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7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中又分为百官署衙和朝会所在的前朝,天子起居理政的后朝和中庭,以及以陶光园、九州池、凝碧池为代表的内苑等三大部分,然后还要加上宫城主体右侧的东宫,左侧的宫内省等附属区域才算是完整的大内。

    因此,他也在追击一股残敌的过程中,在宫城之中迷了路而误打误撞的冲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来。

    “真是乖乖。。这就是天子的居所么”

    他看着眼前在诸多宫台建筑群落中,如同鹤立鸡群一般高大宏伟的建筑。

    “真是老鼻子了高了。。”

    “这就是天子坐明堂的明堂啊。。”

    另一个声音有些激动的道,却是同行的捉生将李铁牛,身为北朝降将出身的他显然见识更广一些。。

    “也是昔日大唐会见万邦使臣和藩属的所在啊。。”

    “久闻大名了了,今天才得以一见啊。。”

    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中最高大的两处建筑之一,乃是武则天时期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由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改建而成的。

    又称万象神宫或是通天殿,因为这座宏伟的建筑虽然只有三层,但每层高达数丈;

    第一层方方正正的朝会大殿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地下则以河川之形铸铁为渠,四季流水而调剂物候;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

    在其中又设置了近两丈多高的九州鼎及十二神人金像,以为镇压气数;到了玄宗开元年间改名乾元殿后,又在上层建筑加筑了八角楼式的外延,楼上设有捧着火珠腾空而起的八条鎏金铜龙。

    由于,正好位于号称“紫微城”的宫城中轴和中心位置上,因此,又被称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心宿宫;自建成以来,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一直沿袭至今。

    这也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代表着大唐全盛时代的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据说当年附近本来还有一座更高的五层巨型建筑——天堂,内部用来供奉百丈立佛,只可惜后来被一场大火给彻底少了干净。

    因此,如今在洛阳大内之中,能够以明堂有所比肩,甚至有所超过的,只有前代又前代的大摄,在附近为自己所另起修建的端明楼,隐隐以示压过天子一头的意味。

    只是在前一次的洛都攻战中,被突入到大内的淮军前身——御营左军的一发飞火雷给烧毁了,至今废墟上也没有能够重建起来,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某种预兆和怔状呢。

    “俺这辈子也没见过天子的龙座,是啥个摸样了。。”

    牛皋不由有些激动的在嘴里嘟囔着,加快脚步向上走去

    “现在居然可以过过眼瘾了,回去定然馋死他们才是。。”

    突然当先行走在高高台阶上的几名士兵,被一阵急雨般箭矢仰面射到而滚落下来,而明堂的高台边缘两侧,也骤然冲出了许多高声喊杀的敌兵来。

    “敌袭,”

    “结阵。。”

    “快告警。。”

    他们一边叫喊着退到宫台后面去,一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烟花焰号,咻的朝着天上射出一发来,

    这时候李铁牛已经抄起背后的宣花大斧,将一名冲的最近的敌兵,连同手中试图挡隔的兵器一起斩断之后,又狠狠砍飞了半边肩膀而倒在地上。

    而牛皋的一双铁鞭,也早已经闯入敌阵而挥舞的密不透风起来。

    。。。。。。。。。

    都亟道西北,缺山镇,

    在天明之后,满地残垣断壁和尸横遍地的狼藉中,张德坤也只是苦笑着望着这一切。他显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对这只军队的控制力。

    虽然已经快刀斩乱麻式的,将大摄身边那几百名羽林孤儿出身的死忠,几乎给斩杀殆尽,但是余下神标军、黑鳞骑、北衙诸卫和漕营等各部。一听说了大摄病重不能视事,还是忍不住质疑和鼓噪了起来。

    不得不让他狠下辣手镇压了下去,但是未想到他这边才堪堪平复,那边又起来了意外,张叔夜麾下的一只人马却是闯入中军所在,大肆抢夺起他们带出来的辎重物资来。

    然后事情就彻底失控了,变成一场没头没脑的火拼和内讧,

    最后等到天色发白,他所能够控制住的不过是神标军为主一万出头的人马,其余的人马不是逃散一空,就是像黑鳞骑的余部一般投奔了张叔夜的麾下。

    然后果断的裹挟了大半辎重,头也不回的向西直奔宿元景所部而去,却是把他和他的部队给丢在了原地。

    “折向北走,我们去河阳桥关”

    眼见着这些新部下,有再次鼓噪起来的趋势,张德坤不得不断然决定到

    “与杜相公汇合。。再想法子过桥去河北”7(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964章 沉惊

    (全本小说网,。)

    宫城之中,烧得只剩半截的端明楼附近。

    杨可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和惊讶起来。

    “挡不住了啊,杨都管。。”

    “杨帅!该怎么办。。”

    铳炮轰鸣声中,支派出去的人马几乎是一波波的败退下来。

    “是那些淮兵,”

    “是那只满万不可敌上来了。。”

    “那些花帽子和白羽毛太凶狠了。。”

    “儿郎们根本近不得身啊。。”

    “快逃吧,我们实在挡不住的。。”

    他们如此一边叫喊着,一边却是不由自主的拔腿就像反方向奔逃而去,顺便将那些还不知晓淮军厉害的其余军卒,都给一并裹挟而去了。

    转眼之间杨可世苦心聚拢而来的兵卒,就已经溃走了大半;最后只剩下满脸焦灼和忧虑的甄五臣等若干旧部还留在身边,用一种期盼和等待的眼神看着他,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撤退。。我们也撤了吧。。”

    杨可是有些颓然无奈的摆摆手道。

    毕竟,在外无援应内无甲械粮草之下,他凭借一群仓促聚拢起来的部众,能够坚持到现在已经是尤为难得的事情了。

    “暂且避其锋锐,退到前朝的银台门和百官行署再作打算。。”

    “告诉他们一声,千万避免在开阔地方与淮军争战。。”

    “多收罗弓弩箭矢,据扼地势险要才有可能一争长短的。。”

    然后他有很快给自己鼓劲和振作起来,都已经出生入死那么多次了,断然不会因为这眼前的挫折就轻易放弃和气馁的。

    “且放心,某家拼尽全力,也会把你们带出这个死局和险境的。。”

    。。。。。。。。

    数个时辰之后,在金光万丈的夕阳余晖和青绿一片的宫城反光背景当中,

    我也在前呼后拥的将官们,各种惊呀、震撼、呆滞、失神、敬畏得合不拢嘴的表情纷纷当中,穿过高耸的宫院院门、宫院步廊;外环护渠上的三道玉带式的引桥、牌楼和坊道;又攀上每重八十一阶,共计五重叠加的宫台后,最终缓步踏进了明堂之中。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明堂正好位于宫城的中心最高处,于此宴赐君臣,赦天下,乃至纵民入观。

    与外间远眺的辉煌万丈相比,走进了四面通透而宏伟空旷的内部看,却是又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

    因为,只有正朝入口附近的梁柱和门楹看起来是新漆的,其余内间的种种不免失之年久斑驳的沧桑感,而让描金绘彩的宫殿呈现点点剥落而层次不一的厚重积淀。

    而斜阳的余辉,透过四面皆空的如林巨柱,以及顶端的开口和窗格,点点碎碎的散射在巍峨庞然殿堂之中,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压抑感,让人不由自主的放低声线,变得屏息静气乃至谨小慎微起来。

    事实上,走进了仔细观察起来才会发现,大多数梁柱只有在位置较低的部位,一遍遍的修缮和上漆,而与缺乏保养和维护的上端部分,呈现出某种又深到浅的渐进层次,而在柱头楹梁的部位,只剩下光秃秃的木质原色了。

    而摆在这里镇压气数的九州鼎和十二神人金像,早已经逸失在了历史当中,据说是被某代财计窘困的天子,给熔铸了去制钱和造炮了。

    剩下来的那些泥金铜色的麒麟仙鹤朱雀等瑞兽造型,也是浮尘黯淡难掩上面的细微裂痕和剥裂;就连数丈宽上千人同时举行朝会的进碣大道两侧,那些斗拱垂架阑干上的雕花和贴饰,也被剥蚀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团团一片片青绿相间的底彩。

    这一切所见所闻,就像是现今摇摇欲坠乃至开始崩解离析的北朝,某种外强中干的写照和缩影。

    而在正进大门的尽头,为名为铁渠而模仿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却已经干涸落满尘埃的人造河川的环绕之下,九五之数的云纹玉质升阶之上,描龙织金的天子御座,就背靠着中庭巨柱而立。

    在巨大的对比反差之下,显得既是渺小又是巍峨。

    用金红黑三色帷帐环绕起来的巨柱上,除了龙凤呈祥踏云而起的彩色雕纹之外,还阴刻有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写的明堂诗:

    于昭明堂,明堂孔阳。

    圣皇宗祀,穆穆煌煌。

    上帝宴飨,五位时序。

    谁其配之,世祖光武。

    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猗欤缉熙,允怀多福。

    只可惜,御座左右一片凌乱和七倒八歪的旗鼓、团扇、屏风、熏炉,打破了这种最后一点庄重和肃穆感,满地狼藉的废弃物件和上面密密麻麻的脚印污渍,昭示着这里最后的时刻,曾经发生过的争抢和夺行为。

    轮番触摸和观赏完御座之后,光是围着巨柱的中轴,绕着这第一层的乾元大殿,走马观花参观上一大圈,也足足花了我们小半个时辰。

    “带路把。。”

    然后我对着顺路抓来的几名哭丧着脸的内侍道。

    “引我到上面去看看”

    明堂的布局乃是“上为严配之所,下为布政之居”。因此上面的楼阁中层层叠叠供奉和祭祀了,不少历代皇帝的神主牌位,也是明堂之中相对保存完好的部分。

    站在顶层的外延角楼栏架上,在硕大的檐下风铃声声中,欣赏完整个荒败凋零为主色调的紫薇城,所特有的落日盛景之后,从上层建筑下来之后已经是天色昏暗了;

    正当大多数人还沉静在某种目眩神移或是陶醉难以自拔,我突然开口道;

    “可以了,我们动手吧。。”

    “什么。。”

    “动什么手啊。。”

    刘延庆、王贵、崔邦弼他们纷纷露出某种诧异或是惊疑的表情来。

    “大帅。。这有些不太妥当吧”

    看起来硬着头皮的风卷旗,对我低声劝谏道。

    “好歹是昔日大唐天子的朝会之所,古今难得的杰作,就这么毁了实在有些可惜。。”

    “你们误会了,这明堂当然可以留下来了。。”

    我笑了起来,一副理所当然的道

    “但是里面的东西,就没有必要继续留着把。。”

    “除了御阶以上之外,自己去选些满意的纪念品”

    “带回去作为手信岂不美哉,也不枉我们这一行的留念了吧。。”

    然后我又继续道。

    “此外难得有这个机会,那些士官和老兵的代表,以及奋勇争先的功勋之士。。”

    “也都可以叫进来,好好的参观和浏览一番。。”

    “然后带个小物件回去好了。。。”

    当然了与我而言这种集体活动,对于打破某种对于皇权的敬畏,以及心理上的迷信和愚昧,也是大有好处和裨益的。

    于是,夜幕中的明堂,再次被往复出入的连云火光,给照亮在深沉的暮色之中。

    。。。。。。。

    而在更远一些的江宁府,

    石头城中行在上下,都被笼罩在了某种戚风厉雨式的低气压和氛围当中;就连行在期间的内宦和宫人,都是小心翼翼贴着墙根,而连动静和大气不敢发出一声。

    作为行在中暴风中心和源头,坐镇当地的监国,也是好几天没有正常的进食和休息了,也别自从听说了大军为洪水所困,进而消息断绝的噩耗之后。

    因为情绪不好而杖刑和处置了的近身人员,已经多达十数人了。

    然后,突然就听到了他有些嘶哑的大笑声,

    “好干得好。。”

    “不愧是我赋予众望的劲旅。。”

    “来人,告召天下,洛都已经拿下了。。”

    “即刻着枢密院和兵部,拟定善后和功赏陈条。。”

    “赶快进膳,余要好好的吃上一顿,再饮上几杯且做同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