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工程师- 第5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坐在御座上,朱由检一言不发。

    崔昌武却是被两个尚书骂得面红耳赤。

    他缓缓说道:“齐王在天津尽用寒士治理地方,一镇九省打理得繁华富庶,丝毫不见什么乱子!我看天津的中学生比你们这些大儒治理的水平高得多!”

    听到崔昌武的话,张步凉和杨尚贤对视了一阵,都有些语塞。

    崔昌武一挥官袍袖子,大声说道:“圣上,兵部尚书张步凉和礼部尚书杨尚贤都曾在地方上组织捐募活动资助江北叛军,罪大恶极。此番前罪未洗,二人又在京城串联活动,试图阻止圣上在江南均平田赋,罪不可赦!”

    “臣请圣上拿下二人,押入东厂大牢中细细审问。”

    听到崔昌武的话,张步凉瞪大眼睛一吹胡子,大声喝到:“崔昌武,你一个黄齿小儿敢拿老夫?老夫在四川十几年,你拿了老夫,不怕整个蜀地尽举反旗?”

    崔昌武冷笑一声,说道:“本官不才,有齐王十几万虎贲军为援。我便要看看,四川的地方军镇有没有挑战虎贲军的勇气。”

    张步凉眼睛一瞪,猛地朝崔昌武一指,说道:“你…你!”

    崔昌武拱手朝天子一礼,说道:“圣上,此二人名为官,实为反贼。不拿下二人,恐怕天下没人服天子的变法。”

    朱由检看着崔昌武,沉默了一会,点了点头。

    王德化看到这个点头,把心一横,带着东厂番子就冲了上去,把目瞪口呆的张步凉和杨尚贤拖了下去。

    朝堂上的文官们顿时傻了眼。

    崔昌武比他们想像得更凶残。

    仗着李植的支持,这崔昌武比天子更急着在江南变法啊。

    现在的局势看下来,李植比天子更想在江南均田赋。天子均田赋是为了增加税收减少叛乱,而李植和崔昌武均田赋纯粹是为了将士绅吞下去的膏腴还给贫苦农民。

    天子的变法还可以商量,天子尚需要文官们治国,需要忠孝的书生们维护整个统治秩序。而李植和崔昌武的新政完全是没有一点余地。

    李植什么都不需要。在李植的眼里,只有铁血大兵和公平正义,完全不把文官士绅的既得利益放在眼里。

    文官们对视了一阵,顿时一个个愁云惨淡。

    新任阁老,文渊阁大学士董有为一甩官袍前襟,扑通一声在朝堂上跪了下去。

    “圣上!圣上!我大明三百年以士大夫和皇家共治天下,才有了江南的殷殷太平。若是圣上如此急促突然变法,恐怕江南要生大乱兴大变,不知道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不知道多少忠臣要变成逆贼。”

    “圣上,你不能听齐王的一面之言啊!齐王之法可施展于天津一地,断不可施展于江南全境!”

    “天下万万读书人的忠诚,全在天子的一念之间啊!”

    喊着喊着,董有为已经是涕泪横流,泣不成声。

    董有为这一跪,朝堂上的文官们扑通扑通全跪了下去。

    老进士们一个个眼泪鼻涕,在地上长跪不起。有的人不停地磕头,有的人大声朝天子哭诉,场面顿时一片乱哄哄的,许久都没法安静下来。

    像张步凉那样来硬的不行,文官们就来软的。

    动江南士绅的免税权就是要士绅的命。没有了免税权,士绅们怎么接受土地投献?没有土地投献带来的地租收入,士绅们一大家子人怎么养活?

    作为士绅的代表,作为士绅的一员,进士出身的官员们就是拼了性命也要阻拦。

    朱由检看着地上哭得稀里哗啦的文官们,吸了一口气。

    他转头看向了崔昌武。

    “辅臣,如何?”

    崔昌武皱了皱眉头,觉得天子这一句话把所有的压力都交到了自己身上。

    难道天子不准备在江南变法了?

    但是即便天子不准备变法,齐王也是要在江南变法,将被士绅盘剥的江南百姓解救出来的。

    崔昌武大声答道:“齐王之法可推行全国,绝无江南江北之区别!”

    地上所有的文官刹那间都停止了哭泣,死死盯着崔昌武,满眼的愤怒仇恨。

    朱由检吸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崔阁老如此说了,想必齐王也是一样的意思。在江南变法一事就定下来了。人员调配,具体施行由辅臣全权负责。”

    崔昌武拱手一礼,说道:“臣遵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九十六章 情报

    吴应熊狼狈地跳上了巴达维亚的码头,看了看这座红夷的港口城市。

    巴达维亚并不大,码头上面只停着几艘荷兰战舰、十几艘荷兰商船和十几艘大明帆船。此时还是六月,南风尚不稳定,从大明来的商人们依旧滞留在巴达维亚的码头上,等待着八月份返航的日子。

    吴应熊扫视了一眼码头,看到好多汉人在往红夷和大明的商船上装货物,一个个面黄肌瘦,仿佛一阵风都能吹倒。而这些瘦弱的汉人奴工背上却扛着沉重的货物,一脚深一脚浅地往船上搬运。

    手上拿着皮鞭的爪哇土著则明显地位高一些,时不时用鞭子在地上抽打,吓唬那些搬运东西的汉人。

    吴应熊诧异地朝身边的海商问道:“刘叔,怎么这些土著拿着皮鞭抽打汉人?”

    吴应熊身边的海商看了看那些搬运工,皱眉说道:“少将军,那些搬运工都是红夷从福建和广东沿海抓来的奴隶。前些年李植还没有兴起的时候,红夷每年都派舰队袭击大明的东南沿海,抓到的汉人就送到巴达维亚来做苦工,做奴隶。”

    “这些汉人做事没有酬劳,唯有一日两顿半饱的饭,在码头上累死为止。每年都有两、三成的汉人累死病死在巴达维亚。这些年红夷被李植打怕了不敢去东南沿海抢奴隶,巴达维亚的人力是越来越紧张,这些还活着的奴隶也越来越辛苦了。”

    吴应熊听到这话,愣了好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好半天,他才悻悻地问道:“刘叔,红夷会如何对我们?”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吴三桂死后,李植诛吴三桂九族,派韩金信的人南下抓捕吴家人。但是吴应熊逃得快,从南昌一路策马逃到了广州。在广州他找到了吴三桂派驻在那里联络荷兰人的使者刘信,也就是他称为刘叔的这个海商,坐海船逃到了巴达维亚。

    然而没想到到了巴达维亚,第一眼看到的竟是汉人奴工的悲惨境遇。吴应熊被吓到了,开始怀疑投奔红夷的下场。

    刘信叹了口气,说道:“少将军,这红夷对我们汉人是最残暴的。原先我们得了红夷的好处自然就不去管这些事情。如今少将军你来投奔红夷了,当真要小心一些。说话做事都要谦卑一些,千万别触怒了那些红夷军官。”

    “李植追杀吴家九族,如今李植的势力又遍布南洋,如今这些地方少将军你都不能容身了,只有投奔红夷这一条道。我们如今也只能希望红夷仗义,能给我们一条活路了。”

    吴应熊站在码头上,一时间觉得满腹的悲怆,低头难受了好久。

    刘信陪吴应熊站了一会,看到一个爪哇土著拿着鞭子走了过来。刘信赶紧催促吴应熊:“少将军,这码头上不能久立,我们还是快去荷兰人的官厅里报告吧。”

    吴应熊慌张地看了看走过来的爪哇监工,不敢再呆在码头上,赶紧跟着刘信往红夷的棱堡那边走去。

    两人快步走到了那座棱堡前面,刘信用荷兰人给的文件通过了三层卫兵盘查,进入了荷兰人的棱堡。一个红夷书记官把两人带到了一件干净的会客室里,然后就兀自离开了。

    两人站在那会客室里也不敢坐,就巴巴地等着红夷人的召见。

    过了大概半个时辰,一个微微发胖的高大荷兰人带着两个侍从走进了这间会客室。

    刘信赶紧跟吴应熊说:“这就是巴达维亚总督库恩。”

    库恩走进房间里,打量了吴应熊一眼,说道:“你是吴三桂的儿子?”

    吴应熊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说道:“总督大老爷!我是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我爹和你们一起攻打李植,战死在大明京城了!”

    听到身边翻译的转译,库恩皱了皱眉头,显然吴应熊又提醒了他一次荷兰人的战败,这让他心情很不好。

    他傲慢地抬起了下巴,说道:“那么你来巴达维亚做什么呢?”

    吴应熊眼巴巴地看着库恩,说道:“我无路可走了,是来投奔…“

    然而他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刘信打断了。刘信陪着笑,大声说道:”总督阁下,少将军是从万里之外跋涉过来,将北京城下那场大战的情报提供给总督的。“

    刘信知道,如果吴应熊对荷兰人没有价值,会立即被库恩轰出巴达维亚。如今吴应熊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将京城那一战的经过描述给荷兰人听。

    听到这话,库恩来了兴趣。

    ”我们确实对那一战的细节十分感兴趣。“

    他决定在吴应熊身上花一些时间,坐在了椅子上,问道:”为什么江北军拥有那么先进的武器,却还是敌不过李植的虎贲军呢?“

    吴应熊虽然没有亲眼目睹北京那一战,但在南昌和好几个逃下来的校尉聊过,知道那一战的经过。

    ”总督大人!李植的武器越来越可怕了,他造出了会自己行走的钢铁战车!“

    库恩愣了愣,问道:”钢铁战车?“

    ”正是钢铁战车!这些战车尾巴上喷着浓烟,身上披着重甲,不需要牛马拖拉能自己往前走。即便是总督卖给我爹的红衣大炮,也拿这些战车没有办法!“

    库恩皱了皱眉头,仿佛听到一个天方夜谭。

    然而李植确实总是造出一些让人不敢相信的东西出来,比如不需要风帆的铁甲舰。

    ”那么这些钢铁战车是怎么作战的呢?“

    吴应熊见库恩十分关心,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了。他赶紧站起来,挥舞着手臂说道:”总督大人,那李植派士兵在战车后面朝我们的壕沟里扔炸弹!“

    “炸弹?“

    ”对呀,李植的士兵有好多炸弹。他们的步兵守在战车后面让我们没法冲击战车,炸弹兵则从战车后面投掷炸弹炸我们的壕沟。“

    ”我们的壕沟一段接一段地被这些炸弹炸垮了,士兵们很快就崩溃了。“

    吴应熊绘声绘色,开始描述那一战的种种经过。

    库恩皱着眉头听吴应熊叙述那段战争,最后朝身边的书记官说道:”把明国人的话记下来,这是很重要的情报。我们要组织军官,分析怎么应对李植的这种新式战争方法!“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九十七章 石油

    几十个大坛子摆在了范家庄东郊一座新建小工厂的门口。那些大坛子一个个都有一米多高,沉甸甸的。从旁边看过去,倒像是装酒的大酒缸。

    蔡怀水打开了一个坛子的盖子,说道:“王爷,这就是你要的猛火油。”

    李植走到那坛子的旁边,朝坛子里面看了看。

    果然,李植看到了黑色的粘稠原油。

    明代中国已经有人开发利用石油:明曹学铨《蜀中广记》中记载:“国朝正德末年(1521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四川地区凿井取油已较为普遍。何宇度所著《益部谈资》中记载,“油井在嘉州、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为诸县。”

    明代还使用石油做燃料制作喷火战车,将这种战车称为猛火油车。

    因此李植想寻找石油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蔡怀水去了一趟四川,就买了几十坛原油回来。

    蔡怀水凑到李植身边,跟着李植看了看坛子中的石油,说道:“王爷,这油是挺厉害的,烧起来的光亮很大。所以四川的百姓都叫这种油为猛火油。就是有味道,闻久了让人不舒服。”

    ”王爷,你寻这猛火油来做什么?“

    李植笑了笑,说道:”蔡怀水,这油不叫猛火油,这叫石油!“

    蔡怀水愣了愣,不知道为什么李植要给这种燃料改名。

    ”王爷说是石油,那便是石油。“

    李植哈哈一笑,说道:”这石油全世界到处都有,是一种储量很大的地下矿藏。尤其是中东地方,也就是在我们的西边,亚洲、非洲和欧洲交界的地方。“

    蔡怀水虽然是范家庄的技术干部,但也抽空自学了李植的各种中学教材。对地理有一定的概念,知道李植说的中东是什么地方。

    “当然,我们大明也有好多地方产石油,就是开采不容易。以后我们开发装油的轮船,去中东开采浅层原油。“

    李植继续说道:”这石油可一身都是宝。“

    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