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公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公敌-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托马斯-罗斯曼话还没说完,奥维茨就转过身来打断了他。

    “托马斯,我知道你有自己的难处,虽然这次合作不成功,但我依旧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

    托马斯-罗斯曼主动伸出手来,“你能这么想我真的很高兴!”

    两人握了握手,奥维茨一言不发的就走了。

    从接待室里将这一切看在眼中的李特、柯克兰,心中都被一种巨大的失落所笼罩,两人虽然没有听到奥维茨和托马斯-罗斯曼临别前的对话,但从奥维茨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这次谈判肯定是失败了。

    李特最先回过神来,然后用手肘捅了捅站在自己身旁一动不动的柯克兰。

    “别愣着了,我们该走了。”

    两人一起走出接待室,然后快步追上了独自离开的奥维茨。

    “什么都别说,我想一个人安静地呆一会儿。”

    奥维茨眼中露出深深的倦意,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看得出这次失利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电梯门打开,奥维茨拒绝了李特和柯克兰的同行,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李特、柯克兰眼睁睁看着电梯门合上,然后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

    这次谈判失败,本来最失落的人应该是李特,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个样子,李特冷静而迅速的接受了这个事实,反而是奥维茨表现得有些反常。

    “你看上去好像并不是特别的沮丧?”

    李特没好气的朝柯克兰翻了个白眼,“你就这么希望看到我在你面前倒霉的样子?”

    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不过柯克兰心里却愈发的好奇。

    “你并不希望这部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来投资?”

    “请不要怀疑我的专业素质,只要钱给够,谁来投资这部电影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之所以不是那么失望,是因为我突然想到,如果没人愿意给《黑客帝国》投资,那就意味着我欠你的律师费就暂时不用还了,这对我来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柯克兰先是一愣,跟着才意识到自己被李特给耍了,他愤怒的瞪了李特一眼,心里却有几分无可奈何。

    如果可以,柯克兰真的希望下星期的那场官司能输掉,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看着李特被投进监狱,但是他不能,因为他在行业中的名声和地位都不允许他故意输掉这样一场十拿九稳的官司,同时奥维茨也不会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好的,别生气,我是开玩笑的。”

    李特扳回在接待室里丢掉的那一局之后,并没有再进一步“刺激”柯克兰,而是换了一副很正经的表情说:“今天谈判失败,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件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事情,但它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让奥维茨先生清楚的看清自己现在的地位,他已经不是caa的总裁,不可能再让这些电影公司的总裁对他保持应有的敬畏。”

    李特话音刚落,柯克兰立刻就反问了一句:“所以你觉得奥维茨先生不行了?”

    “我从不认为奥维茨先生在好莱坞已经失势了,但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确实出了一些问题,哪怕是这次从迪士尼总裁上离开,也没有能够让他深刻的反思这个问题。而在我看来,奥维茨先生是败在了事业与影响力达到巅峰之后个人的狂妄与别人的嫉妒。毕竟,一个再清醒的人,一旦光环过多过亮,也容易晕头转向。”

    柯克兰眼神复杂的看着面前的李特,老实说他现在真的有些看不透对方了。

    “这些话你为什么不当着奥维茨先生的面说?”

    “别人劝和自己想明白是两回事,我相信奥维茨先生自己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我还知道,他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易就会认输的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18章 不忘初衷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李特、柯克兰跟着奥维茨逐一访了米高梅、索尼、华纳三家公司,出面接待的都是总裁级别的人物,但是见面的结果都不理想。

    米高梅对《黑客帝国》的剧本兴趣缺缺,更不要说投入8000万美元巨资来拍摄这部电影;华纳则是因为对沃卓斯基兄弟“背叛”的愤怒,所以拒绝投资这部电影。

    三家公司里只有索尼对《黑客帝国》的拍摄计划表现出足够的兴趣,虽然总裁迈克尔-莱顿对高达8000万美元的投资计划表示难以接受,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他们却有一个额外的要求,影片中的女主角必须用他们指定的人来担任。

    因为李特的强烈反对,奥维茨最终还是没有答应对方的要求。

    从索尼影业总部大楼里走出来,一坐上车,柯克兰就忍不住质疑起了奥维茨的决定。

    “就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放弃了和索尼的合作,这真的值得吗?”

    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的李特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奥维茨,见他没有要说话的意思,这才转过头来,语气肯定地说:“我认为是值得的。”

    柯克兰认为李特是在故意和他抬杠,所以更加的大声问:“为什么?”

    “因为我们不能只关注于眼前的成功,而忘了我们这么做的初衷。”

    李特的话让柯克兰一头雾水,而一旁坐着的奥维茨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没有人打断的情况下,李特继续说道:“就刚才我们和索尼谈判的形势来看,如果我们接受他们提出来的条件,很有可能我们这次就成功了,代价仅仅是牺牲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主角,可我们要是真的这样做了,只能赢得现在,却永远的输掉了未来!”

    “你确定?”柯克兰虽然没太听懂李特的话,但有一点他已经可以确定,那就是李特这番话其实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奥维茨听的。

    “柯克兰先生是否还记得,那次你把我从警局里捞出来,带我去见奥维茨先生,当时我说要成立一家经纪公司,以后取代caa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许你只是把这当成一个笑话,但我是认真的,这段时间以来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这个目标努力,而你认为在《黑客帝国》整个捆绑销售策略中最不重要的女主角,恰恰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如果将来amg成功取代caa,不会是因为别的,只会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特这话成功激起了柯克兰的回忆,他记得李特当时确实说过要打败caa这样的话,不过当时李特重点提及是如何通过挖掘新人来达到这一目的,而那个被他所忽视的女主角,似乎就是一位新人,李特因为她甚至还亲自去了一趟英国。

    “很显然,索尼方面也看到了《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所以他们才会盯上女主角的位置,因为在这样一部风格独特的电影里,女主角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就吸引住观众的注意,无论谁出演这部电影,都会受到极大的关注,对于新人而言,一举成名并不是什么难事。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话题,为什么我这么费力的要把影片、导演、演员捆绑在一起卖给电影公司,为了能获得更高的提成份额,那仅仅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我要通过这样的捆绑,捧红我们自己的演员,如果我们现在让步了,这个目标也就彻底失败了,以后amg充其量也就是一家发展得不错的经纪公司,但永远别想能和caa并驾齐驱!”

    “通过培养新人来与caa抗衡,你确定这个办法真的可行?好吧,就算它能行,那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二十年或者三十年?”

    柯克兰这个问题问得很现实,现在大部分好莱坞演员都要等到三十岁之后才会真正步入事业的黄金阶段,然后一直到五十岁六十岁都还可以继续在电影里担当主演,因为银幕上都被这群“老人”霸占,所以新人一直很难出头。

    指望着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来抵消caa的优势,这个过程将会极其的漫长。

    “其实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因为我们在成功推出新人的同时,那些业已成名的演员也会被吸引过来,原因是新人都可以在我们手上大放异彩,那些已经成名的演员在我们手上当然也可以更进一步,一旦大家形成这种印象,甚至不用我们主动出击,一些艺人就会主动找上门来,这就像滚雪球一样,一开始体积增长的速度很慢,但越往后速度就会越快,只要我们能够一直保持成功,用不了十年caa就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柯克兰无言以对,只好把目光看向身旁的奥维茨。

    奥维茨无奈地冲柯克兰笑了笑,尽管看起来有些勉强。

    “你不用看着我,李特说得没错,打败caa,这就是amg成立的初衷!”

    连奥维茨都这样说了,柯克兰自然也不再说什么,他只不过是一名律师,公司经营方面的事情并非他的专长。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就剩下了派拉蒙和环球没有联系,如果他们都不接受我们的计划,难道我们要去向那些独立制片公司求助?”

    奥维茨沉默了,柯克兰接着又把目光看向李特。

    你不是挺厉害的吗?说吧,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派拉蒙估计是指望不上了,《泰坦尼克号》那部电影就是由他们和20世纪福克斯一同投资的,詹姆斯-卡梅隆一再超支,他们估计现在也很头疼,别说再来投资一部前途未卜的影片了,倒是环球影业我们可以试着联系一下……”

    李特话还没说完,柯克兰就大声说了一声“no”,但是却没有解释原因。

    李特本来还想再问,却被柯克兰用严厉的目光制止了。

    在奥维茨面前,环球影业一直都是一个禁忌话题,但实际上奥维茨和环球公司却有很深的渊源。

    1988年,日本索尼公司准备进军好莱坞,入股或全盘收购一家大型电影制片厂,奥维茨被邀请担任特殊咨询师,因为他天天跟好莱坞的电影电视台打交道,对各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跟各大电影公司的当家人都关系非常好,而且他还是一个难得的谈判高手,一个超级经纪人。

    大型并购本来是华尔街花旗、美林、高盛等投资银行的专长,但奥维茨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很快帮助索尼将目标锁定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身上,第二年10月,索尼以34亿美元成功收购哥伦比亚电影娱乐公司,成为日本公司有史以来在美国最大的一桩并购。

    这桩并购案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美国,媒体一片哗然。

    因为从80年**始,美国的各主要工业纷纷败在日本公司手上,最显著的一点就是美国人纷纷开起了日本人的汽车,现在,日本人居然连哥伦比亚都买走了。要知道,哥伦比亚可是美国影视文化的象征,连注册商标都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所以很多美国人都在担心:难道日本人打算连美国的文化都要夺取?

    当时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说是在一个学校课堂上,老师问一句格言是谁说的,全班鸦雀无声,一个日本人站起来回答,富兰克林。老师在表扬了日本学生后,批评美国学生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的还没有日本人多。这时一个美国学生小声说道:“把日本人干掉”,老师非常生气,大声质问:“谁说的?”却听到所有的美国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杜鲁门”,由此可见那时候的美国人是多么的不待见日本人。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奥维茨不仅从这桩买卖中获得了800万美元的佣金,而且索尼方面还有意邀请奥维茨出任哥伦比亚电影娱乐公司的总裁,只是奥维茨当时还舍不得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经纪王国,双方最终没有谈拢。

    继索尼之后,日本的另外一家公司松下也准备进军好莱坞,他们找上奥维茨,然后奥维茨向他们推荐连之前索尼都没有能够拿下的环球,但是由于环球公司规模大,涉及利益集团多,再加上媒体的关注,同行的压力,以及大卫-格芬等好莱坞不少大佬的不安,甚至反向操作,松下与环球的联姻几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奥维茨没有放弃,他用了近一年时间,避开媒体的追踪,秘密而又频繁地穿梭在日本与美国之间,为两边牵桥搭线,最终在1990年9月,松下宣布以65。9亿美元并购环球,奥维茨从中获得4000万美元的报酬,不仅让好莱坞同行嫉妒发狂,就连华尔街都为止侧目。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5年后当松下发现好莱坞并不好玩准备撤出时,奥维茨又成功把环球介绍给了西格拉姆公司,几乎就是把这家电影巨头玩弄于股掌之上。

    和当初奥维茨帮助索尼并购哥伦比亚一样,西格拉姆也有意聘请奥维茨担任公司的总裁,不同的是这时候的奥维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