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童记-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睛在盯住我,回过头一看又什么都没有,有时候还感觉后面有东西在呼吸,搞得人毛骨悚然的。”

    樊厨子说完后,屋子里一片的沉默,没有人接过他的话题。我感觉他把恐惧的话题推到了顶点,大白天里,这么多人坐在这里,我的后背都感到阵阵发毛,心脏噔噔的跳得厉害。

    “我说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大家都不要过于的害怕,千万不能自乱方寸,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到时候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情,岂不是要傻了眼,任由对方宰割?”相木匠一说完,大家都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说法。

    “现在我们这里除了你相老叔,都是些后辈了,所以今后一切,也都只有听你老人家来安排了。”赖端公说道。

    “我有什么安排的,大祭酒已经有了安排,让我们这两天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轻举妄动。她在和戴师兄商量这事情,说最近会捎来口信,让我们接到口信就一同上山去。还有石九这个娃娃的事情大祭酒已经知道了,说等我们上去的时候,把他也一同带上去。今天之所以让这娃娃参加这样的聚会,要不是大祭酒应允,我也是不敢妄然喊他同来。”相木匠说完后笑了笑。

    三叔说道:“真是太感谢大家了,现在有大祭酒肯出面,我想九儿的病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这事情可真是多亏了大家的帮忙。前几天我也给各位提起过,九儿手背上突然冒出几个恶疮,我想尽了办法,甚至连我的内丹都用上了,却一点也没有康复的意思。我正为此事头疼,还说准备带他上山去请姚老道爷帮忙看看。”

    三叔说完后大家都过来查看我的手背,相木匠说他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也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恶疮,说完后又呵呵的笑着说什么只要姚道爷出马,就是不管得了什么疮都不要害怕。又说这老神仙是外伤的克星,当年我的祖父还跟他学过些跌打损伤的治疗方法。我听了这样的话,自然的高兴,也就不怎么担心这手背伤口的事情了。

    我们正在楼上说得起劲,突然听到楼下童婶在喊赖端公,赖端公于是起身到阳台上答应了几句后,进来对相木匠说外面有个老头在喊他,要让帮忙做什么犁头把子的。

    于是相木匠起身说什么大家这几天都不要出远门,免得山上来了信又找不到人,及时赶不上去了。他说完后就下楼去了,大家也跟着下去。原来是村里一个老头儿犁田把犁头把子犁断了,现在春耕时节用得急,于是忙着找木匠做犁头把子。他去相木匠家没有找到人后,便找到这里来了。

    从赖端公家出来后,我们分散着各自回家,路上我问到三叔这相木匠的“墨斗纳形术”是种什么法术。三叔说这个是他们木匠修炼的一种独门法术,大概意思是给墨斗念了咒语后,墨斗里面的线就会蹭出来比画字体或者是图案,传递信息给施法者,好让施法者掌握这其中的真相。

    我们还没有到家,相木匠就打来电话,说山上传下话来,明天早上大家就一同上山去。这事情可真是来得急,原本我还以为要等上两天才会上去,没想到才说了马上就要开始行动。回到家里,吃晚饭的时候,三叔告诉老太太和三婶,说他有事情要上山去呆两天,还要带我上去看手背的伤口。

    她们听后并没有多说什么,老太太就说一定要让姚老道把我的手治好,三婶说这个季节农活多起来了,让三叔办完事情就早点回来。她二人又让我多带件厚衣服上去,说山上气温低,一早一黑比较冷。这些年来,三叔的一切行动,她们都看在眼里,尽管不说,但总是明白一些。知道三叔和那些道士有些关系,所以对于三叔要去山上,也没有什么惊奇的意思。

    睡觉的时候,我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了我明天要和三叔上山去烧香的事情。母亲听了很高兴,说早就该去了,让我好好的去山上烧香,好保佑我的病早日痊愈。

    天还没亮我们就了床,老太太起的更早,已经为我们煮好了面条。吃完早饭,我们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东西后,就往赖端公家里赶去。昨天他们已经约好,今天早上七点钟的时候在赖端公家集合,然后一同出发,别人问起就说是上山烧香。我们住在村子南边,离赖端公家最远,所以等我们到了的时候,樊厨子和相木匠都已经到了。

    樊厨子穿了一件花格子休闲衫和一条运动裤,他这样年龄的人,在城市里这样的打扮倒没什么,然而在乡下却有些显眼,所以大家一来就拿他取笑半天。我们顺着小路往伏龙山爬去。我并不是第一次上山,不过前一次已经是多年前的事情了。以前小的时候就经常和祖父上山采药,但一般都是在旁边的两个小山峰上活动,从来没有到主峰上的白龙观附近去采过。印象里也只有一次被祖父背上去烧过香,那时候不过才两三岁,人太小发生的事情现在都记不住了,只知道有个道士还逗过我,说我长得胖。

    伏龙山海拔一千多米高,看上去却非常的雄伟,这是因为附近地势的海拔都比较底,别的都矮小,它一家独大,所以更是衬托出雄伟异常。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记得祖父以前是给我讲过一个故事的,说很久以前有个将军,打了败仗后独身一人逃到这里来避难。当时这山上有两条龙,一条黑龙和一条白龙。黑龙脾气暴躁总要做坏事情,白龙却是很温顺喜欢帮助别人。

    这山上人迹稀少,那将军来了后找不到吃的,老挨饿,幸亏这白龙时常衔些食物来救济他。那知有天黑龙发现了将军,追赶着要吃他。万分紧急的时候白龙挺身而出,一口咬住了黑龙的尾巴,于是两条龙在山上打斗起来,最后都是受了重伤,两条龙都死了。将军很伤心,把白龙安葬后就下山去了。后来他打了大胜仗,带着队伍到当时避难的山上来祭奠救命的白龙,于是将此山改为伏龙山,还在最高的主峰上建造了一处道观,专门纪念白龙。这就是伏龙山和白龙观的传说,石门村的人对于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早上山里的空气更是好,每呼吸一次,都如同饮了一杯甘露,让人畅快得没办法用语言表达。一步步的石梯弯弯曲曲的一直向上,如同通到了天上去。越往上走山势越是雄奇,手腕粗细的藤蔓缠绕在大的松柏上面,如同一条条巨蟒横在半空中。松树的针叶落了一地都是,仿佛给树下铺了一层地毯。火红的映山红正在绽放,一些小鸟穿梭在其间,见到我们走近,发着尖叫声挥翅而去。偶尔还能见到一两只松鼠在松林里来回的探望我们,小动物对于我们,如同小鬼见到了阎王,惟恐避之不及!远望整座伏龙山脉,烟霏林箐,岚光幻采,苍蔼凌虚,真是得天独厚的神仙眷属之地。

    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我很是兴奋,走在第一个位置。开始并不觉得累,后来山势越来越陡峭,便觉得双腿很是发软,如同灌了铅一般。山上的露水很重,我们一个个的鞋子和裤边都被打湿了,枯草烂叶把鞋梆子弄得很脏,鬼针草的种子粘得满裤腕都是。行了一阵子,大家都觉得累了,敞开衣服散着热气。三叔这样的胖子,早已是大汗淋漓,于是他把外套脱了下来,搭在肩膀上行走。相木匠毕竟是上了年龄的人,又带有残疾,虽然走在中间,却也是气喘不住,不停的说什么“人老了,老了,不中用了”的话。

    我们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了白龙观,上面的气温果然比下面要低些,凉意逼人。一块大大的黑色影壁立在山门前,显得非常的庄重严肃,不由得让来者肃然起敬。我们回头远眺,整个石门村尽收眼底,我往下望了半天,虽然看不到三叔家的房子,但村子内五个葬满坟丘的土包,却是看得非常清楚。整个石门村,就数它们最显眼,如同几个馒头摆放在案板上一样。

    刚到山门,一个十岁左右的小道士在道观门前扫着落叶。那小道士抬起头来打量我们的时候,我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兔唇儿”,面部有缺陷。所谓的兔唇,乡下有些地方又称之为“三瓣嘴”,就是唇颚裂的一种先天性残疾。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83章 入山见道

    (全本小说网,。)

    那叫猴子的孩子见到我们,竟然咧开嘴笑了起来,如同兔子一样的表情。三叔笑着说:“猴子,你师兄些呢?是不是他们都偷懒,让你一个人做事情!嘿嘿……你师傅无尘道长呢?”

    “大师兄在,其他好几个师兄都下山去了,师傅,师傅在后面……监工”。这小道士口齿不清的说道。

    “什么监工,我看那老家伙在后面厨房里背着你偷吃的,这傻孩子,你也不去守到他。哈哈……”相木匠一说完,大家都跟着笑了起来。这小道士见到我们来了,地也不扫了,扫帚扔到一边便跑了进去。

    几人陆续的来到前殿,殿门上面写了三个大字——灵官殿。殿门口挂了一副木刻对联,左边写着:“三眼能观天下事情”,右边为:“一鞭惊醒世间人”。这前殿供奉的是道教第一护法王灵官,人称隆恩真君,又称玉枢火府天将。他被玉皇大帝册封为“都天纠察豁落先天主将”,是专管天上神仙是否各尽其职的官。

    我们在前殿里上着香,我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一个红脸虬须朱发、三目怒视的大汉坐在神龛上面。他肩披金甲红袍,脚着绿靴风带,左手掐了个灵官诀,右手高执金鞭。这位王护法模样如同阎王一样的凶神恶煞,别说鬼,人见了都害怕。

    穿过前殿,两个道士便从对面走了过来。一个老的和一个四十来岁的,老道士很清瘦,看上去有六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中年道士黑胖红润,比较壮实。两人都是脚踏棉布云鞋,蓝长衫打扮。见到我们,二人笑着走了过来,老道士打着招呼说:

    “你们可来了,我们刚才还在门口等了半天都不见人影,还以为你们在山下碰到狼呢!哈哈……”

    “山下哪有什么狼,这山上恐怕才有。还有一只掉了牙齿的老豺狼,想要啃我这把老骨头,没门。”相木匠抖了抖烟袋说道。

    “真是人老精,马老黄,这兔子老了也难打!这老狗,黄土埋到脖子上了,嘴巴还利索。半天没上来,我刚才还在骂他肯定是在家里烧火耽搁了时间,要不就是早上吃多了儿媳妇煮的腊肉拉肚子,拉了一裤裆,半路回去换裤子去了,哈哈……”这老道士边和相木匠斗着嘴皮子边过来用手拉他,两位老人拉着手,站到了一起。

    “来就来嘛,熟人熟事的,还背这么一大包礼品做什么?”那老道士一把逮住相木匠,右手拍着他的驼背说道。我们一听这话,忍不住想笑,想到相木匠是长辈,终归还是把这乐吞了下去,没有笑出声来。

    相木匠笑着指了指老道士说道:“你们看看,这老东西没说一句好话,成天都盼着我死呢!巴不得我一口气上不来,好象我欠他几十年的陈谷子没有还一样。”

    他二老年龄相仿,一见面就用这种方式亲热。大家听着他们打诨开着玩笑,也都在旁边跟着笑。相木匠拉着那老道士指着我说道:“嘿嘿……认不出来了吧!九儿,石老哥的宝贝孙子。”

    “哦,刚才老远我就见你们这中间夹杂个标致的小伙子,我就问常月说这小伙子是不是石老哥的孙子,他说他也不知道。你看看,原来果然是那个大胖小子九儿呢!”这老道士过来一把拉住我的手笑呵呵的说道。

    三叔连忙上来让我喊戴爷爷,喊完后又让我喊那中年道士罗叔叔。他二人都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眉毛长得象我父亲,都是很浓黑的一道。给两位道长打完招呼后我便站到众人的身后,陪着他们往中殿走去。两位老人走在前面闲谈,我们在后面跟着,我听到那老道士在跟大家说什么去年冬天天气太潮湿,这后殿老君身上的彩漆掉了不少,昨天才下山找了两个漆匠上来修缮……

    三叔在后面低声的对我说戴老道是白龙观的主持,法号无尘子,如今已满六十五岁了。罗道士是他的大徒弟,法号常月,就是山下罗坪村的人,父母死的早从小就是孤儿,于是上山当道士来了。三叔说我小的时候他下山来化缘还抱过我的,只是我当时小,恐怕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来到中殿,这中殿比前殿大出许多来,里面有好些位神仙来,中间一尊玉皇大帝。罗道士点燃了一把香烛,递给我们让我们挨个上去敬香。

    后殿门口的坝子里,一架大的石龙匍匐在地上,龙头微微的向上抬着,或许是时间的关系,龙角已经被风化了不少,就连龙身子和龙尾,也是有不少的残缺。我想着石龙,恐怕就是那传说中的白龙了。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