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抹了下嘴角,柯近藤微笑着向对方告明心迹:‘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了。’

    ‘一定要哦!’满含着泪水的沈佳宜勉力笑着答道。

    镜头再次挪开,集中到了旁边桌子上的一个婚宴红包上,上面赫然写着这么一竖排的八个字: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零六章 黑完电影黑导演

    伴随着这八个字,谢幕了,薛志谦的《那些年》唱响,影片结束。

    灯光亮起,观众们则依旧沉浸在影片中。

    沈临站起身,黄萱、马斯纯这些演员们也都站起身来。

    场下的观众似乎反应过来了,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响起,简直要把放映厅掀翻。

    主持人谢南上台的时候,略有些感慨:‘我现在的声音肯定是颤抖的,青春总有些遗憾,但正是这些遗憾才叫青春!我觉得沈临导演绝对是很有诚意的做出了一部佳作!”

    观众纷纷觉得这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回报她的则是热烈的掌声。

    ‘这小子真鸡贼,你看他找来的观众,大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是他的书迷啊!’

    作为营销大拿,王忠军一眼就看出了沈临的套路。

    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首映的冯晓刚点头称是。

    热烈的掌声中,沈临和剧组主创走上了舞台。

    ‘怎么样?我说这部电影可以超过我的上一部作品吧?现在还有人怀疑沈佳宜这个角色是通过潜规则拿下的吗?’

    风行工作室的那位女记者有点尴尬的低下了脑袋。

    场下的记者有些无语,尼玛,怎么这么记仇?

    沈临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现在有点替下个月上映的几部国产大片担心,要是它们的票房成绩比不上我这部低成本《那些年》,那我就惨咯!’

    场下观众的反应分为两拨,普通观众各种嗨皮,觉得沈临真牛逼,记者还有受邀参加首映演员们则皱起了眉头。

    你特么有什么资格挑战老谋子?

    在之后提问环节,有记者问道:‘沈临导演,你几次三番提到大制作,请问你对国产电影的大制作了解吗?’

    ‘了解啊,砸明星呗!’

    沈临的回答有点放肆。

    没办法,电影都首映了,必须要炒点话题度。

    之前的宣传虽然有效,但大多集中在沈临的书迷上,一般的吃瓜群众还是不感兴趣。

    ‘其实我们这部电影也有特效制作,而且实打实的砸了一千万!’

    ‘我们能问问,是哪个镜头吗?’

    这是度娘的记者,自家人。

    ‘就那个没到一分钟的地震镜头,那是实拍加特效,花了整整一千万。实际上,我们这部电影的成本不算太低,当然,演员片酬连百分之10都没到,基本上全花在了道具还有服装上面。’

    ‘我们现在的一些大导演…’

    又开始了日常喷人活动。

    但很多人都知道,这部电影已经成功了。

    瞄准了八零后的市场,谁都知道,沈临的最大依仗正好是八零后团体!

    很多人虽然知道沈临这部电影票房打爆的可能性很高,但不少人是怀着挑刺的心理欣赏这部电影的。

    毕竟沈临确实挡了不少人的路。

    于是,第二天的相关报道里,各种各样挑刺的言论出现了。

    ‘这部电影我完全看不懂,我甚至在观影途中睡着了,虽然只看了前十分钟,但大部分剧情我已经猜透了。

    或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我才会抱着对沈临的信任前往了首映式。

    电影上映前对方很淡定,可在电影下话之后,我完全不能理解沈临作为导演的意图。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槽点满满,首先是结构失衡。电影的前七十分钟意图还原一种真实而青涩的青春,但是全程枯燥无味,让人昏昏欲睡。

    其次是太过刻意的恶俗。估计作为导演的沈临也感觉到了电影前七十分钟的平淡和枯燥,所以他设置了很多用来劲爆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可惜,用力过猛了,这些桥段不是打手枪就是赤裸上半身,要么就干脆是看h片以及男生浴室里的四脚兽!

    我不知道这种恶俗的东西有什么资格称之为青春?莫非现在的年轻人在宿舍里整天就是打手枪?

    仅仅是电影的这前大半段就已经使得整部电影滑入到了深渊之中!

    不得不提的是电影的主要演员们,我也不知道沈临是从哪选来的演员,尤其是男一号黄萱,太让人失望了,一点也不像经过文艺片历练之后的演技派…’

    这是某知名影评人的言论。

    ‘…还请沈临导演收回你那年轻人的傲气,摆正姿态彻底沉淀下来。而下部作品还请务必更认真一点,更尊重一点!还好意思跟艺谋比,你算那根葱?’

    好吧,我直接点名,这是张卫平说的。

    至于那些八卦媒体,则将目光对准了女一号沈佳宜的扮演者马斯纯,各种杜撰她跟沈临之间的关系。

    甚至还有拍到了沈临夜会马斯纯的照片。

    ‘尼玛,这些人是瞎子吗?这姑娘明明是包子!’

    商务车上,沈临有些不忿的盯着手机上的图片。

    嗖狐新闻赫然写着‘沈临夜会马斯纯,两人关系亲密!’

    ‘据可靠消息,沈临、马斯纯酒店幽会被拍,地下情终曝光!坊间传言沈临马斯纯从2010年就开始保持情人关系,因拍摄电影《那些年》再欲爱河,这次终被拍,风行工作室和南都娱乐周刊再建奇功!为此,嗖狐娱乐致电马斯纯经纪人常女士,听到沈临马斯纯上酒店的消息,她大笑后说:“太扯了,我们压根没有私下见过面!”沈临方面未接听电话。另有媒体致电知情人士,对方表示,“确实听说拍到了,是两个人在酒店门口抱了一下这个我不好说了。”

    顺手配上了沈临跟包子约会的图片。

    是不是傻?配图拿错了,少年!

    ‘导演,这么多恶评你怎么还能笑得这么开心?’

    黄萱有点不解的看了看正盯着手机傻笑的沈临。

    ‘萱哥,你看下这些人,发文的时间差不多,这就说明肯定有人恶意刷差评。’

    ‘所以呢?’

    ‘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我这部电影其他电影不一样,原著基础太广了,随便几个恶评绝对压不跨口碑的,你放心好了!’

    ‘…’

    你说的我完全听不懂!

    ‘导演,你能跟我们说实话吗?你觉得我们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能有多少?’

    马斯纯也加入了讨论。

    一行三人刚刚结束了魔都的路演,正在往飞机场赶。

    ‘不告诉你,否则就剧透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零七章 势如破竹!

    《那些年》上映时间是11月9号,8日属于点映。

    沈临虽然很关注票房成绩,但他实在太忙了,这次的路演比上次更加厉害,直接增加到了25站!

    只要是能排得上名号的票房重镇,全在路演的名单上。

    每天在天上各种飞。

    首周四天过去了,《那些年》首周票房出炉,2。4亿!

    亮瞎了眼!

    这可是2011年!

    《变形金刚3》也没这么猛啊!

    电影网讯:11月9日,沈临导演的第二部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上映,首日票房接近5000万,而且在全国二十大重镇的排片量也超过了三成,业内人士预测,该片首周4天票房将顺利超过2亿。

    《那些年》的零点首映场票房超过100万,上座率接近百分之九十。

    5000万的首日票房也高于其导演处女作《失恋33天》,今年内,这个成绩仅次于《变形金刚3》在5月19日创下的6200万的首日票房,同时该片也成为今年首日票房最高的非3d影片。

    新郎娱乐:9日凌晨,由沈临导演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正式上映。据了解,该片的热度非常强劲,各大院线排片占到近8成,而从零点首映场的上座率看来,也接近9成之高。记者随后在长、沙各大院线了解到,早前的预售就看出该片势头大好,上午场就有不少观众排队买票,有望成为票房新贵。

    网易新闻:下半年备受瞩目的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于今日公映,本片映前线上热度可谓是历史最高,目前来看全国首日排映在2。6万场左右,而根据预售情况来说,本片午夜场有望创下今年新高。

    《那些年》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记者特别就这一现象采访了长沙中影经典、芒果博纳等几位院线方的负责人,他们给出了以下几点原因:原因一:沈临出品

    “首先,这是沈临真正意义上挑大梁导演的作品,外界对此有一种莫名的好奇感,都想看看曾经的文艺青年沈临能将这部大ip带来怎样的呈现。就连几位影片的主演在接受采访时,都一致认为,沈临就是这部影片本身最大的亮点,沈临的光芒甚至超越了电影里的任何一位主演与电影本身。”

    原因二:题材讨巧

    “无论是带给我们回忆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十七岁单车》青春题材的电影每每都有不错的票房。这次《那些年》除了沈临的号召力,仅“青春”二字,就使得影片一直备受关注。谁没“青春”过,因为大部分人的青春无外乎抽烟、喝酒、恋爱、打架、翘课这些共性的关键词。沈临这次拍的,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约定俗成的那个“青春”。太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了。”

    原因三:档期合适

    “同期上映的《铁甲钢拳》票房表现极为差劲,正好给《那些年》腾出排片,另外,现在正好是光棍节,片方打出的治愈系良药,也非常符合电影宣传。《那些年》目前已经将近七八成的排片,在假期和周末将会继续增加。”

    疼逊快讯:11月9日,沈临的第二部作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国内公映,该片首映日票房已经超过4500万元,打破国产电影的首日票房纪录。

    并且以滚雪球一般的速度,打破了一系列华语片票房记录。

    华语片最快破亿纪录,21小时破亿;最快破两亿记录,3天半天破两亿;华语片最快破三亿纪录,5天破三亿;最快破四亿记录,7天半破四亿;最快破五亿记录,9天半破五亿;

    今日下午,光线传媒老总王常田在网络发表消息称,截止下午五点之前,《那些年》票房已过五亿。

    业内人士纷纷调整了之前的票房预期,本片有可能成为第一部破十亿票房的华语电影!

    猫眼电影资讯:青年导演沈临的第二部作品《那些年》11月9日正式上映,上映3天,每天平均上座率超过5成,票房收入超过1。7亿元。

    各大院线负责人均表示,《那些年》放映场次比照好莱坞大片,在20大重镇的排片量,首日34。02%,但网友仍然抱怨“一票难求”,院线立刻加场5%,逼近40%。

    曾有业者预估“光棍节”三天该片将突破2亿元大关,导演沈临更放话要抢到10亿元票房。

    根据光线传媒老总王常田公布的消息,《那些年》在“光棍节当天,《那些年》的票房直接突破6100万,再次创下单日票房新纪录!

    按照涨势推测,沈临不仅已经成为了国内首位票房过十亿的导演,还有望成为国内电影票房最高的导演。

    网络上《那些年》的观众口碑已经红透了半边天,完全是一边倒的好评,谁敢说《那些年》一个不好,立马会引来唾骂。大家都太喜欢这部片子了,容不得半点诋毁。

    当然,依然有很多媒体在黑《那些年》,说它太过低俗之类的。

    也有人说不用太过在意数据,比如某位张姓投资人就说了,票房火爆说明国内电影市场火爆,并表示期待下个月上映的金陵十三钗!

    当然这些话完全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少有人搭理。

    《那些年》首映后的第三天枪版的盗版就出来了,但好口碑的作用非常显现,票房的走势一直很稳定。好口碑的电影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只要排片过得去给力,票房肯定会有所作为。

    “现象级导演!”这是沈临得到的一个最新头衔,比起宁昊、乌尔善的鬼才名号,似乎要更高大上一点!

    老实说,沈临才23岁,这样的名号用在一位23岁的年轻人身上,是不是有点太过滑稽?毫无疑问这是某些媒体在捧杀沈临!

    至于11月15号上映的《丁丁历险记》还有18号上映的《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两部电影连个水花都没有直接沉底了!

    尤其是《杨门女将之军令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