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舌尖上的唐朝-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好见到的这个不知道排行多少,所以干脆给他来了个长孙n郎的称号就好。这家伙看起来似乎在家里的地位也不怎么样,看他的行为就能知道。

    不过这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很低调,家里的儿子多并没完全丢出去,好几个都养在府上做米虫。也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唐能人不少,那些跟李二打天下的精英都在。

    这家伙的权利要等李二挂了之后才到巅峰,随后就全家被铲了个干净。或许,最了解他的人还得是他妹妹。

    据说长孙皇后要死的时候还提议李二,必要的时候把自己哥哥干掉。说自己哥哥心思太重,会有祸乱。

    可惜李二在自己老婆死后就忘了这件事情,才让长孙无忌钻了一个空子。这是一个有能力的家伙,只是后期膨胀的太高,把年轻的皇帝的心态想错了。

    事情说来挺长的,无忌同志在后来以拥立之功和皇帝的舅舅自居。不仅坚决不支持小武女皇进步,还处处掣肘,软磨硬泡。阻挡小武的前程,就连皇帝拍他马屁都不行!

    收了好处还不帮忙。可小武是谁?当时最受他外甥宠爱的女青年,前途无量的人。挡她的路就是打皇帝的脸,打皇帝的脸那不是找死?

    要知道他外甥可不是什么善人,给脸不要脸,那就要命!所以,长孙无忌这位忠心耿耿为外甥的老同志,不久也被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

    他忠心所对的外甥,稚奴同志假惺惺的挤几滴眼泪,模模糊糊的给个不审问,削官降职黔洲安置就完了。

    “悔不当初啊!”随后还被各种羞辱追审,最后无忌同志只有心如死灰痛不欲生的被逼自杀。

    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一家老少全部受到牵连不算,还连累了老褚褚遂良同志。更悲剧的是还把自己的舅舅,也就是皇帝的舅公一家也牵连到。

    最后他的下场,比给他冤枉处死的李恪确实还惨,这反倒应了李恪的预言。当年李恪被长孙无忌冤杀的时候,就说过这家伙不得好死。

    出来混,终究要还的,这年代就是这样。只是长孙无忌一生精于计算,却没想到自己会栽在自己的亲生外甥身上。

    还是自己一手拥立上去的家伙,曾经那个胆小怕事的孩子。那个胆小处处依赖他的孩子,坐了王位后也变得冷血起来。

    杀自己的兄妹不会手软,杀自己的舅舅肯定也不会手软。

    长孙家的那位n郎被李好削了面子,李好现在也不用担心那家伙会报复自己。他要报复自己,能力还不够。

    而他老爸长孙无忌,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注意上自己这种小虾米。就李好现在的处境,还入不了那些大牛的眼。长孙无忌要跟他计较,真的太丢身份。

    在长安呆了几天后,李好就带着那十来个少年直接回郊外的农庄去。府里的事情交给了忠叔夫妻来处理,还有武氏也在一边帮着出主意,王玄策也能照应下。

    当然这边也留下了足够的人手,要知道长安城内现在两个天然居酒楼,加上印刷行,得要不少人手才行。

    至于安全问题,李好现在反倒没那么担心。加上老程家,还有吴王,以及两位李将军的稍稍关注。

    这么多的粗大腿,李好觉得自己就算是去潭州呆上两年,自己在长安的物业也不会遭到谁来算计。

    武家的三姐妹得到武氏的允许,也跟着李好一起去农庄那边玩上一段时间。武氏的打算比较好,就是让武顺和李好多处处,争取让他们两能走到一起,所以也没管制。

    “小郎君,这些种子都发芽了,接下来该怎么做?”李好到了农庄的时候,这边的庄户就找了过来,那些种子都按照李好的要求全部种了下去。

    辣椒和南瓜种子他们按照李好的吩咐,就在附近整了一个平地来培育,上面还盖了一些茅草用来保温。等到种子发芽后,就把茅草掀开,现在都长的有那么深了。

    “这些都可以移种了,不过移种的时候得把这些秧苗地完全弄湿,移植的时候也别伤着那些秧苗的根。”李好跟着去耕地看了一下,然后笑着指点他们怎么操作。(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

    (全本小说网,。)

    “好咧!少郎君在一边看着我们移植就好。”

    辣椒和南瓜种子需要移植,而且这些种苗特别的嫩。移种的时候要带着泥土一起最好,一定要注意不能伤到种苗,不然很难成活。

    不过李好的担心有点多,这些庄户都是种地的好把式。李好只要告诉他们怎么操作,他们就能比李好指点做的还好。

    除了辣椒和南瓜种子,还有玉米和花生种子。这两种作物不需要移种,就地挖坑放入种子就好,然后盖上泥土施肥。

    中间如果有些种子没有发芽,则从旁边移种一些过来补坑就好。比较麻烦的是红薯,这个李好的庄户从没种植过,而且种植方式也很特别。

    在一个下雨的日子里,李好和他的庄户硬是冒雨把那些红薯藤割了回来,然后按照要求剪成一段段,再冒雨把这些红薯藤在挖好的土地上面均匀埋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恰好都是阴雨的天气,这也省了不少事情。那些红薯藤蔓埋下几天后,就开始生根存活下来。往后稍稍灌溉一点肥料,就能迅猛的生长起来。

    “这些红薯叶子还能吃?”剪红薯藤的时候,李好挑了一些比较嫩的红薯叶,又给几个妹子做了一道新菜,清炒红薯叶子。

    这是一道正合时宜的小炒,过来视察工作的县里的一二把手也品尝了一番。味道不错,两位父母官吃了之后很满意。

    “当然,这个时候的红薯叶正是最嫩的时候。再晚些时间,这些红薯藤就只能剁碎喂给猪牛羊吃了,那时太老。”李好听后笑着解释了下,用红薯藤喂猪牛,这是后世农村常识。

    作为曾经的一个农村娃,对于这些种地的东西,李好的记忆还真的不错。等红薯藤长的茂盛的时候,还要把那些藤蔓翻动一番,防止藤蔓落地长小红薯去,浪费肥料。

    刘仁轨和崔知悌看到李好如此重视他的那些种子,对李好说的那些话也越来越期待起来。到目前为止,李好的话一半都基本上实现了,这个少年并没骗他们。

    亩产几十石啊,想想这产量,他们两人就忍不住激动。如果大力推广下去,从此大唐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产量了。

    只是这些东西要真正收获,得等到夏后秋天去,时间还早着呢。其实他们没想到的是,如果灾荒,这些东西也会缺收。

    除了这些,李好的庄地里面还种了不少的水稻。这个没办法,李好原本就是南方人,一直吃面食他也吃厌了。现在无比怀念能吃上米饭的时候,所以就让庄户们种了不少水稻。

    长安这边往南方向有人种植水稻,不过这边的主食却不是大米。李好让自己的庄户种上一些水稻,这个并不稀奇,他们也知道怎么种。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所有的种子播种下去后。还有大量的牲畜也在繁殖养殖之中,牛圈,猪圈和羊圈,在李好的庄子周围都建了起来。

    鸡鸭棚和鱼塘也开始变的热闹起来,这些都承载着李好的期望。就算后世,这些东西也是农民致富的手段,放这个时候依然如此。

    可惜他忙完春种的事情后,就要离开长安。再回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暂时有段时间是看不到自己庄子这边的日子慢慢变好。

    “小郎君,你真要过去潭州那边么?”刘仁轨和崔知悌对于李好的离开十分不解,在他们眼里,这边的庄户如果没有李好的照看,估计产量也少不少。

    按说,这边的事情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如果李二知道这些,估计能把他的御林军派过来看守这个庄子。可李好似乎表现的并没那么在意,这个时候还要远行。

    “嗯,那边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这边庄户这边,只要按我说的要求去做,问题就不大。红薯和南瓜都是比较好种植的作物,它们比较耐干旱。等到成熟后收了下来,种子可以留作明年用。”

    “玉米和花生也差不多,它们需要的肥料也不用太多。稍稍要注意的就是辣椒了,那些作物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肥料。”

    李好看了两人一眼,他明白这两人在担心什么。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花生,红薯和玉米都是旱地种植作物。

    对水分和土地的要求都不需要太高,自己庄子的那些庄户只要说明清楚他们就能种好。而税收的事情,李好跟忠叔和大郎交代过,不会太多,让庄户们的日子都能好过。

    重要的是他们现在也不需要看天吃饭,除非庄子周围的大河完全干涸。要不然因为筒车的存在,这边的庄子的耕地都不用因为用水担心。

    至于后面怎么用这些农作物,李好已经跟自己买来的少年们说过。做各种吃的,还能当主粮吃,这些那些少年都见识过。

    当然这些东西还能用来喂牲畜,这样就不用浪费主粮,还能让猪牛长的更快。李好其实更担心的是养殖业,这些比较需要技术,平时的打理也很重要。

    李好担心那些庄户做不好,尤其他们以前都是放养,没有真正系统的养殖过。所以怎么养殖这些东西,李好只能一条条写好,然后放在庄子这边。

    让他们到时根据这些来养殖,自己府上的那些少年们也会定时过来根据章程指点这些庄户,争取在这边搞出一个专业养殖大户出来,以后才能满足自己的酒楼的需求。

    去南方的人选李好也确定好了,除了那十几个表现不错的少年,李好会带在身边继续培养。剩下就是二郎了,他也会跟着走。大郎和忠叔忠婶要留在长安,因为他快要结婚。

    妞妞和武顺也会跟着李好去潭州,武氏原本对这个还有些意见,毕竟武顺还没嫁人。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同意了,让武顺这段时间心情好了不少,不时能听到她的笑声。

    而另外两妹子就没那么高兴了,李好走了之后,也没人给她们讲故事,给她们弄些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出来,以后的日子肯定很闷。(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十六章 南下

    (全本小说网,。)

    “谢谢河间王的关爱!”李好要离开的时候,李靖府上和李孝恭府上都送了些家仆过来。两边的交代都一样,就是李好要出远门了,给他一些可用的人防身。

    这些时间李好不时的让忠叔给他们府上送些东西起到作用了,当然还有自己已经过世的父亲的原因。这两府给的家仆都是曾经的战兵,正是李好最需要。

    李好身边留了四个,其他的分到自己的各个产业负责去了。除了这些人,其他的少年全部留在长安,不过他们的学业也不能落下。这边请的先生会定时检查,王玄策也会检查。

    李好跟他们说过,跟着自己干,以后不能就甘心于做工,他们得有知识,还要能管理。表现好的,李好到时还能安排他们成家立业,去了奴籍。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好才踏上了南下之路。前来送行的人不多,也就他平时吃喝玩乐的那几个家伙。忠叔和大郎过来了,其他的少年李好没让他们过来。

    房二和李崇真过来了,还有程大和程三。程二程处亮跟李好的关系一般,那家伙现在娶了清河公主,基本不是上班就是在家陪老婆,很少有其他的活动。

    李恪的弟弟也过来了,就是那个被李二骂作禽兽不如的家伙。他过来给李好送行,还带来了高阳妹子的礼物,一块丝巾绣帕,以及一些嘱咐。

    人不多,加上都是暴力分子,自然没人让李好吟诗一首来个道别。大家干了一碗酒,然后祝李好南下一路顺风就完了。等李好他们启程后,这些家伙就笑着回了城。

    “郎君,你去那边后要记得给我经常写信啊,得多讲故事,要不然你不在,月儿和二姐会好无聊呢。”当然也有感性的,比如小不点和小武,还有武氏。

    只不过三人关注的地方不一致,两个小的是觉得李好不在了,她们以后吃好吃的机会就少了,而且还没人给她们讲故事了。

    而大人关心的则是自己女儿跟别的人要远行了,心中总有那么一点点挂念,拉着武顺的手就不想放下,这年头出个远门实在是痛苦。

    忠叔原本想跟着李好一起去,他担心李好对路不熟,又没出过远门。不过被李好拒绝了,当然李好也不是自己单独走,他跟着一队南方的商队一起走,身边还有几个老江湖呢。

    这年头又不是后世,坐在汽车或者火车上面,一觉醒来地方就到了。这个时候只能靠骑马,路怎么走,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