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跃马大唐- 第7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大汗不是答应了他们给他们十万兵马么?哪来这十万兵马?”乞扎纳力诧异道。

    “哈哈哈,那还不简单?那些突厥部落的老弱残兵全部给他们编进去便是,凑足十万人马不就得了?至于能不能打仗,那可不是咱们考虑的事情。明白么?”骨力裴罗笑道。

    “大汗高明!”乞扎纳力和几名将领高挑大指,佩服的五体投地。大汗这脑子就是好使,这下可把唐人坑出鼻血来了。

    这边厢,郭子仪被五花大绑押出了衙门大堂之外。李瑁和李光弼均觉面子无光,郭子仪当着外人的面这么不给面子,逼着李光弼采取断然手段绑了他。虽然事情平息,但家丑为外人得知,多少有些尴尬。

    “实在抱歉,教大汗目睹了这一幕。郭子仪性子倔强目光短浅,只知维护小利而看不清大局,大汗不要介意。会商之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本王乃是全权负责之人。”李瑁对骨力裴罗拱手道。

    “无妨无妨,总有人把好心当歹意,这也稀松寻常。话说我借兵给你们,我的部落之中也有人反对呢,他们也不明白我为何要让我的战士们来流血送死。这等事我们无需跟他们解释,但为大局行事,岂会在意他们这种人在旁风言风语?行大事者可不会被这些事情所牵绊。”骨力裴罗哈哈笑道。

    李瑁点头微笑道:“大汗所言甚是。”

    “那么,我说的这三条借兵的条件你们觉得如何?若你们同意的话,三日内我的十万兵马便开赴灵州,替你们平叛。若不同意也不要紧,咱们好说好散,本汗即刻率军撤出大唐北境回我的部落草原上,你们平叛的事情我也爱莫能助了。”骨力裴罗大声道。

    李瑁和李光弼低声商议几句后,李瑁抬头道:“罢了,就这么办吧,即刻拟定协议签字画押。这件事速办速决,本王已经等不及要见到你们回纥人的雄兵了。”

    骨力裴罗大手一拍笑道:“果然快人快语,跟寿王殿下谈事就是爽快。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我这十万兵马替你们卖命,你们答应的条件可分毫不能赖账。三年之内你们必须给足借兵之款,否则,我们可不会归还你们抵押的城池。”

    “三年么?不是说平叛之后么?”李光弼皱眉道。

    “李将军,你我都不是小孩子,这等事我岂能马马虎虎?我们借兵给你们平叛,你们平息叛乱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你们十年八年平不了叛乱,我们难道白白给你们兵马不成?期限是一定要有的。”

    “可是,三年时间恐甚急迫。就算今年平叛成功,两年时间也给付不清借兵之款啊。朝廷要重建,需要大量钱物,总不能将财税全给了你们,我大唐上下都喝西北风不成?”李光弼皱眉道。

    “这可不是我的事了,李将军这么说话,我可为难了。”骨力裴罗道。

    “这样吧,宽限几年如何?咱们既是友邦,帮人便帮到底,我大唐恢复元气来,总是不会亏待你们的。”李瑁忙道。

    骨力裴罗沉思片刻一拍桌子道:“罢了,既然王爷说话,怎能不卖王爷的面子。那便四年时间还清,四年还不清,丰州和受降城我们可占着不还了。”

    李瑁翻翻白眼,摆手道:“罢了,就这么办吧。”

    当下双方文书师爷拟定条约,双方各自签字盖章各持一份订立契约。条约订立,双方各得其所,均松了一口气。当天中午,李瑁和李光弼摆下酒宴招待骨力裴罗一行,宾主畅饮尽欢,气氛融洽热烈,胡汉一家,亲如兄弟一般。

 第九二一章 破局(续五)

    午后时分,喝的醉意薰薰的李光弼来到了衙门旁边的一座房舍里。这里,数十名士兵把守着院子,看守着被关押在此的郭子仪。

    郭子仪正坐在简易的木凳子上垂头沉思,猛听得门哗啦一声被推开,一股冷风夹着满脸酒气的李光弼进了门,郭子仪缓缓站起身来,瞪着眼前站着的李光弼。

    “郭老弟,委屈你了。”李光弼跺了跺脚上的积雪,笑呵呵的朝郭子仪行礼。

    “不敢当。”郭子仪冷声道。

    李光弼呵呵笑道:“还在生气么?罢了罢了,事儿都过去了,何必生气?寿王爷都没生气,你倒是生气了。这不,送走了客人,寿王爷便叫我来瞧你了,一会儿出去给寿王爷道个歉,这事儿便算过去了。”

    郭子仪冷声道:“骨力裴罗他们走了?”

    “是啊,酒宴之后便带着人走了。”李光弼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笑道。

    “借兵之事如何?”郭子仪道。

    “谈妥了,三日内十万兵马便到手了,稍加整备,不久后我们便可兵发长安了。”李光弼道。

    “然则……你们答应了以丰州和受降城为抵押是么?”郭子仪冷声道。

    “哎……郭老弟,不要这么死心眼好么?这只是暂时的抵押罢了。要不然我们拿什么借兵?回纥人会心甘情愿无偿借给我们十万兵马?”李光弼干笑道。

    郭子仪长叹一声道:“李大帅啊李大帅,你们这是自欺欺人啊。你明明知道回纥人不会轻易将城池归还,他们这是趁机乘人之危之举,你和寿王却装着不知道。这件事若是被朝廷得知,被天下百姓知晓,岂非招致众人之怒?你不加劝阻,却是为何?我真是看错了你了。本以为你李光弼是个忠心为国的忠臣良将,没想到你竟然做出了这种事。”

    李光弼面色变寒,冷声道:“郭老弟,你这么说话便不对了,我李光弼今日所为完全是为了大唐着想,你怎可如此诋毁我?”

    “将大唐的城池土地拱手相送,这便是为大唐着想?简直笑话。”郭子仪怒道。

    李光弼脸上肌肉抖动,强自压抑怒火,沉声道:“郭老弟,你太不识时务了。如今我大唐风雨飘摇,不仅是这场叛乱,朝廷大权也为王源所攫取,陛下名为大唐皇帝,实际上在王源的控制之下。如此下去,大唐还有什么希望?你我在成都时面见陛下时,陛下怎么跟我们说的?你又是怎么答应陛下的?”

    “我答应陛下要重建兵马和王源抗衡,但却没答应陛下要将城池和百姓拱手送给他人。说到底,王源之事乃是我大唐内务,却也不用将城池百姓拱手送给胡人来解决此事。”郭子仪喝道。

    “幼稚,你来告诉我如何破解王源把持朝政挟持陛下之局?靠什么?靠着你我手中那几万新募之兵?简直笑话。慢说我们的兵马难以与之抗衡,便是现在,连我们的粮饷命脉都扣在王源手中了,他要对付我们易如反掌。你说,你如何破局?”李光弼厉声道。

    郭子仪沉吟半晌道:“或许我们一开始便是错的,王源或许根本没有二心,起码目前为止,我没看出来他做的哪一件事是为了他自己专权。杀房琯是因为房琯挪用军粮,该杀。他任相国也是陛下亲自宣旨任命的,听说他还推辞不就……”

    “住口,你的意思是说,陛下在我们面前说谎是么?陛下难道是要栽赃王源是么?你怎能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李光弼气急败坏的道。

    “我没说陛下刻意说王源的坏话,王源大权独揽,确实有些过分。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是为了大唐着想,起码他没有做危害朝廷的事情。陛下他们那样想,怕是有些反应过激。陛下是因为安禄山的前车之鉴,所以才对王源不放心。我这段时间思前想后,觉得定是如此。其实陛下根本不用担心,王源不是安禄山,他不会做出安禄山的反叛之事。王源要有二心,他早就有机会了,为何他迟迟不发动?”郭子仪沉声道。

    “你是不可救药了。”李光弼怒喝道:“王源引而不发,一则可能是他没准备好,二则他怕惹怒天下人,故而只把持朝政,并不谋权篡位。有时候,这种人比安禄山那种扯旗而反的人更为可恨。既要装作一副忠君之相,干的确实欺君霸权之事。让皇权式微,帝星蒙尘,这是典型的伪君子的作为,最为可恨。”

    郭子仪皱眉摇头道:“不,我并不这样想。我不认为王源是这样的人。”

    李光弼长叹一声道:“我不跟你斗嘴,今日这件事木已成舟。前几日我跟你说的那件事你也知晓,目前破局之法便是咱们二人齐心协力推举寿王在灵州继位登基,奉陛下为太上皇,这便是釜底抽薪之法。这样一来,王源挟天子以令天下的图谋便会落空,新皇极为,天下归心,咱们夺回长安,便足以削弱王源的影响。王源手中无凭,便也不敢轻举妄动了。你可明白这个道理?”

    郭子仪沉默不语。

    李光弼皱眉再道:“你怎么这么倔强,眼下局势千钧一发,成大事不拘小节,你为了那两座边镇城池便要置大局于不顾么?我问你,现在回纥人若以十万大军趁机攻入我大唐,我们能抵挡么?到时候丢的何止是丰州和受降城?这次借兵行动是一石数鸟之计,其一能助我们收复长安,夺回主动权。其二,有这十万大军在手,寿王继位之后王源便不敢轻举妄动。其三,借走十万回纥兵马,让他们没有余力攻我大唐,丰州和受降城便是甜枣儿堵了他们的口,让他们放弃其他的想法。这不是一石数鸟之计是什么?”

    郭子仪还是沉默不语,静静的坐在那里不出声。

    李光弼急的跺脚,低声道:“郭老弟,我好话歹话可都说尽了,你还是执迷不悟我便没法子了。寿王因为你说要上奏朝廷公开此事都气的要命,你若不回心转意,怕是……怕是寿王不会饶你。”

    郭子仪缓缓抬头道:“不会绕我?那是何意?”

    李光弼冷声道:“破坏寿王大事者,杀之无赦。”

    郭子仪身子一抖,面露惊愕之色。

    李光弼轻声道:“郭老弟,听我的。去给寿王认个错,保证忠心耿耿辅佐寿王登基。寿王都应承了我,待大局一定,你我有从龙辅佐之功,到时候你我任左右相国,共理朝政,振兴我大唐,你说这不好么?”

    郭子仪静静的看着李光弼道:“李大帅,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恕我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我不能去和寿王殿下道歉,因为这件事我觉得我没有错。寿王要登基,这才是大逆不道之举,陛下只是让他来商议借兵之事,他却借机谋划这样的事情,你还在旁助他,你也是大逆不道之臣。你们想过在成都的陛下么?陛下本指望我们能救他出来,攻下长安迎他回长安,但现在,寿王若一登基,怕是他连长安都回不去了。说王源是狼子野心,你们的所作所为比王源更加的卑鄙。奉劝你一句,李大帅,收手吧,现在收手还来得及。有了这十万兵马,加上我们的五六万兵马,我们夺回长安,迎接陛下回长安。这件事我也绝不会说出去的。”

    李光弼目露凶光,拂袖而起,冷声淡淡道:“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该做的我都已经做了,你还如此执迷不悟,我便没有法子了。郭子仪,我敬你是个汉子,所以才来劝你,但你让我太失望了。给你一晚上的时间好好想一想,若你还执迷不悟的话,休怪我不念交情了。”

    郭子仪露齿呵呵而笑道:“执迷不悟的是你,你却来劝我。”

    李光弼冷声啐了一口,起身大踏步朝门口行去,哗啦一把拉开屋门,一股冷风再次席卷而来,吹得郭子仪打了个寒颤。下一刻,屋门关闭,李光弼的脚步声远去,屋子里再次静了下来。郭子仪颓然坐下,面露苦笑,怅然若失。

    ……

    十一月初六日,宁远借兵会商之后的第四日,十万回纥兵马浩浩荡荡穿越丰州以南的沙漠戈壁南下。初十日,一路疾行的大军抵达了灵州城外。

    李瑁和李光弼从得到消息开始便在灵州城外翘首以盼,一直等到天黑时分,见到北方大道上一条长长的火龙蜿蜒而至的情形,李瑁激动的几乎要掉泪了。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回纥人按照约定借兵了。虽然比约定的时间晚了几日,但终究还是来了。”李光弼拱手笑道。

    李瑁兴奋道:“同喜同喜,这下好了,十六万大军在手,我们便什么都不怕了。”

    二人率亲卫策马上前,迎接抵达的回纥兵马。回纥大军的领军将领是骨力裴罗的二儿子药罗葛耳麻,此子性格暴烈骁勇善战,是骨力裴罗的得力助手。如今在在回纥部落任叶护之职,等同于骨力裴罗的左右手。骨力裴罗派他前来统帅回纥兵马,足见对于回纥兵马的控制权极为看重。

    众人寒暄已毕,李瑁和李光弼迎接大军进城安顿在早已准备好的军营之中。十万兵马从天黑时开始进城,一连数个时辰源源不断的涌入灵州城中,直到三更过半,才全部安顿消停了下来。

    李瑁一夜未睡,但他毫无困意。在灵州节度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