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周都有新片上映。

    六月一号到9号,共计14部新片上映,这其中有《三十七》这类影院一日游的电影,也有《马达加斯加3》这类在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动画片,但无论上映的电影有多少,始终未能撼动《唐人街老手》的强大排片量!

    这一点,除了《唐人街老手》的票房降幅比较健康外,还因为宣传!

    众所周知,每一个人的观影习惯不一样,所谓众口难调,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同一部影片,为了吸引影迷乃至普通观众去电影院观看电影,映前映后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要。

    宣传或者说营销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潜观众的好奇和兴趣,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贡献票房。

    而沈临选择在6月2日登上央视《开讲啦》,并且刻意说了一些不是很讨喜的话题,讲白了,就是为了制造话题热点,促进宣传。

    再加上新型载体的运用,微博、手机热搜,《老手》轻易就能引爆话题。

    至于实际效果,最能体现的就是票房统计数据。

    6月2号,周六,随着高考季的到来,所有上映的影片必然迎来票房下滑,《老手》也不例外,单日票房报收仅仅5690万

    沈临参加《开讲啦》的节目,正是周六的晚上。

    这个节目不但通过央视进入千家万户,还在第二天被光线和华艺拿出来炒作。

    果然,周日,也就是6月3号,虽然还是高考周,《老手》的票房却迎来了小幅度的上涨,单日报收6253万!到了周一,这一数字再次小幅度攀升,达到6349万!

    随后,一份调查数据被陈扬递交到了沈临手上,抽访的观众中有近百分之二十原本没有观看《老手》的计划,是因为好奇而走进了影院。

    宣传炒作完全达到了沈临想要的结果。

    虽然,周二之后,影片票房不可避免的迎来大规模降幅,但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高考周即将开始!

    等到,6月9号艰难的‘高考周’终于结束,电影《老手》的票房再度迎来小幅度攀升,达到4419万!

    随后,6月10号,6月11号,票房继续呈上升趋势,4671万、4982万。

    至此,《唐人街老手》的票房成绩登临内地票房排行榜影史桂冠宝座!

    从5月25号全线上映之后,18天内,票房累计突破15亿!

    最关键的,《唐人街老手》还没有下档的意思,依然保持单日两三千万的收入!

    ……

    《老手》自上个月5月25日上映起便一路火爆,刷新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十项记录:

    1、公映首日1。31亿元票房,创下内地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2、放映当日全国接近9万场排片,破单日排片最高记录;

    3、5月26日斩获2亿票房,创单日票房最高记录;

    4、5月26日吸引598万观影人次,创下单日观影人数纪录;

    5、首周票房破5。11亿元,第二周票房6。2亿元,第三周票房4。78亿元,连续刷新国产片首周、次周、第三周票房纪录;

    6、目前累计票房已破15亿元,创下国产片累计票房最高记录,成为首部超票房超十五亿的华语电影,并打破了沈临上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创下的12。6亿元票房的纪录;

    8、投入成本低而票房增速最快,破纪录地刷新了投入与收益的反差比例;(鉴于影片尚未下档,相关统计还未完善)

    9、广告投入不多而媒体效应最大、票房增势最快的国产影片的记录;

    10、在快速追赶国外大片在国内票房方面,也破了记录,超过《阿凡达》保持的13。912亿元的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

    面对着国产电影《老手》的巨大成功,观众热情相告,媒体热烈报道业内人士倾情关注,制片方喜逐颜开。

    导演沈临则再次红透,令一些大牌导演和制片商羡慕不已。

    现在,在一片片的赞扬声中,在一阵阵的热捧之后,在一声声的贺喜中,我们倒是应该静下心来,对《老手》的成功现象,作深度的分析,看看《老手》是如何成功的?

    为何能成功?

    它的成功对中国影视的发展能有什么启示?

    它的这一神话般的“现象”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能起什么借鉴作用。

    总之,知其成功之然,更应知其成功之所以然。

    结合媒体的议论和业内人士的看法,我们作了总结、分析和思考,觉得《老手》的成功至少有以下一些重要因素:

    第一,《老手》的成功得益于中国文化产业强劲发展的态势。

    电影是文化产业中市场反应非常敏锐的门类产业,是大众非常喜欢的一个艺术门类,一旦被广大观众认定为好作品,好彩头、好势头也就随之来了,其发展之势不可挡。

    《老手》奇迹般的票房腾升势头,连导演沈临都觉得“有点过分”。

    现在这事已不仅仅是一个电影,变成了一个事件,一个“不寻常”的现象,《老手》的成功是撞上了好势头。

    第二,《老手》的成功主要在于沈临导演了解观众看电影的心态,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精神诉求。

    导演沈临分析说,影片的成功,主要在于“片子本身对观众诉求点的要求给得很明确、很清晰,因此有了好口碑,然后口碑相传,这比所有的宣传和广告都管用。”

    现在的观众选择电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好看,不会大多地去计较制作、特效、艺术性等,广大观众对电影很宽容,他们讨厌的只是被欺骗。

    以前的国产大片靠明星阵容、宣传炒作把观众引进电影院,观众曾多次上当。

    他们学精明了!

    明星人头堆得再多,你炒得再热闹,只要内容不好看,观众也不想再进影院去看你的电影。

    《老手》恰好避开了原来的这些炒作模式。

    《老手》之所以能倍受欢迎,也是因为它是一部尊重观众的电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十章 商业电影新的领袖者?

    惊喜总是来得太突然:央视《新闻联播》6月12日,主持人面带微笑:“近半个月日,国产电影《唐人街老手》在良好的口碑作用下,半个月时间,创造出15亿元票房。”

    电视下方的滚动着新闻标题:“《唐人街老手》备受观众欢迎。”

    镜头切换到一家电影院门口,人头攒动。

    旁白介绍:“在京城旺达国际影城,电影《唐人街老手》场场爆满,连白天上座率也超过了五成。”

    旺达影城的总经理上镜,接受采访说道:“5月25日开始,影院基本上每天都是满场,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整整半个月时间,确实也出乎我们的意料!”

    接下来,镜头切到了排队买票的观众(这个镜头有点假,这年头都用团购,谁还直接买票?)旁白响起:“据了解《唐人街老手》在首日取得1。31亿元的票房成绩后,更在5月26日创下了单日2亿的票房记录!截至目前已经超过十五亿元票房。”

    “《唐人街老手》是中国著名作家兼导演沈临的第三部作品,剧情围绕脾气火爆的警察抓捕犯罪分子富二代,最终将其擒获的故事。沈临在这部电影大胆借鉴了成龙式动作喜剧的风格,使得影片独具一格,很有观赏性!”

    接着,到了采访观众的环节。

    “连孩子都在跟我提那是一部多么有趣的电影!”买菜市民王妈妈;

    “同学们都在看,撺掇我也去看!”正在读初中的陈晓露同学害羞的看着镜头说道。

    以上。

    怎么说呢,很新奇,按说电影登上《新闻联播》报道,《唐人街老手》并不是独一份,当初的《英雄》《无极》《集结号》等等都曾经上过央视大舞台,但没有一个导演能让主持人加以介绍的!

    大都只是滚动播放一下。

    《唐人街老手》似乎已经不再只是一部电影,几乎成了一种现象!

    票房火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一阵的“艺术电影”《我11》,雇佣水军兜售还是无人理会,一片骂声。

    有人赞赏,可定也就有人批评!

    长江日报上有个文学教授兼作家批《老手》是‘三俗’,“以电影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不能只是紧盯票房,而应该注重文化导向,注重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

    有网友直接怼了一句:“这尼玛都多少年的老调子了?总有那么些三不像的人觉得自己有义务来教育人民,说什么‘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仿佛就他们代表了文化素质与品位。”

    沈临也在微博写道:“在正常国家,艺术与商业是分开的,想要艺术价值就不必考虑商业价值,想要挣钱就不必谈艺术。

    艺术只是个人的、小团体的事业,能够为普通民众喜欢固然好,但绝不因此就堕落到去逢迎民众的趣味。

    任何时代,创作严肃作品的艺术家都不如通俗作者受欢迎。巴尔扎克、福楼拜、司汤达的作品今天被称为世界名著,但当年根本没多少人读,真正受法国人民喜爱的是保罗·德·科克的那些艳情小说:三角恋、情妇、私生子…而巴尔扎克们也绝不会想去跟艳情小说竞争,哭闹人民太三俗。

    他们有自己的艺术理想,他们是在为法国的文化理想写作,为千秋万代的人民写作,不是为短暂的公众喜好写作;人民三俗不三俗与他们何干?”

    写的很好,不愧是作家!

    然而,更多的人跳出来骂他了,不对,准确的说法是骂光线传媒和华艺兄弟两家公司。

    因为上映半个月的《唐人街老手》连续两周的票房火爆,在高票房背后,是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排片垄断。

    许多同期上映的电影,几乎还没进门就被宣布出局。

    类似《查无此人》、《狂奔蚂蚁》、《醉后一夜》、《热爱岛》这些片子,都只做了影院一日游。

    于是这些电影的制片方和主创人员,强烈抨击了《老手》垄断排片这种行为。

    “院线的垄断排片是对中国电影最大的毒害,一些大制作公司已经把院线经营成自己的后花园了,中影、光线、华艺三家联手,有没有给我们这些小成本制作一点儿活路。这种垄断会弱化市场的正常竞争,同时也会使其他影视公司拍摄制作更多商业片,阻碍影片类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这种大制作即使取得再大的成绩,也只是畸形发展。对中国电影大不利。”

    “我们呼吁广电总局对这种现象予以制裁,不能让中国电影沦为几部大片在唱独角戏,百花齐放才是春。”

    这些人的话刚出口,就被《老手》的影迷讽刺:“有些人真搞笑,不怪自己拍得烂,反而怪别人不施舍排片。”

    “讲真,《老手》的成本不到7000万,比起老谋子的一个亿美金低了多少?这也叫大制作?”

    “你们要是有本事就拍一部比《老手》还好看的电影,哥二话不说,立刻买票看你们的电影。”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放弃一道可口的美味,而选择去吃猪食!”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网上支持率瞬间完爆一些抹黑言论!

    然而树大招风,《唐人街老手》眼看着奔向20亿票房去了。

    其他的影视公司急红眼了,有些人再次忍不住借机开骂。

    “垄断排片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是强迫观众只能选择一部电影,观众没得选择,才会贡献出一些所谓的奇迹数字。”

    “有些电影,质量先不说,只是因为有大明星,有名导演,有大公司支持,就能拿到非常高的排片,这是对游戏规则的践踏。我们必须呼吁大家一起抵制排片垄断。”

    “或许电影本身是好的,但这种强势排片有问题!公平竞争何在?”

    “对《宝岛双雄》等片子报以同情,面对排片之霸,没有名气的电影很难去抵挡。”

    对于这种言论,沈临直接表示呵呵,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在微博写道:“我感觉到很可笑,说老手垄断排片的?毫不客气的说,就是把排片都让给你们这些电影,整个6月的大盘估摸也就不到5个亿。”

    “《老手》是现象级的电影。我们本身从未要求垄断排片,我们只是做好自己,排片是院线和影院自发给的,因为他们放映老手赚钱,放映你们的片子赔钱。”

    “此外,最可笑的说法是,你们都把《老手》当成了大片,然而老手的成本只有六千多万,没有一位一线天王之类的当主演!票房之所以能创造奇迹,依靠的是观众有口皆碑,而不是垄断排片。”

    这段话是在6月27号说出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