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上神秘的谶言 作者:世外老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卓这个老小子食天下而肥; 他太胖了; “卓素充肥; 脂流于地。”所以插在他腹部的大蜡烛着了好几天才熄。人死后; 被点天灯之说; 大约就是源自于董卓。
  而他收藏在媚坞的三万余斤黄金; 九万斤白银; 还有数不尽的珍宝; 转眼之前就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
              诸葛恪,何弱弱
  一。败家子
  诸葛恪是三国时代; 大名鼎鼎的蜀国承相诸葛亮的侄儿。对于诸葛亮; 有人有一评价; 比较精确: 善于治国; 不善于带兵;有萧何之能; 而无韩信之才;是一个一流的政治家; 但只是一个二流的军事家。
  诸葛亮的这个侄儿诸葛恪,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谨之子。这家伙小时候绝对是一个天才儿童。据记载,在诸葛恪还是很小,大约只有七八岁的时候; 吴王孙权一次举行宴会; 大宴群臣。诸葛谨爱子心切; 把诸葛恪带在身边赴宴; 想让诸葛恪见见世面。
  宴会过程中; 吴王孙权想出了一个恶搞诸葛谨招儿; 他喑地命人牵来一头驴;用白纸条写上“诸葛子俞”(诸葛谨,字子俞)四个字。诸葛谨长得不太帅; 脸特长; 看上去有点象驴脸。
  宴会开了一会儿; 吴王孙权先命人牵上一头驴。群臣不知道孙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吴王孙权命人把写有“诸葛子俞”四字的纸条挂到驴面上。众臣先是一楞;醒悟过来之后; 都哄然大笑! 吴王看到笑得东倒西歪群臣; 不禁为自已想出了恶搞歪招,洋洋得意。诸葛谨是一忠厚老实人; 平日被人开涮、恶搞得也不少,看到吴王命人牵上一头毛驴时,自个儿和众臣一样,不明就里。但看到吴王命人挂上“诸葛子俞”四字的纸条之后,才醒悟过来,吴王是在嘲讽自个儿脸长得象驴。但因为是吴王拿自已开涮,诸葛谨不好生气,还得陪出几声干笑。谁让自己生得不争气;生就了一张长长的脸呢?!可诸葛谨的儿子; 诸葛恪却看不下去了,许多人当众嘲弄自已的父亲; 而且是用一头驴来嘲弄父亲。对于小小年龄的恪来说; 是可忍; 熟不可忍?!所以他向宴会的待者要来一支笔,冒冒失失地跑到驴面前; 在写有“诸葛子俞”的纸条下; 加了两字“之驴”,然后有点骄横回到诸葛谨身边。
  吴王孙权,还沉浸在恶搞之后的兴奋之后; 饶有兴趣; 且意有未尽。突然看到诸葛家小子恪跑出来; 在驴面纸条上划了两下,这小子想干什么? 吴王有点不悦,细细一看; 原来驴面纸条上“诸葛子俞”四个字; 被恪改成了六个字“诸葛子俞之驴”,吴王及众大臣不由得拍案叫绝,诸葛恪这小子太聪明了!吴王当即龙心大悦; 把这头驴赐给诸葛恪。
  也许就是经此一历练; 诸葛恪在吴国名声大振。许多人都夸诸葛谨生了一个好儿子。但所谓知子莫若父,在“恪少有盛名; 大帝深器重”之时; 诸葛恪却深以为滤。 他说: “恪非保家之主。”用现代话讲; 诸葛谨认为诸葛恪会是一败家子。
  诸葛恪这个人; 与他的叔叔诸葛亮相比; 智力、能力绝对不在诸葛亮之下,但是这个人情商太低;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顾虑它人感受能力,承受能力。吴国名将陆逊对他说:“你气陵其上,意蔑其下; 非安德之基也! ”他对上看不起领导; 对下小瞧群众,这类人能力再超群; 也不能成大事; 诸葛恪就是这样一个人儿。
  二。成也孙峻
  吴神凤元年; 吴帝孙权老了; 太子孙亮幼弱; 孙权想找一个托孤大臣。
  吴中书令孙峻; 向吴大帝极力推荐诸葛恪。对于诸葛恪的能力; 孙权很是认同; 但吴大帝孙权也深知诸葛恪刚愎自用; 不能团结群众,所以不敢把辅佐太子重任; 托付给诸葛恪。
  孙峻却是铁了心地,向吴大帝推荐诸葛恪; 他对孙权说: “我朝众臣之中; 谁能与诸葛恪相比?!”
  诸葛恪在孙权心中; 是一个能臣; 举吴国一朝; 在能力上与诸葛恪有一比的人; 至少孙权没有发现; 所以在孙峻的一再举荐下; 吴大帝下召; 召诸葛恪入朝。
  诸葛恪此时屯兵于武昌,上大将军刘岱是他的的顶头上司; 也是他的长辈。在诸葛恪为饯行时; 对诸葛恪说: “国事艰难; 你行事当十思而后行! ”
  这吕岱说得比较夸张; 古人说临事三思而后行可也; 吕岱却要让诸葛恪十思而后行。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话对诸葛恪的病症; 但不合诸葛恪的胃口,所以他回敬吕岱云: “古圣人说三思而后行; 夫子说再思可也; 今将军要恪十思而后行;说明我与古人相比差得太多; 恪当心记之! ”
  诸葛恪一话; 说得吕岱无言以对。 数月之后; 吴帝孙权崩,诸葛恪拜为太傅;“有司诸事皆一统于恪。”吴国大大小小权力; 都集中到诸葛恪手里。
  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恪上台后; 做了几件让百姓称道的好事,如“罢视听;(唱戏; 歌舞) 息校官。”( 不必需的兵役) “除关税; 崇恩泽”等。而且新政策执行力度大; 让许多人听得到、看得到、也感受到。一时间; “众莫不悦服。”
  当时没有民调这个东西; 如果有; 我们会看到诸葛恪执政半年之后; 诸葛恪与吴国君臣的政治密月期间; 老百姓对诸葛恪的支持度; 是大幅度升高。
  诸葛恪这颗政治明星; 在吴国大地上; 闪闪发光。许多吴国人崇拜诸葛恪; 把诸葛恪当做明星来追。一些人在诸葛恪经常路过的地方等,目的就是想看诸葛恪一眼。“恪常出入; 百姓延颈思睹其状。”
  三。败也孙峻
  对于诸葛恪这类人来说; 治理国家也许是小菜一碟。只数个月时间; 诸葛恪把不算太小的吴国; 治理的紧紧有条。
  吴神凤元年十二月,魏国人却以为“孙权年老; 内无贤嗣; 中无谋主。”所以决定南下讨吴。
  在魏国决心伐吴时; 当时孙权已经71岁; 确实太老了。等到魏国的大兵; 到达长江以北时; 孙权已经死了。这个消息让魏国的将士高兴得发狂。
  而继位的皇帝吴国小皇帝孙亮才11岁,贤与不贤; 还算不得数。至少按当时的标准; 国家多事; 又无长君; 实非国家之福!
  这个时候; 诸葛恪勇敢地站出来; 成为吴国的主心骨。他迅速调集吴国能作战的部队;(仅四万余人) 主动北上; 迎战魏国军队。
  由于诸葛恪调度有方; 用人得当; 吴军将士用命; 最后居然以少胜多,以四万军队; 击溃魏军七万余人。“获车剩; 牛马; 骡驴千数; 资器山积。 振旅而归。”
  诸葛恪此时在吴国的威信; 可以说是如日中天。但所谓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魏国人; 却预测; 诸葛恪的好日子不长了。
  此人是魏国光禄大夫张缉; 他对魏国当时的重臣司马师说: “恪虽立大功于吴,但见诛不久!”
  司马师问:“何也!”
  诸葛恪是吴国栋梁,这样的柱国之臣,吴人应把他象菩萨一样供奉; 为什么会杀死他? 张缉说: “威震其主,功盖一国,求不速死,何得乎?”
  司马师不太相信张缉之分析,但诸葛恪日后的遭遇; 却应验了张缉的话。这个张缉分析诸葛恪可能的命运时; 不是对诸葛恪的性格上有多大的了解;他是对历史上、一些与诸葛恪有一样经历的历史人物的经历有所了解; 如韩信。所以他说诸葛恪会“见诛”,更多可能是基于“史识”。( 张缉的历史见识) 因为抵抗魏人侵略的胜利,诸葛恪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吴国应趁热打铁,进行北伐,一举扫定中原,一统中国。
  对于吴国的北伐战争,从战争角度,只要准备充分,有足够的力量,魏人可以南下,吴国为什么不能北伐?
  诸葛恪的叔叔诸葛亮,进行过数次、在当时及后人看来,颇有争议的北伐。但因为每一次北伐之前,诸葛亮都有深思熟虑的计划;然后进行战争动员,至少保证在蜀国朝臣中,能思想统一。一但战争开始,诸葛亮运筹帷幄; 调兵布阵; 步步为营; 且体恤士情; 所以纵不能收大功; 但多可以全身而退。
  诸葛恪比他叔叔差多了,在吴国国内还没有统一好思想时; 他就独断地下令,二十万大军大举北伐。
  进军途中; 诸葛恪对部下盛气凌人; 不顾将士死活。大部队进攻扬州新城;(一个仅千余人守卫的小城) 部队久攻不下。此时正好碰上夏天; 又发生了流行病; 士卒“病者太半,死者涂地。”
  诸葛亮在一次北伐中,也碰到过一次; 数万人攻不下,魏国仅千余守卫的一个小城的窝囊事儿。但诸葛亮以他的谦虚谨慎和体恤,化解了将士们的怨气。
  而诸葛恪自知失计,却委过于他人。因无法组织起新的进攻,诸葛恪以受到皇帝诏书为名,下令退兵回国。
  回到健业,诸葛恪召来中书令孙峻,历声对他说:“卿等何敢妄发召书?!”诸葛恪一话,问得孙峻嘿然不敢回答。
  对于吴国小皇帝的这个所谓的退兵召书。可能是诸葛恪的左右,请小皇帝出面,给诸葛恪一个台阶下。所以给他下了一个退兵召书。诸葛恪如果真聪明,回到吴国后,就当没有这么会子事。则他武断地下令伐魏,并且受到严重的失败这事儿,在吴国,可能会当作是国家特级机密秘密,保存一二十年。
  可诸葛恪太骄傲了,他是不能承认自己伐魏失败。所以委责于中书令擅发召书。并且发了狠话,要对孙峻等人,治以重罪!
  诸葛恪骄横,已经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已经危机四伏了,他却浑然不知!到是健业大街小巷里的一些儿童,他们先意识到什么。不知道那日开始,他们学会了唱一首歌:
  诸葛恪,何弱弱;
  芦单衣,蔑钩络;
  何处寻,石子冈。
  这首歌说诸葛恪会穿了芦苇做的衣服,以竹丝束着腰身; 到城外的山冈上。当时许多人不明白这首歌是什么意思。
  最初大力举荐诸葛恪的中书令孙峻; 对诸葛格的支持开始动摇; 他没有想到诸葛恪连他的帐都不买了!而且自己很可能会成为,诸葛恪北伐失败的替罪羊。他向吴国皇帝孙亮进言:“太傅恪可能发动政变,拥立吴大帝故太子和。”
  此时的吴国皇帝孙亮; 已经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说太傅恪将拥立故太子和,他十分相信。故太子和,此时虽然被废; 却被孙权改封为南阳王。更而且,故太子和与太傅恪是亲戚关系。孙峻说太傅恪会谋反; 小皇帝特相信。 所以他和孙峻商定; 伺机诛杀诸葛恪。
  “冬十日。 孙峻与吴主谋宴酒请恪。”孙峻与吴国小皇帝; 摆下了鸿门宴,准备在宴全上解决诸葛恪。
  诸葛恪对于孙峻的喑杀行动; 也不是没有感觉。《资治通鉴》记载:“将入夜,恪精神振动,不能入寐; 且家数有妖怪! ”
  不光是现代人有感应之说; 古人也早有感应案例。赴宴前一天晚上; 诸葛恪兴奋得睡不着; 而且家里还闹妖怪。不知道司马光这个老先生所说的妖怪是什么。他当年记下来; 今天我们再读; 也是够吓人的。
  第二天; 诸葛恪出门时; 有人对他说: “国家近来没有什么重大的值得庆祝事儿,皇帝突然设宴。应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吧?”
  “今日张设非常,疑有他事!”
  诸葛恪却非常自信地说:“儿辈何能为?”
  可就是宴会举行到一半时,孙峻这个儿辈,亲手格杀了诸葛恪!
  诸葛恪尸体被人抬出去时; 就是芦席包裹; 用一根竹蔑束住了腰身; 扔到了城外的石子冈上。吴国人眼中昔日的大英雄; 象狗一样被人喑杀了。而杀他的人; 就是昔日大力举荐人中书令孙峻! “诸葛格,何弱弱”的谶言; 也就这样给应验了。
  诸葛恪与孙峻之间的故事; 如韩信与萧何之间的故事一样; 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诸葛恪是成也孙峻,败也孙峻!
                青盖入洛
  一。末帝出世。
  吴景元三年十月,公元263 年,魏军兵临成都。蜀汉最后一个皇帝刘禅不战而降。由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幸苦创建起来蜀汉政权,历时四十三年,宣告终结。蜀国“户二十八万,口九十余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归于魏。
  中国历史上,公元220 一280 年这一时期,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是:魏国占据中国北方绝大部分地区; 以人口计、以国土面积计,三分中国,魏得其二。国家如此强势,所以不管谁作了魏国的皇帝,一统中原,就是他们的最大的政治梦想!
  另中国三分之一地区,孙权创建的吴国; 占了中国东南大半; 刘备创建的蜀汉; 占了中国西南小半。从国力上比较; 只有孙刘两家联合,才能勉强与魏国抗衡。所以吴蜀之间,不仅仅是牙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