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偏偏里面的内容把真实的历史改的一塌糊涂,让这些史家和大儒如何能接受这些东西?简直是乱弹琴!

    然而不管这些史家和大儒喜不喜欢,这本书还是火了起来,受到无数人的追捧。连皇宫的宫女太监中,据说都会有人在闲的时候讨论一番这本书。

    其实李好更希望《千字文》和《三字经》,以及自己弄的两小本农业技术和医疗的书受到的关注大点好。因为前两本书是小孩的普及教育书,是普及全民学习的重要工具。

    而后两本书李好把一些后世验证过的农业技术拿了出来,以及包括药膳在内的一些常见病治疗上面的经验。但是现在看来,李好的努力白费了,这几本书销量很差。

    这是一个除了科举读书,其他方面都不怎么不重视的年代。单靠自己的影响一点作用都没,这要得从根本上面影响那些人的思想才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二章 广告无处不在

    (全本小说网,。)

    “贤弟,这书籍后面印上我们天然居的名字和地址有什么用?还贴了剑南春的语句。”李恪拿着手里的《三国演义》,有点不解的看向李好。

    “这个啊,比如你看书看到肚子饿的时候,然后在封面看到这东西,你是不是就想跑天然居来吃上一顿?”看到李恪不耻下问的样子,李好翻了个白眼说道。

    广告的效果呢,这大唐的吴王显然不太明白里面的效果。自己的印刷行卖出了多少书,那些书都有这些广告。

    这长安城只要有三分一的人看了这名字,然后再有三分一的人跑过来吃一顿,每个月就能挣不少钱了。这么好的免费广告,不用是傻子。

    如果不是这长安城现在没有什么大字报,墙面广告。李好甚至还动了在关键的地方扯几块红布,上面写着自家酒楼的消息的念头。

    或者在那些人口比较多的地方贴上各种小广告,让广告这东西在大唐的长安无处在。可惜李好没那胆子,他不敢这样玩。

    虽然没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张贴这些东西,但是自己只要开了这个口,如果李二看着不爽,那肯定就会治自己的罪。

    但是印在自己印刷行印刷的书上,李好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那些印刷的地方并不影响正文,而且书是自己出版,大唐又没出版法,想怎么印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印刷行这边的工作需要李好指点的不多,活字印刷的模版一搞定。剩下的就是校队印刷装订的事情,不需要李好插手太多。

    耕地那边,开年后,刘仁轨和崔知悌两人就会不时的往李好的庄子那边走走看看。筒车和曲辕犁的出现,不仅加快了耕种速度,也让那片地不用再担心缺水的问题。

    虽然见到这神奇的筒车和曲辕犁带来的改变,但是这些并不足以让一县的一二把手不时守在这边,而且还从本来人手不多的县衙抽调了十来人长期驻守这边。

    这中间的关系太大,李好说那些种子能亩产十几石,几十石,这东西太重要了。但是没验证过,两人也不敢把这事情跟李二汇报。

    要知道刘仁轨这人可是能吏,而不是靠什么溜须投机献祥瑞来给自己邀功的人。所以李好说的再厉害,没有亲眼见到,两人都没有上报的想法。

    不过为了这些种子和这个庄户的安全,两人也不敢大意。隔三差五的就会过来李好的庄地看看,虽然那些种子到这个时候并没种上。

    种子没有种上,不过李好已经让自己的庄户开始做一些准备了。比如蓄冬肥,翻地冻死一些藏在泥土里面的虫子,这些都能给耕种带来好处,他自然不会错过。

    李好有时候也会去庄户那边转转,过了年后,这边的耕地承载着李好太多的希望,自然不能大意。碰到了老崔的时候,李好也会和他聊聊医学方面的事情。

    老崔虽然是名门后代,自认对医术有那么点精通。但是碰上李好后,在这方面他就只有甘拜下风。

    李好的一些设想虽然并没完全被采用起来,但是李好说的一些东西对他启发很大。特别是一些常用的偏方和技术,对他的帮助很大。

    特别是李好印刷的那本关于常见病的诊治方法以及用药,还有小孩子需要注意什么的医书。

    这些对老崔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他同李好的关系,现在近乎亦师亦友的那种。

    老崔比李好大上不少,还是这边的父母官,但是他在李好面前还真的摆不起什么架子。在老崔眼里,李好就是大能,如果不是李好对做官表现的很淡,老崔早就给他引荐了。

    “贤弟,这些阿拉伯的数字你从何处学来的?”另一个变化很大的则是老王同志,他一样比现在的李好大不少,但是两人现在也成了平辈之交。

    老王同志现在对李好佩服的那是死心塌地的,新印好的《三国演义》就放在自己的床前。每天科举的经书温习过后,都要看上几回。

    那里面的故事情节,行军兵法,谋略都是让人爱不释手啊。就连自己这种对历史有点理解的人,看了这书都爱不释手,那些不知道的人估计会更沉迷如此。

    更让王玄策对李好感到佩服的是,李好教给少年们的阿拉伯数字还有各种计算公式。这些东西一出,以前很多需要算筹计算的东西他现在直接用心都能算出,神奇,方便啊。

    还有那些特别的课,什么梨子为什么会掉下来,为什么下雨后天边会出现彩虹,这些不仅把那些少年吸引住,连老王同志也吸引住了。

    听了李好的问题后,也会情不自禁的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再从李好那里得到答案,相互验对,似乎李好说的全部都是事实,完全推翻了小王的认知。

    “这些啊,这些是我在西市那边的时候,跟一个远行的游客学来的东西。当时觉得这些对酒楼记账很有好处,就花心思学习了下。”

    李好听了老王的话后,随意的说了个理由就应付过去,让老王直接翻了个白眼。不是道士就是远游的游客,似乎厉害的人物都给这家伙碰上了,自己咋就碰不到?

    贞观十年,这一年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原来的历史中大唐将会把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以折冲都尉为长,果毅都尉为副,而百骑破土浑的席君买就是果毅都尉。

    这一年一代皇后,大唐朝廷的好皇后,大唐人们的好儿女,长孙皇后撇开了自己生下的子女和丈夫李二。在病床上挺了一年多之后英年早逝了,逝世时三十六岁。

    这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导致了大唐皇位之争越发激烈化。也是导致了李二同志从此开始走向享受温柔乡,生活腐化的标志。

    所以李二很快也就跟着英年早逝,五十九岁就挂了。还给继位的李治留下一摊子地雷,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一条不归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十三章 我家天师有请

    (全本小说网,。)

    “混乱的年代就要开始了,还是得想办法远离长安城这个是非之地。”

    李好穿越来了以后,这一年依然是个不平常的一年。新年一开始,因为他这只蝴蝶的煽动,一些东西开始围绕着发生了改变,有些依然没变。

    比如府兵军府改名折冲府,这些跟李好关系都不大。但是有些东西却开始围绕着李好开始酝酿变化了,只是李好并不知道而已。

    贞观十年初,元宵前。李府一府人全部出动,去大唐最有名的道观祈福。李好原本是不怎么想去,他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很深的感觉。

    可是忠叔和忠婶一定要求他去,他是李家的家主,为一家祈福少了他怎么行?加上武家四个女人也会一起去,整个队伍还是很有气势,不少人呢。

    正月去道观庙宇祈福这是唐朝人的一个爱好,祈求老天保佑能挣大钱,多子多孙多福气,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点想法。

    这个时候道教是国教,自然去道观的人就要多点,这是主流。要说长安最出名的道观当然要数玄都观,因为袁天罡袁天师和李淳风李天师都在这个道观暂住。

    有这两位牛人助阵,这道观自然就不能不火。李府的人集体出动的就是去这个道观,这个不是李好安排,他只要跟着走就好。

    大街上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当然里面自然就少不了大家小姐千金。唐朝人穿的很时髦,只是现在有点冷,她们都穿的太厚了点,但依然没法掩饰她们的好身材。

    尽管这样,坐在马上的李好还是能大饱眼福。如果不是有人帮他牵马,估计他这马能骑到一边的臭水沟里去。这——当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算李好愿意,人家马儿还不愿意呢。

    难得的是,王玄策也跟着一起过来。这家伙被李好邀请后,干脆搬到了李府,一边读书,一边顺便指点下李府的少年们习武,李好也在其中,他现在缺的就是名师指点。

    比起李好喜欢偷偷的欣赏大唐的美女们,人家老王表现的就很有君子风范,基本做到了目不斜视。他这样反而让一些胆子大的少女们注目,令李好感觉无比郁闷。

    自己长的不差,也骑着高头大马,为什么那些妹子就不往自己这边看。好歹也满足下自己的虚荣心吧,这个跟年纪大小无关。

    男人这东西很奇怪,无论年纪大小,无论是否稳重轻浮。异性的关注总能让他们有种莫名的满足感,当然,特例除外。

    进了玄都观,主持完全府的祈福活动后,李好就被撇到一边。那些少年都跟着忠婶武氏去其他地方看看,王玄策也自己去转去了。

    作为一个受过无产阶级无神论教育出来的人,李好并没什么信仰,满天神佛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个名词而已。但是真要分一分远近,本土的东西还是比外来的东西要亲近点。

    没人跟随自己,无聊的李好只有在玄都观四处转转。看看这家的小娘子,看看那家的千金。有那么一会,他真的很想凑过去跟那些小娘子们打个招呼:“小姐,拜神啊?”

    这是一种很作死的想法,但是李好就是忍不住有这个冲动。如果能等到对方回复后再来句:“好耶,拜多了神,神自然会保佑你啦。”那就更好。

    可是拜神的人实在太多了,不好下手。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到这边那么长时间后,因为春天来了,李好的心也有点蠢蠢欲动。

    不过看看就好,真要做什么行为李好也没那么猥琐。等下万一失手,被群众奋起追赶他这个登徒子就实在不妙,关中大汉热血的很,这个李好还是觉得郑重点好。

    正当他百无聊耐的时候,一个长的眉青目秀的小道童走到他身边。“这位少郎君,我家天师有请。”

    少郎君?叫自己么?李好的眼光正悄悄的落在一个女人的阿娜身姿上,自然就不会注意眼前的小道童满脸鄙视的眼神。

    直到小道童再次对他说话,李好才从远处把目光收回:“你家天师请我?你家天师是谁?我不认识啊。”

    小道童听了李好的话后,脸一下就涨红了起来,用愤怒的眼神盯着李好。如果目光可以杀人,李好现在已经被五马分尸了。

    这登徒子竟然不知道天师是谁,实在太气人。这大唐谁人不知大唐只有两位天师,一个是袁天师一个是李天师。

    都是道家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人居然不知道自家天师是谁!小道童忍住自己的怒火,盯着李好,一字一顿的告诉李好:

    “我家天师,姓袁,这大唐天下也只有这么一个袁天师。”

    李好被小道童的怒火吓了一大跳,至于吗?自己不就是说了一句不认识这位天师嘛,用得着生气吗?事实上,自己真不知道这大唐的天师有几个。

    不过看到小道童似乎要把他吃掉的怒火,李好还是决定跟这小道童去看看。欺负小孩子可不是他的作风,虽然他实际年龄不会比这小道童大多少。

    袁天师?大唐仅有的一个袁天师,李好自然就想到了一个人。袁天罡,这位被历史记载笔墨颇多的一代超级神棍,只是不知道这位超级神棍找自己干吗?

    当超级神棍遇到穿越高人的时候,两人之间就擦出了历史的火花。这一切改变了大唐文明的格局,改变了华夏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这是一个伟大的相遇,这是一场革命性的相遇,其结果无可衡量。这是后来的历史记载的,只是原文不是这样写的。

    原文记载的是道教在本教优秀弟子,袁天罡同志在贞观十年初遇上了大唐最佳青年一代风流才子外加一代奇人李好后,道教的命运被改变了。

    从此摆脱了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