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枭士- 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辛苦你了!”

    扈青儿缓缓走上前,低声问道:“夫君打算立幼储?”

    李延庆点点头,“这是上天的安排,我必须顺应天意。”

    “那将来,我们就要搬回临安府了?”

    “或许吧!”

    李延庆笑了笑又道:“现在谈这件事尚早,去把阮氏三雄给我找来。”

    扈青儿笑道:“他们比夫君性急,已经去训练水军了。”

    李延庆哈哈一笑,“这三个家伙倒也自觉,走吧!我们看看去。”

    李延庆离开了大帐,骑马向水军兵营而去。

    。。。。。。。。。

    自从太上皇赵佶自立为摄政王后,各地响应并支持他的州府并不多,只有临安府附近的十个州府,包括嘉兴府、湖州、宁国府、广德军、严州、徽州、婺州、会稽府、庆元府、台州等等,而远距离的州府都无一例外地保持了沉默,既不表态支持他为摄政王、也不表态支持李延庆的清君侧。

    这个格局令赵佶十分恼火,虽然目前只有江宁府、平州府、扬州、润州、常州和鄂州两府四州公开支持李延庆,但赵佶很清楚,西北五路加上巴蜀三路以及河东路都肯定是支持李延庆,算下来,李延庆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州县的支持。

    现在除了迅速剿灭李延庆外,他们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

    知政堂内,赵佶主持了一次知政堂议事,就在昨天,赵佶又罢免了副相郑望之的相位,就因为郑望之是李延庆一手提拔,赵佶便怀疑他对自己的忠诚度。

    取代郑望之的新副相,是之前因得罪李延庆而被罢相的徐处仁,赵佶又重新将他启用,徐处仁受宠若惊,他积极表述忠心,甚至比黄潜善和汪伯彦还要痛恨李延庆。

    “现在的情形大家都知道,曹晟公开支持李延庆,潘岳也背叛了朝廷,李延庆之所以敢起兵造反,就是得到了两人的军队,大家说说看,怎么应对目前的局势?”

    这时,汪伯彦欠身道:“陛下,微臣想说两句!”

    汪伯彦是枢密使,对各地的军队情报比较了解,赵佶便点点头,“汪相公请说!”

    “陛下,李延庆的西北军虽然强大,但毕竟路途遥远,从西北过来至少要一个半月,路上还要不断补充粮草,可以说非常不容易,而荆襄两路的军队正在忙碌剿匪,其实就是中立,这样一来,李延庆手中最多只有五万军队,而我们却拥有十八万军队!”

    “等等!”

    赵佶忽然听出不对,“还有五万军队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手中就只有十万招募的新军,加上三万守城军,一共十三万人,哪里又来五万军队?

    但赵佶只是一愣神,便明白了,“你是说刘光世的五万军队?”

    汪伯彦点点头,“刘光世的军队是陛下耗费了很大的精力才争取到,无论如何,他应该听从陛下指挥。”

    赵佶心中忽然有些轻松起来,这样算起来,他们手中就有十八万军队,将近四倍于李延庆,赵佶下定了决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剿灭李延庆,不能让李延庆的大旗再继续举下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

    刘光世因为父亲刘延庆参加了江南外戚叛乱而一度受到朝廷冷落,但宗泽却对他另眼相看,一直重用提拔他,宗泽大军退守江淮后,宗泽令他率一万军守泗州。

    宗泽不幸在楚州病逝后,他手中的八万由谁来指挥就成了天子赵构和太上皇赵佶争夺的焦点,赵构最初是想让韩世忠接管,但赵佶却坚决反对,认为韩世忠手中兵力太多,不利于朝廷控制。

    最后父子二人达成妥协,将八万军队一分为二,四万军队交给岳飞统帅,前去荆襄镇守,另外四万军队赵佶给了刘光世,并提升他为都统制,独立成军,这便使刘光世再度被重用,手握五万重兵,官拜上将军、淮东防御使,都统制,成为地方大员,负责镇守泗州、楚州、泰州和通州一线。

    刘光世几乎是同时接到李延庆和太上皇赵佶的信,这让他着实犹豫了两天,从感情上,他当然是偏向一手提拔他的太上皇赵佶,但作为朝廷重臣,他也反对太上皇发动宫廷政变,尤其在官家生死未卜之时,他生怕自己走错一步路,就会成为历史罪人。

    不过刘光世最终还是决定出兵进攻李延庆,他没有选择余地,他的两个儿子都在京城,捏在赵佶手中,令他不敢不从。

    刘光世不敢公开响应赵佶,这是他的底线,他不能公开站队,他便用飞鸽告诉赵佶,他会秘密出兵,从背后进攻李延庆。

    刘光世并没有全军押上,他留两万军队继续镇守泗州和楚州,自己率领三万大军抵达了泰州。

    三万大军在芦墟镇集结,刘光世站在高处眺望长江对岸,远方是一条黑线,这一带江面足够近二十里,波光浩淼,刘光世心中沉甸甸的,他明明知道天下各州都保持中立,不愿卷入这场宫廷政变,只有他义无反顾地蹚了这趟浑水。

    他心中象吃了苍蝇般难受,只是儿子在赵佶手中,他不出兵又不行。

    “速去询问,船只到了没有?”刘光世高声问道。

    长江上的船只都在南岸,这是朝廷的规定,南岸不派船只过来接应,他只能从淮河调船南下,这就是他迟迟没有渡江的原因,

    片刻,一名副将奔来禀报,“启禀都统,船只已经到了!”

    刘光世回头望去,只见数十艘大船正沿着泰水驶来,他立刻下令道:“第一军准备渡江!”

    第一军五千人已经做好准备了,他们并不是在长江上登船,而是芦墟镇的泰水上登船,然后船队直接驶入长江,半个时辰后,五千军队全部上了船,三十五艘大船满载着士兵,开始浩浩荡荡向长江对岸驶去。

    “都统,卑职听到一个消息,韩世忠似乎也秘密派三万军南下了。”

    汇报情况之人是副将杜麟,他刚刚从淮河押船回来,便迫不及待地向刘光世汇报这个消息。

    刘光世一怔,“他们怎么会有船只渡江?”

    杜麟叹口气道:“都统还不明白吗?一定是对岸派船过江接应。”

    刘光世顿时沉默了,原来韩世忠是支持李延庆的,不过也难怪,韩世忠本来就是李延庆的部将,他支持李延庆也很正常。

    江淮地区三大军队中,只有沿江防御使曹晟公开支持李延庆,刘光世和韩世忠表面上都保持了中立,实际上,两人却各自暗中出兵了。

    “快看,那是什么船队?”有士兵忽然指着江面上大喊。

    刘光世也看见了,江面上忽然出现了一支船队,足有五六十艘之多,在江面上一字排开,船上挂着宋军的黄底黑龙旗,刘光世心中大惊,长江上并没有水军啊!这是哪里来的水军?

    他看不清楚,索性催马冲上一座土丘,这下子视野开阔了。

    阮氏三雄率领的六十艘战船和五千水军昨天就到了,扬州是韩世忠镇守的地盘,刘光世必然是从泰州或者通州渡江,不过通州的江面太宽阔,从泰州的可能性最大,他们便守株待兔,等候在泰州对岸。

    望着江面上三十余艘渡船,阮小七十分兴奋,低声对兄长道:“全部击沉,干他娘的!”

    阮小二回头瞪了兄弟一眼,“你忘记都统是怎么说的?”

    李延庆再三嘱咐过他们,只要刘光世没有公开表态站队,就说明他并不是心甘心愿出兵,那不用杀得太狠,警告一下就是了,如果警告不管用,再利用战船优势将对方悉数俘获。

    这里面警告是最为重要,具体怎么警告,就由阮小二自己决定了。

    “准备火砲!”

    立刻有士兵将三架火砲推上船舷,当然现在还没有管状的火砲,还是弹射形火砲,但他们将第一次使用水战震天雷。

    水战震天雷其实就是守城时对付巢车的长钉震天雷,震天雷铁外壳两面都有锋利的长钉,当震天雷重重撞击在船上时,长钉会穿透船板,钉在船上。

    不过水战震天雷还是有特殊的不同之处,那就是火绳口有一个类似蜗牛外壳一样的装置,它将保护火绳不被江水打湿。

    阮小二的战船迎面向最大一艘渡船驶去,这艘船上至少载有一百五十名士兵,水军士兵不断大喊:“立刻回去,否则将尔等击沉!”

    但回答他们的却是密集的箭矢,几名喊话士兵不幸中箭倒在甲板上。

    阮小二大怒,喝令道:“准备发射!”

    战船和对面的渡船交错而过,双方相距不到三十步,只听见‘嘭!嘭!’两声,两颗震天雷同时射出,呈直线射向对方大船,先后击中对方船身,但其中一颗震天雷没有钉住船身,落入了江水中,而另一颗震天雷钉在船身上。

    阮小二的战船在发射后便火速撤离,相距约五十步时,只听见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碎屑四溅,一股浓烟腾空而起,高高的桅杆轰然倒下,整艘渡船竟被拦腰炸成了两段,一百五十名士兵全部落水。

    在北岸查看情况的刘光世顿时惊得目瞪口呆,他是见识过震天雷的,却没有想到江面上也能使用震天雷。

    “不好!”他大叫一声,“这是李延庆的战船!”

    刘光世立即大喊,“让所有船只回来!”

    “当!当!当!”岸上敲响了撤军钟声。

    其实不需要鸣金收兵,震天雷强大的威力早已吓坏了其他渡船,他们纷纷调头向北岸驶去。

    但阮小二却不肯放过这些渡船,待宋军上岸后,他会将这些渡船全部击沉,不会再给对方渡江的机会。

    副将杜麟心有余悸,他低声对刘光世道:“不如把这些船只留在长江,索性让对方全部击沉,咱们就向临安府请求船只支援。”

    刘光世点点头,这也算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不是自己不肯出兵,而是没有船只渡江,就让赵佶派明州的海船来接应自己吧!

    刘光世也相信赵佶不会那么愚蠢威胁自己的儿子,那样做只会把自己逼向李延庆。

    当天下午,刘光世撤军回楚州,阮小二随即放火烧毁了三十几艘渡船,他又派出几艘船在长江沿岸搜索,将所有隐藏的船只全部焚毁。

    刘光世在北撤的同时,发鸽信给临安赵佶,告诉他自己的渡船在长江上遭到了李延庆战船的伏击,所有船只全部被对方战船击沉,落水士兵不计其数,初步估计已阵亡三千余人。

    刘光世随即要求赵佶派明州海船接应自己渡江。

    与此同时,刘光世却在夜间派一名心腹秘密坐小船过江,给阮小二送去一封信,让他关注长江口可能出现的海船。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

    经过五天的强行军,三万骑兵抵达了和州历阳县,对岸便是江宁府,曹晟早已命令江宁府通判蒋梓安排了百艘渡船,专门在对岸迎接这支骑兵南下,仅仅半天时间,三万骑兵全部渡过了长江,他们从太湖西面南下,环绕着太湖向湖州方向杀去。

    就在三万骑兵渡过长江的消息传到平江府后,李延庆亲自率领一万军队杀向湖州。

    目前赵佶在湖州部署了一万军队,这一万军便是之前赶来支援杨褚的两支援军,分别来自宁国府和嘉兴府,这两支援军稍微晚了一步,李延庆的船队已经进入太湖,而杨褚的残军也败回了临安府。

    赵佶索性便命令这支军队驻扎湖州乌程县,直接威胁平江府。

    这支万人军队也是前年刚招募的新禁军,由统制王典统领,副将也是统制马文春,只是王典官职是正四品大将军,而马文春是正五品将军,自然就是王典为主将。

    两人的上司都是殿前都统制王渊,但在赵佶重金和高爵的诱惑下,两人都背叛了天子赵构,沦为赵佶的帮凶走狗。

    王典也知道李延庆如果出兵,湖州必然是首当其冲,他派人盯住了平江府的一举一动,当李延庆大军刚刚出军营,他派出的探哨便立刻将消息用飞鸽传书报告了王典,王典也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向临安府求救。

    收到了王典的求援信,赵佶和知政堂一番商量后,最终决定派余杭兵马统制吴湛率三万军赶去支援湖州。

    平江府和临安府的距离并不远,两者之间就相隔着西面的湖州和东面的嘉兴府,一旦爆发战争,所有的行军时间也就在一两天之内。

    但李延庆的行军速度很慢,明明相距乌程县也就百里之遥,一个急行军,半天就能杀到,偏偏李延庆军队的行军慢慢摇摇,走十几里休息一会儿,走了整整一天才行军五十里,刚进入湖州境内,一万大军便驻扎过夜了。

    相反,北上的新禁军被赵佶下旨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