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天书-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从教室里出来的冯楠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听说林栋要去金陵过周末,眉毛挑了挑,没说话,心里却在盘算着什么。

    ps:感谢书友叶悲秋wg、杨样的月票支持,感谢然然是二货的百币打赏,感谢书友☆生☆的赞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九章 金陵印象

    下午,林栋、刘强一行人驱车往金陵而去。

    金陵,六朝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辉煌过,也有过屈辱的过去。

    提起这座城市,让人想起最多的,就是曾经的历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那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惨案。

    屠城,这种惨事在世界史上并不少见,但一次性屠杀三十多万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这种事情绝对少见,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无论是侵略者当事人还是当时在城市里的外国人都已经承认的事实,侵略者本国却拒绝承认——这绝无仅有!

    当年的日本侵略者在华夏造成的屠城类的大屠杀并不是这一件,旅顺,这个有几万城市的海港,曾经同样被屠城,那是更久远的历史。

    也许,那些日本所谓的汉学家们,研究华夏世界,看到了蒙古进入中原时,通过屠杀得到了政权,通古斯野猪皮(这个没有丝毫的其他含义——努尔哈赤,就是野猪皮的意思)通过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系列的屠杀,迫使无数汉民削发留辫。

    在日本侵略者眼里,可以通过屠杀,让华夏儿女屈服,所以才会有那系列的杀戮,才会有三千五百万军民的伤亡,才会有“只要你们不抵抗,那岂不是就没有伤亡”的谬论!

    直到现在,日本依然不承认屠杀,把那么多的证据视而不见;依然不承认有慰安妇,不承认那是一场侵略战争,甚至直接把那一段历史在教科书上抹去——掩耳盗铃。

    欧美主流国家在所有的宣传机器里,自动的抹去了华夏所有正面的报道——甚至包括像姚明、李娜这样的体育明星夺冠的消息也会自动屏蔽,是不想在国民心里树立起华夏已经改变的事实——在很多欧美人眼里,华夏依然落后,不少人依然留着辫子。

    同样,日本在主流媒体里,只会强化华夏的威胁和无赖——自卫队掉落一架飞机,也会怪罪到华夏头上——因为华夏东海方面近日战斗机频繁起飞,日本战斗机必须时刻监视,导致不少战机根本没有时间保养——所以,掉下来了。

    云云。

    在腾蛟汽车开进金陵城的时候,林栋的脑海里突然便闪过了这些信息,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愤青,异常讨厌那个虚伪而又自大的民族。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刘强已经把注意力从腾蛟飞车转到了金陵城,他自豪的给林栋介绍道:“金陵是古都,城内的很多古建筑保存的都比较完好,明孝陵、鸡鸣寺、中山陵、总统府……有时间可以好好转一转。”

    刘强已经知道林栋是海大历史系的学生,因此相信林栋对于金陵城内的文化古迹肯定是感兴趣的。

    林栋是真的感兴趣,笑着说道:“好啊,明后两天,我就好好转一转,这几天忙着复习考试,脑子还真需要休息一下。”

    刘强的家在金陵市西南片,位于一个别墅区里。和其他几个人约定晚上集合,便把林栋拐回到了家里。

    知道刘强要回来,刘强的父母都在家里,据刘强介绍,父亲是金陵城的一个房地产商人,母亲原来是个公务员,后来内退下来,现在在家里闲着。

    进入别墅区,把腾蛟车停好,林栋提着买来的礼物和刘强一起走进了别墅。

    见两个人进来,坐在客厅里正有一句没一句聊着的刘强的父母亲笑着招呼道:“小强回来了……这就是你的同学吧?来来来,快座!来就来了,还提什么礼物啊!”

    面对刘强父母的笑脸,林栋客气的回应着。

    刘强父亲刘光辉,大约四十六七岁的样子,比较胖,属于那种站直了看不到自己脚尖的人。不过气色不错,看起来很会养生,母亲侯桂莲抱着一条宠物犬,林栋对这个没有研究,只是觉得侯桂莲望向自己的目光里多了些审视。

    “听说小林是海大学生?”刘强上去换衣服,侯桂莲笑着问道:“那学习肯定好了,我们刘强就不行,勉强拿个二流大学的文凭,让我们很是失望。”

    林栋只好说道:“学习成绩只是在学校管用,到了社会上,真正对口能用的不多,有些时候一张大学文凭还不如一个技校毕业证更容易找到工作,有叔叔阿姨在,刘强又不用靠这个吃饭,没什么关系的。”

    “那小林你还没毕业吧?”侯桂莲好像很有兴趣的问道:“你父母是做什么的?也在海市吗?”

    林栋摇了摇头,坦然说道:“我大四,今年就毕业了。父母都是农民,现在在乡下……”

    “爸,妈!”刘强出现在二楼,对于母亲像查户口一样问林栋很不满意:“你们问什么呢?又不是查户口,林栋,走了,老彭他们在等着咱们呢!”

    原本因为听到林栋的父母是农民而脸色略有变化的侯桂莲一见儿子生气了,立刻笑着说道:“我这不是关心一下小林嘛!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好找,到时可以让你爸给他安排一下,就在金陵市,你们朋友之间也好见面啊!”

    林栋在刘强面前并没有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就连刚才刘强在楼上听到他说自己父母是农民,也不太相信——如果是农民,特别是在这一片,怎么可能拿到几十万的腾蛟车,还花几十万报名学私人飞行驾驶?这可不是东北或新疆,农民的土地没有那么多,想挣钱可不容易。

    不过想来林栋的工作肯定不愁的,他没好气的说道:“这个不用你们操心,林栋有自己的安排。”说完走下楼来,和刘光辉招呼了一声,便和林栋一起出去了。

    “你看这孩子——”侯桂莲有点下不来台,对刘光辉说道,“这样说我,真是没大没小了……”

    “还不是你惯的?”刘光辉摇了摇头:“那个林栋不简单,他的身份,恐怕不止是一个学生,太沉稳了,这种气度,只有在那些成功人士身上才能看到……”

    外面,刘强给林栋解释:“你别在意啊,我妈没什么坏心,就是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闲的……”

    林栋笑着说道:“没事没事,你妈关心你,这是父母天性,我怎么可能在意?”

    看得出来,刘强对林栋这个朋友还是很重视的。

    金陵夜景,最出名的便是秦淮河夫子庙了。今天这几个的目的,就在这里。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四十章 佳人有约

    虽然纨绔,但却不嚣张。

    一晚上过去,这是林栋对刘强等人的评语。

    不知是因为这几年关于二代们的评语太差劲,这些人开始反省,还是原本就没有那么坏,只是以讹传讹的多些,刘强等人带着林栋在金陵城里玩的多,但原则和底线却依然遵守的很好。他们很低调,带着林栋去了高级会所,出来醒酒的时候在大牌档前也一样坐得住。

    虽然骨子里难免傲气,但林栋反倒觉得,这些人是真性情。

    第二天吃过早饭,林栋便告别了刘强一家人,独自去转转。

    腾蛟车留给了刘强——刘强今天打算开着这车去出装一把十三,林栋没意见。

    金陵城,林栋最想去的四个地方,金陵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排在首位的。

    路过花店的时候,林栋买了一束菊花,然后便去了那个让国人始终记着的地方。

    看着广场前那一块镌刻着名字以及一长串数字的石头,林栋脑海里想起了教授说的一句话:记得,一定要记住,这是金陵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而不是大家想要简化就要简化的大屠杀纪念馆,我们纪念的是那些遇难同胞!

    仿佛天有感应,原本难得的晴天,林栋到纪念馆前的时候,天色暗了下来,他把那束菊花摆在了碑前,随着游人慢慢往里走去。

    ……

    一个小时后,从纪念馆里出来的时候,林栋的心情依然沉重。

    作为历史系的学生,这一段历史他知道的很详细,但当那些书本上的数字,变成一张张照片、一具具尸骨的时候,那股凝重的感觉,几乎压的林栋喘不过气来!

    历史,真的如此的沉重!

    走出纪念馆广场,林栋看着不远处还有小情侣坐在道路对面的椅子上说笑,心里真是百味杂陈——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还记得这些历史,还在意这些历史?

    下一站,总统府。

    对于总统府,林栋最深的印象,是当初百万雄师过长江,然后从总统府上取下某种旗子,又将某面旗子挂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因此,进去看的时候,林栋不免带着审视的目光。

    最后唯一的结论:总统府太小了,每个办公的房间,都感觉很小。

    这种感觉,在长安那边,双十二事变纪念馆里,林栋有同样的感觉。难道那个时候建筑都是这样子的吗?

    带着疑问,林栋转车去了中山陵。

    这位一直被称为国父的老人埋葬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纪念基地和纪念胜地。

    对于中山先生,现在主流的说法和以前并不太一样。

    以前,大都称赞其一生为了华夏的民主、自、由奋斗,直到逝世,但是现在不少人,特别是网络上舆论,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私生活不够检点,或者说不够道德。官面上的话说,现在分析这位伟人,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他的缺点,而不像以前,只看他的功绩。

    大家都知道,华夏以前的宣传方式是有点问题的。谁是英雄,做了好事,那么他一定是十全十美的,什么方面都是完美的,没有瑕疵,但是人毕竟是人,不是圣人,即使是孔圣人也会出错。

    所以,以前看着都是很正常的,现在看起来便有些虚伪了,同样,因为那样的宣传,导致人们对于官面上宣传出来的英雄,很多都持质疑的态度——人怎么可能那么完美?

    官媒的公信度下降到很低的地步,但我们国家的宣传机构却还没有反省,至少在我们通常看到的各种节目里,他们依然在用那种高大全的宣传方式,很别扭。

    中山陵是国内外闻名的纪念地,现在又是周六,来这儿里人很多,林栋随着人流往里走,往上看去,皱了皱眉头。

    看来,国人是真的把这里当成了旅游胜地,坐在石阶上照相、嬉戏打闹的不少,完全没把这里当成一位为了这个国家辛苦一生的陵墓所在。

    林栋暗叹一口气,管理人员都不管,自己又操的哪门子心?

    上了石阶,直接走到最上面,看到圆顶的建筑,林栋知道,安放中山先生的石棺位置到了。

    这里,完全和下面不同,不少老人面对石棺三鞠躬,很有点庄严肃穆的感觉。

    这才是纪念啊!

    ……

    从中山陵下来,林栋并没有坐车下去,而是顺着路往下走,他记得地图上有,中山陵下面,就是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

    对于朱元璋这个人物,历史上颇有争议——和刘邦有点像,起于草莽,却坐到了皇帝,相比较刘邦而言,朱元璋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从平民角度来考虑,包括把贪腐官员剥皮充草——从民间起来的皇帝,自然对民间的疾苦感觉的更深刻一些。

    说毁誉参半差不多:他带着起义军赶走了元朝——毕竟在元朝,汉民是四等,他也把随同自己打天下的功臣给杀的差不多了,这个……不解释了。

    路记错了,林栋从林子里走出去,往西边拐的时候,等看到石制建筑的时候,发现这里竟然是——神道。

    原来没有直接到地宫,而是跑到神道来了。

    这里不能免俗的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不过相比较中山陵那种人挤人的场景,这里的人只能用稀少来算,整个神道上,几乎没有人。

    林栋乐得人少,自己倒是很好的欣赏一下这神道两边石制翁仲的风采。

    这里翁仲保存的很完整,林栋边走边看,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气息——纵然过了数百年,但光看这些巨大的翁仲,也能够想像得到,当时整个陵墓的气象。

    向上走去,不时能够看到旅游部门制作的关于指路的牌子——林栋突然想到,他还不知道明孝陵需要不需要门票,自己是从非正路走进来的,这算不算逃票?

    一路边走边看,很快就走到了距离地宫不远的地方。

    往上一看,林栋大感失望——地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