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草根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草根皇帝-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府邸门口,投递他们写的诗赋、策文。希望着有一天能得到某位贵人看重,从此在仕途中“扶摇直上“。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会稽人严忌靠着几篇诗赋,成功的打动了刘武,跻身为梁王亲信,还被授官。通常,每当传出这样的好消息后,就刺激着那些本来都快坚持不下去的士子们,咬着牙齿,继续坚持留在长安。

    但这样幸运的事情,概率毕竟太小,刘病已就曾经听过这样一件事,在某个藩王的宫里,就有十几个在长安实在撑不下去了,不得不另寻出路,然后被藩王招徕来的士子,每当藩王问及他们在长安的那些漂泊生活、艰难岁月时,这些人通常都是“泪流满面“、辛酸不已。

    刘病已心里明白,大汉皇朝用人制度主要靠举荐,而且需要的门槛太高,此辈中人少有能跨越者……他们长期得不到朝廷重视,长此以往,难免心中怨怼丛生,于我汉家社稷不利!

    作为天子,一两个小地主的怨恨,自然算不得什么。但是假如是一千个,一万个小地主的怨恨呢?当初陈胜,吴广起义时,还只有八百人呢。

    汉家江山的基础是什么。不是军功勋贵家族。自秦朝开始兴盛的军功勋贵势力,在此时已经开始衰退了。

    最浅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

    汉承秦制,虽然也继承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但是架不住汉家天子,给了个有大汉特色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

    从高祖皇帝开始,一直到刘病己这里,每一位大汉皇朝的皇帝陛下,都会而且喜欢干一件特别没节操,直接导致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逐渐消亡的事情——赐爵。

    天子有大的喜事了,怎能不大赦天下,顺便给天下子民加爵。

    国家遇到了灾难,朕实在感到伤心难过,但天下苍生是无辜的,朕为了体恤民情,于是再加民爵等级。

    新君登基为帝,要给天下臣民一个好印象,怎么可以不大赦天下,再给天下子民加一级爵位?

    立了个太子,朕身为天子,立太子这种事情,当然要跟天下所有当爹的一起分享喜悦,于是再赐爵一级。

    汉家历代天子都很清楚,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制造出来庞大的军事利益集团有多可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七章 社稷基石

    (全本小说网,。)

    想要毁灭这个可怕的怪兽,蛮来那是愚蠢的行为。

    作为一个仁德天子,遇到了喜事,赏赐天下子民,那是为政者的本分。

    于是,在秦代强盛无比,能左右国家大政,甚至决定国家意志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在历代汉家天子的这一套组合拳下,迅速衰亡。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更是采纳了晁错建议,准许民间商家和豪强输粟捐爵,给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致命一击。

    有钱人纷纷“慷慨解囊”,然后捧了个什么五大夫一类的,在秦代只有在战场上才能得到的爵位,“欢天喜地”的回家等着,然后才发现朝廷摆了他们一道。

    于是,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基础被粉碎,庞大的军事利益集团“分崩瓦解”,枪杆子终于被汉家天子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正是彻底击垮了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孝景皇帝才敢动手削藩,否则,军队里军头林立,想要削藩,还不得先把军头们给拉拢?哪能跟现在这样,天子想做的事情,没人能拦阻!

    所以,当历史发展到现在,秦代的军功勋贵集团已经消亡,不再是国家基础与统治阶级的根本。取而代之的是,自太宗孝文皇帝一直以来倾力扶持的小地主自耕农阶级。

    太宗孝文皇帝曾想造一个园子,发现需要十户中人之家的家资,后果断就不造了。

    这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不止是节俭那么简单,而是汉家天子开始扶持小地主,自耕农阶级的政治表态。

    无疑,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正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

    任何一个政权的稳定,基础都是中产阶级的数量。中产阶级数量占多数,社会就稳定,天下就安定。

    反之,则是王朝末日,天下即将大乱的征兆。

    后世的唐宋明无一例外。就是在大汉皇朝过去两千多年后,所谓的“人类希望”,“自由灯塔帝国”的支柱也是中产阶级。

    而长漂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来自于中产阶级。佃农跟奴仆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哪里来的机会读书识字?

    至于富豪之家,就不需要长漂了。汉室专门为这些人,设置了一个赀官体制。所谓的赀官,就是捐官,他们可以选择捐钱,来获得一个侍中一类的侍从官身份,进而进入政坛。

    所以,长漂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必然是小农自耕民与小地主。

    而且,每一个长漂最起码都能读书识字的,在他们中间“出类拔萃“,说是“博学多才”,“学富五车”也算不夸张。而这自然意味着,他们是小地主自耕农阶级里的精英。

    这些人只要回到家乡,凭借着能读书识字,再加上见过世面,懂得天下大势等等这些长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地方的名人。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社稷的基石。但现在却因为长期漂泊在长安,没有晋身的机会,而可能对朝廷产生怨恨……

    刘病已曾经在很早之前,就想过科举的种种问题,因此,刘病已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种种细节与方面早已经过无数次推敲。

    首先会设置一个初试,先考应考者的识字水平,能默写出任意一篇先贤文章,并能写下一篇自己见解的,就算通过!

    这题是语文考试,基本上能默写出一篇先贤文章,并且还能有所阐发的,肯定属于知识分子了。

    接下来是复试,会出三道题来考应考者的算术水平,答对者进入下一轮……连个算术都不会的人,刘病已肯定不会要,数学是一切的根基,连数学都不会,要你何用?三道题中第一题,基本会是送分题,可以在《九章算术》中找到类似的内容,第二题是前世小学六年级的一般内容,对这时代的人来说,可就有些难度;至于第三题,刘病已打算采用前世小学奥赛的难度,来黑这些侯选者一把。

    最后朕会亲自接见,所有通过前两轮的应考者,通过交谈,提问的方式从中选出二十人……

    刘病已是第一个吃河豚的,因此只能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就算证实河豚有毒,也能果断吐出来不是?

    实际上,刘病已也清楚,他搞出来的这个考举,一开始肯定是轮不到,那些真正流连长安的寒门子弟染指的!想一步到位,将后世的科举复制到这西元前的时代,开什么玩笑?

    隋唐的科举,开始也是权贵的盛宴。没有门路的士子,再怎么有才华,也休想考中。像李白、杜甫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彻侯勋贵们,虽然就剩下半口气了,但“瘦死骆驼比马大”,地位尊崇,门下子女又多,能有一个亲近皇室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所以,这种事情想都不用想,只要传出风声,刘病已就得做好各种说情的人,踏破门槛的准备。

    而刘病已呢,也准备借着这个机会,筛选出一批支持者。所以最后面试能通过的,绝大多数肯定是勋贵的子侄,只有那些真正“鹤立鸡群”,才能出众的寒门子弟,才能有机会被刘病已选中。至于勋贵子侄们是草包这种事情,刘病已并不担心,能通过前二道程序的,可不是简单的角色。

    长安城最近流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这次天子打破常规,准备启用一个名为科举的制度,来选拔太子舍人,换句话说,这次的太子舍人名单,不再由少府来考核,向皇帝推荐,而是直接从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里面录取。

    而更惊人的是,科举考试在原则上面向所有人开放(工商从业者除外),任何人只要自认为有应举的能力,就可以“怀牒自投”,报考不需要经过地方官察举。

    这个考举,简直是韦贤从来没有听过的事情。

    “陛下此举大善,或许以后的地方官,再也用不着举荐什么的了,这考举若是能实行开来,命天下读书人,都来考这考举,那么,自然可以做到‘野无遗贤’!”丞相韦贤心里想着,若这考举真的推行开来,那些真正有才华,或者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都会来参加。

    他颇有“自知之明”,皇帝陛下乃是开拓创新之主,自己已经老迈,是时侯考虑把丞相之位让给年轻人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三十八章 求贤若渴

    (全本小说网,。)

    韦贤不知道的是,刘病已只是先用这二十人来做试验品,当然也是为自己培训执政的班底,未来的科举,会将全国各县,郡全面铺开,再也没有什么报名条件,任何人都可参加,但是难度也会是变态的,而通过科举(殿试)选拔出来人才,在朝堂中的地位”前途无量“!

    长安城西北,一座检阅军队的校场,刘病已站在阁楼上,看着“成群结队”来自各地的士子进入校场,准备开始考试。

    刘病已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转过身子,举起右手捏成的拳头,“慷慨激昂”的,对旁边的张彭祖道:“再过个几十年回头看今天,将会是‘名垂青史’的一天!”

    目前的考举,看起来很不起眼,也可能现在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只会录取二十个人,而且其中一大半的名额,都肯定会给贵族的考举,很可能从此改变整个大汉皇朝的政治格局。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病已却是很清楚的。在本质上来说,他搞的这个考举,相比于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更像后世的日不落帝国,在其巅峰时期推行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唐代虽然入仕之门面向全社会开放,但是其考试过程却非常严格。考生必须先通过县考、州郡考,然后才报送朝廷,参加大考。考试及第者并不是马上就能当官,而是仅仅取得入仕的资格而已。

    朝廷考试有四个条件:“身、言、书、判”。“身”是指容貌仪表,讲究的是“体貌丰伟”;“言”是指口才谈吐,讲究的是“宏词辩证”;“书”是指书法,讲究的是“楷法遒美”;“判”是一种公文判例,讲究的是“文理优长”,往往取一些州县和廷尉过去的疑难案件,“课其断决,而观其能否”,要求考生必须通晓事理、谙熟法律,如此才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

    换句话说,要做官,除了要通过县府、州郡、朝廷的层层考试之外,还必须通过近乎苛刻的遴选:既要长得五官端正、“一表人才”,又要口齿伶俐、雄辩滔滔,还要写得一手好字,最后还得精通人情世故和法律,能够对疑难案件进行准确的研判,而且“判文”还必须写得文辞优美、“对仗工整”、言约旨远!

    什么叫人才?这就叫人才!能通过这种考试的人完全可以称之为“出类拔萃”、“凤毛麟角”!

    宋朝科举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大扩军,三年一度的一次古典科举,但是一科三等进士,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就算把皇帝临时开的恩科,什么的全都算上,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此辽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三年的时间,最多才录用一二千个人,大家可以想像下,这是什么概念。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只会录取金字塔上最拔尖的那一批精英。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凡唐宋明的科举之中所出的进士,那真是“一步登天”,就拿明朝为例,先不论状元、榜眼、探花这样的顶级学霸,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明代的翰林院为政府储材之地。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而那些资质差一点的进士,放到外地起码就是知县级别。

    考上进士就能彻底改变命运,而天才毕竟是少数,俗话说:“勤能补拙!”在这一千人中,起码有一大半人,指把时间全部花在了读书上面,对外部的世界接触很少,不论玩政治手腕还是实践的操作都有所不足,而他们担任的职务,却是地方上的一把手,他们很容易被当地的地头蛇跟胥吏给操纵。长此以往,这直接导致了地方宗族势力逐渐坐大,土豪劣绅无视国家法律“横行无忌”,上述种种,使得社会秩序混乱,中央政府不能有效掌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