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黄金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之黄金年代-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老手》的内地票房能达到2亿的成本线,他这个导演能获得内地票房的百分之一作为奖励。

    票房一旦上升到五亿,这一比例将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亿增加到百分之八,十五亿上升为百分之十,二十亿百分之十二。

    后面还有一个备注条款,一旦影片的内地票房突破二十亿大关,沈临这个导演将会额外获得其他地方票房总额的百分之三作为奖励。

    当初可没有任何人会想象《老手》内地票房能突破二十亿大关。

    三家出品公司之所以愿意签署这样的协议,并不是要跟沈临对赌,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以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全力以赴。

    其实这两年上映的很多电影看似国内票房亏本,但他们可以打包售卖到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包括非洲等地。

    所以很多看似亏本的电影,比如说《孔子》、《夜宴》,其实都有的赚!

    当然,国内票房越高,打包售卖的价格也会更高。

    所以,电影这门生意,票房才是一部电影真正收回成本的一切!

    《老手》内地票房达到了二十亿。

    海外票房接近8人民币,日本、韩国两地票房爆仓,光是日本一地就贡献了41亿日元,超过了《英雄》的40。5亿!

    沈临能从内地票房中分走百分之十二,也就是2。4亿,再加上1500万的基础片酬,他在《老手》中的导演收入高达2。5亿。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单论收入数字的话,甚至超过了投入1500万成本的华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四章 收入

    除了票房分成,另一方面,他还可以从《老手》的各种版权中拿到百分之三的分红,这些都是长期的收入。

    三家公司很爽快的将属于沈临的部分提前预支给了他!

    怎么说呢,现在谁都能看出来,沈临是个大大的潜力股,继续合作才有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即使是华艺也不得不承认沈临对电影市场的把控能力!

    更何况,这货还是个快手,听说今年有三部电影开拍!

    真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精力!

    ……

    扣除掉各种税费,光线和华艺从院线方面拿到了总计4。2亿的内地票房分成。

    众所周知,这部分钱不是纯利润。

    光线首先从中拿走属于的自己的发行佣金,内地票房总额的百分之十三,2亿多,然后是垫付的宣传营销费用,高达近4000万。

    这样,光线要先拿走2。5亿。

    华艺也一样,只不过,它们在发行方面的投入相对少一点,所能收获的资金相比较光线,少了百分之二,能分到将近1。4亿。

    中影几乎依靠1500万的投资,换回来高达一个亿的回报。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合理,为啥中影赚的最少?

    可你想想,中影旗下有多少院线?

    中国10大院线,有三家属于中影!

    光这一项,中影赚的钱就超过了光线和华艺相加!

    沈临这些主创人员的票房分成同样需要计算进其中,当初几乎所有的主创人员签订的都是基础片酬加分成的报酬协议,虽然其他人不像沈临的分成比例这么高,加在一起却也超过了千万。

    还有,放映过程中产生的仓储、旅行、保险、法律和会计等费用也要算进成本当中。

    这些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近五百万。

    一部影片的总成本相当昂贵,远不是制作成本那么简单!

    沈临所说的6800万,那是经过了详细计算,如果加上这些,至少有8000万的成本!

    当然这些跟沈临没有关系,几乎都由光线垫付。

    他拿到的分成属于合约签订的部分,不需要觉得愧疚。

    2。4亿,超过老王小目标的两倍!

    可以说,沈临仅仅依靠导演方面的收获的财富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一辈子的努力!

    如今,《老手》的全球票房接近30亿,海外票房超过了8亿。

    尤其是韩国,超过了400万的观影人次,再次创下华语电影的观影记录!

    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分成政策以及税收等情况不同,影片能拿到的分成比例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发行公司大概能拿到海外票房的四分之一左右。

    沈临代表的赵莉颖工作室同样能参与这部收入的分成,虽然只有百分之三,但这可是一项长期的项目,一旦电影重新上映,或者被彻底打包售卖,沈临依然能获得百分之三的收入!

    而且经过沈临的引荐,狮门决定包下了《老手》在欧洲还有北美的上映权。

    他们很看好这部辰龙式的功夫喜剧!

    ……

    进入2010年,华语电影商业大片的投资越来越高,造成回本压力也越来越大。

    很多媒体在报道的时候,也是纷纷唱衰影视行业。

    如果单从投资票房回报比看的话,似乎这些唱衰的声音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一部制作成本5000万的影片,票房达到一个亿,最后算出的收益竟然能亏损2000万到3000万。

    这几乎是电影业的普遍现象。

    但依然有很多煤矿老板进入这一行业。

    有一段时间,煤老板似乎成了影视投资行业的主力军!

    煤老板都是人傻钱多的代名词吗?

    怎么可能?人家能创造那么多财富,没有一丁点智商能做得到?

    这一切都是因为影片除了在院线,还能在线下创造更多的收入。

    首要一条:版权保护!

    现如今的华语影坛,ip已经成为各大影视公司争先竞买的东西,一个大型的ip甚至可以创造上千亿的产业园!

    比如《盗墓笔记》

    前些年,市场没有形成规范,大家不太注意版权方面的保护,现在,法律已经明令版权的重要性!

    一部《老手》创造了20亿的票房纪录,那如果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打造《老手2》呢?

    还有小说版也已经上线!游戏开发也在筹备中,漫画之类的早就出现在市场上!

    《老手》这个已经成熟的ip,可以开发的价值绝不不止20亿!

    沈临作为ip的拥有者,这可是会下单的金矿!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仅仅依靠《老手》这个ip,沈临能收获的财富,能达到令人恐怖的数十亿!

    “能吃顿好的了,对了,等到钱到账了,你提醒我一下,到时候我会从这些钱里提出百分之五,分给当初的客串演员还有幕后工作人员们!”

    沈临看着陈扬,接着说道:“你先做个账。”

    “老大,咱们没必要吧,公司已经奖励他们了!”

    陈扬却有不同意见。

    虽说只有百分之五,但架不住基数大呀,差不多一千万呢。

    这笔钱要是真奖励给了幕后工作人员,消息要是传出去,肯定会被同行嫉妒死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再说了,如果这次奖励了,那下次呢?

    影响行业的正规发展!

    “那算了吧,等以后再说吧!”

    沈临当然明白陈扬话里的意思。

    确实有点想当然了!

    “对了,《致青春》也快下档了,需要我找影院方面催款吗?”

    看到沈临扭头准备继续剪片子,陈扬接着问道。

    绝对是故意的!

    “这么快?”

    按理说获得延期密匙,一般都会继续上映两个月左右,加上在映的一个月,也就是九十天放映期。

    “上个月,两部好莱坞大片挤压了几乎所有的排片量,《致青春》已经没有任何票房潜力了,这个月还有《敢死队2》要上映,徐静磊那边已经提出下档,院线也已经同意了。”

    陈扬解释了几句。

    “行,跟着她走呗。”

    沈临在心里默默算了一遍,《致青春》应该能收回差不多一个亿的现金,再加上这几年的积累,沈临不知不觉间已经积累了一个很惊人的财富!

    至少有十位数!

    “对了,临子,王常田有事想找你谈谈。”

    “谁?”

    “光线老总,王常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十五章 换股?

    沈临在导演方面可能真的有一定的天赋,但在那之外,完全就是白痴!

    老王想完全收购赵莉颖工作室。

    为什么呢?

    除了看中沈临的导演能力,还会有什么呢?

    版权!

    沈临将自己的一堆版权几乎全都挂靠在了工作室旗下。

    除了已经拍摄的几部电影、电视剧很有投资价值外,他还有一项让所有在华影视公司垂涎的作品版权——《饥饿游戏》!

    《饥饿游戏1》今年全球上映,卷下了将近4亿美金的票房成绩,沈临享有百分之三的票房分账还有百分之八的周边收入!

    这玩意的价值很难估量,就好比《x战警》系列,每隔几年就会推倒重新上映,依然能让二十世纪福克斯赚得盆满钵满。

    陈扬后面走出来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这位是赵莉颖工作室的法律专家,李全安。

    “光线投资集团经过半年的评估和市场调研,很认可饥饿游戏系列的潜力,所以他们想参与进去……”

    沈临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们也想参与制作?

    老实说,这一点很困难。

    即使有沈临作为中间人介绍,狮门的老板也不会把这块金矿让其他人染指!

    “他们想用股权换购的方式换取赵莉颖工作室百分之六十的股份!”

    沈临看了看李全安:“股权换购?”

    什么意思?

    估摸着看出了沈临的不解,李全安解释道:“光线的管理层,希望以同等价值的光线的股份,换购赵莉颖工作室百分之六十股份。”

    “他们不是已经有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了吗?为什么还要占股?”

    之前赵莉颖工作室成立的时候,光线为了表示支持,又是出钱,又是出力,沈临也很感动的换算成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可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工作室的真实价值!”

    见沈临皱眉沉默,李全安接着说道,“我和光线投资见过面,王常田希望我们之间有更加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如果换购成功,你会成为光线最大的个人股东,而且光线方面将以正式协议的形式保证,只要换购完成,光线的董事会将增加一个新的位置,你会成为光线的董事会成员。”

    光线投资占据光线将近百分之四十的股权,王常田是法人代表。

    剩下的阿里投资占据百分之九,北京三快占股百分之六,最大的个人股东是杜英莲,占股百分之三点八七。

    也就是说,光线想用超过百分之四左右的股份,换取沈临目前所拥有版权的一大部分!

    如果不是因为《饥饿游戏》带来的冲击,光线估计不会这么急切的想拿下工作室的控制权,或者,他们担心沈临被其他公司挖角,比如说哇旺达!

    沈临想了很久,没有说话。

    这种事可不是随意拍脑门就能做决定。

    光线当然算得上国内的传媒巨鳄之一,但未来会有很多手持重金的影视公司成立,比如说阿狸,比如说旺达!

    一旦答应了换购,沈临就算真的绑在了光线的战船上。

    且不说光线给予的股份能不能达到沈临的心理预期,就算能达到,一辈子被绑在一家影视公司上面,沈临也有点不太甘心,关键赵莉颖工作室不止他一个人,法人代表是赵莉颖同学!

    “你明天再来,我回去想想。”

    ……

    赵莉颖大概在下午收到的光线提出的换股的消息。

    她已经不是当初的娱乐圈小百花,当然明白光线的意图。

    不过,她跟沈临不一样,她想的很开,光线愿意收购工作室,说明看好他们,当然应该答应!

    小两口窝在沙发上,辩驳起来。

    沈临是个很现实的人,他首先提出了坏的一面:

    “第一点,我们没有那么自由了,开拍电影或者电视剧肯定要优先考虑光线方面的意思。”

    “第二点,一旦工作室并入光线,我们跟其他公司的合作就变得很困难。”

    “第三点…”

    “就没有好处吗?”

    赵莉颖皱了皱眉头,问道。

    “肯定有好处,我们每年都会获得很不菲的分红,还有,你以后出去拍戏,想请几个助理请几个,我以后拍戏,想找谁找谁,光线买单!”

    “那不是很好吗?”

    赵莉颖看了眼沈临,接着说道:“你之所以不愿意答应是不是觉得会委屈了自己?还是觉得凭你的本事可以建立一个比光线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