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世唐魂-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136章 提防(求收藏、推荐)

    (全本小说网,。)

    “三叔公,下午的时候您不是说要和我商量一下庄子里饮水的问题吗?”见礼之后,张毅就顺手扶住三叔公,笑道道:“要不,咱们就随意走走,看看在那儿取井比较合适如何?”

    “好,这事儿得立即办,要是晚了可不行!”三叔公赶紧顺着点了点头,然后两人就慢悠悠的朝庄口行去。

    两人走的很慢,不是因为天色渐渐变黑,而是路面实在有些难走,如果只是张毅一个人的话还比较简单,可是带上一个不利索的三叔公之后速度就比蜗牛快不了多少。

    走了半柱香的时候,三叔公看着满庄子的烟火,这才停了下来,朝张毅问道:“爵爷,您找老朽这是?”

    作为一个活的够久的人,在屋子里的时候他就知道张毅有话要对他说,而且这件事应该还非常隐蔽。

    “三叔公,我这儿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您去做!”张毅再次双手一拱,诚恳的对三叔公道:“这件事关系甚大,并且需要保密而行,您是庄子里的老人,对庄子一切都很是熟悉,所以还望三叔公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爵爷,到底出了什么事?”三叔公立刻也变得严肃起来。

    “事情到是没有出,不过我想先做一些预防!”

    “恩!留个后手自然是好的,老朽也不问爵爷到底要防谁,不过就您单独找老朽来看这件事情不简单!”三叔公迟疑了一下,两颗眼珠子在微弱的光亮下格外有神起来,道:“既然你信得过老朽,那您就说吧,但凡您觉得老朽能办到,您吩咐便是!”

    找三叔公自然是张毅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不是因为年迈所以这样的人更加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因为年迈所以更清楚庄子里的一切情况,还是因为年迈办事就更加的稳妥。

    最关键的是,如果这件事让三叔公去办理的话,除非张毅他自己说出去,否则没人会知道!

    小心的从贴身衣服的口袋里取出了一张纸条,然后恭敬的递到了三叔公的手里。

    “三叔公,这里是配方,以及制造东西的图样,不过这东西非常危险,稍微不注意非死即伤,所以弄的时候必须小心一些才好!”将纸条交给给三叔公,张毅还是有些不放心,再次叮嘱道:“如果谁因为这件事而死,张某养他家人一辈子!”

    “当真?”三叔公。

    “保证!”张毅严肃道:“但凡参与此事者,张毅必不相忘!”

    。。。。。。

    五月如火!

    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样,人力终究还是抵挡不过天灾,纵然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消灭的绝大多数地区的虫灾,但是已经被虫子啃食的土地已经变成了一片片满目疮痍的废墟。

    人要吃饭,为了活下去,或者有选择性的活下去,无数眼看着今年将不再有收成的人纷纷走出了家门。

    节省每一颗粮食,为来年开春的希望!

    这就是每一个难民心中最朴实的愿望,因为他们不知道家里所剩无几的粮食,在度过了今年之后还能不能挨过下一个青黄不接的时候。

    现在的长安城外已经开始了施粥,用的就是张毅所提供的粮粉加草料的办法,一碗不干不稀的稀粥虽说不能让人吃饱,但是绝对可以吊命。

    所以就在城墙根一带,只要有人经过就可以看到不少衣衫褴褛的人热切的看着粥棚下那几口不断冒着热气的铁锅。

    李世民就站在城墙上,满脸愁容的看着下面的一切。

    “陛下,看来和我们预料的不差,这次受灾的面积足足波及到了二十七个州府,据各州府呈报上来的奏折上看,情况很不乐观啊!”房玄龄担忧的看着李二,从袖口里拿出一封奏折递给李二,道:“这是司农寺那边昨天递过来的奏折,原本今日早朝的时候就应该呈于陛下,。。。。。老臣和杜相商议了一下所以就给扣了下来!”

    李二接过奏折翻看之后看了看,脸色就变得更加的阴沉,只见奏折上写道:二十七个受灾的州府,估计因这次蝗灾秋收不到三成!

    三成的粮食。。。。。想想就觉得恐怖!

    这就代表着足足起成的粮食化为了泡影,而且不止如此,因为损失了这七成的粮食那么今年的赋税肯定也要大打一个折扣,最关键的是百姓少了七成的粮食就也意味着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腾挪出这么多粮食于之果脯,否则的话千里饿殍的惨剧必将再一次上演。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个结果对于李二来说还可以接受,可是连年的天灾人祸以及异族的不断挑衅,整个大唐可以说正在风雨中飘摇,一旦难民受到蛊惑,可以预见有一场天下大乱必将重演。

    “而且最近民间也有传言。。。陛下。。。”魏征看了看李二,欲言又止。

    “说朕如何?”李二问道。

    “说。。。。陛下得位不正,弑兄杀弟、囚禁太上皇。。。。。。这场蝗灾便是上天对您不修德行的惩罚。。。。。”

    程咬金第一个站了出来,一口浓痰就吐在了地上,怒骂道:“我呸!让我老程知道是那个王八蛋在那儿造谣,老子活劈了他!”程咬金一边咒骂,一边对李二拱手道:“陛下,肯定是山东那帮家伙,你给俺两千兵马,俺定将这些砸碎剁碎了喂狗!”

    李二自然知道程咬金说的是那些人,然而他此刻却是一肚子怒火却无处发泄。

    强压着怒火,李二道:“知节莫要动怒,既然是朕不修德行朕自当敬告天地谢罪,只是苦了朕的这些子民啊!”

    长孙无忌这时候也站了出来,对于李二他自然是一百个支持,当下便道:“陛下切勿自责,天灾人祸原本就是无稽之谈,那些人无非也就是恶心陛下而已,这次我们早有准备,虽然受灾之地不少,不过所幸农药出世,我大唐之后总算免却了蝗灾之苦。(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37章 祭天(上)

    (全本小说网,。)

    “不错,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老臣还有一个建议,最好是将灾民分化于州县之内救济,一来是预防生出事端,二来也算是免却了那些难民的行路之苦。”魏征再次道:“光是在潼关以北之地,如今就聚集了不下三万难民,其他等地也在陆续集结,此事也许早日处理才是!”

    。。。。。。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仇恨,这句话对于现在的灾民团体来说一点也不假。

    随着第二批难民到达长安城下的时候,原本还稍微能够遮风挡雨的墙根就不再能够容纳足够的人栖息,然后就开始了争夺。

    身体强健的人总是会有一定的优势,于是当有一个人开始抢夺他人地盘尝到了甜头之后,这种还只是在大多数人脑海中不敢实施的计划很快就被更多的人接受,一时间整个城墙根就变得惨烈,而随之带来的便是一阵阵痛苦的哀鸣和乞求。

    没有人会可怜谁,都希望能够活下去,所以人性最丑恶的一面立刻就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最先还只是为栖息之地拼抢,然后就是粮食,当发展到连救济的稀粥也需要和别人分享的时候,就有人学会了反抗,然后便是更多的人反抗,知道最后整个难民区域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好几股势力。

    纵然每天依旧在派粥,可是每天还是依旧有人死去,城门卫已经紧急戒烟,并且加强了防备,一时间整个长安人心惶惶!

    流言,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出来的。

    “山河变,下神将,不修德行天苍茫。

    百姓苦,万民惶,不惊天地是二郎。”

    刚刚开始还只是在城外流传,一夜之间这句顺口溜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李二正一脸愤怒的听着听风的奏报。

    “陛下,如今整个长安都在传诵这首歌谣,奴婢查探了所有线索却找不出传播流言之人到底是谁!”听风看了看依旧默不作声的李二,又才急需道:“不过五姓七宗的人最近都有人来了长安!”

    “你当然查不到!哼!”李二一拍桌案,恨恨道:“山东士族,莫不是以为朕真的不敢妄动刀兵不成!”

    李二绝对不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否则也不可能坐上皇位。

    他心里非常清楚,其实这一次就是一场毫无烟火的权利之争!

    作为老牌贵族,五姓七宗就是其中的代表家族,因为开国功臣类的新兴贵族逐渐崛起,从而导致消弱了他们的地位,所以这一次就是他们借助蝗灾出手的时候。

    古人敬畏天地,对于不可抗拒的力量总是归结于鬼神,在皇权需要这种天人理论来统治百姓的时候,自然也会受到某些方面的约束。

    正是这种皇权、臣权、百姓、神意。。。。种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制约,就形成了古代关系体系。

    当然,这里面的东西李二清楚,五姓七宗也清楚,甚至满朝文武都非常清楚,只是无人明说出来而已。

    “陛下,要不要。。。。。”听风的声音很冷,用手朝着脖子轻轻一划,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他的意思很清楚,是在问李二要不要将这些人暗杀掉!

    在听风看来,虽然这么做有些治标不治本的意思,但是如果能争取一些时间总是好的。毕竟来长安的这些人在其家族中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而现如今事态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在幕后指挥,一旦暗杀了几人,即便是不能立即消除隐患,总能起到一切作用。

    “不可!对付这些人朕还用不上这些手段!”李二摆了摆手,很有信心道:“既然他们想要借助蝗虫逼迫朕就范,那么朕也可以用蝗虫让他们声望扫地!”说着,李二的眼睛里就流露出一股森森的寒芒,一字一句的大声道:“通知下去,明日祭天!”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急,太监急!

    李二要祭天,忙的除了太监之外,满朝文武,以及整个长安的勋贵就不得不跟着忙碌起来。

    张毅接到礼部传来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作为一名光荣的大唐勋贵,他自然也需要参加。

    记不起李二到底是给自己下达了罪己诏还是杀了个血流成河,不过历史上记载的这次规模重大的蝗灾便是随之慢慢的结束,并且大唐开始了征战四方的篇章。

    沉重的牛角号列于太庙两侧,低沉的号角声便发出低沉的嗡鸣。

    “呜!~~~”

    “呜!~”

    。。。。。

    张毅被安排到了太庙右侧的高台下,当然还有不少的熟人,比如太医院院正、院判。。。。。。。

    “孙先生,近日在宫中可还安好?”一眼就看见了精神头还不错的孙思邈,张毅赶紧打了个招呼。

    孙思邈这一次没有穿着往日那件陈旧的破道袍,相反,一身杏黄,并且镶嵌着无数条金边的全新太极道袍就是他现在的装束,手持拂尘、配合着一头苍白的头发根本就不用打扮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就立刻能把这位和神仙联系起来。

    对于孙思邈现在的样子张毅就觉得非常顺眼,既然是有道高士就应该以这样的想象出现才能显示出仙家本色才对,只不过当看见高人不断的弯腰扭背好像浑身痒痒的时候,这种美感的消失遗尽了。

    很奇怪孙思邈身边怎么会出现道士,不过看到孙思邈纵然身在皇宫却依旧担心药田,张毅就能想到这老头近来的日子可能真的不太好过,至少行动方面肯定不自由。对于孙思邈的了解张毅也算是比较清楚,他就是那种随意的性子,并且对生活上也不挑剔,完全就是那种白菜、豆腐可,有酒、肉也可的类型。

    “好,自然是好!”孙思邈似乎非常不习惯身上的道袍,不过好在后面还有一位小道士不住在他身边帮他整理仪容,到也不至于显得怪异,见到是张毅顿时就来了精神,忙问道:“药田里的药材可好?”

    看了一眼小道士,张毅笑着就回答道:“药田自然安好,看样子陛下是打算为道长晋封封号了,真乃是可喜可贺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38章 祭天(中)

    (全本小说网,。)

    孙思邈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点头也没有否认,似乎很无奈,知道药田无碍后便开始闭目养神。

    “这位想必便是泾阳县子张毅,张爵爷了吧?”孙思邈没有说话,一旁的小道士却来了兴趣,缓步走到张毅身前。

    有模有样的朝张毅打了一个稽首后,一封请帖便从袖口处脱袖而出然后恭敬的递到张毅面前笑道:“早就听家师说爵爷慧根独具,与我道门有缘,不知可有时间于清风观一叙?”

    “不知令师是?”张毅立刻拱手谢礼。

    小道士虽然年纪不大,在张毅看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