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天书-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曹川苦笑着说道:“是我误会了。现在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怕说是泄密直接告诉你你们了。前段时间,咱们内部搞的那个0108工厂项目,我想各位领导应该都清楚吧?”

    “清楚啊!”虽然和自己研究的项目关系不大,但胡所长毕竟是技术人员,对于0108厂里的技术和产品真是非常的意外,大吃一惊,那玩意儿可是突破了世界级的技术壁垒搞出来的,现在可没听说哪个国家能有这样的技术!

    当时胡所长还真的打听了一下,想看看是哪个研究所,又或者是中科、军科的哪个部门搞出这么牛的技术项目,结果,就是没结果。

    上级单位和0108厂对于技术来源,以及和技术相关的东西完全是以绝密级的待遇,没有人打听得到。反倒是0108厂的各类产品陆续的向陆、海、空及二炮部队输送,很多新型装在列装的时候都用上了0108厂的产品,可以说性能有了极大的改善,说是有着跨时代的也不为过。

    曹川望着林栋的目光有些崇敬,更多的是尊敬:“这个0108厂,实际上就是林栋同志向咱们部队输送技术搞出来的。里面的技术,完全是由林栋同志提供的,所以……”

    他没说下去,其他人也完全能够明白了!

    能够把这么高精尖的技术直接提供给部队,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技术,经历了实战检查的技术,那怎么可能是间谍?如果真是间谍,那这个间谍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况且在0108厂建立的时候,当时还存在的总参二局就已经对林栋进行了秘密的严格的政治考核,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完全可靠!

    所以,称林栋为“同志”丝毫不为过。

    “原来……”听到这个消息,最激动的是胡所长,他难以置信的看着林栋:“原来0108厂是你搞出来的?年轻有为啊!真是年轻有为!不错不错!零点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能搞出来这么高精尖的技术,还真是让人想不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和你相比,我们真是惭愧啊!我们要好好向你学习……”

    林栋一脸的诧异:“搞错了吧?0108工厂?我不知道啊?这个……我觉得你们应该真的是搞错了,我都不知道什么是0108工厂……”

    林栋真是一头雾水,这个0108工厂,他一听就知道应该是代号,自己虽然和部队合作过几次,但是其中是真的没有什么0108工厂,冒领他人之功的事情,他是不干的。

    胡所长愣了,这回不是又搞了一个乌龙吧?

    曹川愣了一下,脑子里转了转,随即反应过来,笑着说道:“我想林栋同志是不知道我们这个0108厂是代号,你帮忙搞出来的那个项目当时可不叫0108厂……”

    林栋恍然大悟,应该就是那个了!

    ps:又开始防盗了——因为订阅下降的又厉害了,有不少的书友又去看盗版的了。不得不为之,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

    又看了一遍关于“81192”的视频,挺心酸的。

    好了,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打赏,感谢书友莫磕的赞赏。书友九州藏锋给了一张评价票,一星的,把我打击的不轻……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九十六章 钓鱼?

    林栋已经猜到,所谓的0108厂,应该就是自己和军方合作搞的那个核废料电池生产厂!

    那个项目,林栋和郑宏商量着,如果掌握在自己手里,之后肯定会出问题。至少无论官方还是军方,乃至国外的某些势力都会来找,毕竟核废料的处理始终是个国际性的难题,而能够变废为宝是每个有核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现在林栋他们把这个搞出来,那岂不是等着让全世界觊觎的?

    所以,商量后,林栋他们就直接把厂子交给了军方,甚至连管理权、财务权都没要,就当是“种花”给军方的一份礼物了。

    有民用的种花电池占据市场,对长缨集团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带“核”字的玩意儿风险都十分的巨大,目前林栋这边可以掌握的资源很多,也不差这一个,所以不沾的好,交给军方,也更能发挥作用。

    至于怎么变成了0108厂,那就不是他所能知道的了。不过这也是在意料之中,华夏大多数和军方有关系的厂子、研究所之类的,基本上都是用数字命名。

    比如林栋小时候就听过“3456,走遍神州”这样的话,这里面的3456,就是指解放军3413、3414、3415、3416四家军工厂,这四家厂子主要生产军鞋,而且都有自己当时比较厉害的品牌,如巡洋舰、强人等军靴,是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双的好东西。

    对于怎么编号什么顺序,林栋不去关心。不过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曹川会如此的激动。那核废料电池厂所包含的技术,的确是高精尖的,只要吃透那些技术,华夏在“核”方面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至少在和平时期,能够在国际上争取到很多的主动权,就算往小里说,很多装备的性能也都能够提升一个层次——至少电机要比发动机噪音、能耗方面都小的多吧?

    而且以“核”字开头的电池可不像普通电池,根本不需要担心功率的问题的!

    “原来是这个……”林栋笑了,“其实没啥,这是我们长缨集团对国防事业的一点心意。毕竟咱们国家军费算起来实际并不高,咱们国人如果再不关心国防,那就太让那些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的英烈们寒心了。”

    “这一点我相信你!”曹川也是性情中人,笑着说道:“知道你们长缨集团旗下有‘种花搜索’、‘种花电池’,也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了,我也是看过‘种花’系列漫画的。”

    林栋点点头:“嗯,咱们是一代人。没有你们军人的默默奉献,也不可能有我们长缨集团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国家还是我们企业,都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和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在国家安宁稳定,你们功不可没!”

    “如果每个国人都能像林栋你这样想就太好了!”曹川叹口气:“很多人只看到我们工资比一般人高,却没看到我们做的是什么……”

    林栋也很无奈,这个社会很现实,自上而下的宣传方向也有问题,古代笑贫不笑娼的失去道德底线的舆论现在成了主流,那些大大小小的媒体拼命把一些没有道德水准的东西捧上头条,又十分厌恶的把一些应该作为社会良心的东西踩在脚下。

    林栋摇了摇头:“总会醒悟的。不是通过整体的改革,就是需要在吃一场大亏中才会知道军人的真正作用。斯大林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国人对军人的待遇还要斤斤计较,那么他就是在准备为下一场战争失败做赔款准备!希望现在还没有让你们寒心!”

    一句话说出来,全场无语。

    林栋知道自己的这话有些不合时宜,便岔开话题,故意惊讶的问曹川:“曹干事,你刚才说是有证据,具体是什么东西,允许不允许拿出来让我们看看,也让我有些心理准备?”

    曹川果然被引开了注意力,他从自己随身附带的黑色软包里取出一个大信封,边拆封边对林栋说道:“我们前一段时间调查,有一个间谍组织一直在中部战区活动,其中有几个关键性人物已经纳入到我们的视线,我们和地方国安部门的人一起在盯这件事情,他们的人拍了一些照片给我们,作为线索让我们备查。”

    说着,他从信封里取出一沓照片,挑了挑,取出几张递给林栋:“看,就是这几张,里面有你和一个关键人物的合影。也正是因为这几张照片才引起了我的误会。”

    林栋好奇的接过照片,吴所长、柳副所长也围了过来,想看个究竟。

    林栋看了一眼,果然,照片里是自己和另外一个女人。那个女人,竟然就是在兵马俑,和自己打招呼问事的那个所谓从宝岛来的游客!

    后面的几张,也都是自己和那个女人的照片,都是在不同的景点。林栋真有些意外,没想到当时周边就有人跟踪!

    “这个女人名叫徐清雅,是美籍华人,真实的身份是一个商业间谍。”曹川介绍说:“她有一个团伙,经常游走在咱们中东部地区,一些大型的国企和新兴企业都是他们的目标,据我们推测,华夏至少有十五起商业机密泄露案和他们有关。这些人做事没底线,不光是商业秘密,一些具备经济价值的军事技术秘密也是他们的目标,当时有三个位置五个人盯着这个徐清雅,而你在两天时间里和她接触了不下三次,所以你才会被我们列入到嫌疑名单里。”

    说到这儿,曹川已经想通了:“我想,她应该是故意的接近你,而你们长缨集团原本就是国内有数的通过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企业,你们的技术,应该很有可能也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林栋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能够三番五次的碰到那个女人,看来,自己早就有可能是人家的目标了!

    通过这样的邂逅接触,像钓鱼一样接近自己,来达到他们获取技术的目的。

    真够用心的!

    不过想要从自己这里得手,那就做梦去吧!

    ps:感谢书友昊天神皇和danachiang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叶子波涛的赞赏、青虎山下的百币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支持!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三百九十七章 震动

    误会解释清楚了,曹川还有事先离开了,胡所长笑着对林栋说道:“真没想到啊,你年纪轻轻,就搞出这么多高新技术,真让我们这些老研究员汗颜啊!你有自己的长缨集团,我也就不强求你来我们研究所了,希望你在这里的这几天,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另外,有什么要求的话,尽管和我提,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我们一定尽力!”

    林栋笑着说道;“目前没有,等我想起来再提吧。现在事情解决了,咱们是不是先去看看模拟训练舱的事情?”

    林栋虽然时间比较宽裕,但却想尽快把这边的事情解决了,毕竟虽然误会已经说开,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着,他虽然感觉新鲜,却有些不习惯,太约束了。

    柳副所长看了看表,笑着说道:“咱们还是先去吃饭吧,开饭时间已经到了。等吃了饭,我安排你去招待所休息一下,下午上班时间,咱们再去看那个模拟训练舱。人是铁饭是钢,不吃饭可不行。”

    林栋看了看表,果然,已经差不多到中午了,便点头答应。

    研究所的机关食堂不小,看座位容纳四五十个人没问题。不过林栋他们进去的时候,大约只有十来个人在打饭。

    柳副所长一边给林栋拿起一个自助餐盘一边解释道:“机关食堂都是吃的自助,以前还有个领导单独的小饭厅,就在那边的房间里,”他指了指餐厅一角的一个关着门的房间说道:“后来胡所长上任后,便把这个废除掉了,说官兵一致不能只放在口号上,搞特殊那就是官僚主义。”

    “你们单位人不多啊!”林栋一边拿着餐盘打菜一边问道:“机关就这么多人?”

    他前面的胡所长听了这话,扭头解释:“研究所的机关人员,真正管行政的也就这么几个人,很多都是既懂技术又管行政,现在研究所的任务不少,所以搞技术的大都在实验室和操作间里,他们往往吃饭的时间不固定,和作战部队不一样,所以我们这里放的比较宽,大体规定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来吃饭就行了。现在来吃饭的,大都是机关行政人员。办公不需要那么强的连续性。”

    后面的柳副所长插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你来,胡所长现在也在实验室里没出来呢。”

    胡所长笑笑,没说话。

    林栋点点头,理解了。

    午饭六菜一汤,主食米饭和面条。味香,量足,林栋食欲大开,打了不少,然后到桌子前,开吃。

    没一会儿,匆匆走过来几个人,一边打菜一边低声讨论着,林栋耳朵尖,听得出来,他们是在讨论一个研究课题,发动机方面的。

    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餐厅里热闹起来。

    林栋猜测,应该是研究机构,所以一些制度落实没部队那么严,饭堂里说话也不算什么。

    一个小个子穿着文职军装中年人引起了林栋的注意。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坐在林栋的侧前方,和林栋面对面,不过这个小个子根本不抬头,一边看笔记一边吃着,嘴里还念念有词,林栋隐约听到“这条公式不应该是这样”、“这个数据需要再验证”之类的话。

    这个小个子餐盘里只打了两个菜,然后是米饭,他根本不看餐盘,把米饭和两个素菜一拌,直接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