大明的皇室宗亲足有三十余万,他们吞并六百万顷土地不可能吗?老百姓一年才半年有饭吃,所以,大半的老百姓都逼的没了活路,成为皇室宗亲、公侯勋贵、外戚宦官和官绅地主手下的佃农,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就为了那一点活命的粮食,丰衣足食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不用去奢望的梦想!”

    他平时教导朱慈烺都注重实用性,简单的算术朱慈烺还是会的,朱慈烺闻言,稍微一打手指头,随即便脸色大变道:“这个,这个,师傅,怎么办?”

    话说到这里,效果就差不多了,张斌紧接着严肃的道:“烺儿,你刚不是问为师治国之道吗?以大明如今的情况,唯有发展商业同时开疆扩土才是正途,老百姓没钱买衣服穿就发展商业,让他们赚钱买衣服穿;老百姓手里的土地不够,就开疆扩土,让他们手里的土地增加,这样老百姓才能丰衣足食,大明才能天下太平乃至繁荣昌盛!”

 第八卷 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

    治国之道并非一成不变,盛世有盛世的治国之道,乱世有乱世的治国之道,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治国之道,这世上并没有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都通用的治国之道,只是适合时宜的,才是最好的。(全本小说网,https://。)

    张斌提出的两点发展商业和开疆扩土其实也不能完全挽救现在的大明,还有很多事情他都不能说,只能做。

    比如,让崇祯这个昏君下台。

    又比如,收拾朝中的奸佞之臣。

    这些都不能说,也不需要朱慈烺来做,张斌自然会暗中筹划,慢慢完成,朱慈烺要做的就是继位之后大力推动商业发展,然后让他去开疆扩土。

    说了这半天,都快午时了,张斌感觉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他正准备结束今天的教导,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平衡之术,大明之所以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跟大明历代皇帝一味的迷信平衡之术有很大的关系。

    万历莫名其妙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玩出了个党争祸国。

    天启傻不拉几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玩出了个阉党之祸。

    崇祯自以为是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把大明给玩亡国了!

    自己辛辛苦苦逆转局势,好不容易要把大明给救活了,可不敢让这小太子朱慈烺以后再玩什么平衡之道,把自己给玩死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提醒道:“烺儿,还有一点,你要记住,平衡之术并不是什么治国之道。”

    “啊!”,朱慈烺闻言,忍不住惊呼一声,因为他父皇崇祯教他的治国之道就是平衡之术,父皇不止一次的在自己面前吹嘘,其平衡之术玩的有多好,师傅现在却说平衡之术不是治国之道!

    他不由惊奇的问道:“师傅,平衡之术为什么不是治国之道呢?”

    张斌一听朱慈烺这话就明白了,崇祯肯定在使劲教导自己的儿子玩平衡之术。

    大明朝这些个皇帝一个个都脑子有病吗,平衡之术是治国之道吗?

    他们之所以要玩平衡之术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朱元璋当初为了集权,把宰相胡惟庸一伙给灭了,并且取消了宰相一职,从而跟文官集团走到了对立面。

    这就导致后来的历代皇帝都被他影响认为文官不可靠,文官都想夺他们的权力。

    这不有病吗!

    还有什么宰相也会夺他们权,简直病的不轻!

    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就有宰相,秦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汉朝也有宰相,汉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隋朝也有宰相,隋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唐朝也有宰相,唐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