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之所以要改变身份,其实是要将不法手段积累起来的财富转移到国外,同时有个官方身份保护自己,这么做算是彻底抛弃了祖国,变成一个数典忘祖的人。

    钟石准备将事业的重心放在香港,除了金融中心这个优势外,也是因为国内的证券市场发展还没有放开,基本上没有多少投资的机会。不过在经过九十年代后,国内的证券市场发展将如火如荼,甚至十几年就会威胁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到时候他就会将事业的重心重新放回国内。

    梦想终归是美好的,可对去香港的工作签证资格的审核很严厉,目前钟石一家没有在外工作的亲戚,也不能证明有巨额的财富,因此现阶段也只能想想而已。

    钟意现在只是在香港读书,拿的是旅游签证,每过一段时间还要续签,根本算不上数。

    而去大城市生活,户籍问题虽然说算是个问题,但在钱面前,其实算不上什么。只要钱给够了,户籍问题分钟之间就能解决。

    不过在考虑这年头的资讯传播后,钟石又颓然放弃了,即时的信息传递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太重要,这让他无比地怀念后世的互联网。

    而国外互联网的出现则还要等待个十年的时间,也就是说,钟石还要忍受十年左右。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又将是个投资的好时机,鉴于国内风投(vc)、私募股权(pe)等投资方式的缺乏,钟石大可打个时间差,在国内再发一笔横财。

    后世的零八年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和市场的恶化,华夏实行了数额巨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可这些流动性大多注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企、央企等这些巨无霸之中,而急需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和私人企业则有些捉襟见肘,因此上市就成了一条快捷的融资通道。

    后世的pe就是在这个时候盛行起来,这些私募股权资金在企业上市之前通过现金、管理和技术换取一部分股权,在企业上市后再将其出售,一转眼就能赚取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利润。

    一夜之间,pe们绽放到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各种资金纷涌而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场景。而一个优质的企业,财大气粗的pe为了争夺份额,开价越来越高,在无形之间也压榨了利润空间,没几年后就淘汰了一批财力缺乏的pe。

    只可惜pe退出的途径太过有限,没火几年就遇上了管理层整顿上市公司,无限期地停了新股开发,在这个期间无数pe覆灭,也使得整个风投界、私募股权界进入了冷静期。

    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钟石一家已经搬进了县城里,连带着钟意的家人和钟石的爷爷奶奶,一来是这里靠近医院,老人家有什么大病小情,可以在第一时间救治;第二是钟小慧在八六年考入县里的高中,在八九年的高考中,钟小慧发挥不理想,结果只考上一个本地的大学,这让她的老师和同学都大跌眼镜,在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钟小慧决定复读一年。

    这年头大学生还不像后世那样贬值严重,事实上直到某位铁腕总理上台,对教育事业实施产业化后,高等教育这才迅速地昂贵化、贬值化。

    钟小慧是个心高气傲的女孩子,一直以堂哥为目标,她自然不满意平日里成绩拔尖的她只能上个二流大学,因此牙一咬就选择了回炉。

    其实钟小慧私下里非常佩服钟石的学识,让她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聪明的弟弟怎么不去读书,现在即便是年纪有些大(十三岁),但是以他的聪明才智,直接上高中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姐姐的疑问,钟石只是一笑而过,他对未来早有了打算,事实上关于他从小学到高中的履历都早准备好了,就等着时间一到,就去考sat,当然这些不会对家人说起。

    为了更好地照料钟小慧的起居,刘兰提出到县城里租一间房子,她现在也不知道家里具体还有多少钱,只知道从香港那边源源不断地寄钱过来。

    结果她和钟建军商量了半天,一个不小心被钟石听到,钟石直接一句:“那么麻烦干什么,直接买一套房子不是更方便!”

    那个年代,想要买一套房子,大概要上万元,不过这些钱对于目前的钟石来说,无疑是毛毛雨。钟氏夫妇知道钟石先前赚了不少钱,但是过惯了穷日子的人家要一时半会过上大手大脚的生活,总归还是很不习惯,尽管距离卖掉那个古玩有好几年了,但除了伙食改善了不少,家中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两口子当时就没说话,心里在考虑着这事到底靠不靠谱,结果没几天,钟石就拿了几套钥匙,说已经搞定了,在县城里买了三套房子,每家人一套。

    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让钟建军很是恼火,毕竟他是一家之主,不过在佯装发了一通火后,他也就不再提这件事。对于儿子的能耐,他是越来越看不透了,在他看来,这个儿子实在是比他能干太多。

    钟家搬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钟庄,乡下人还在想着怎么出去打工赚钱,没想到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这几家人早办好了城市户口,甚至连房子都买好了。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人教育小孩都是拿钟意当做榜样,说以前住在这里的钟建国生了个好儿子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进了城市的钟家开始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在八九年小县城和乡下区别不是很大,除了生活设施方便了点。钟石的爷爷是最早适应的,老爷子毕竟年轻的时候见过大世面,没多久就天天提着个鸟笼,到花鸟市场和一群年纪差不多的老人喝茶遛鸟,过得有滋有味。

    钟建国一家也很快安顿下来,为了不太惊世骇俗,钟意每月都寄几千元回家,钟建国闲不下去,就找了份帮人看自行车的工作,而钟意的母亲则每天做做饭,甚至闲的时候去做个皮肤护理什么的。

    最不安分的反倒是钟建军,他刚一进城,觉得哪里都稀奇,整天跑来跑去,等把整个县城都逛了个遍后,这才在一家五金厂里帮忙,而刘兰则全力照顾钟小慧的起居。

    这么一来,钟石每天忙什么就没什么人关心了,而且他每天忙的东西也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当钟石打开厚厚的包裹,一张张k线图顿时出现在眼前,这是委托安德鲁将新加坡交易所的日经期权每天的交易图打印出来,再通过航空邮寄过来的。即便是这样,也足足迟到了半个多月。

    “还真是精彩啊!”钟石盯着起伏不断的波浪线,由衷地感叹道。(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希望更多的书友能够支持本书,多多推荐,多多收藏,谢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八章 飞来横祸

    (全本小说网,。)

    一般来说,参与市场的大资金和大机构都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仓位,因为这样会让自己暴露在对方的火力之下,相对应的经纪公司和通道也会对这些消息高度保密。

    不过这只是对一般情况而言,事实上在市场上从来不缺乏相关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繁多复杂,真假难辨。

    投资的实质无非是低买高卖,在有了对冲工具后也可以高卖低买。当然,这只是针对于二级市场而言,普通人就可以参与的市场。

    实际上金融远远不止这些,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评级机构等这些行业都属于金融行业,各自的领域也大不相同。

    既然有所有人都能参与的二级市场,自然就有部分投资者参与的一级市场,这里的投资方式和品种就更丰富了。

    但是千万不要认为一级市场里或者那些定向的客户会有什么优势可言。

    买的没有卖的精,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曾经有个真实的案例,就是华尔街一家排名常年盘踞在前列的某家投行,将主要投资标的为厄瓜多尔指数的金融产品,通过一系列异常复杂的名词和手法包装成高收益、低风险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一家大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直到产生了巨大的亏损之前,那位自以为精明的cfo还一直认为自己买的是美国国债。

    骇人听闻!

    当然,最后想索赔不可能,在设计这些产品的时候合约上就有厚厚的一大叠免责条款。

    华尔街投行只招那些常春藤名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一方面在于这些人的确优秀,投行将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运用到金融产业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有了投行这个平台,这些人将来的前途一片坦荡,未来也可能成为老东家的一大助力。

    就拿古德曼投行来说,美国的数任财长都是出自该公司。以至于在后世的金融危机中,总统和财长不顾高涨的反对声,也要将天量的资金注入到这些濒临破产的公司当中。

    当然,昔日的关系不是救治这些公司的唯一理由,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在钟石拿到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记录后,敏锐地发现了市场的变动和资金的流向。

    对于个人或是机构来说,交易记录是高度机密的,除非监管层要求,否则是不会流传出去的。但对交易所来说,所有的参与者汇聚成的交易记录则是公开的,而且在交易中即时公开,以供投资者参考。

    一条条高低不同的k线图,汇聚成起伏不定的波浪线,每个顶峰或谷底都是疯狂的厮杀。

    “成交量比上个月大了近一倍,除此之外,新进场的资金也明显地变多。看来和美国政府走得比较近的机构得到了吹风,开始下手了!”钟石嘀咕道。

    在明年,也就是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日本的泡沫经济将破裂,先是疯涨了三年多的股市,接着在来年房地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萧条,银行破产,企业倒闭,日本经济的总量也将因此原地踏步,整整停滞不前十年之久。

    曾几何时,雄心勃勃的日本人还放出豪言,要挑战美国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结果这一记重拳将他们彻底打趴下。

    “现在还不是进场的时候啊!”钟石盯着图表看了半天,自言自语道。

    这不是他研究出来的结果,而是后世的经验。在八九年,日本股市上涨的动能还没有完全退去,最顶峰将出现在今年的最后几个交易日。进入到九零年,日本的股市将转头直下,初时还看不出来,后来经过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后,就形成了崩盘的架势。

    这期间很难说没有美国政府的影子。

    “铃铃铃——”

    电话声响起。知道这个号码的人不多,这年头电话费可不便宜,钟石略一思考,就知道这可能是从香港打来的,不知道那边出了什么事。

    “钟生,想和你商量一个事情!”话筒刚刚拿起,就听到廖承德焦虑的声音。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钟石反问道。他听得出廖承德语气中的焦急,觉得非常奇怪。

    “是这样的,我想向你借些资金。”廖承德扭捏了半天,这才小心翼翼地说。本来以他们之间的关系,借钱只需要打个招呼即可,不过廖承德可是身家丰厚的人,怎么会向别人借钱呢?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钟石这才听出不对来,他略微一想,就知道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还不小。

    “是小化,这孩子在澳港输了五亿。现在被扣留了,需要在三天内筹足钱去赎人,否则就会……”说到这里,廖承德已经泣不成声了。

    对于澳港赌场的手段,他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很清楚不还钱的结果。

    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看见追债的人上门讨债,甚至有一次,他亲眼看见一名赌徒的右手被斩了下来。

    “什么?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钟石有点不敢相信。廖小化虽然顽劣了点,可这几年也算是收了性子,怎么会一下子输了那么多钱。

    五亿港币,堆起来如同小山一般高了。

    “是这样的,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他的舅舅就经常带他去澳港散心,这孩子就染上了毒瘾,原先还是很小的数额,后来就越来越大,经常整夜整夜地不回家。前几天我正打算叫他回去上班,结果两个赌场的男子找上门来,说小化在澳港欠下了五亿的赌债,让我在一个星期内拿钱去赎人。”电话那头的廖承德定下神来,将事情的缘由说清楚。

    “澳港……”钟石沉默了下去。

    澳港也是一块殖民地,被葡萄牙人管辖着。这个地方比香港小得多,而且居民人数也不多,完全不能和香港比,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不上工业、农业等传统行业,只能另走偏门,专心发展博彩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澳港已经成了世界著名的赌城之一,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摩纳哥一起并称为世界上三大赌城。

    澳港的赌博自从六十年代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