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跃马大唐- 第6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只有一条路,便是听候王源调度。

    而且王源已经说了,要他们攻打长安时作为打头阵的前锋军。也就是说,他们招募的兵马在长安一战之后必将损失惨重,而神策军却可能毫发不伤。王源是假借叛军之手削弱他们的兵力,从而达到牢牢把握主动权的作用。

    几人想明白了这一点,看向王源的眼神简直只能用恐惧来形容了。大帅这一手是真的毒辣,毒辣到令人发指。很难想象,那被人取笑的举动之后居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阴谋,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王源看着三人投向自己的奇异目光笑道:“怎么?为何这般看着我?难道你们希望我神策军去攻长安,死伤殆尽么?有人希望我神策军死绝了,好让他们掌控大局。让我们在他们鼻息之下捡饭吃,你们愿意么?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再说了,有些人恩将仇报,背后捣鬼,我岂能不给他们教训。否则天下人都以为我王源是任人欺凌之人了。”

    ……

    成都城西北角,这里是一处禁地。数年以前,王源便在此处征地造宅,建起了一圈大大围墙。从那时起,这围墙之内便高炉林立,烟尘缭绕。让周边百姓侧目的是,几乎每天都有百十辆满载货物的大车进进出出,往这个围墙院落中运进运出各种不知名的货物。

    围墙内也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各种爆炸之声,有时候这爆炸声惊天动地的响亮,震得地面都颤抖不已。老成都的居民还记得,数年前的一个夜晚,城西北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那天夜里爆炸的红光闪耀天边,让全城百姓都为之震动。事后,据说那次爆炸死了不少的人,连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王源都亲自前往查看。在那之后,剑南军不久便有了他们的招牌利器霹雳弹。

    近几年时间里,围墙周围的民宅被迁移了大半,围墙也扩充了几匝,加高到了几丈高。围墙内外的防卫也更加的严密,守卫的兵马从百余名增加了五六百,周围箭塔林立。围墙数百步之内的范围成了所有人禁足的禁区。每日里只看到无数的车马进出,只看到围墙内越发浓烈的烟尘以及越来越密集的爆炸声,却没人知道这里到底是怎样一处所在。

    在成都的百姓们看来,城西北角的这一处所在成为了成都城中最为神秘、守卫的最为严密的一处地方。越是神秘之处便越是引人好奇,近两年有不少人总是想探探究竟,也由此产生了不少命案。两年间因为有意或者无意闯入禁区的人被射杀了数十人,引发了不小的纷争。

    王源一行于午前时分抵达了成都西北角的兵工厂。兵工厂是成都城中王源最为重视的一处所在,为了这座兵工厂,王源已经不知道投入了多少的钱物和人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当然是值得的,霹雳弹的研发问世让王源在数次重大战役之中无往不利,这是划时代的武器,为此付出代价是绝对值得的。但随着近两年的战事发展,霹雳弹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

    爆炸的威力虽然强大,但没有强到无坚不摧的地步。况且没有冶炼技术的支撑,王源无法制造出像样的发射装置,不得不依旧依靠投射方式发射炮弹,实在是有些宝马拉破车的感觉。即使绞尽脑汁的经过改良,神威炮投射的射程以及远近的调节都是硬伤,无法根据战场形势灵活应对,这让王源很是不快。

    譬如目前面临的攻长安之战,面对长安城经过全面加强的城防,霹雳弹便不足以摧毁城防,为攻城战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若是弹药的威力足够强,便可轰塌城防打开缺口,让攻城战变得轻松起来。而且,最高射程只能达到一千余步的神威炮也无法对长安城这样方圆十余里的大城池进行城内摧毁轰炸。当年在面对羊且咩城的狭长地形时,神威炮全城无差别轰炸的威势历历在目,但面对长安城这样的大城池,神威炮却根本毫无办法。最远射程的神威炮在安全距离内发射,也只能覆盖城墙内六七百步的街区,对于长安城这样的大城池无异于是挠痒痒。

    而且,因为制造工艺等等的原因,霹雳弹的造价实在太高,每一发霹雳弹投射出去都是数十贯钱的抛洒。面对长安城这样的大城,砸个几千枚炮弹也是杯水车薪,但这种消耗对王源而言却有些承受不住。

    鉴于以上的种种原因,王源下定决心要进行更大的火器的改良。没理由手握伏火方这种逆天的东西,却只能让它发挥如此小的效用,这是王源不能忍受的。

    这两年,王源大规模的扩大了兵工长的规模,将其占地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原先靠近城墙一角的伏火方炼制以及霹雳弹的制作工坊,其实已经只占据了兵工厂的一个角落而已。其他地方也建立起了形形色色的工坊,以优厚待遇广罗天下能工巧匠来此,研制一些王源提出的一些设想。

    所以,严格来说,这座兵工厂其实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兵工厂,而是一种集研制实验制造为一体的大型的综合火器研制机构。规模着实不小。

    对于火器的改良,王源大致有两个方向的考虑。其一便是大型火器的研制,如何让霹雳弹射程更远,移动的更灵活,战时的作战也更灵活,这是大型火器的研制的重点。王源知道,若想解决所有的问题,从根本上上便要改变霹雳弹的投射方式。以神威炮抛射的方式发射炮弹,便是制约着火器发挥效用的最大的短板。现有的神威炮无论从结构还是强度上的改良已经到了极限,就像一个人的负重到了极限,压上一根稻草都可能会让他倒下,所以挖掘射程强度和灵活度已经没有了空间。所以,王源觉得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摒弃神威炮抛射炮弹的方式,转而研发真正的大炮。

    当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这年头的冶炼技术并没有达到可以铸造能经受住火药爆炸的巨大压力而不会毁损的高强度钢铁。后世王源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够,不过王源明白,铸造炮筒用的金属既要有很好的延展性,又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这各时代,要做到这一点是颇不容易的。大唐也有冶铁炉的工艺,钢铁的冶炼技术却还在初级阶段。冶炼炉并不能达到一定的高温,所以生铁之中的残留物颇多,铸造出来的铁器要么太脆,要么太软,总之并不能用来铸造可以用来铸造炮管的高强度金属。

    倒是有一种材料可以满足铸炮的要求,那便是青铜。然而以青铜铸炮的代价王源根本承受不起。这可是铜本位的时代啊,铜就是钱,一门炮起码需要数百乃至上千斤的铜来铸造。以开元通宝的形制,一千枚铜钱官方规定的重量为六斤四两。一门炮光是炮管的铸造便需要价值五六百贯的青铜,这显然是巨大的负担。

    以王源的财力,若是以青铜铸炮是不可取的,在财力拮据的情况下,无法达到批量成型的效果。而且这些铜炮也有使用寿命,无法保证一劳永逸,不断的在铸炮材料上投入巨额资金,王源也根本没有这个财力。

    不过,王源还是咬着牙花了代价铸造了十门铜炮。这倒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让那些对金属大炮一无所知的工匠们作为实验用品,用来摸索大炮的制作方法。

    炮管能造出来是一回事,能否发射却是另外一回事。王源只知道一些简单的原理,对具体的细节记忆模糊,所以交代给那些钻研的工匠的话也是语焉不详模棱两可,他们便只能在王源描述不全的言语中,对照实物钻研探索,希望能找到王大帅所要求的能够将炮弹从这个铜炮管中打出去的办法。

    这个过程之缓慢可想而知。王源实际上提供的帮助并不大,他只能含糊的告诉那些人,如何以火药燃烧将炮弹打出炮膛,至于具体的结构和方法,王源自己也是两眼一抹黑的。但王源知道,这些结构和技术性的东西必须要全部弄清楚,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寻找替代的铸炮材料,进行大规模的铸造流程。那又将是另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王源并没有奢望能很快达成目标,但他希望越快越好。

    对于火器的研制除了大型火器之外,王源要求的另一个钻研的方向便是小型的可供单兵使用的火器。王源并不奢望能造出火枪来,因为以现如今的科技水平是绝无可能的。自己没有那方面的机械原理知识,这年头也没有加工精密零件的能力,其他关于材料,火药等方面的限制也颇多,不花个几十年的钻研是根本不可能造出火枪来的。

    王源所希望的便是能够造出可用于单兵作战的具有杀伤力的简易火器,或者是基于现今兵器水准之上的一些结合品。譬如王源要求张正一造出可以用手掷便可引爆的类似手雷的近战火器,以及可以用于弓箭手附着于箭支上射出引爆的爆炸物。那已经是王源所能想到的,这年头能造出的单兵火器的极限了。

    类似手。榴。弹这样的玩意儿王源觉得应该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当年王源亲眼见识了相府十虎用过投掷的毒磷弹,效果颇为惊人。也正因为毒磷弹的启发,王源才下定决定要研制出伏火方制作火器。然而,由于毒磷弹的配比失轶,后来张正一配置出的火药和毒磷弹的配比显然是不同的,需要以剧烈撞击才能引爆,这让伏火方只能拘泥于用在霹雳弹上。通过高抛落地的重击引发爆炸,而人力投掷的力度显然不够。这便是火药配比不同产生的敏感度的不同。

    后世火药的发展已经走到了精细之极的极端,有些火药迟钝到需要苛刻的条件才能引爆。而有的甚至连轻微的摩擦都能让它爆炸,这便是巨大的差别。王源所需要的便是那种可投掷爆炸的火药,就像后世民间常见的摔炮一般。这个在后世应该是极其简单的火药配比,在这年头却难如登天。

    点火投掷也是一种方式,但这年头可没有雷。管导。火索之类的玩意儿,王源也不知其原理,不知如何能造得出。每个士兵身上都带着火种,战时吹火点燃投掷也是不现实的。谁在战场上随身带着火种,紧要关头还要去吹亮火折子点火。遇到天降大雨,岂非什么都完了。王源不希望当装备了这些玩意后,却拘泥于一些小小的因素而无法实用,那在战场上岂非是拿性命在开玩笑。

    同样,箭支携带火药射箭爆炸造成杀伤效果,也是王源希望的一个方向。王源将之称为爆破箭。这种想法若能实现,将大大增加箭支的威力。以前箭支射中敌人若是不及要害的话难有射杀的作用。很多时候可以看到,战场上的人马身上插满了箭支,但他们却依旧能挥刀砍杀奔跑自如。那便是箭支没有射中要害,或者是被铠甲阻挡之后无法洞穿身体的缘故。如果爆破箭的设想能够成功,只需一支箭射中人马身体,火药的爆炸便可将对手彻底报废。就算不死,也失去行动能力。一箭可低十箭之威,效果将是难以想象的。

    王源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是超越这个时代的行为,或许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但王源认为,这年头若不以绝对的武力压制,是绝对没有真正的和平的。当一只兵马拥有不可战胜的能力,能够以毁灭性的打击摧毁对手的时候,那些潜在的对手除了臣服便毫无出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对手,对抗便是自寻死路,或许会迎来真正的和平。当王源的所有设想都成为现实的时候,他所领的兵马将是无敌之师,所到之处将毫无阻碍。当然真正的和平不在于武力的强迫,但在文治之前,武力的压制才是前提。

    其实所有这些设想早两年前王源便提出来并积极的实施了。在剑南安逸的时光里,王源是兵工厂的常客。他和兵工厂中的工匠和方士们常常混在一处,帮着出出主意什么的。但当安禄山反叛之后,王源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没有来查看进度了。虽然王源知道,这一年时间也许没什么进展,因为若有大的进展自己不可能不被告知。但昨天晚饭后,负责整个兵工厂运作的柳熏直请黄三转告王源,要他今日务必今日去兵工厂视察一番,这让王源颇有些兴奋。也许是某些方面有了进展,否则柳熏直不会主动的邀请自己前往。

    兵工厂高大森严的院门前,王源和李宓赵青等人策马抵达。院门外,一身黑袍相貌清隽的柳熏直早已带着几个人在门口等待。见王源等十余骑抵达门前,柳熏直忙上前拱手行礼。

    王源翻身下马,拱手哈哈笑道:“柳先生好,等候多时了。”

    柳熏直呵呵笑道:“那是应该的,相国事务繁忙,自然是国事为先。不过老朽却知道,相国是一定会来的。”

    王源呵呵笑道:“那是自然,这里的事也是很重要的。柳先生这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么?”

    柳熏直神秘一笑道:“先卖个关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