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隋行- 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德言毕竟是受诸葛颖之邀,客居于此地的,少了许多顾虑,率先拱手答道:“不瞒王爷,均田制好则好矣,但能否如王爷所愿在江南各地顺利地推行、实施,关键不在百姓,而在朝廷是否下决心扫除种种障碍,真正按人丁数目授民以田。”

    杨广大惑不解,问道:“许公所言种种障碍,不知具体指的是什么?”

    “就以牛耳村为例,原先只须按每年的定数向陈叔陵府上交纳租税,服劳役即可,尔今则须承担明暗两种租税,明里向当地官府缴纳不低于原有定数的租役,暗里还须向图谋反隋复陈的各种势力缴纳租税,所以说近两年貌似随着南陈的覆亡,归属于陈叔陵的封地已不复存在,实则佃户们承受的租役没得到任何减轻,反而加重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53章 谁和谁的同心结(下)

    (全本小说网,。)

    杨广听了许德言这话,大吃一惊道:“可是,据我所知,近两年朝廷未从江南各地征收过一粒粮食、一寸绢帛,各州县官府向百姓征收的租税都用来做什么了呢?再者,如真的如许公所说,有反隋复陈的势力向民间征租税,你们为何不报官清剿,反而要顺从他们,向他们缴纳租税呢?”

    诸葛颖苦笑一声,望着许德言,还是希望由他来说。

    许德言方才的话既已说出了口,这时只得硬着头皮答道:“陈亡之后,朝廷固然未向江南各地征收过赋税,但也未向江南调拔过足够养活上百万江南百姓和数十万驻扎在江南各地官军的粮食和绢帛啊,所以,各地官府为了保障供给当地驻军的粮晌,维持自身运转,仍在按照原田主与佃户约定的数目征收租役,他们没有将征收来的租役上交给朝廷,也没有登记造册,故而王爷对此尚一无所知。再说到那些暗地里向百姓强索租税的各种势力,他们大多打着原田主的旗号来向佃户们征收租税,要是有人违拗不交,抑或向官府告发,他们在官府大都埋有眼线替他们通风报信,不是放火烧毁了你田里将要长成的庄稼,便是在你们村里的饮水井撒进两包泄药,搞得你狼狈不堪,只能屈从了他们。”

    诸葛颖终于忍不住开口补充道:“这些人里通官府,外结土匪,明里暗里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寻常百姓哪敢招惹他们呀?”

    杨广登时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事情并不像他预料的那么简单,自他统军攻灭南陈以来,朝廷多注重在江南平叛、剿匪,无形当中却忽视了人心向背的问题,江南普通百姓承受着比南陈更加沉重的税赋,同时受到官匪以及南陈余孽的多重敲诈,无怪乎连静虚师太那样的有道高僧都会选择站在朝廷的对立面上,帮助张仲坚等人做事。

    “那么依二位之见,倘若朝廷有决心在江南推行均田制,会不会受到百姓们的积极响应呢?”杨广思索着向许德言和诸葛颖问道。

    “只要能叫百姓们吃饱穿暖,百姓们一定会支持朝廷的。可是……”诸葛颖欲言又止道。

    “本王奉旨抚绥江南,自当为江南百姓谋求福祉,诸葛先生不必心存顾虑,但说无妨。”

    许德言明白诸葛颖忧虑的是什么,代他说道:“其实百姓心里都清楚,他们种地植桑,向朝廷缴粮缴绢都是份内之事,可就是对缴纳双份绢粮心有不满,若是王爷真正替百姓扫减轻这方面的负担,百姓们感恩不尽了。”

    杨广点了点头,答道:“我明白二位先生的意思,当务之急是整顿各地官府,重点惩治里通官府,外结土匪,向百姓强征租税的那些蠹虫。关于这件事,我今日回城后便召集群僚做出相应的安排,一定会在朝廷推行均田制的诏旨下达至江南前,将这些蠹虫清除干净,为接下来均田制的实施扫除障碍的。”

    许德言的目光落在了杨广身旁几案上的那只装着同心结的木匣上,喃喃说道:“若是均田制果能在江南各地得以推行实施,真是我等之福,江南百姓之福啊!”

    杨广看着许德言的神情、举动,此时才若隐若现地领悟到了方才陈长乐将妹妹陈未央赠与她的这对同心结托自己回赠给陈未央这一举动蕴含的对自己的劝讽之意。

    当日,杨广就在陈长乐夫妻隐居的茅舍中吃罢了晌饭,并在许德言和诸葛颖的陪同下走访了几户牛耳村的村民,向他们详细询问了家中的情况,以及对朝廷即将推行均田制的意见,得到了与许德言、诸葛颖二人所说相似的答复。他一直在牛耳村里呆到了日头偏西,才准备回城具体部署清除民间蠹虫、扫除推行均田制的种种障碍了。

    诸葛颖、许德言率领上百名村民,将杨广一行送至村口的桃林边,三人即将话别之时,杨广目视许德言,忽然问诸葛颖道:“许公与公主神仙眷侣,隐居于此,我不便打扰,然先生既为诸葛武侯之后人,自应秉承先祖遗志,兼济天下苍生,愿不愿意到本王身边来参赞机务,亲自操持在江南推行均田制一事啊?”

    诸葛颖才欲开口推辞,身旁的许德言已拍手叫道:“甚好,甚好,王爷如起用如颖兄这般贤达、智谋之士来具体操持推行均田制,则是江南百姓之福啊!”

    “我知诸葛先生身为一族族长,还有诸多族中事务需要料理,就给先生三天时间,三天后,我在建康总管府恭候先生了。先生不会再叫我效仿刘玄德,三顾茅庐,方肯出山相助吧。”杨广半是玩笑半是命令地替诸葛颖做了主。

    正在这时,就见裴蕴带领十几名护从的亲兵匆匆赶了回来,待到村口翻身下了马,裴蕴面色凝重地请杨广避开众人耳目,到一旁说话,悄悄向杨广禀报道:“下官奉命率人前往燕子叽捉拿张仲坚,结果扑了空,据捉到的一名张仲坚的手下供称,张仲坚似有要紧的事,于昨日才离开了燕子叽,不知所往。下官据此判断,他多半是听说了李靖携冯小惜北上的消息后才离开燕子叽的。王爷,要不要增派人手,暗中保护李靖和冯小惜,以防万一呢?”

    “也就是说,诸葛项是在张仲坚离开燕子叽之后得到的指令,前来埋伏欲刺杀本王的,如此看来,建康城内一定隐藏有张仲坚的眼线,能够迅速向他传递出消息,他才能在一日之内向诸葛项下达指令。”杨广沉吟着说道,“冲之,暂不必向北路增派人手,传命段达派出斥候,严密查探张仲坚的动向,其所部人马与李靖、冯小惜的距离拉近至五里,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同时,交待段达,非到万不得已之时,不得亮明身份,以免打草惊蛇。我相信以李靖之能为,应当应付得了张仲坚。”(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54章 关中子弟不可嫁

    (全本小说网,。)

    李靖算是拿冯小惜没了办法,只得勉强答应她带上在渡船上邂逅的蔓娘一同返回相州老家。

    其实,李靖之所以勉为其难地才同意带上蔓娘同行,倒不是他心肠硬、情商低,不懂得怜贫恤老,而是出于对冯小惜的安全着想,唯恐在渡江时邂逅的这位蔓娘是张仲坚的手下,有意设下圈套诱使冯小惜上当的。

    出于这种考虑,李靖虽然拗不过冯小惜,最终同意带上蔓娘同行,可也却绞尽了脑汁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蔓娘与冯小惜单独相处的机会。

    譬如,冯小惜以蔓娘年老目力不佳为由,请李靖在江北雇上一辆驮车,三人改骑马为驾车一路北上,李靖便主动要求他和蔓娘共乘一骑,以避免冯小惜同坐一辆车。

    又如,待到晚间三人即将投宿前,李靖总是情愿多出些钱,包上三间客房,三个人各住一间。

    如此等等。

    冯小惜对李靖的种种反常及不合情理的举动渐渐起了疑心,屡次质问他为何对蔓娘这样一个年老半瞎的老妇人如此小心提防,是不是与她冯小惜成亲本身就是个圈套,实则另有图谋。

    每到这时,李靖索性也效仿冯小惜先前对他那样,一概不予理睬。

    即便是李靖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避免和减少蔓娘与冯小惜的亲密接触,但仍阻止不了蔓娘主动接近冯小惜,继续向她打听冯小怜是因何而死,以及冯小惜和李靖的关系。

    起初两次,李靖曾找了借口,有意凑近,旁听两人的谈话,待过了两次,发现蔓娘除了关心冯小怜、冯小惜姐妹俩之外,并没有谈及其它的话题,也就放松了戒备,允许在骑马行路的间歇,蔓娘单独和冯小惜聊聊天,自己不再有意上前旁听了。

    终于,在蔓娘的一再询问下,冯小惜据实告诉了蔓娘,自己的姐姐冯小怜是在北齐被北周攻灭后,被迫改嫁到了北周勋贵李穆家中,于开皇初年因不堪忍受婆婆的欺辱,愤而自尽的。

    蔓娘听冯小惜讲述罢冯小怜被逼自尽的经过,抹了会儿眼泪儿,突然指着李靖,问冯小惜道:“他不也姓李,该不会和李穆是一家人吧?”

    冯小惜虽对李靖心怀爱慕,却还真的没留意过李靖是哪里人,被蔓娘这一问,遂多了件心事,待到当日找了个机会,单独将李靖叫至一边,向他问明了原籍何处,是否与李穆存在亲戚关系,十分高兴地跑来告诉蔓娘:“李郎出身京兆三原,与李穆并非同族。”

    哪知蔓娘听说李靖也是关中子弟,鼻子里哼了一声,对冯小惜说道:“虽非同族,但两个李家同为关中世家,关中子弟不可嫁,大娘劝你不要重蹈娘娘的覆辙才是。”

    冯小惜虽是个极有主见的姑娘,但蔓娘的话也在她心里留下了块阴影,加之回想起自己幼年得知姐姐的死讯后,曾在东都洛阳行刺过李浑的往事,心中难免对该不该嫁给李靖产生了一丝犹豫。整个人自此以后也变得烦燥易怒起来,时常对同行的李靖和蔓娘不理不睬,独自骑马踽踽而行。

    转眼间三人离开建康已有三四天的光景,骑马来到了徐州境内。偏赶上这一天,三人自前一晚住宿的客店出发时,头顶还是艳阳高照,待到当日午后酉时前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眨眼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李靖本打算今日起到前面的下邳城内住宿的,此时一见下起了大雨,遂不顾冯小惜和蔓娘二人的劝阻,坚持要冒雨赶路,在天黑之前抵达下邳城。

    三人两骑身披蓑衣冒雨赶路,哪知这场雨越下越大,丝毫未见有停下来的迹象,加之道路被雨水浸打得十分泥泞,大大减缓了两匹战马行进的速度,眼瞅着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放眼向前方望去,依然看不到前面下邳城的影子。

    冯小惜担心淋雨时间一长,蔓娘上了年纪的人,身体承受不起,遂不停地向四周张望,想就近找个落脚的地方避避雨,歇上一晚再走。

    结果,还真的被她发现了就在三人左前方不远处,亮有几点灯光。

    冯小惜纵马凑近李靖,手指左前方大声向他说道:“李靖,你瞧那边是不是有几点灯光,咱们今晚怕是赶不到城里了,就在此处借宿一宿,待明天雨停了再动身吧。”说罢,不待李靖回答,率先拔转马头,直朝着有灯光闪亮的地方跑了下去。

    李靖抬头望望天色,无奈,只得纵马赶了上去。

    待李靖三人骑马走近亮着灯光的地方,惊喜地发现这里竟是一座规模还不小的客店,门面上的招牌是“百顺老店”,三人当即便在门外翻身下了马,吩咐客店里的伙计将两匹马牵至后院的马厩之中,净水好料地喂上,相跟着走进了客店的前堂。

    这家客店的名字叫做“百顺老店”,店里的掌柜却是位精明的年轻人,一见来了客人,笑容满面地从柜台后迎了出来,一面吩咐伙计们给李靖等人准备干净手巾擦脸擦手,一面搭讪着问道:“瞧这场雨下得,正所谓人不留人天要留人,三位老客今晚算是来巧了,本店特地为三位老客留有两间上房,每间每晚只要一百文‘开皇五株’,三位老客若是想先洗个热水澡再用饭,我这就去吩咐伙计们准备一应物件去。”

    李靖冲年轻的掌柜伸出了三根手指,说道:“两间不够,我们要三间上房。”

    “啊,啊,事情是这样。”年轻掌柜的舔了舔嘴唇,陪笑向李靖解释道,“今日午间,店里来了一拔贵客,赏给小店足足三匹上好的绢帛,包下了店里几乎所有的上房,这不,如今就只留有两间上房还空着呢。今晚就请这位小姐委屈委屈,只能和这位老人家同宿一晚了。”

    李靖请冯小惜扶着蔓娘先到客房中沐浴更衣,他独自留在前堂内,四下打量了两眼,问那年轻掌柜的道:“我瞧你这店中的客房怎么也有三四十间吧,这拔贵客来了多少人,竟包下了店内几乎所有的房间?”(全本小说网,。,;手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