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天书-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说军用市场,光民用市场,就足够自己和0908厂赚的肚儿圆了!

    他看了看何东成,然后说道:“这样的话,那么我们长缨集团,先期投入五亿元用于技术的实用化和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我想0908厂现有的研发机构,和造船设施应该能够用得上,至于其他细节方面的内容,咱们双方应该需要各成立一个协商小组,进行搓商确定,怎么样?”

    “这个肯定没问题!”赖副厂长没想到林栋这么痛快,不过随即就反应过来,长缨集团可不像0908厂,由厂党委集体领导的。长缨集团整个基本上都算是林栋的,他自然是想怎么决定就怎么决定了。

    以前听人说长缨集团财大气粗,现在看来,还真的没说假话!

    “好好好!”董工听了林栋的话也是很高兴,“我是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厂子里,尽快和技术人员一起把这个发动机搞出来了!说实话,小林,你提供的技术真的让人感觉到匪夷所思,但从头到尾,所有的技术又是一个成套的体系,根本没有漏洞,让人出乎意料,又感觉到是在情理之中。这种设计完全打破了现有的设计思路,我想,只要我们的研究人员能够吃透这项技术,绝对能够在这方面走的更远!”

    林栋点点头,他相信董工的话是真的。自己提供的技术,和现在的常规技术当然是不一样的。说跨时代一点也不夸张。

    “不过必要的保密还是要有的。”林栋提醒了一句,“这种技术如果泄露出去,那恐怕麻烦就大了!前两天格兰特集团还派人来购买这两样技术,虽然被我拒绝了,但我想他们不会善罢干休的。”

    “这个林总放心!”赖副厂长拍着胸脯保证:“我们绝对会保证这两项技术的安全,我们的人都是经过严格的政治考核的,以前的教训够深刻啊!”

    林栋笑了。现在已经把初步的合作框架搭起来了,剩下的,就是等着看成果了!

    ps:感谢书友192m、孙武zi的月票支持,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三十七章 荒地一景!

    谈妥了合作的事情,送走了董工和赖副厂长,林栋没有继续在长缨集团总部呆着,他转了几个实验室,发现进展顺利后,便让秘书订了票,去了田民杰所在的实验基地。

    几个月过去了,田民杰那边定期也有报告送来,不过林栋还是想亲眼看一看那边的实验效果,前段时间基地打来电话,说实验有了重大突破,田民杰的语气里带着极度的兴奋。

    不过那段时间,林栋有些忙,因此并没有去基地,现在闲下来,算是有时间过去看看了。

    林栋是农村长大的,和现在很多即使是农村长大,也没怎么干过农活的年轻人不同,林栋是自小就和父母一起在地里干活的。对于农作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一到基地,林栋就感觉到了不一样。

    这个基地刚建设的时候他是来过的,地址还是他选定的。基地除了原来那些部队留下来的营房外和营区里种植的树以外,外面就全是荒滩,看着相当的荒凉。

    当时和林栋一起过来的人都很怀疑林栋是不是傻掉了才选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林栋如果不是知道那种逆天的技术的先进性,他也不觉得这片荒凉的地方,能有什么作为。

    然而,今天一看,林栋是真的吃了一大惊,十分的意外:早知道,就把姬瑶带过来了!

    营区的外面,原来的那些荒地上,现在已经种上了绿色的农作物,此时这些作物已经长着有半米多高,整整齐齐的排列着。虽然这儿日照时间长,降水少,但那绿色看起来却是那么的娇嫩,丝毫没有远处其他一些本地植物那种黄绿色,明显营养不良的感觉。

    这一大片绿色的面积着实不小,往远处看去,几乎看不到头,只有两边,沿着公路能看到断断续续的片块,林栋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绿色的作物并不是单一品种,而好几种。每一大块一个品种,当然,公路另外一边,不算在基地承包的土地上,则并没有这样绿色的植物。

    一绿一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栋的车子一到基地门口,就看到赵恒已经等在那里了。

    而更远的地方,距离基地大门几十米到几公里的路边,停着很多的车子,各种各样的车子都有,林栋惊讶的是,这其中不乏一些豪车。这样的车子在海市比较常见,但在这种地方,那就算是比较罕见了。

    而且那些车牌还都不是同一个地方的,甚至邻近几个省都有,最远的,甚至是从京城过来的!

    林栋有些奇怪,不过并没有说什么,跟着赵恒往里走去。

    赵恒在这里呆了这么久,脸色黑了不少,也瘦了一些,但却显得更加精神了。他看到了林栋望向外面那些车的目光,一边给林栋引路一边解释道:“这些车子,都是外地过来参观咱们的实验作物的。咱们的基地来这里这段时间,田主任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把第一批原本用在实验室里的种子,加工过后,直接大面积种植,这件事情林总应该清楚。”

    林栋知道这件事情。当时赵恒和田民杰还起了分歧,因为原定的计划,是实验室将这第一批加工的种子种在小块实验田里,待种子性能稳定后,再用这种技术大批量生产改良种子。

    但是,田民杰不仅要求把加工种子的数量提高了几十倍,而且要求直接种在荒地里,赵恒虽然不懂这个,但违反了计划,他肯定是不愿意的。

    林栋清楚田民杰心态的变化,他同意了田民杰的意见,田民杰是想尽快把实验搞出成果来,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同时也是对自己提供技术的信任。

    “当时我还觉得田主任犯傻了。”赵恒自嘲道:“没想到最后,事实证明,错的是我。这批种子种下去,就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生长起来,而且长势还相当的好!后来被一批搞航拍的人发现,爆光到了网上,然后就陆续有人来这里看,毕竟在这么一大块荒凉的地方长出绿色的作物来,绝对是属于奇迹的。现在这儿倒是成了一景了!附近旅游局的还有人找我们协商,是不是把这里搞成一个景点呢!”

    林栋乐了,没想到自己的实验基地,还有这额外效果!

    走到基地里,不断有人和林栋打着招呼。当初那些技术人员,不少都是林栋招来的。后来又陆续招来不少人。虽然很多人没有和林栋见过面,但对于林栋的事迹是早有耳闻,而且基地里很容易找到林栋的照片,倒是方便他们对自己的大老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田主任一个星期前去了边疆省,他说那里他找到一块更合适的实验田,准备在那里进行实地实验。”赵恒一边带着林栋走向实验室一边说道:“田主任说基地这边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不需要他在这里了。他觉得自己应该往更需要自己的地方去。”

    林栋沉默,田民杰心里恐怕还是有心结的。又或者说,田民杰对于这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实用,已经直接的当成事业来做了。否则的话,只要安心在基地呆着,无论荣誉还是金钱,都不会少了他的。

    进入到实验室里,林栋看到这里条块分明的各种模拟土地上,种植着各种作物,有些和外面那几块地里的作物一样,有些则不同。每一块地里,都有技术人员在小心的操作着,有些在记录,有些则是在检查苗情长势。

    看到赵恒和林栋进来,这些戴着口罩的技术人员只是打个招呼,便继续忙自己的了。

    显然,工作状态下,这些技术人员更看重的是手头的事情。

    “他们平时也是这样……”赵恒解释道:“这些技术人员刚来的时候,对我们介绍的新技术真的很怀疑,现在看到了成果,除了极个别的,大都一心扑在了实验上……”

    看到这些,林栋就真的放心了。对于工作时间把心思放在事业上的人,他没理由去生气,更多的是放心。

    真的放心。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百三十八章 纯粹的人

    塔克拉马干沙漠南缘。

    这里曾经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沙漠中的罗布泊,曾经养育了无数的生灵。

    但是后来,随着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河水减少,加上巨大的蒸发量,导致这一个巨大的湖泊,逐渐干涸。

    原本靠着湖泊打鱼为生的罗布人,也不得不逐渐改变生活习惯,从渔民变成农民,学着种起了庄稼。

    但是,稀少的降水量,巨大的蒸发量,让这里的作物产量很少。有些地方适宜的,凭着种植红枣发了家,有些地方却不适合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生活在温饱甚至贫困线以下的人并不少见。

    很多维吾尔族少年很少的时候,就光着脚跟着家里人一起去地里劳动。虽然这里的行政机构会想很多办法帮助村民脱贫,或者进行劳务输出,或者引进新的作物,又或者成立合作社,村里的村民也越来越少,更多的年轻人希望去大城市生活、打工。和很多内地的农村一样,这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

    “吐尔逊大爷,这种作物不需要灌水的。”田民杰在地头,冲着一个正拿着砍土镘的维吾尔族老汉说道:“它们对水的需求量不大,而且能够自动减少蒸发量,在这地里能正常活下去。”

    吐尔逊老汉今年六十多岁,他的爷爷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以前是靠打渔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吐尔逊还小的时候,罗布泊干涸,他们便开始了新的生活方式。

    虽然很多人搬走了,但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来说,故土难离,更多的人留了下来。

    前段时间田民杰过来到这里考察,然后开始给村民发放新的种子,并宣传说这是不需要浇水就能让产量翻倍的好粮食。

    但是村里人对这个并不认同。不能说他们愚昧,而是在没有看到事实之前,他们并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何况现在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广告都是吹的天花乱坠,但实际效果却差的够可以的。

    新作物的推广和新产品的推广都是很困难的。虽然现在的小麦产量低,但至少够吃了。如果换一种新的作物,一旦产量没出来,东西又不好,那岂不是赔死?

    未算胜先算败,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

    田民杰的推广并不顺利,不过他并不气馁,也没有离开,而是准备租一块地,自己种出来给大家看看。

    这个时候,村里的吐尔逊大爷站了出来,要了田民杰的那些种子,种在了自己家的口粮田里。

    田民杰当时很好奇,为吐尔逊大爷为什么会相信自己。

    吐尔逊的话让田民杰很意外:“我的孙子嘛,正在海市上大学的呢!我听乡里的干部说,你是长缨集团的人。我听孙子说过,长缨集团的人嘛,都是好样的;长缨集团的东西嘛,也都是亚克西(好)的,我相信我的孙子不会骗我的,所以嘛,种一下试一试嘛!”

    于是,村子里便多了两块种植新作物的土地。

    虽然田民杰是农业技术员,但在这里种田,他的技术还真差吐尔逊大爷太远。

    不过在吐尔逊大爷看来,田民杰就是个话唠,种地这种事情,他干了一辈子,什么没经历过?再旱的天气也见过,就从来没见过不用浇水能活的东西!

    就算是前几年推广的旱稻,那浇了水的也比没浇水的活的更好!

    因为是口粮田,再加上吐尔逊老汉年纪大了,前两年分地,就直接把口粮田分到了老汉的院子旁边——村子里一共就几十户人家,并没有怎么规划,吐尔逊家在村子边上,正好靠着地。

    田民杰给出的种子发芽快,长势也好,明显看着比其他同期种的小麦要高一截,而且看着也漂亮。吐尔逊老汉非常高兴,干脆把院子里的压井利用上,直接开了一条小沟,从院墙穿过去,把水引到了口粮田里。他相信,浇了水,这些苗长的会更好。

    田民杰看着吐尔逊老汉很熟练的用砍土镘几下就在地里刨出几条小沟,把水进到了作物的根旁,暗暗感叹,真是高手在民间!

    这种类似中原地区的大锄头,但整个铁头是圆形,足有圆球大小,很锋利,也很实用,在这里既是当铁锨用又当锄头用,这玩意儿看着笨重,但在吐尔逊老人手里就灵巧无比,作用相当的强大。

    “水嘛,浇一点是一点。”吐尔逊老汉开好沟,教训田民杰:“小田,这个地嘛,还是要勤快一点种的,就跟你们汉族人说的老话一样的,人勤地不懒,有付出才有收获嘛!”

    “我们的种子是新品种,就是为的这种干旱的地方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