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正此时的华娱娱乐圈,做导演正好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你有钱或者有名!

    刚好这两样,沈临都不缺,但他缺少的成熟的剧组还有电影公司的支持。

    还好,帝都最不缺的就是电影公司。

    此时是工作日,又是工作时,路上很空旷,一个小时左右,沈临来到了目的地,位于朝阳区的华艺兄弟传媒集团总部。

    说到华娱,最不可避免的就是华艺兄弟传媒。

    华艺兄弟传媒,由王忠磊、王忠军两兄弟联手开创的内地一家著名民营影视制作公司。

    2011的华艺兄弟在内地包括港澳台三地绝对是仅次于中影集团的传媒巨鳄!。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章 拉投资

    华艺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内地一家知名综合性民营娱乐集团,由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1998年投资著名导演冯晓刚的影片《没完没了》、姜温导演的影片《鬼子来了》正式进入电影行业,因每年投资冯晓刚的贺岁片而声名鹊起,随后全面进入传媒产业,投资及运营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唱片、娱乐营销等领域。

    2009年上市,市值近百亿!

    事实上,在沈临看来华艺最厉害的并不是制作电影,而是其代表的势力——京圈。

    整个娱乐圈分为沪圈、京圈、湘圈、东北圈还有港台地区,在内地,其势力最为庞大的则是京圈无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15年贺岁档,有三部电影上市,分别是华艺的《鬼吹灯之寻龙诀》、《老炮》还有邓朝的《恶棍天使》。

    一周后,再看看票房数据,很明显,《恶棍天使》既输了口碑,又输了票房。

    事实上,《恶棍天使》当真有媒体所说的那般烂俗吗?

    我承认,《恶棍天使》确实不是一部好的电影,但主演是邓朝和孙丽哎,这两人算得上内地一等一的明星了吧,而且邓朝还坐拥全国收视第一的浙省《奔跑吧,兄弟》做宣传平台。

    然后呢,两人被媒体各种批评,连个帮忙说话的都没有!

    这就是京圈的实力!

    沈临之所以前往华艺,很简单,他不想挑战这个霸主,而且讲真,他也勉强算是京圈的一元,毕竟分属土生土长的帝都人嘛!

    而且,沈临跟汪朔的关系还挺不错的,当初,沈临出版的《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还请人家做了序。

    (你没有看错,猪脚已经丧心病狂的抢夺了韩少的著作)

    汪朔同志绝对属于京圈核心人物。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地娱乐圈主要有两个阵地,一个是粤州,一个是帝都。

    帝都演艺圈又分成三派,一派是人艺,也就是帝都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一派是帝都电影制片厂;一派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京圈”

    人艺攻舞台剧,北影攻电影,“京圈”起步依靠的是电视剧。

    京圈影视圈主力人物是汪朔,叶惊,郑小龙,叶大英。

    汪朔这条线衍生出的关系链前期是冯晓刚、张远,后来主要人物就是老徐同学;

    冯晓刚衍生出来的就是华艺兄弟王忠军和王忠磊以及姜温,由姜温又衍生出何平导演,耿乐,张亿白。

    郑小龙这条线衍生出来的是赵宝钢和葛大爷;赵宝钢衍生出来的下线就是作家石康而石康衍生出来的则是王洛丹。

    叶大英衍生出来的关系链是梅亭,当年香港艺人来内地拍电影需要各种审核,但是叶大英轻而易举的请到哥哥给梅亭搭戏,一部《红色恋人》之后,梅亭就红了。后来梅亭转战广州和香港,叶大英还在深圳租了一个工作室,养了很多写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全民目击》的导演飞行。

    叶惊应该是四人里面名气最小最低调的,但是论实权他却是里面最厉害的一个。如果说叶惊也有衍生链的话那就是歌手陈羽凡以及他的老婆白百何。

    当然叶惊已经脱离大部队。

    由这四个人组成的阵营的结果就是,他们捧谁谁红,他们推谁谁火!

    90…98年之间帝都影视圈火起来的艺人90%都是他们推出来的。

    这个定律在1999年被横空出世的燕子赵给打乱,跟现在京圈拉拢李易峰吴亦凡一样,燕子赵一走红,京圈立刻拉燕子赵拍了《天地英雄》,导演是何平,主演是姜温。

    燕子赵遭遇军旗事件后拍的又一部电影还是京圈的电影《绿茶》,导演是张远,主演还是姜温。

    国内最牛逼的导演老谋子是京圈吗?不是!张导属于西北圈!这个圈子包括老谋子,顾长卫,王全安。而京圈是容不下老谋子的,混京圈的艺人基本没有谁演过老谋子的电影,比如老徐,合作过那么多大导演唯独没合作过老谋子。在2001年老谋子拍摄《英雄》,京圈的主力华艺就紧随其后弄了一个《天地英雄》。

    最后说一下京圈的新生代,由老徐衍生出来的京圈新生代是炮王吴,叶惊衍生出来的新生代是白百何。

    而香港导演里极力想靠拢京圈的是导演陈可辛。陈可辛导演2005年北上就开始靠拢京圈。

    2011年的华娱,还没有五年后那般百花齐放,五年后电影大片资源主要是华艺、博纳、光线、阿里、小马这些把持,好的电影资源会越来越分散,资方制片人中心制形成。

    看看2010年的内地电影市场,好的电影,除了几部好莱坞大片,其他的几乎都由华艺把持。

    就连在南方呼风唤雨的星爷,想要进军内地也不得不把《功夫》的发行权交给了华艺。

    这样的势力,沈临完全不想与之对立,所以,沈临决定加入。

    投名状便是他的第一部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发行权!

    此时远在沪市的郭四爷还没开拍《小时代》,韩少的《后会无期》也不晓得在什么地方,作为内地三大畅销作家之一的沈临绝对有资格扛起作家做导演的先行旗。

    按照华艺一向的炒作思路,应该会欢迎沈临的加入。

    而且《失恋三十三天》的投资也不算大,满打满算,一千万不到,沈临的微博粉丝也有一千多万,收回成本不成问题。

    当然,以上只是沈临的想法。

    ……

    “哟,忠磊哥,您亲自接见,我还真有点受宠若惊!”

    没想到华艺对沈临的到来还挺重视,居然让名义上的二把手王忠磊接见。

    “大才子说笑了。”

    两人寒暄几句,沈临直接进入正题。

    “中磊哥,我的来意想必您应该很清楚了。”

    沈临早就通过汪朔传达了自己的意图。

    “知道,想当导演嘛!”

    王忠磊言简意赅。

    “那您的意思呢?”

    听这口气,貌似有点看不起的意思!沈临微微皱起了眉头。

    “没问题,我们华艺可以投资,”

    肯定还有条件,果不其然,王忠磊接着说道:“不过,我们还需要安排一个副导演,不是不相信沈大才子的实力,主要是担心您是新手,可能镇不住演员们!”

    “呵呵,明白,明白。”

    沈临能说什么?反正是副导演,无所谓,凭自己的实力还是可以压制的!

    “……另外,制片人由我方出人担任没问题吧。”

    “当然,当然。”

    废话,人家给钱,当然不让你乱花。

    “……还有,演员我希望由…”

    “忠磊兄,咱们买卖不成仁义在,再会!”

    尼玛,有完没完?合着您就让我当个摆设?

    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投资方安排演员的事情了!

    沈临直接起身走人,连继续谈论的想法都没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章 贵人

    2010年一整年,华艺不可一世!

    翻看2010年年度电影票房排行榜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来,除了好莱坞大片,华艺占据前十当中的三席!

    无论是国庆档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还是冯晓刚的两部作品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2》,全都占据了票房前五!

    更重要的,葛大爷爆发了,《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让子弹飞》三部电影,总票房突破十五亿,前无古人!号称贺岁片之王!

    姜温的《让子弹飞》彻底燃爆了京圈——虽然不是由华艺投资,但好歹分属同一阵营。

    有这么多资源在,王忠磊的态度倨傲,可以理解,毕竟人家是投资方。

    可特么直接塞演员就有点过分了!

    娱乐圈有句名言:凡是你看着别扭,完了戏还特别多的角色,肯定是投资方的亲戚。

    尤其是沈临亲身经历过2016年的暑假档,各种小鲜肉扎堆,然后,华语电影的口碑扑街到极点。

    很多豆瓣网友只要看到华语电影直接一星不解释。

    尼玛,上层领导还以为是水军恶意刷分,还不是被你们伤透了心!

    这特么就是投资方塞人造成的结果。

    对于破坏华语电影市场的带资进组,沈临深恶痛绝!

    什么都可以商量,这一点坚决不行!

    逼急了,哥们自己投资,自己玩!

    对于沈临的离开,王忠磊没有挽留的意思,说实话,他不是很看好沈临的导演钱途,而且本子他也提前看过了,完全没有大卖的迹象,最多保证不亏本。

    原本想着借助沈临的名气捧一下旗下的艺人,就当结个善缘了,顺便还汪朔一个人情。没想到这货脾气还挺冲,居然头也不回直接走人。

    “真当自己是朔爷?就算汪朔,现在也不敢这么直接甩我脸子,什么东西!”

    暗骂了一声,王忠磊推门走出了办公室。

    王忠磊要是能窥探未来,最后悔的一刻,绝对是现在!

    就好像郭的刚当初心心念着想要加入主流相声圈,可惜没人搭理,后来另起炉灶,成为了一代相声大师!

    ……

    临近午时,沈临出了华艺公司的大门,出师不利,心情有些郁闷。

    从停车场开出自己的沃尔沃,正琢磨着到哪解决午饭,这时,手机震动了。

    看来看来电显示,是汪朔。

    “哟,朔爷,您怎么想起我这么个小人物了?”

    “甭贫嘴,快点过来,老地方,挂了!”

    我去,还真是雷厉风行!

    得,刚好能蹭顿午饭。

    老地方,指的是位于的好梦餐厅。

    当初,汪朔跟冯晓刚开了一个类似帮人圆梦的公司,只不过最后倒闭了。

    估摸着干影视行业可能不太合适,索性开了一家好梦餐厅,没事就跟几个老友聚聚,也挺好!

    汪朔这个人很有才,也很念旧,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京圈的老男人都比较有特点。

    他们都有过京城大院生活的经历。在动乱的年代,大院子弟受到父辈权力的庇护,童年享受着很多便利,可以有机会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书籍、文艺作品,甚至政治八卦。

    与同龄人相比,他们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思想,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自带着一股优越感,所以这些人的作品常常以现实主义为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前两年有一部戏叫做《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其导演编剧就是男人帮当中的一员,叶惊。剧情很简单,总之就是主人公们各种逃课、打群架,“混街”成了他们这伙人的生活主题,当外面的世界闹的天翻地覆的时候,这群人却在自己的田地里享受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不食人间烟火。

    所以这些人喜欢谈情怀,作品再赚钱、再充满铜臭味,都是要有情怀的。后来《私人订制》口碑不好,冯晓刚和媒体以及网友们对喷的时候,就强调:“你们认为我的东西不好,是你们没有情怀。”

    说白了,京圈的老人们特矫情!

    推开包厢大门,沈临有些吃惊,人不多,三个人,冯晓刚、赵宝钢、汪朔。

    “三位爷,来的挺早!”

    进门,先把态度放低,在座的几位可都是前辈。

    “早就让你别呆在湘南了,混什么音乐圈,还得回咱们帝都!”

    关系最近的自然是汪朔,这句玩笑话却是冯晓刚说的。

    冯晓刚跟沈临的关系还算可以,两人都是汪朔的朋友,往深了说,两人勉强也能算作同门师兄弟,尤其前年沈临攒了个叫《集结号》的本子,直接让冯晓刚名声大燥。

    “还是咱四九城待得舒服吧!”

    说话的是,赵宝钢,宝爷,两人走得近则是因为石康,当初石康在编剧《奋斗》的时候,经常跟沈临交流意见。

    “各位爷,小的知错了,这不回帝都求各位赏面给口饭吃!”

    沈临朝着四周不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