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想到自己来到大唐后,这么快就有后了。可惜他现在军职在身,这边的战事也没完成,不能回去广州府看看自己的小孩。只能在家书里面看看,然后给几个小孩全部取上名字。

    这时候没有手机打电话,也没有网络看视频和照片,所以自己的小孩什么样子,李好只能在家书里面看文字再去联想,这让李好对这边的乌蛮越发不爽起来。

    如果不是因为这边的战事拖累了脚步,自己这个时候应该回岭南陪在自己的女人和孩子身边了。所以李好的手段也愈发强硬起来,所有打下来的地方,李好几乎采用的就是后世元蒙对付这边的乌蛮一样的手段,比对付吐蕃还稍稍狠烈了点。

    后世元蒙统治者征服那边的乌蛮的时候损失比李好还惨重,他们来这边后损失了上十万的大军。当时为了完全消灭这边的国家和部落,采取了几种手段:

    一为政治压迫,把乌蛮化为劣等民族,大批虏去为奴。有的被带到关外;有的被当作货物转手倒卖;有的被当作财物相互赠送。这样乌蛮的人数急剧下降,也再也提不起战斗力。

    李好现在也是这样,每仗下来的乌蛮战士全部抓了过去修马路去了,每个部落的壮年都没落下。从这边往林邑的水泥路,就等着这些人来修。

    而这些人的命运也比李好以前抓到的那些俘虏凄惨的很,吃的不好,住的也不好。加上那边的高温和雨林,最后能剩下多少,这个已经说不准了。

    元蒙还对这边实行军事镇压。反抗者则以重兵镇压,对于那些军事镇压无法凑效的领袖不惜重金收买刺客“以矛撞之”。30余年间,乌蛮的多次起义均被残酷镇压,每次镇压便是一次大屠杀,滇东高原又是一次血光之灾。

    但是对于李好来说,则完全用不上。他经过的地方壮力已经不存在,只有老弱妇孺。所有称的上武器的东西,全部被当做战利品收缴后卖了出去。

    这边的人想要造反,只能拿着木棒锄头或者菜刀造反了,但是他们也还得有足够的人手才行。这边的大部落不仅壮丁被卖光了,而且原本的人口还打散了安排起来。

    不过文化大围剿这种手段,李好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灭国必灭史,消灭他们的历史,毁灭他们的文明,对于这边的乌蛮来说,就是做重要的一招了,他们只有学习唐人的一切。

    肢解其大部落,取消其语言。这里,被李好征服的部落全部被大剁十八块,变成了n多部落出来,而又找不到任何大部落的影子。所有的族名、人名、地名全换成了汉语。(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六十四章 战后

    (全本小说网,。)

    “你们此行任务艰巨,请务必小心谨慎。不过你们的行为将会被道家所有人记在心中,也会被以后所有大唐人记住你们的贡献,三清与你们同在!”

    因为多了不少事情,所以后续的动作李好也放慢下来。但是道教传教的人的渗透工作却没有停止下来,继续往这些地方派了过去,往一些部落渗透过去。

    这种事情,无论是吐蕃还是南方,李好一直都没间断过,而老袁那边也一直很配合李好的计划。道教那边有很多人还算是李好的弟子,派到这边来后,李好对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安危,他们的行为都受到李好的保护。

    这些人现在做的这些事情,李好也让道教那边,或者自己军中的文书这边一一登记在册。这些人一旦有什么意外,他的家人和后代都会得到来自李好和道教的帮扶,一个都不会落下。

    道教要壮大,大唐的脚步要走的更远,这些东西都必须有。这个可以参考后世的那些西方国家的行为,他们入侵东方一样没有少了这些手段,李好只不过把这些东西提前而已。

    这种东西培养出来,杀伤力比直接入侵还强,具体效果可以参考后世那些说外国月亮圆的人的行为,那些都是最好的证明。

    而这边的乌蛮的信仰全都被李好摧毁,这边的什么神仙之类的东西全部被划作邪恶。正是道教最好渗透的时候了,信仰,文化,根源完全被奴化后,这些人的后代就能真正成为大唐的狗。

    这些东西的作用和效果,具体也可以参考后世的某些人的行为就能证实。所以李好把这些东西全部拿了出来,趁早让大唐走的更远,让大唐的人知道国与国之间,手段无所不用。

    其他两线也差不多,他们那边也有道教的人协助帮忙。道教的人现在在军队里面有很多的作用,他们可以给士兵指导心理,还能给伤员提供医疗。王玄策对这个一点意见都没,李君羡也没反对。

    不过他们原本因为李好吸引了大量的关注,给他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所以前面的进军速度快了不少。只是随着三线的战斗都打了起来,他们的行军速度就慢了下来。

    在这边征战,尽管有李好提供的药方可以控制不少疾病,还有军医能够治疗伤员,但是乌蛮的抵抗也变的猛烈起来。三线对于作战速度都放慢起来,稳打稳进。

    而粮操草这些因为这边有大量的缴获可以支撑,加上那些商人提供的需要,三线大军都不需要太操心这些东西。他们把各自的战区连成一片,然后方便粮草运送以及协同作战。

    让李好意外的是李君羡,他没想到这位算是李二手下的老将会这么配合自己。比起另一线的王玄策不同,王玄策跟李好的关系太熟悉了,还都是年轻人,双方本来就有默契。

    但李君羡比李好他们大不少,征战时间也早,身份地位也不低。而这次作为李好的副将,李君羡在这次征战中配合的很好,李好的命令他都能很好的完成。

    这让李好对李君羡的印象好了不少,甚至在见面商量第二轮战略计划的时候,李好还特意提醒了下这位老将,让他不要随便把自己原来的小名乱说出去,这个名字会给他带来灾祸。

    “老师,秋季攻势已经准备好了,那些商人的积极性都很高,粮草也准备的很快,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全军修养一段时间后,李好开始筹划着秋季攻势。

    这场仗已经打了大半年的时间了,再拖下去不能在年底打完就要耽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李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虽然打到现在,那些商人基本上都大挣了一笔,对于接下来的仗也非常期望,但是李好手下的那些士兵们都辛苦了。

    南诏这边有很多的山珍,也有很多的特产。加上李好征服的部落中搜刮出来的大量东西,好的财物上缴给朝廷,剩下的东西要么赏赐给了士兵,要么就交给那些商人转卖出去。

    这些东西让跟着过来的商人都好好的挣了一笔,加上那些俘虏,还有各种牛羊之类的东西,这些都能变成钱,所以让那些商人对这些东西越发热衷起来。

    李好自己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大,缴获的珍贵的东西他也不会去动,免得给李二弄到借口。对那些过来的商人也不歧视,更不会趁机宰那些商人一刀,所以大家合作还是十分愉快,这些商人也愿意跟李好打交道。

    “派人通知另外两线,三线同时进攻,齐头并进,尽量动用燃烧弹和炸弹,配合道教人的渗透工作。我们争取在年前完成这场战争,让所有的将士们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

    李好看了眼自己面前的沙盘,这边的情况他现在已经掌握清楚。这边的部落的战斗力什么情况李好也很清楚,加上之前已经征服的部分领土,还有间谍的指引。李好觉得剩下来的战斗完全可以一举拿下,然后全部在年前结束这边的战斗。

    “你们留在这里,负责这边的后勤支撑工作,同时把这边的一些特产可以转给那些商人去操作。对于那些由道教人发展过来的信徒,我们可以宽待,并且提供一些扶助。”

    李好没有继续留下来,而是带着自己的大军继续征战,后面的工作留给了他的学生。这边征服后的土地采用的方式都是这样,这些人以后就是这边的官员。

    虽然这些地方可能会有一些风险,但是对于李好的学生来说,他们走不了科举的道路,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办法了。而且李好也会尽量去保护他们,相比收获,他们实际上也不算什么了。

    熟悉了这边的乌蛮的作战方式后,唐军的战斗力随即增长了不少,后面的仗打起来比李好想象的要顺利不少。没到年底,南诏这边所有的大部落基本被清剿了一番,凡是兵力过千的部落都没落空。

    经过这一战后,从此南诏这边再没乌蛮,只有大唐的几个州府。那些大部落里的战士全部被俘虏后,剩下的部落人也被打散开来,原来的部落名字都不给用,统一用上了唐人的称呼。

    而那些信仰道教,愿意接受大唐统治的小部落都得到了回报。他们不仅能占有最好的地方,还能得到不少被剿灭的那些部落留下的唐军不要的财富,这让这些部落对自己的选择忍不住庆幸起来。

    果然还是跟着道教的指引人的话有好处,跟着大唐走才有肉吃。这种观念被李好无限的放大起来,然后在南诏这边扩散起来。

    相反,那些跟大唐作对的部落,现在除了妇孺,什么都没了。所有的战士和壮丁正在帮大唐卖力的修着往林邑的水泥大马路,他们部落的财富也全部被搜刮一空。

    “来,这次的战斗打的太辛苦了,辛苦各位进了。”南诏这边的部落全部征服完后,大唐的疆土往南和往西扩了不少。报信的信使已经派去了朝廷,朝廷怎么回复李好管不上。

    这边的部落反正都被自己犁了一遍,朝廷怎么处置关系都不大了。只要自己的学生们还在这边任职,这边的乌蛮就别想再翻身。以后其他人过来,想要养大那些部落,没个几十年也做不到。

    而且经过打散,摧毁文明的各种操作后,如果这边的部落再次发展起来,那李好也没办法了。后来的人要那么脑残成就一些大部落出来,这个就不是李好需要过问的事情。

    仗打完了,李好自然不能马上离开这边,他要安置这边的人,另外还要等朝廷的命令。大军怎么撤,将士怎么赏,都要朝廷的旨意。

    所以现在李好就有时间来整些好东西吃,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打仗,吃的不好,让李好实在是受够了。所以战争一结束后,李好就让人弄了不少美食,然后把王玄策和李君羡,以及其他的将领都邀请过来,一起庆祝一番。

    到了南诏这边,李好自然不会再去吃桂菜,这边在后世属于另外一个地方,通用的美食叫滇菜,还有一个声名远扬的过桥米线。

    滇菜以擅长烹制山珍、淡水鱼鲜和蔬菜见长。具有鲜嫩回甜,酸辣微麻,重油味厚的特点,适合南诏多民族人民的口味,自成一格。这边多姿多彩的地理风貌和干湿分明的立体气候,极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得天独厚的原料,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滇菜由昆明汇集三个区域菜的风味名菜组成,滇东北地区,烹调方法和口味相似川菜,滇西南和滇西地区,少数部落众多,除具少数部落风味外,还受清真菜的影响,具寺院菜风味,滇南地区,是南诏汉族菜发源地。

    李好后世来过这边旅游过,对这边的一些吃食有一定的印象。这边的南诏名菜有汽锅鸡、砂锅鱼、腌牛筋、香茅草烧鸡、滕冲大救驾、酸笋煮鱼等,驰名中外。(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下的路

    (全本小说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边有山有水,美味好吃的东西自然不缺乏,加上这边别具一格的天气和地理条件,这里的美食自然也别具一格。”

    在滇省吃山是许多到滇省来的人总结出的一句名言。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滇省各种野生菌类的生长期,此时到滇省千万别错过吃菌类菜的机会。

    干巴菌、鸡宗菌、牛肝菌,青头菌、奶油菌都是味美佳品,鸡宗度更是把菌类食文化发展到了极其精制的境界。对于这些李好并不陌生,甚至还从系统换了一本食用菌类的全彩书出来。

    要不然怎么区分哪些菌类能吃,哪些不能吃这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果吃到有毒的菌类,那滋味就没那么好玩了。

    李好他们结束战争的时间在十二月初,不过早在之前他就让人准备搜集了不少美食食材过来,其中就有不少菌类,就等着大战之后好好的吃几顿了。另外,这边的各种山毛野菜数不胜数,树花、海菜都是很好的美味食品。

    除了吃山,这边还有水,无论是泸沽湖还是洱海,都盛产各种鱼类,于是大理砂锅鱼也就出来了。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