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七章 神仙

    在地面上几个匠人的吆喝声中,热气球上面的柴火被熄灭,热气球失去了升力,渐渐往地面降落下来。

    刑部侍郎张光航看着那可以任意升起和降落的热气球,如见神明,表情都有些恍惚。

    张光航是天子派来嘉奖李植的。李植杀到江南处斩了钱谦益和张慎言等国贼,天子发了一道圣旨夸奖了李植一番。

    李植有韩金信打探消息,知道张光航在朝廷上也帮自己说几句话,便热情招待了张光航,更让他看看自己的热气球。

    张光航看到热气球后,十分的惊奇,甚至有些失态。这也不怪他少见多怪,实在是在这个时代,飞天是一种不可能的梦想。因为不可能,飞天往往和宗教信仰牵扯在一起。无论是道教的飞天诸神,还是佛教的御空罗汉,能够升腾上天都是神灵的一种力量。

    然而在李植这里,几个普通的工匠居然靠技术的力量,飞上了那只属于神仙的天空。

    明代以道教为国教,在道教的神话里,神仙的宫殿全部在天空中。只要能飞得够高,是能见到神仙的。这热气球飞起来,飞得那么高,是不是可以直上青天,和托塔天王聊聊家常,和太少老君玩耍棋子?

    这令张光航感到惊奇,惊讶,甚至有些害怕。

    至于李植麾下的将领官员,虽然同样为热气球的神奇而惊讶,但因为跟随了李植十年,早就看遍了各种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都有些见怪不怪了。

    钟峰笑着看着那热气球,说道:“国公爷,这热气球安全不安全,钟峰我也想上去坐一坐!”

    李兴啐道:“钟峰你也想飞天了?你以为飞上去你就成神了?”

    钟峰回答道:“李兴你莫以为我钟峰没见过这热气球,国公爷给那几个工匠画图纸时候我就站在旁边看,比你还清楚这热气球的原理。”

    听到辽东总兵钟峰了解热气球的原理,张光航抖擞精神,急忙竖起耳朵听钟峰解释。

    钟峰咳嗽了一声,说道:“国公爷那时候说得清楚,这热气球利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火焰是热的,能把空气加热,让空气膨胀变轻。空气变轻后充满热气球的腔内,整个热气球就变得极轻,受到大气的气压,自然能在空气中浮起来。”

    听到钟峰的解释,李植麾下的老人不少都明白过来,点头称是。这些老人跟随李植久了,多多少少听李植普及过一些基本科学知识,自然能听懂钟峰的解释。

    但是张光航就傻眼了。对于钟峰说的什么“空气”,什么“热胀冷缩”,什么“气压”,那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张光航想了半天,最后朝钟峰问道:“钟总兵,这凡人飞得这么高,会不会惊到天上的神仙?”

    听到刑部侍郎张光航的话,李植差点笑出声来,最后好不容易忍住。

    钟峰愣了愣,一时竟有些拿不准主意。明代的道家信仰十分流行,好几个皇帝本身就是炼丹求长生的道士。在明人的概念里,天上那必然是有神仙的。即便像钟峰这样跟李植学过一些基础科学知识,也没有抛弃对神仙的信仰。而凡人借助热气球的力量上了天,这似乎确实打破了神仙的飞天特权。

    钟峰支支吾吾地说道:“国公爷那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天上的神仙想来也是知道的。我们在国公爷麾下做事,即便惊扰到了神仙,也一定会得到原谅的。”

    张光航听到钟峰的解释,频频点头。众人都十分信任李植的力量,既然李植是由海边神仙道士传授的知识,自然和天上的神仙有些渊源。

    李植听到钟峰乱七八糟的解释,有些无语,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植暗道这基础科学教育是不是该搞起来了。只不过如今李植的领地对新式知识分子处于饥渴状态,学校培养出来的基层人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被各级官服、法院和税务局瓜分。李植实在没有时间再让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因为那样更会延长学生学成入仕的时间。

    不过李植又觉得是不是可以在低龄孩童和工匠中进行基础科学教育。如果有一批工匠掌握基础科学,就可以减轻李植的工作量——以后李植有什么发明创造,将图纸画出来交给工匠们,工匠们就能依赖他们学过的知识做出来。

    李植正在那里思索,热气球已经降落到地面上。用竹子编制的舱体中,板甲锻造作坊的匠头齐六和另外四个匠人走了出来,拱手朝李植作揖。

    “见过国公爷,见过诸位大人!”

    李植笑着拍了拍齐六的肩膀,笑道:“齐六,你这热气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齐六被李植拍了一下肩膀,有些激动,说道:“国公爷,根据你给我们的图纸,我们开始时候试图用帆布缝制热气球。但是这样做出来的热气球漏气,没有飞起来。我们最后用鞣制过的猪皮做气球,成功的飞起来了。”

    李植走到热气球旁边看了看,笑道:“你飞了几次了?安全不安全?”

    齐六答道:“我最近飞了三十多次了,隔几天就飞一次。没有出过事故。”

    李植点了点头,突然朝张光航说道:“张大人,我带你一起飞上去看看!”

    张光航愣了愣,一下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有些紧张地问道:“我可以飞天?”

    张光航说完这句话有些后悔,他感觉自己表现得像个土包子似的。自己怎么说也是京城来的官员,怎么在范家庄这种小城市倒像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似的。

    李植一挥手,喝道:“来!”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张光航小跑着随李植进入了座舱中。齐六哈哈一笑,又在燃烧铁桶中烧起了木柴。热气一点点把发瘪的猪皮气球吹胀了,在众人的惊呼中,热气球腾空而起,带着李植和张光航飞上了天空。

    齐六和另外一个工匠使劲在座舱中摇动座舱后面的螺旋桨,尽力控制热气球的前进方向。

    这种螺旋桨风力有限,只能在无风的时候使用,比如今天。如果遇上大风天气,热气球还是不要升空的好。

    热气球渐渐飞上了高空,到达了距离地面一百米左右的地方。齐六减少了火势,让热气球不再上升,而是浮在了半空中。

    张光航似乎有些畏高,在座舱中站着脸色有些发白。他鼓起勇气站到座舱边上往下面望下去,看到脚下的范家庄。经过两次扩建的范家庄在脚下呈现一个积木一般的直角形状。城中的各个工厂星罗棋布,运送原材料和货物的马车来来往往。

    张光航看了看顶上的青天,又看了看脚下的城市,摇了摇头,赞道:“真神仙手段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八十章 专利

    五月十二,跪在地上的“山寨”收割机作坊作坊主满头的细汗,匍匐在地不敢说话。

    津国公李植来检查他的山寨收割机作坊了,带着好多大官。

    作坊主之所以胆战心惊,是因为这个作坊主仿造了李植的畜力小麦收割机。

    目前在辽东和天津的市场上,畜力小麦收割机供不应求,出现了大量的仿造者。

    辽东“机械化”小麦耕作主要由畜力条播机和畜力收割机组成,辅以灌溉水渠的兴建,以及其他一些小机器,可以将几个负荷最重的农活全部交给机器和灌溉设施完成。这样一来,原来只能耕种二十亩小麦的佃农可以耕作一百亩的旱田,地主和佃农的收入都会大幅增长。

    在《天津日报》和《山东日报》的宣传下,在辽东各层官吏的引导下,辽东的农民和地主都普遍接受了李植的新式机器,大量向李植订购。二月份辽东春小麦的播种,百分之九十五的田地都购买、使用了条播机。

    条播机的生产可以说是有条不紊。这种机器在去年,也就是崇祯十八年三月已经被李植发明出来。四月份李植就在范家庄组建了条播机工厂,雇佣五千人生产条播机。条播机工厂的产量大概是每月三千台,抢在辽东春耕前生产了足够市场需求的机器。

    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农民的反响很好。条播机操作简便,不容易损坏,特别适合一马平川的东北大平原。地主们都准备好了银子,准备购买李植的蓄力收割机。

    但是蓄力收割机的生产有些跟不上进度。去年十二月开始生产收割机,到了现在五月初,李植的工厂只生产了一万八千台。这样算下来,在七月份小麦收割的时节,李植的收割机只能生产二万四千台,距离市场三万台的需求还差六千台。

    这是一个严峻的缺口。

    理论上,没有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割,成熟的小麦麦穗可能就会脱落掉地上,无法收获。辽东二月份种下去的大片小麦田可能就要白种。

    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比理论上稍好。因为辽东省除了十几万使用农业机械的佃农,还有二十万正在开荒的辽人壮劳力,更有二十多万成年女真人奴隶。如果收割机迟迟不能到位,李植可以雇佣和组织这些劳动力投入到收割小麦的工作中。

    实际上辽东耕地的水利设施如今并不完善,辽东一千多万亩旱田灌溉工作也是由辽东巡抚郑元组织这些劳动力完成的。现有“熟地”上高度体系化的灌溉系统可能要明年才能建好。

    不过如果调集这些开荒的劳动力收割小麦的话,涉及到人员的再次分配、迁徙和房屋安置,成本非常高。对于辽东的功勋地主来说,比起使用机械,使用这些应急的人力是十分不划算的。

    再次使用这些应急人力,说不定今年的收成和支出要对消,一分钱利润都没有。

    所以在辽东和天津的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无法满足的收割机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不少商贾、富豪看见了这个需求,开始组织铁匠仿制李植的收割机起来。短短几个月,天津起码涌现了六家收割机仿造作坊。李植今天检查的这家,就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

    李植看了看这家仿造作坊,朝地上的作坊主问道:“你们是怎么生产切割件的?”

    那个作坊主抬起了头,诚惶诚恐地说道:“回国公爷,我们从国公爷的钢厂买来坩埚钢,然后靠锻工抡大锤子将切割件锻打成型。再用砂轮磨。”

    听到作坊主的回答,李植皱了皱眉头。这家作坊的生产技术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所谓的“大”,完全是人数多。

    李植问道:“你们生产一台收割机要多少成本?”

    作坊主擦了擦头上的细汗,说道:“要五十二两银子一台。我们的机器质量不如国公爷工厂的,只能卖六十五两的价钱,算下来一台利润十三两银子。”

    李植摇了摇头。

    李植的官营收割机厂广泛使用流水线和蒸汽机锻锤,生产的效率远高于这个作坊,生产一台收割机成本只有三十五两银子。因为质量好,机器的官方定价是八十两银子,利润高达四十五两银子。

    这个山寨作坊窃取了李植的发明,却只能生产劣质的仿制品。如果这样的黑作坊泛滥,最后会降低整个收割机机器的口碑,甚至会因为劣质机器的质量和效果太差,导致农民和地主放弃机械化农耕。

    李植看了看跪了一地的铁匠们,又摇了摇头。

    作坊主抬头看了看李植,鼓起勇气问道:“国公爷,以后我们还能继续仿制国公爷的收割机么?”

    李植淡淡说道:“可以仿制,但是要收专利费!”

    “何为专利费?”

    “专利费就是本公发明了收割机,享有这个发明的生产权利。其他人要生产,就要从本公这里购买生产许可。这个收割机本公订下的专利费用是四十两银子一台。”

    听到李植的话,跪地上的作坊主哭丧着脸说道:“国公爷,小民付不起那么高的专利费。”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你确实付不起,准备好把作坊卖了吧!”

    “国公爷,这作坊谁人会买啊?”

    李植没有搭理作坊主的哀求,走出了这家“黑作坊”。

    “韩金信,找一家技术含量高一些的作坊看看!”

    “有一家,我这就带国公爷去看。”

    李植随着韩金信往天津城郊的东面走去,看到了一个占地不大的作坊。那作坊建在一个排水良好的小丘上,连着天津卫城通往大沽港的官道,从作坊里不停传出巨大的敲击声。

    李植一走进那作坊里,就看到三个巨大的蒸汽机锻锤不停地上下运动,在捶打铁砧上的钢铁锻件。

    看到李植带着亲卫走进来,作坊里的作坊主和工匠们慌了神,呼啦啦全跪在了地上。不过李植倒是没有搭理他们,李植站在那个蒸汽机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