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天书- 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世界上有记录的,速度最快的潜艇,是冷战时期原苏联建造的核潜艇——被北约称为p级的661型核潜艇,其水下续航速度超过44节,速度之快连当时的鱼雷都追赶不上!当然,成全了速度和下潜深度,这类潜艇的战斗性能便不怎么样了。

    而今天测试的水下高速度推进器,其速度能达到多少?

    看着那为了显眼特意涂成白色水下推进器逐渐加速,屏幕右下角的数据也在显示着其速度的数值,从1节,到2节,到4节,到7,10——15,还在加速!

    特意清理出来的航道非常干净,没有障碍物,视线清楚,水质良好,是非常利于测试的理想环境。

    “三十节了!”有人在林栋的身后惊呼,“前面初期测试的时候,三十节就是顶峰了……难道它还能继续加速?”

    显然,没人回答,但大屏幕上的白色的如同箭鱼一样在水下穿梭的推进器给了最好的答案!

    “速度还在提升!四十节了!我靠!”

    有人忍不住爆出了粗口,尽管水下潜艇的航行,从战术角度上来讲,最具价值的应该是静音、对声纳的反射波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潜艇在水下尽可能的不被发现,或尽可能的潜行到距离敌方舰艇最近的地方发起攻击——如果一开始就被敌方发现了,那被吊打的就是己方的潜艇了!

    但是,速度仍然是关键!

    想一想吧,即使真的被发现了,我发射完武器调头就跑,在大型水面舰艇追不上的情况下,摆脱是很有可能的!

    “五十节了!”这一回,就连一直比较淡定的赖同光也忍不住惊呼起来,“这速度……太夸张了吧?”

    海上航行的速度用“节”,很多人应该知道,一节就是每小时一海里的样子,换算成公里就是每小时1。852公里。五十节的速度,差不多九十多公里,这可是在水下。人都游过泳,水下的速度要比在空气里阻力大的多,能够在水下达到九十多公里,那就是超级跑车级的速度了!

    然而,它还在继续加速!

    在场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现在白色的水下推进器加速虽然没有刚才那么猛了,也就是加速度没有刚才大了,但并不像是快到头的感觉,而是还很有余力,也就是说,至少还能加速好一会儿!

    以现在这个速度,世界上大部分鱼雷,就已经追不上了!

    而且速度还在加快!

    林栋的目光已经落在了屏幕下面,操作员边上的话筒上。

    他突然问道:“现在能不能和推进器里的操作人员联系上?”

    “可以!”赖同光一阵汗,自己等人光顾着惊叹这个推进器的速度了,根本没想着去和里面的人联系一下,对里面的情况也没询问一下,真是太失职了!

    “那联系一下吧,问了问里面的情况,是不是稳定。”林栋说道:“我们不能光看外面的速度,还要看里面的设施设备情况。”

    赖同光急忙拿起话筒——频率是早就调好的,他打开开关,略咳了一下,然后说道:“箭鱼箭鱼,我是鱼窝,现在报告你们的情况!”

    “目前情况良好,”能够听得出来,即使是操作员,眼下也非常的激动,“电机运行正常,功率未达到最大负荷,预计速度还可以提升三分之一左右,最大速度预计能达到100节!各项指标均正常,只是操作舱里的座椅不够稳固,回去后需要改进……四面的玻璃钢窗体情况正常,水压正常,目前下潜深度为三十米,没有丝毫的问题……”

    操作员的声音虽然紧张,但很稳定,可以听得出来,这操作舱里的情况应该不错。

    “箭鱼箭鱼,等速度达到或接近一百节的时候,如果没有问题,接下来测试下潜深度,测试地点在2号区域……”赖同光已经恢复了正常,按照既定的测试方案开始下达指令。

    “箭鱼收到,箭鱼收到!”

    放下话筒,赖同光解释道:“因为是民用版本,所以无论是速度还是下潜深度都没有设计到最大——最大的那个版本被军方拿走了。我们自然是不能和军方比较的,这个推进器是简化版的,不过已经非常出人意料了!”

    林栋点点头,目光仍然落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推进器的加速已经开始变慢了,但推进的过程还是很稳定的,而屏幕上的速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八十节!

    这速度,比在陆地上飙车要快多了!

    很快,推进器的速度就达到了一百节,这个时候,已经距离测试的最远区域不足一公里了!

    推进器明显的开始减速,从屏幕上可以看得出来,推进器的各项指标都正常,没有不稳定或达到、超过警戒线的数值。

    至少目前,速度上是完全过关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八十九章 捞个沉船玩玩?

    接下来的测试同样非常的成功,下潜深度达到四百米——这还是林栋叫停的结果——虽然四百米以下,推进器仍然可以下潜,但是被林栋叫停了。

    这是民用版的水下推进器,根本没有必要下潜那么深,现在的深度,足够用了。

    水下四百米,已经是漆黑一片,水下推进器两个大灯,和一路上往前面投放的发光棒,让四百米深的海底基本上看得清清楚楚,大大小小奇奇怪怪的海底物种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甚至还惊鸿一瞥的看到一条大王乌贼的触手闪过,把操作员吓了一跳!

    其实在监控室里远没有在推进器里看的真切,不过即使如此,看到最后,在监控室里的很多人也真的是大开眼界!

    “等他们回来,我一定要把推进器的监控录像拷一份好好看看!”

    虽然在场的大都是老军工,老造船技术人员,但真正到海底——特别是四百米以下的海底去过的,还真没有!

    “必须的,我也要拷一份!”另外一个人笑着说道:“看着太真切了,这才是真正的海底嘛,以前在电视上看到一到几百米以下,就成红外微光成像,黑白的东西看着真不爽快!”

    “放心吧,等咱们真正的水下豪华游艇造好了,咱们一起下去玩玩!”林栋笑着说道:“不用像科考那么复杂,咱们就当普通的旅游一样!”

    林栋这么说,自然也有这样的底气。他给军方不光提供了推进器的技术资料,还提供了推进器外壳材料配方、电机、电池、配套的管线以及操作系统。之前赖同光报告过,材料的配方试验的很成功,耐高压耐腐蚀,别说水下四百米,就是水下一千米,也同样能够耐得住水压,不会出现影视节目里经常出现的潜艇外壳因为过度下潜出现的卡卡作响的情况。

    而就在推进器即将回来的时候,林栋又要求增加了一项测试。

    “我记得给出的技术资料里,有关于推进器携带浮筒,这里带了没有?”

    “带了带了!”赖同光点头说道:“两个浮筒,预备着打捞时用的。”

    “那找一片两百米深左右的海底,用浮筒打捞点东西上来!”林栋说道:“礁石什么的都行,一吨左右的重量就行。我记得推进器的操作系统有完整的自动打捞程序,测试一下看行不行!”

    赖同光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林总,这个系统的确是有,但先前的初步测试里没试过,不知道操作员能不能熟练操作出来……”

    “没事,你让他们试一试!”林栋笑着说道:“能行自然最好。如果不行的话,咱们再修改。这个程序很重要,关系到今后咱们这个产品的定位和功能。最好这一次测试出来。”

    赖同光所说的内容,其实已经暴露了一些问题。先前他们肯定是测试过的,规模大小不清楚,但能确定肯定是下水过,而且成功进行了速度和深度的初步测试,当然,也可能只是下水看看会不会漏水,水下推进情况如何等等。

    赖同光点点头,便对着话筒说道:“下面进行第三项测试,也是最后一项测试。箭鱼,你们找一块两百米以内的海底,用浮筒打捞一块一吨以内的礁石出来。这项测试要使用系统自动操作,你们一定要注意看好,情况不对立刻取消系统任务,然后上来!”

    “箭鱼收到!”操作员回答后,便开始了动作。

    因为推进器是全自动作操作,所以里面只有两个操作员,他们接到指令后,立刻便将推进器上浮,到达一片比较平坦的海域后,开始寻找目标。

    海底的情况很复杂。这里的复杂,并不是原本的海底环境复杂,而是海底到处是人类扔下的破鱼网、废轮胎、破船、铁器等垃圾,推进器的监视器里想要看到一块平坦的没有被“污染”过的海底很难。

    找了半天,尽看到垃圾了,根本没有看到大小合适的礁石,监控室里的人等的有点不耐烦,林栋看着,突然拿起话筒对操作员说道:“不用再找礁石了,就刚才碰到的那个破船就行!”

    刚才画面闪过,一个小破木头渔船沉在海底,大约几米的长宽,有一半已经不见了,半掩在海沙中。

    推进器听到这边的指令,立刻便调转头,往那个沉船位置驶去。

    很快,推进器就到了沉船上方,操作员立刻启动程序,只见两个浮筒在推进器下方伸了出来,用钢缆和气管与推进器相连。

    浮筒到达沉船跟前的时候,两只机械手臂从推进器里伸了出来,开始在沉船四周挖掘,将泥沙挖走,而浮筒也随之喷出水流,开始将已经变得浑乱的泥水吹干净。

    慢慢的,沉船露出了全貌,机械臂开始拽出绳索把沉船捆起来,然后把浮筒固定在沉船两边——可以看得出来,固定的位置很精准,刚好在沉船两边的受力点上,不会发生上浮时失去平衡的现象。

    为了确保浮筒能够使沉船安然上浮,两个浮筒中间,在沉船的下方还伸出三根固定起来的钢管将沉船担了起来,以确保沉船在上浮的过程中不会散架。

    全都固定好后,推进器开始回收钢缆。明显能够看到推进器微微往下一沉,然后动力系统启动,开始慢慢往上升了起来!

    很快,推进器便到达海面,然后拖着沉船往船坞方向驶来!

    虽然速度不快,但能够从推进器的监视器里看得出来,沉船被两个浮筒固定的很稳!

    船坞那里,很多人还没散去,有些人已经等急了。原定的不过半个小时的测试,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分钟,推进器还没回来,有些人担心,推进器不会坏掉吧?

    “来了来了!”有人眼尖,很快就看到了推进器正在海面上缓缓驶了过来。

    “怎么从海面上过来了?该不会出故障吧?”

    “就是,这速度够慢的,我记得宣传时不是说在水下都能达到七八十节吗?这海面上怎么反倒慢了?”

    “都胡说什么?”有人已经知道了情况,“那是推进器在拖着东西呢!据说是测试推进器的打捞功能,在水下捞了个破渔船出来了!”

    还能这样?

    ps:感谢书友风动千叶、acmilan1的月票支持,感谢书友贫僧要出家的百币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推荐票!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百九十章 市场定位

    这一天,鲲鹏集团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因为整个下水过程非常的顺利,虽然最后捞出来的那个破渔船没有丝毫的经济价值,但却充分说明了推进器的优良性能。

    庆功宴上,这一次推进器研制的主要负责人陶海波、林栋以及两位操作员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陶海波看到自己负责研究制造出来的推进器如此好的性能,自然也是非常的高兴,只是作为科研人员,酒量不大,被敬了几杯后,便醉倒了。

    两位操作员经历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高强度测试,自然是不能大量饮酒的,庆功宴上他们也是以茶代酒,于是林栋便成了大家的主攻对象。

    因为长缨集团入主五十亿,让这些从军工系统里出来的工人感觉到了光明,特别是现在这个推进器又是林栋提供的技术,林栋做的事情,不仅等同于让这些因为军改而不得不从原来的系统里退出来的人安心,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光明希望——虽然不知道这种推进器的市场行情怎么样,至少从他们专业或者半专业的眼光里来看,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不错的,甚至比以前他们看到的很多军工产品都要好的多。

    既然是这样,既然这个屡次创造奇迹的年轻人都这么重视这个推进器,没理由说这玩意儿没有市场吧?

    基于这种考虑,无论是真心感谢也好,想要在林栋这里混个脸熟也好,庆功宴上过来给林栋敬酒的络绎不绝,即使每个人都对林栋说“我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