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家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耻家族- 第3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身家多少?”徐腾继续问着。

    “十亿吧……美元?”张瑞京忽然之间,就像是被扎破了窟窿眼的气球,什么都明白了,他本来以为徐家会继续和以前那样支持他。

    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徐腾绝非徐总,徐腾对企业声誉的重视程度,显然要超过真金白银。

    “和对方谈一个交易,可以支付专利费用,但要保留中芯集团继续使用相关技术的权限,哪怕继续支付一些成本也可以。”徐腾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钱,他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企业的声誉。

    “可以谈。”张瑞京原先准备了很多辩解的话,以及很多攻击台积电的话,现在全部说不出口。

    明白人之间不说糊涂话。

    徐家投入了很多资金,张瑞京将这些投资获利最大化,很少的钱投入科研,更多的钱投入设备和厂房,扩大产能,低价竞争,占据大陆芯片代工业务的7成市场份额。

    台积电损失惨重,更惨重的是中芯集团这几年正在积极外拓,竞争海外订单。

    在商言商,如果徐腾是台积电的老板,也会在全球市场和中芯集团打官司,狠狠打,打倒对方为止。

    徐家在中芯集团700亿rmb的投资,换回来的是价值300亿美元的市值,以及一年十亿美元级别的净利润,单纯谈利润,相比在芯片设计、面板和存储器领域的投资,芯片代工是徐家和华银财团在半导体产业投资中的唯一亮点。

    这个事实,徐腾是承认。

    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手段,开局之初,为了尽快立足,自负盈亏,使用一些不道德的商业手段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个道理,徐腾也是承认的。

    对徐家和华银财团来说,张瑞京从一开始就被视作随时可以放弃的棋子,一个很合格的背锅侠。

    “那就谈吧。”徐腾没有别的话要说了,这就是他的命令,用张瑞京的离职和现金解决问题,确保中芯集团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哪怕在90纳米级的技术上做一次让步,支付高额的技术费也是可行的。

    “对了,在45纳米的技术上,一定要以自己为主,我在华微电子公司做了一些布局,同国内的其他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基本上,国内能拿出手的几家科研单位都参加了,中芯集团现在加入也来得及。”徐腾又说了另外一件事,一件从未让张瑞京知道的事。

    2006年,徐腾从北海系手里夺取华微电子的控股权后,立即私有化,重新注入资本,联手中科院和其他几家半导体设备制造、工艺研究所,联合进行45纳米的技术攻关。

    因为涉及到的几家单位中,有两家是军工系统的科研所,这些信息是高度保密的。

    徐腾付账,30亿rmb如流水,具体花在什么地方,他都没有权限过问。

    据说,别说是45纳米和90纳米,0。14微米的技术水准还在攻克过程中,即便完成技术攻克,民用市场的空间也很小,只能解决军用需求。

    毕竟是从无到有的第一步,0。14微米突破成功的话,下一步就会直接瞄准45纳米跨越式发展,再下一步是23纳米。

    “行。”张瑞京其实没有搞明白徐腾的意思,但还是先答应下来,也没有想到徐腾会另起炉灶,说明徐家对他的不满,不是今天有的,很早就非常不满了。

    他知道徐家对他不满意,可他有业绩担保位置,也不在乎,一边拿着徐家的资金,一边调侃徐家“厚道”,现在不调侃了。

    因为他总算是明白了,徐家对他和中芯集团的不过问,是以随时让他出局背锅为前提的。

    “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带走一些人,重新组建一家新公司,徐家会安排其他渠道投入资金。”徐腾要说的话,全部说完了,这就起身,最后看了张瑞京一眼,若有所指,“保重吧,张董事长。”

    “多谢,真的是多谢。”张瑞京双掌合十的拜谢,不敢和徐腾握手,人,总是到这种时刻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卑微。

    徐腾没有别的话要说,这就真的离去,乘坐直升机返回东方海外大厦,回到华腾公司在沪州的总部。

    中芯集团的事,他从来就没有管过,如果不是台积电试图直接和他谈判,他也犯不着亲自过来,给出自己的谈判底线。

    他知道,这件事并不会到此为止。

    台积电直接来找他,其实是断定盗窃台积电技术的幕后主谋是他,要是有足够的证据,台积电绝对会连同华腾公司一并告到美国。

    所以,台积电的诸多价码只有一个目标,逼迫华银财团放弃在芯片产业的投资。

    大陆是国际芯片产业最大的市场,已经没有之一,台积电想要生存,想要发展,最大的死敌就是中芯集团幕后的华银财团。

    徐腾的判断一贯很准。

    果不其然,几天后,台积电的cfo蔡总悄然抵达沪州,同中芯集团进行谈判,很快就谈崩了,即便张瑞京同意离开中芯集团也无法阻止台积电继续在美国打官司。

    相比上一次绕道传递给徐腾的谈判条件,没有得到徐腾的“善意”和回应后,台积电再度提升了价码,要求中芯集团赔偿30亿美元。

    这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法院判决下来,最多也不超过10亿美元的罚款。

    台积电提出这种近乎荒诞的要价,真实目标只有一个,直接和徐腾谈判,为此,那位张董事长特意派出未来能接班的cfo蔡立新。

    蔡立新也以为自己的级别够了,在台湾的it产业中,他是仅次于张忠谋的存在,大咖中的大咖。

    他要见徐腾,见到徐腾,他才会拿出真正的谈判价码。

    他还真的见到了。

    虽然是周末,因为利物浦俱乐部刚到沪州,明天会有一场比赛,这段时间还有江淮农商行和民生银行的事要处理,公司内部忙忙碌碌。

    唯一能安静的坐着,看看风景的人,唯有徐腾。

    对方想见,那就见呗,虽然徐腾自己的判断是见了不如不见,见了之后,局面肯定会更糟。

    在他的这间办公室里,竹海幽静浓密。

    他置身竹海,坐在藤椅上,手中一杯冰酒,透过玻璃窗俯览着沪州的景色,心里想到的却是长江大学的校园。

    坦率的说,他在学校里的时间并不多,毕业了,最怀念的地方却是学校。

    虞素云将办公室的大门推开,请蔡立新进入徐腾的办公室。

    房间很冷。

    徐腾习惯穿着西装,哪怕是这种盛夏季节,所以,他的办公室里一贯是冷的让人打寒颤。

    只穿了一件衬衫的蔡立新有点不适应,毕竟是六十岁的老男人,身体不行了。

    这些都是小事。

    蔡立新快步走进去,带了秘书,习惯性的以为徐腾会起身和他握手,结果没有。

    徐腾只是静静的看风景,指尖扶额,玩着杯里的冰块和干邑,享受宁静,发一发呆,挥霍一下时间。

    “徐董事长,这是我们蔡总。”男秘书小心翼翼的提醒徐腾一声,不管怎么说,这可是台积电的cfo,在台湾,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总统”都要笑脸相迎。

    “出去。”徐腾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很随意的说了一句。

    男秘书微微一怔。

    确切的说,这一位不是秘书,而是董事助理,按照公司的行政级别,那也算是中层企管干部,大有前途。

    蔡立新给了一个新的眼色,示意这位助理赶快离开。

    很快。

    办公室里就剩下两个人,徐腾和蔡立新。

    实际上,徐腾没将蔡立新当人,他需要将别人当人吗?当然不需要。

    “中芯集团的那些事,我都听说过,但我没有过问,因为我并不喜欢张瑞京,不听话,自以为是。”徐腾自顾自的说了一番话,品畷冰酒,感受着这种冰凉凉的刺激,微微挑眉的算是一种称赞,“继续和中芯集团谈吧,我还犯不着亲自过问。”

    “我们公司呢,特别是我们执行长,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您考虑一下,华腾公司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投资不小,其实可以和我们合作赚钱,没有必要做生产业务。客观来讲,只要是正当竞争,我们也不怕的啦。”蔡立新脸色很难看,他原先以为自己会和徐腾坐下来,以贵宾的姿态谈判。

    结果没想到,徐腾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甚至没请他坐下来谈,简直是傲慢到了极点。

    “你也许觉得我很傲慢,那是因为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怕与不怕,那是你们的事。”徐腾将杯子里酒喝完,终于起身,回看蔡立新一眼,漫不经心的耸耸肩,“回去告诉你们董事长,我很尊重台积电,但有些事关系大局,花点钱,不赚钱,都是值得的。所以,这绝非企业间的行为那么简单,你们可以咬死手里的证据搞垮中芯集团,最后的结局却绝非你们所能想象的那么简单。”

    “或者说……!”徐腾想了想,决定认真一点告诉蔡立新,“我们徐家在中芯集团的投资,从来不是做生意那么简单,我给你的建议,你可以回去告诉你们董事长,适可而止吧。不要隔着门缝看人,别看不起大陆,见好就收是一个永不过时的道理。”

    台积电的那位张董事长,何止是深绿那么简单,用对方的话说,从不踏足大陆,没必要。

    对徐腾来说,要想让台湾经济惨绿,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其实就是最大的命门,一击必杀,基本能够瓦解台湾贸易顺差,让顺差变逆差。

    一旦变成逆差,外汇储备逐年降低,最后就迟早要崩盘。

    中国在芯片产业,每年的进口总额都在2000亿美元以上,其中1/3是流向台湾,只要将这1/3砍掉,台湾经济会如何?(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一十四章 互相欺骗,互相伤害啊!

    (全本小说网,。)

    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孱弱,主要原因就是欧美的技术封锁,无法引入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只能连设备的难关也要攻克。

    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分布是很广泛,具有典型的全球化国际分工特征,荷兰、德国、比利时、瑞典这样的国家提供设备,美国负责设计,日韩台负责生产。

    任何一个环境,对中国都是封锁的。

    华银财团虽然通过英国凤凰资本公司控股ram公司,并购了欧洲几家中小规模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构建了一个新的不同于x86的生态圈,但也仅是瞄准了智能手机市场。

    受制于欧美的技术封锁政策,华银财团实际上也无法公开对ram公司实施管控,只能通过董事会的操作,将ram生态系统授权给腾讯集团,由腾讯旗下的芯片公司设计智能手机芯片,再由中芯集团流片生产。

    现状是残酷的,中芯集团的技术并不具备优势,相比之下,台积电已经拥有45纳米技术,而英特尔更是推进到32纳米。

    中芯呢,90纳米的技术都是来自于台积电,最糟糕的设备需要进口,一旦台积电在美国的诉讼成功,美国法院下令对中芯集团实施技术封锁,禁止进口美国的设备,同时波及到欧洲,那简直是末日般的结果。

    虽说国产设备能够达到0。14微米的标准,但是,良品率很低,仅能用于军工产业,哪怕是对军品芯片的需求,最好也是用中芯的90纳米技术平台生产,只不过是偷偷生产,不予公开而已。

    2008年7月,美国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浮现。

    徐家大致完成了多笔交易,在高价位沽售高科技股和资源股证券,换取流动资本,手握400亿美元的现金流,却无法对台积电实施钳制,也无法解决国内芯片产业的问题,这大概也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讲真,从2001年到2008年,徐家和华银财团在中国芯片产业的投资是独树一帜的,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从设备到工艺,从设计到封测,以及基础的人才培养,教研结合,全产业链的推进。

    8年时间,8年抗战啊。

    华银财团在芯片产业的总投资超过1200亿,其中700亿注资中芯集团,200亿投入京东方,220亿投入朗科电子,其余在人才培养、设备攻克等等周边区域,也有将近百亿规模的投资。

    在此之外,徐家也累计拿出两百多亿。

    虽然这些投资主要是信贷,通过旗下控股的多家银行向三大半导体公司提供超额信贷,支持三大公司的发展,徐家和华银财团本身也承担着巨大的担保风险。

    这么多的资金流,投到什么地方不赚钱?

    现在,中芯是赚钱,至于是怎么赚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京东方和朗科电子是绝对不赚钱的,徐家、华银财团和国内科研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