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天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天书- 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不是软柿子,你们想捏就捏!

    公告一发出来,长缨集团的行动也开始了。长缨集团的法务部门,同时对三十七名在网上恶意诬蔑长缨集团的网民提起诉讼,并附上长缨集团的证据。

    当然,谁都清楚,这些都是小喽啰,真正指使做事的后台都在国外,长缨集团就是想和这些国外的机构打官司,也不容易。先不说找证据了,打跨国官司,旷日持久,耗不耗得起另说,那些机构哪个没有官方背景?真要打起来,能不能赢还另说呢!说句最简单的话,小日本侵略华夏那是铁一般的事实,虏掠劳工、强征慰安妇这都是史实,但华夏的劳工、慰安妇及其后人到日本打官司,有赢的吗?

    好在国人被误导的快,醒悟的也快。网上没有了推波助澜的那些幕后黑手,又加上长缨集团的那张计划表,很多人立刻就明白,可不是长缨集团不给国内那些城市给机会,是那些城市压根就不珍惜机会!

    “看来我们错怪长缨集团了啊!原来三年前人家就提出清洁计划了,还让国家把文件下发到各地方了,地方那些城市不搞,关长缨集团屁事啊?”

    “就是!就算当时看不清楚,那塔市的试点搞的那么好,乌孙地区也搞了,就连苏省整个省的县市都加入到清洁计划里,这已经是明摆着的大好事了,这些城市还瞻前顾后的,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这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啊!人家长缨集团自己掏钱给地方搞建设,你们不领情,那国外城市来搞了,你们又骂人家不爱国,也不知道脑子里长的是什么?难道当初发育错了,大肠直接连到脑袋里了?”

    这话就有点恶毒了,但先前那些人喷长缨集团喷的那么恶毒,这话听起来反倒解气。

    “长缨集团也是私企,人家要挣钱的,本身搞清洁计划就已经投入很大了,现在有国外城市加入进来,这是好事啊!说明咱们国家的发展的好,技术高,人家才能看得上啊!再说了,这是摆明了给长缨集团送钱来的,为什么不要?这样的城市多一些才好,多一些,长缨集团才好有钱补贴国内的那些城市嘛!”

    ……

    网民是最容易转变的。有些人前面还骂着长缨集团卖国媚外,现在便开始替长缨集团说话,分析利弊了。

    这也算是网民中的人之常情了。

    不过,这些讨论,很快就被另外一条消息给替代了。

    长缨集团官网的公告栏里,再次有了新的消息。

    这一次,长缨集团没有发布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只是贴出了以“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等七个研究机构的名字。

    这七个机构,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几个国家,有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

    这一段时间长缨集团官网的公告栏一直是被人关注的,但这七个机构的名字一贴出来,就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关你屁事?

    有聪明的人,猜测这七个机构,会不会就是指使那些人诬蔑长缨集团的幕后黑手,还有些更热心的人认为长缨集团把这七个机构贴出来,会不会是因为长缨集团自己搞不定这七家机构,所以把这七个机构发出来,让支持长缨集团的人认清这七家机构的真面目,如果有机会能够破坏这七家机构的事情,那就更好了。

    总之在网上,脑洞大开的人到处都是,想出什么样理由的也到底都是,甚至还在某直播间里来了一波猜长缨集团公告原因的,竟然还让这直播间的人气涨了不少。

    事实上,从长缨集团把这七家机构贴出来后三天,除了长缨集团内部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原因。

    接下来的事情,却有些让人觉得比较诡异了。

    一个网友公布了他从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工作的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让很多网友震惊莫名!

    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重点研究日本、朝鲜、韩国等事务,当然,其中具体如何研究就不好说了。东亚事务研究所里有几个比较秘密的部门,就连他们日常工作的人员也不太清楚其具体在做什么。

    就在三天前,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的电脑被黑,一部分重要资料被转移走,三台涉密电脑直接被通过程序加载过热导致硬盘被烧毁,一台服务品和一台备用服务器数据库里的资料被清一空,最重要的是,东亚事务所两个特殊账户里的钱,被黑客转走,而第二天,包括世界妇女儿童基金会、华夏希望工程等七个慈善基金都收到了大小不等的捐款,而这笔捐款的数额加起来,又正好是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账户里丢掉钱的数目——一亿三千万美元!

    这样以来,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不仅损失了巨额的资金,还丢掉了许多重要的资料,很多正在进展的项目都无法开展。现在研究所的高层焦头烂额,已经有点不知所措了,而且因为资金紧张,这个事务研究所有许多人员已经离职。

    就在这个消息出现不久,网上传出一批号称来自日本东亚事务研究所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日本间谍搜集的关于华夏、俄罗斯、朝鲜、韩国、以及东盟很多国家的情报,甚至还有老美在东亚部分地区的基地资料,有些资料看得出来,是搜集了很久,而且是精心保存。这些资料涉及到重要目标地理位置、涉军信息,重要的港口、矿山、人防设施以及官方机构情况,一看就知道这些资料被搜集,绝对不会用于普通的研究,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接下来,又陆续曝光了新加坡大东亚事务研究所等六家机构出现的问题,这一下子,就是再迟钝的网民也反应过来,长缨集团的公告栏里贴出那七个机构的原因了!

    人们立刻就猜测出来,这七家机构既然进行了一些不可告人目的的研究,恐怕这一次抹黑长缨集团的幕后黑手里,这几个机构也不会脱得了关系。

    长缨集团虽然没有明着说就是这几家机构,不过以他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十倍回之的态度来看,铁定就是这几家机构在幕后操纵人员黑长缨集团了。

    果然是不做死就不会死啊!

    有些人幸灾乐祸,有些人看着热闹,有些人则就着新闻下酒——这样的新闻,多点更好。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会为这七家机构喊冤——你长缨集团凭什么处理七家机构?你有什么权力处理?你不过是一个民企而已……

    这样的声音很多。有些人是凭着法理的公正态度去问的,毕竟从法理的角度上讲,长缨集团的确是没有执法权的。有些人则混水摸鱼,自然是为了那些机构张目的。

    新闻记者也有过来采访长缨集团的,林栋在下班出门的时候直接被堵在了长缨集团总部门外,一个记者大声问道:“林栋先生,请问你对于网上讨论你们长缨集团不遵循法律私自派黑客攻击七家境外机构,有什么看法?”

    林栋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表情亢奋的记者,回了一句话:“关你屁事?”

    那个记者被林栋这么“嚣张”的回答给震住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林栋已经开着腾蛟车扬长而去。

    这个记者气坏了,回去就在网上发布“长缨集团老总如此嚣张”的贴子——他也知道,这贴子也只能发在网上,自己家的报纸恐怕都上不去,毕竟在国内,长缨集团的影响力是足够大的。

    不过在网上,这贴子一发布出来,支持他的人不多,骂他、赞同林栋的人可不少!

    虽然这个记者已经极尽自己所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才采访到林栋,没想到林栋不仅不尊重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还不尊重他这个人,直接来了一句:“关你屁事”就把他打发掉了,这是对新闻记者职业的亵渎!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容忍……云云。

    网民可能会不顾法律一时热血,也可能会不分清红皂白力挺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华夏的网民好歹也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这个记者的话一放出来,立刻就有人戳穿了他的真面目:“你恐怕是想拿到第一手资料,去问林栋关于那七家机构的事情了吧?还想标新立异把锅扣到长缨集团的头上是吧?现在知道人家平时好脾气却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了吧?长点心眼吧!你也不看看你的前辈们,有几个去问这个话题了?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完了,你去揭盖子,那是自取其辱,活该!”

    后来看贴的人多数留下的话,都是“标题党”、“活该”之类的话,毕竟大家都清楚,长缨集团被黑、发贴人被起诉、幕后黑手被报复,这基本上是长缨集团反击的一整套流程,而且就算那些法学家们来了,也不会说太多的话——对境外机构,你的法律有多少是适用的?如果适用不了,长缨集团的损失就得自己吞吗?就算你说是长缨集团报复的,讲法律的是不是要讲证据?你拿得来证据吗?

    长缨集团的计算机技术多牛,恐怕只有业界才知道,不少人还是记得当初的那个黑客大战的,所以,想从这方面打击长缨集团,众多网民看着也就“呵呵”了。这种事情,大家看看热闹就好!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真的可以卖!

    长缨集团里,林栋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这一回记者是华夏青年报的记者安子雯。

    安子雯短发,圆脸,看着很有喜感,有点婴儿肥的感觉,不过说话做事却很干练。

    “林总,我们可是一界毕业的呢!只不过我是在华夏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安子雯开口便拉起了关系,“虽然不是校友,如果按古代来算的话,也是同年呢!”

    长缨集团的高层中,何东成算是比较受新闻媒体界欢迎的,毕竟长缨集团几乎所有的对外事务都是他在负责,接受新闻记者采访也比较容易,对记者也不会拿捏,毕竟大学毕业没几年,还没有学会拿架子。加上在宿舍里当老大习惯了,总是照顾别人,所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在自己设定的界限内,会尽量的照顾对方,满足对方的采访意愿。

    其他的人,老谭比较粗,郑宏有深究气,林栋和姬瑶这一对实在太任性,基本上不怎么接受采访,夏龙海城府深。这基本上是业界公认的情况了。

    但是,长缨集团发展太过于迅速,说是一座新闻媒体素材金矿一点也不夸张。毕竟这些高层,无论哪一个人,从创建或加入长缨集团到现在,其丰富的经历,都是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传记的。而这些东西,现在被大众所知的,大都是似是而非的,很多都是没有被证实的东西。

    特别是长缨集团的创建者林栋,其本人的经历更是像传奇一样,吸引着无数新闻媒体人探寻挖掘。

    先前不是没有人找林栋想做个专访之类的,包括老美那边闻名世界的《时代》周刊,都想专门采访一下林栋,披露一下他的成长发展历史,世界著名的一些传记作家也纷纷表示有意为林栋做一本传记但无一例外的,都被林栋拒绝了。

    林栋的理由很简单,他还年轻,还没到做传记的时候。

    所以,安子雯能够采访到林栋,而且是可以有一上午的时间专门进行提问交流,这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虽然才毕业没几年,但安子雯的能力是非常出众的,已经是青年报编辑部的一位生力军的。她敢于大胆披露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一些弊病,特别是大学为了提高就业率,而使很多大学毕业生“被就业”,这一系列的特稿甚至被华夏最高领导人点评。而她采写的关于当下年轻人“被啃老”的新闻也被很多人当成当下华夏父母为孩子留什么才应该的典型资料而引用。

    正因为有这样的成绩,安子雯才会被派来采访林栋——这是林栋在姜红伟的建议下接受宣传部门关于表彰他和长缨集团高层作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候选人的专访。

    来之前,安子雯专门搜集了林栋的资料进行研究,这个时候她才知道,林栋原来和她竟然是同一界毕业的。而且共同点在于,两个人在学校期间,就已经崭露头角,显现出过人的才能,从而一步步走到现在成功的高度。

    只不过,在安子雯看来,自己的这一点点成功,在林栋的面前,真的不值一提。

    正因为如此,她才更好奇,林栋是怎么做成到现在这一步的?

    林栋笑着说道:“那你可比我厉害多了!我当初也是想着考华夏师范大学的。而且当时我也喜欢中文系,只是我考的分数不够,没敢报你的母校,所以才到了这里。”

    “也幸亏没报,”安子雯摇了摇头:“真要报了,考上了,我虽然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