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之路-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亿零七百二十五万美元!戴夫…斯科拉的办公室里响起硬物落地的声音,秘书透过半开的门缝,能看到一个烟灰缸正在地板上滚动。

    三亿零七百二十五万美元!caa正在重新为比尔…罗西斯装修办公室,并且多给他配备了一名助理。

    三亿零七百二十五万美元!从加勒比海岛回来的小罗伯特…唐尼接到了一份邀约,对方为他开出了13oo万美元的新的片酬!

    三亿零七百二十五万美元!这个《死侍》的最终北美票房数字,将影响到很多人,还会直接改变一些人的命运,最为显著的就是墨菲自己。

    索尼哥伦比亚和米高梅的代表直接找到了他和比尔…罗西斯,正式邀请他执导新的《oo7》系列,并且开出了1ooo+15的巨额报酬。

    也就是说如果执导这个系列,墨菲能拿到1ooo万美元的基础片酬,外加百分之十五的北美票房分成!

    这个数字代表的不止是金钱的收益,还直接体现了墨菲如今在好莱坞的地位!

    不过墨菲婉拒了索尼哥伦比亚的邀请。

    但对他感兴趣的不止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还有无数的娱乐和影视专业媒体。

    任何媒体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博取眼球的机会,一个年仅24岁的导演,获得如此出色的成绩,想不引起人注意都难。

    北美的各大主流媒体就像是约好了一样,疯狂的报道炒作关于墨菲的一切,恨不得把他吹捧到天上去。

    “你很难想象,像墨菲…斯坦顿这般的年龄,竟然能成为北美最卖座的R级片的导演,他是现在的导演,更是属于未来的导演!”

    ——《洛杉矶时报》

    “极致化的个人风格,卓尔不群的个人趣味,浓郁阴暗的画面,出类拔萃的节奏把握能力,得心应手的暴力场面……还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年龄,做到墨菲…斯坦顿所做的一切,哪怕是风格同样另类的昆汀…塔伦蒂诺和罗伯特…罗德里格斯都没有做到过!”

    ——《纽约时报》

    “墨菲…斯坦顿之前是个严重被低估的导演,是个为大银幕而生的人,只有大银幕才能体现出他的魅力,十年之内,他会是下一个斯皮尔伯格!”

    ——《华盛顿邮报》

    有那么一刻,墨菲都觉得自己成为了全美的宠儿,但他终究经历过一个信息级爆炸的时代,了解媒体都是些节操掉在地上,比他摔得还要碎的家伙,不管是太平洋那边,还是太平洋的这边,莫不是如此。

    如果下一部影片他搞砸了,扑街了,刚刚吹捧的这些媒体,风向和立场马上就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抨击他江郎才尽之类的。

    这些吹捧看一下,自娱自乐就好,不要太当真,更不能真的以为自己就像媒体吹捧的一样,那只会让人迷失方向。

    《死侍》的级大爆,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效果,墨菲的住宅附近围满了狗仔,他这个年轻的导演,引了媒体和公众强烈的好奇,他之前做过什么?有没有女朋友?结过婚没有?父母是做什么的?家庭条件如何?受教育程度怎样?与小罗伯特…唐尼是不是搞过基?

    这些都是媒体关注的热点,八卦小报更是把他十二岁在学校揍过老师,十五岁抽过大麻被勒戒,十六岁因为人生迷茫差点自杀的事都挖了出来……

    原本这些事就不是墨菲做的,他自己都没什么印象,媒体能挖出来,真的很用心思。

    至于他和盖尔…加朵的交往,小报简直都快写成连载小说了。Z是这么描述他和盖尔…加朵初次见面的。

    “从前有一天,墨菲…斯坦顿在路上肆意的行走,提着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像是个小混混。突然,看到前方出现一个漂亮的大美女,墨菲…斯坦顿赶忙上前扮小粉丝,还主动要求签名,这个漂亮的美女就是盖尔…加朵……于是,盖尔…加朵入伙了,和墨菲…斯坦顿开始一起肆意的行走。”

    狗仔和八卦的骚扰不止是在美国,甚至跑出了北美的范围,远在以色列的盖尔…加朵竟然都受到了来自美国的娱乐狗仔的骚扰。

    就像当时急于成功的墨菲一样,有时候不得不佩服这些家伙的毅力。

    墨菲也接到了盖尔…加朵为此事专门打过来的电话。

    “我妈妈从新闻上看到了我们的事,了火,问我是不是真的……”那边盖尔…加朵显得有些焦虑,“我跟她坦白了,妈妈很不高兴。”

    墨菲皱起眉头,对着电话说道,“这样吧,我现在就订机票,马上去以色列。”

    “别,千万不要!”盖尔…加朵赶紧制止,“你过来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你放心好了,我能处理好,你千万别过来。”

    她声音放低了一些,“我妈妈不喜欢我与非犹太人交往。”

    “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墨菲有种捂额头的冲动。

    盖尔…加朵又说道,“我会按时回去的,你别担心。”

    又说了几句,盖尔…加朵挂了电话,墨菲坐在比尔…罗西斯的办公室里面,直摇头叹气。

    “盖尔是个好女孩。”比尔…罗西斯隐隐听到了一些,接了一杯水,递给墨菲,“但犹太人的想法,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理解。”

    墨菲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没关系,这里是美国,不是以色列,只要盖尔能留在洛杉矶,这些都不是问题。”

    北美的犹太裔和以色列的犹太人思想并不一样,比尔…罗西斯知道这一点,只要盖尔…加朵留在洛杉矶,就不会给墨菲带来麻烦。

    这些事墨菲并没怎么往心里去,这段时间还有别的工作要做,比如为《死侍》即将上市的dVd做宣传。

    二十世纪福克斯主动将《死侍》在热度未曾完全消失的时候,从北美院线撤档,也是为了借势推出dVd,以便在影片推出院线后,能从窗口期拿到更多的收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 投资分成

    在好莱坞,dVd这个产业越来越重要,甚至说dVd拯救了一些电影公司都不为过。

    大部分好莱坞电影,并不能从票房上面收回成本,产生盈利者更是聊聊无几,像《猫女》这样失败的影片,还有玩偶、手办和周边授权能带来收入,但这是改编电影或者说级大制作的专利,不可能出现在那些投资只有几百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的影片身上。

    录像带、dVd和电视播放,就成为了这些影片实现盈利的途径,也是绝大多数好莱坞影片的盈利点。

    dVd这种比录像带制作成本更低,更容易流通的介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拯救了一些好莱坞的大制片厂。

    最为典型的就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蜘蛛侠》从院线下档后,索尼娱乐立即行了影片的dVd,普通版售价高达19美元,豪华套装更是高达39美元,仅仅在周就卖出了过5oo万套,爆收1亿2ooo多万美元,上映当年的dVd销量更是高达2亿153o万美元!

    这可是仅仅北美一地的销量。

    高票房的电影,在现今这个年代,带来的几乎都是高的dVd销量。

    比如去年的大热动画片《海底总动员》,dVd碟片上市的周卖出了过1亿5ooo万美元的销售额,其成绩远远过了北美的周末票房。

    墨菲记得很清楚,这几年正是dVd最好的年代,用不了太久,随着网络视频点播和下载的高展,dVd将迅衰退。

    《死侍》无疑遇上了一个好年代。

    七月底,二十世纪福克斯正式将《死侍》的dVd投入北美市场,以沃尔玛、target、amazon等大型机构作为主要销售载体,同时在ebay、亚马逊等电商上开售。

    至于销售情况,只能用火爆来形容。

    虽然因为《死侍》尺度的关系,dVd碟片比不上《蜘蛛侠》和《海底总动员》,但一周的销售数字同样喜人,轻松突破一亿美元大关,高达1亿12oo万美元之多。

    相比于票房数字需要层层瓜分,dVd带来的利润实际上更高。

    二十世纪福克斯能够得到最多的利润,一张dVd制片厂卖给销售商出厂批价并不低,视影片的情况从1o美元2o美元之间,《死侍》在十五美元,豪华套装则是25美元,而dVd压制成本低廉,往往只有售价的百分之一。

    这笔钱几乎全部回到制片厂,不过一般制片厂会给承销商提供一笔大约百分之五左右,不过百分之十的宣传推广经费。

    这只是dVd的短线,还有长线的租赁,这方面好莱坞有着极其成熟的运作方式。

    相比于简单明了的销售,dVd租赁的分成比较复杂。

    先会由租赁商给制片厂出一个底价,就是说不论这片子有没有人租,制片厂都可以从租赁商那儿拿到一笔钱,大约每张dVd视影片票房定价不同,大约在3…1o美元,票房越高底价也就越高。

    租赁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正常租赁费是主要的来源,还有会员费,另外如果租出去的碟没有按期归还,租赁商将按照自动销售掉处理,即按照销售价扣租碟用户的钱,现在一般的方式,制片厂从每一次租赁收入里抽o。5…2美元,价格按照此片的票房数字决定,如果是销售的话,也有一个每一张抽的比例,这个数字较高,大约在5…1o美元。

    租赁费不是永远都计入的,按照合同有一个有效时间,大约是25…8o周,票房越高周期越长。

    当到期之后,租赁商必须销毁一定比例的dVd,将剩下的或者退还给制片厂,或者按照每张一美元买下来。

    此外收入分成里会扣掉所有的呆坏账、不良信用以及宣传推广和邮寄费用。

    单一一部电影,如果是《死侍》这样的大卖影片,制片厂能够从单一一家租赁商那里赚到5oo…8oo万美元,这还只是租赁部分,销售部分的比例要比这个更多,也就是说一部票房大爆的影片,好莱坞从dVd租赁里可以获取数千万美元的收入,而这笔收入几乎都是净利润。

    与此同时,二十世纪福克斯也谈妥了《死侍》的轮电视播放权交易,以25oo万美元的高价,卖出了影片为期五年的轮电视播放权。

    所有这些收入,都与墨菲紧密相关,他这个导演的合同上,都规定了可以从中分红。

    在谈妥电视版权费用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先支付了墨菲三百万美元的导演基础片酬中的最后一百万美元。

    然后,墨菲的律师罗伯特和会计师大卫,开始催促二十世纪福克斯按时履行双方合同中的分成条款。

    墨菲的导演合同里,有一份阶梯分成式的激励条款。

    协议以影片6ooo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作为基本点,如果《死侍》未来北美票房能达到6ooo万美元的成本线,他这个导演能获得北美票房的百分之一作为奖励,北美票房一旦上升到一亿美元,这一比例将增加到百分之一点五,一亿五千万美元增加到百分之二,两亿美元上升为百分之二点五,两亿五千万美元是百分之三。

    后面还有一个备注条款,一旦影片的北美票房突破三亿美元大关,墨菲这个导演将会获得北美票房总额的百分之五作为奖励。

    当初没有任何人会想象《死侍》北美票房能突破3亿美元大关。

    二十世纪福克斯签署这样的协议,并不是要跟墨菲对赌,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以导演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全力以赴,虽然好莱坞影片有众多的收入渠道来源,但票房是这一切的基础,就像dVd的销售和租赁一样,没有高额的票房压低,根本喊不上价去。

    而且《死侍》北美票房3亿美元和2亿5ooo万美元,为二十世纪福克斯能全方位带来的收入也大为不同。

    墨菲能从北美票房中分走百分之五,也就是15oo万美元,再加上3oo万美元的基础片酬,他在《死侍》中的导演收入高达18oo万美元。

    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单轮收入数字的话,也只有一线的导演才能拿到。

    另一方面,他还可以从《死侍》的各种北美版权中拿到百分之二的分红,这些都是长期的收入。

    在二十世纪福克斯拿到《死侍》的北美票房分成后,墨菲不止是要求对方按时支付个人报酬,还要求按照合同规定的那样,在影片下档的两个月中,付清斯坦顿工作室投资的回报。

    《死侍》的中制作成本为6ooo万美元,斯坦顿工作室投入了其中的15oo万美元,也就是能拿到影片去掉各种成本后的四分之一的利润。

    二十世纪福克斯还想与墨菲继续合作,而且有卡拉…费斯在,斯坦顿工作室并没有遇到多少阻挠,对待业内的投资者,好莱坞的公司也不会像对待外来资金那样,明目张胆的做太多的手脚。

    何况,现在谁都能看出来,墨菲是个大大的潜力股,继续合作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