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之路- 第5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卡拉…费斯也不是外人,墨菲干脆直接说道,“让他们继续对我难,这样有利于《黑暗之城》的冲奖,没想到计划不如变化的快,生了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枪击案,正好可以当做对天主教会的反击吧。”

    “不止这么简单吧?”

    都是老朋友了,卡拉…费斯能猜到墨菲的一些心思,“我听说学院现任的轮值主席霍华德…科赫对于天主教想要干涉好莱坞非常不满,已经联合了一大批学院很有影响力的老头子,在背后簇拥好莱坞各大公司在媒体上面对天主教展开反击,你现在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那些老家伙,甚至是好莱坞的大部分公司,恐怕都会举双手表示赞同和欢迎。”

    “谁知道呢?”墨菲耸了耸肩,“我只是利用下现在的形势而已。”

    他推开比尔…罗西斯的办公室门,直接走了进去。

    卡拉费斯随后跟了进来,看到墨菲跟比尔…罗西斯打了个招呼,坐在沙上面,不禁叹了口气,或许墨菲不是好莱坞最好的导演,却是最会创造形势和利用形势的导演。

    在这方面,如果他在好莱坞所有导演当中排第二的话,恐怕没人能排到第一。

    坐在墨菲旁边的沙上,三个人商议起了这部电影的一些事情。

    “电影的投资不会很高。”

    不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墨菲在说,“四千万美元左右足够了。”

    卡拉…费斯问道,“投资比例呢?”

    “都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吧。”墨菲不打算让斯坦顿工作室投资,“你知道的,我在盯着索尼哥伦比亚影业。”

    “嗯。”卡拉…费斯点了点头,“四千万美元投资不算多,最多再过一个月,就能通过公司的例行审核。”

    “目标呢?”比尔…罗西斯问道,“下一个颁奖季吗?”

    “对!”墨菲郑重的说道,“这部影片的主要目标就是冲奖,所有的计划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

    卡拉…费斯想了一下,“这点没有问题,影片能够获得奥斯卡重要奖项的话,收入不会是问题,公司肯定没有意见。”

    虽然奥斯卡的影响力在衰退,但奥斯卡效应对一部影片的市场收入增长还是很明显的。

    “对了,墨菲。”卡拉…费斯又问道,“你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完成这部影片?”

    墨菲早就有规划,说道,“不会过明年的五月份。”

    “可以加快一点吗?”卡拉…费斯提醒道,“我们可以在四月份去参加戛纳电影节。”

    对于好莱坞专门冲奖的影片来说,冲奖往往从上半年就会开始,一些电影甚至从年初的圣丹尼斯电影节展映就在为年底的颁奖季营造口碑了。

    “不,我们不去戛纳电影节!”墨菲提出了一个更有想法的建议,“我们去意大利!去威尼斯!”

    这样题材和内容的电影,不去意大利走一趟,怎么对得起天主教对他的各种责难呢?

    “威尼斯电影节?”卡拉…费斯立即露出了笑容,“好主意!我们就去威尼斯!去天主教的老家!天主教不是鼓动媒体和一些组织针对我们吧,我们就把这部电影的映式放到梵蒂冈的眼睛前面!让他们好好看看,究竟是谁缺乏社会责任感!”

    比尔…罗西斯看看墨菲,又看看卡拉…费斯,这两位才是无法无天的工作搭档。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还能赢得好莱坞内部的好感。

    现在提及天主教的指责和干涉,好莱坞大部分人都嗤之以鼻,一些典型的自由派的人,甚至都开始在媒体上面怼上天主教了。

    墨菲看了看时间,“我还要去参加一个院线的讨论会,卡拉你记得提醒福克斯向威尼斯电影节报名。比尔,《黑暗之城》方面的公关工作,你暂时盯着点。

    跟卡拉…费斯和比尔…罗西斯告别后,墨菲去了比弗利山庄四季酒店,参加北美院线联盟的一个招待会,北美院线联盟准备再次提高电影票的票价,就此征询好莱坞的导演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看法和意见。

    随着美元贬值,电影票涨价这种事根本无法避免,墨菲很清楚,这种所谓的征询只是例行工作而已,他之所以过来,主要还是因为过往北美各大院线给了他的影片足够的支持,出席也是基本的礼貌。

    其实北美的电影票涨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虽然电影产业面临其他娱乐的竞争越来越多,但刚刚过去这个暑期档的北美票房还是比去年有所上涨,不过对于墨菲这些业内人士来说,却也明白一点,北美票房大盘的上涨并不是观影人次上升带来的,更多是由于电影票涨价。

    对于喜欢娱乐活动的消费者来说,当下可谓一个黄金时期,级大片席卷而来,一系列银幕巨制让人应接不暇,刺激着全世界观众的视听享受,随着娱乐业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优质电视剧也在问世,电视娱乐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荣。

    当然还有很多现场娱乐可供选择,比方说体育比赛、音乐会以及其他各种综合媒体表演。

    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气候下,按照常理来说,电影行商会更加谨慎,努力维持收支平衡,甚至于会适当减少利润——更多让利于消费者,以便巩固市场地位。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墨菲所看到的是电影的票价正在悄然的缓慢上涨。

    会议上,墨菲得到了全美影院业主协会的一项自调查结果,今年北美单张电影票的平均价格过了8美元,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这是一个高达26美分的跳跃式增长,比上一年平均票价上涨近百分之四,而去年的影票价格本身已经是一个历史最高纪录了。

    不过,北美的观众对于这种小幅度的上涨表现的并不是很排斥。

    观众总是追求视听享受,尽管家庭影院产品展迅,电影院的视觉体验永远比自己家里的更大更好,特别是Imax电影院和3d技术等特殊画面效果越来越受观众欢迎,这些技术手段能够帮助增加身临其境的娱乐体验,并且还在不断向前展。ax票价比一般的电影额外高出3到4美金,观众对更棒的视听刺激的追求,很容易把电影身价抬高,比如《黑暗之城》上映时,大量Imax电影票被影迷抢购一空,瞬间拉高了整个暑期档的平均票价,创造了8。83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电影公司和院线公司都是被利润驱动型的,现在是未来也是,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激烈的商场上必须进一步降低风险,所以他们必须变得更聪明,更多的选择3d。

    如今的电影公司日益重视适合全家一起看的影片和动作大片——特别是pg…13级电影会存在两者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把什么都拍成3d。因为他们知道,对于自己想看的题材,观众都想拥有更好的影院体验,并愿意为此多付出一些费用。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观众对高品质的画面和声效越来越敏锐和挑剔,而品质是以成本为代价的,大型连锁电影院已经花了大价钱升级音响系统,增加数字放映机,并随之把这些开销分摊到每一位观众身上。

    这是典型的小幅增长,消费者一般不会介意,因为他们看到或听到了影院升级带来的直接好处,如果观众能听到清晰震撼的环绕立体声,而不是断断续续的蹩脚音响,为了给其中的差别买单,他们也不会介意一年中有十次八次多掏5o美分。

    顾客对服务的体验对整体印象影响很大,好的服务能让观众觉得他们的观影体验很高大上,可以从纷扰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

    因为过了一般的通货膨胀,电影票价的增长看起来似乎有些明显,但是最终看来,看电影仍然是最经济实惠的家庭娱乐形式之一,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

    参加了这次例行的会议,又与北美院线联盟理事会的重要成员们合了个影,礼貌性的说了几句感谢他们一直大力支持的话,墨菲就离开了四季酒店,然后回到庄园里面,暂时放下其他的工作,开始准备新电影的剧本大纲和项目计划书。

 第七百三十章 心灵的摧毁

    外界对于天主教在美国犯下的各种丑闻的揭露还在继续,有盖尔…加朵盯着这方面的动态,墨菲非常放心,也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新项目的剧本编写当中,这样一部题材和目标很明确的影片,最后想要出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先,墨菲确定了项目的片名,就是新闻布会上面的《聚焦》。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部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精心选择的电影,而且早在计划《迭戈…罗斯》这部电影的冲奥之旅时,就基本确定会拍摄《聚焦》。

    电影深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比现在更适合这部影片的社会形势了。

    不说被天主教的攻击刺激到的好莱坞内部了,就连大部分媒体都在为这部影片叫好。

    “墨菲…斯坦顿的新片《聚焦》会将成为一部诠释新闻自由和彰显媒体力量的经典电影!”

    以《纽约时报》为的主流媒体,在影片还没有正式立项的情况下,就开始为墨菲唱起了赞歌。

    从很大层面上来说,主流媒体代表的基本就是主流社会的声音,虽然天主教在美国有着相当大的势力,但一系列被揭露的丑闻连续不断的出现,已经让他们触犯到了美利坚主流社会不可能碰触的敏感底线——儿童和未成年人保护。

    就连一向不怎么喜欢墨菲的《华盛顿邮报》这次都站在天主教的对立面,连续文督促华盛顿当局对这一系列的丑闻展开彻底的调查。

    当然,这些事真要走入司法程序并不容易,就像肯尼迪家族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代表着天主教利益一样,天主教在美国的政治版图中,还是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的。

    在现今的社会形势下,说墨菲的这部新片万众瞩目或许有些夸张,但备受期待却是事实。

    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不利的一面,期待值越高,就代表着影片制作时的容错率越低,尤其是对于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题材和内容都极其严肃的电影来说,低级错误是绝对不可以出现的!

    所以,墨菲在撰写剧本之前,先要把当年《聚焦》栏目组报道天主教**丑闻事件的前前后后全都搞清楚。

    他既然有计划,肯定会提前做准备,比尔…罗西斯之前就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更是与罗比…罗宾逊这些当年实际主导和参与新闻调查的人,建立了流畅的沟通渠道,这些都有利于剧本的编写,减少犯下错误的几率。

    虽然曾经的电影看过几次,但墨菲在动手撰写剧本大纲前,还是先飞去波士顿,与罗比…罗宾逊等人交流了几天,回来后开始翻阅海量的资料。

    事实是这部电影存在的基础。

    先,墨菲专门查看了一份关于天主教会的调查统计,看到统计上面的数字,也有些明白那位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为什么那么急于和强势的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力了。

    因为根据调查统计,在如今的美国,过百分之五十自幼信仰天主教的人会在成年后远离天主教!

    这是什么概念?那些在天主教家庭或者伴随天主教长大的人,最后有至少一半不再是天主教信徒。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比例,而且近年来还在不断扩大。

    至于什么原因让这些人脱离天主教会,有一个说法的比例非常高——我是在天主教会长大的,很小的时候我就被天主教的伪善和教条感到不寒而栗。

    然后,墨菲开始查看当年新闻事件的具体资料,这次新闻调查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2oo1年到2oo2年间,《波士顿环球报》里面一个名为“聚焦”的栏目组,对神父亵童事件进行一系列的报道,揭露了天主教神父在美国犯下的性侵儿童丑闻。

    这件事咋一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比墨菲曾经在《迭戈…罗斯》上面的所做的也强不到哪里,但这种事放在洛杉矶和波士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天主教的势力在这两座城市可谓有天壤之别!

    天主教是波士顿第一大教,在当地政坛的影响非常之大,并且经常会对各类机构施以压力,肯尼迪家族就是波士顿最有名的天主教政治家族,波士顿之所以生大规模教士性侵儿童事件,与当地执法部门在天主教的压力下从轻处罚瞒而不报及有很大的关系。

    墨菲在写作剧本之前,肯定先要把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搞清楚。

    2oo1年7月底,隶属于《纽约时报》集团的马蒂…巴龙刚刚从集团旗下的《迈阿密先驱报》转到《波士顿环球报》,还是报社的一名新人,他注意到了法律专栏上一则“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